【E.N.】再見,千克原器;歡迎你,新普朗克常數!

2020-12-05 騰訊網

北京時間昨天晚上9點過,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投票一致通過了1號決議,批准了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定義的修改,新普朗克常數、玻爾茲曼常數、阿伏伽德羅常數、元電荷值成為單位標準。人類從此宣告與實物單位完全告別,進入了自然單位時代,見證歷史的時刻!

(圖片來源:BIPM Media)

在這次決議中,千克的舊定義和新定義分別是:

舊定義:1千克等於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

新定義:千克,符號為kg,為國際單位制的質量單位,由普朗克常數的固定值h= 6.626 070 15 × 10^(–34) kg·m?/s 來確定。

除了質量單位千克以外,還有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電流單位安培的定義被同時改寫。至此,所有的基本物理量單位都由自然規律定義,不再依靠任何實際物質。

再見,千克原器;歡迎你,新普朗克常數!

前情介紹:

今天,有一場舉世矚目的會議,即將在法國凡爾賽召開,它就是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別看這會議名字不起眼,但它卻可能成為人類科學史上一座重要的裡程碑:人類從此告別最後一個實物單位——「千克原器」,迎來完整的自然單位時代!

從古至今,人類科技水平的發展都一直伴隨度量衡的進步。「米」「千克」「秒」這些司空見慣的單位大小,也在不斷地改進它們的定義和準確值。在古代,人們曾經用身體的一部分來規定長度;後來,用半個地球子午線的千萬分之一定義了「米」,再後來又製作了一把尺子——「米原器」作為米的標準;到現在,改為用「光在真空中行進1/299 792 458秒的距離」來準確定義米的長度,標誌著人類測量長度單位的一次次飛躍。

我們熟知的七個基本物理量裡,米、秒、安培、開爾文、摩爾、坎德拉……都有了從自然界物理規律來的定義,它們早已不再依靠某個特定的實物標準。

然而,唯獨「千克」例外。一直到今天,「1千克」的定義仍然是「等於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所謂「千克原器」,就是上面菌菌畫的圖上,天平左邊的那個圓柱體——它是一個鉑銥合金做的圓柱體,製作於一百多年前,並且人們規定它的質量就是「1千克」。這個舉世獨一無二的千克原器,就這麼靜靜地躺在法國巴黎的國際計量局中,規定了整個物理體系的質量標準。

對於這件事,(劃掉)有強迫症的(/劃掉)科學家們早就看不下去了,一直想為千克找一個自然的定義。經過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到了2011年,CGPM同意改用一個物理常數來規定千克的準確值。叒經過了幾年的討論,終於在去年提出,質量單位千克由普朗克常數h= 6.626 070 15×10^(-34) m? kg/s來間接確定,並且交由2018年召開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表決。

也許有人會說,千克定義這麼準確有啥用,買菜又用不到普朗克常數……還有人會問,千克的定義變了,我的體重會輕一點嗎?(那真是想太美了)千克的定義雖然變了,但我們日常生活似乎並不會受到什麼影響,說來只有精密測量領域的科學家才值得關心這件事。但是別忘了,人類科技樹長到今天,一分一秒也離不開精密測量,而準確的單位就是精密測量的基石。舉個慄子,當你掏出手機連上GPS定位,在X了麼上點餐,半小時後就吃上了飯菜……這些司空見慣的操作,每一步都離不開精密測量這位幕後英雄。你看,買菜還真就用得上普朗克常數,雖然你並不知道他躲在哪裡。

今天(11月13日),就是這場會議開幕的日子。按照議程,會議將在本周五對1號決議——《關於國際單位制的重定義》進行表決。如果表決通過,那麼新的國際單位制將在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千克原器將代表實物度量衡時代的「末代皇帝」走進歷史的博物館,人類將迎來新的自然單位時代。

現在就是我們見證歷史的時候,這麼想想是不是有點小激動呢!

既然這麼激動,

那就來看看菌菌的檯曆吧!

EasyNight 2019

天象檯曆+月相圖裝飾畫

火熱銷售中

還沒下單的要抓緊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從實物原器到常數定義 千克還是那個千克
    「秒」「米」「千克」等7個基本單位的定義標準將從原本的實物原器變為由常數定義。  原本好好的標準為何要改變?這樣的改變將給全球帶來怎樣的影響?為了這樣一個改變,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又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國際計量委員會副主席約阿希姆·烏爾裡希曾公開表示,新定義生效後,千克可以通過任何適當的方法復現,比如基布爾天平法和阿佛加德羅法等。  但變化並不僅限於此。
  • 千克原器退役!新標準重新定義千克
    11月16日,在新一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科學家們通過投票,正式讓國際千克原器退役,改以普朗克常數(符號是h)作為新標準來重新定義「千克
  • 千克原器要下課了!
    先說說千克原器。其實就是一個標準——1kg的質量到底是多大說白了就是一個金屬疙瘩,一個砝碼而已。
  • 千克的變遷:從千克原器到放之宇宙皆可
    用什麼定義千克 類似米單位的定義,現在人們用普朗克常數為千克單位進行定義。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大家在中學階段接觸的千克的定義:將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定義為一千克。
  • 千克定義將改用普朗克常數
    PingWest品玩11月19日訊,據Solidot消息,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度量衡大會上,六十個國家的代表投票決定永久性改變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的定義,結束用物理實體定義測量單位的歷史。現在所有測量單位將全部由自然界的常數去定義。
  • 國際千克原器可能要退休了
    修訂後基本單位量值更穩定    本次國際單位制的修訂將使所有的基本單位都建立在我們描述自然界所用的基本物理常數上。由這些自然常數組成寰宇通用的測量基礎,將使科學界、工業界和人類社會擁有一個更加可靠、一致、全範圍(大至很大,小至很小)的測量系統。
  • 「千克」原器失準將退休!以後1公斤得這麼算
    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國際單位制分別改由普朗克常數h、基本電荷常數e、玻爾茲曼常數k和阿佛加德羅常數NA來定義。這是國際單位制自創建以來的最重大的變革,用實物原器定義測量單位的方法成為歷史,這將從根本上保證國際單位制的長期穩定性,對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全球治理等影響深遠。
  • 「千克」原器失準 國際計量大會將用物理常數重新定義「千克」
    【綜合/觀察者網 陸雨聆】「1千克」到底有多重? 一個多世紀以來,這個國際標準質量單位都是由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大K」定義。但經不住歲月的侵蝕,這件原器已經難以適應現代的精密測量要求,重量早已不再是「1千克」了。 於是,它是時候該「退休」了。
  • 國際千克原器退役,誰將接替它?答案揭曉……
    圖片來源:攝圖網要問你一件東西有多重?你肯定說,到菜市場找個大媽的電子秤就能得出答案。但你知道大媽秤上的1千克是根據什麼被定義出來的嗎?一百多年前,人們造了一個精準的「砝碼」——國際千克原器。從此,人類重量的概念都是參考它而來。
  • 「千克」原器失準 科學界更新定義
    「千克」原器失準 科學界更新定義沈敏「1千克」多重?這一國際標準質量單位近130年來由一個小巧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定義。這一「國際千克原器」保存在法國首都巴黎西郊一間地下儲藏室內,擋不住歲月和汙染導致的細微變化,難以適應現代精密測量要求。全球數百名科學家定於16日匯聚巴黎西郊凡爾賽宮,參加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正式以一個物理常數定義「千克」,讓那塊外號「大K」的圓柱體退役。
  • 「千克」明年退役 「普朗克常數」上崗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 「千剋死了,千克永存。」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日召開國際單位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隨著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從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千克」不再依賴實物來體現,計量將會更加方便精準,其誤差將可以「忽略不計」。
  • 為科技界服役130年 國際千克原器可能要退休了
    來源:科技日報圖為以國際千克原器為基準的校準裝置 一千克究竟有多重?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科學家卻探索了百年。11月16日,來自60多個國家的計量科學家將匯聚在法國凡爾賽,共同見證對「修訂國際單位制」的1號決議進行的表決,屆時,7個基本單位中的4個或將改由物理常數重新定義。
  • 千克新定義或將問世 數學常量代合金原器—新聞—科學網
    千克新定義或將問世 數學常量取代合金原器     由於國際千克原器出現質量變化,科學家們計劃使用數學常量重新定義千克   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現在千克的定義能夠追溯到125年以前,科學家們將一個鉑銥合金的圓柱體作為1千克的標準重量,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國際千克原器。
  • 從今天開始 千克被重新定義 千克不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千克
    只要你讀過小學,對公斤這個重量的計量單位肯定十分熟悉。它又名千克,用字母kg,是國際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之一。最初由法國科學院制定,原計劃是用克作為主單位並為之製作標準原器,然而當時技術能力有限,所以製作了克的1000倍的標準器,也就是千克標準原器,這也是國際單位制中質量單位是千克而不是克的原因。
  • 新國際單位體系2019年生效 國際千克原器可能退休
    千克用千克原器定義後,千克原器就被保存在國際計量局,用三層玻璃鐘罩保護,最外一層抽成半真空,以防止空氣和雜質進入。在為科技界服役的130年內,為保證千克原器的絕對安全,原器被保存在國際計量局的一個保險箱內,保險箱必須由三把鑰匙同時打開。這三把鑰匙分別保存在國際計量局局長、國際計量委員會主席和法國國家檔案館館長手中。
  • 「國際千克原器」或退休 度量衡大會將重新定義「千克」
    如今,他們正在更新對千克的定義。據路透社11月12日報導,1967年對秒的重新定義有助於讓世界各地通過全球定位系統和網際網路等技術開展的交流更加順暢,同樣,專家認為,改變千克的定義對技術、零售和健康都有好處。報導稱,自1889年以來,千克一直由存放在巴黎的一個閃閃發光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國際千克原器」來定義。
  • 千克被重新定義了,你的體重發生變化了嗎?
    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決議,將千克、安培等4個國際單位制分別改由普朗克常數h、基本電荷常數e等基本物理常數來定義。並於2019年國際計量日(5月20日)起正式生效。屆時,國際單位制7個基本單位將全部由基本物理常數定義,量值的實現進入了量子化時代。為什麼要修改這些基本單位的定義?以後1千克還是1千克嗎?買菜的時候是多了還是少了?到底多重才是標準的1千克?
  • 2018重要基礎科學突破:萬有引力常數新測定;千克原器退休
    科學家追尋百年的萬有引力常數G值有了新的答案,為科技界服役130年的國際千克原器面臨退休,從航天到地球四極,2018年,新技術助力的科學新發現,不斷顛覆著人類已有的認知。國際千克原器要退休了一千克究竟有多重?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科學家卻探索了百年。11月在法國凡爾賽召開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了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決議。
  • 國際單位制進入常數時代 千克的定義變了
    國際千克原器「大K」。   國際千克原器失準,改用不依賴物理實物的自然常數計量   根據現行定義,1千克精確等於國際計量局保存的國際千克原器(IPK)的質量。而國際千克原器則是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別名「大K」。
  • 國際單位制迎歷史性變革 千克、安培將改由常數定義
    國際單位制迎歷史性變革 千克、安培將改由常數定義 原標題:   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成員國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