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光機所新技術突破細胞精準分選產業化應用瓶頸

2020-11-23 吉林新聞網

  中新網吉林新聞4月29日電(柴家權)「自然界百分之九十九的微生物因為技術和環境限制都是無法培育的,但是通過我們新研發的技術,可以將樣本中單個細胞分離出來,這樣就為功能性細胞的培育提供了可能性。」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備29日對記者說。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於2017年4月開始單細胞精準分選儀產業化研究,並於2018年初投資成立了長春長光辰英生物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團隊由最初3人到現在30餘人,申請核心技術專利2項,成功研發出三代單細胞精準分選儀,為中國在成熟的單細胞分選技術以及商品化單細胞分選設備方面開創了新途徑,為單細胞研究打下良好基礎。

  細胞是生物組成的基本單元,每個細胞在生命過程中都扮演著獨特的角色。因此只有在單細胞水平上進行研究,才能解析生命最深層次的運作機制。中國科技部最新發布的《「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明確提出要發展的顛覆性技術有「新一代生物檢測技術:發展單細胞分離技術」。

  李備介紹,長春長光辰英生物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單細胞精準分選儀採用雷射精準分選技術,利用雷射與物質相互作用,非接觸性地將附著在晶片上的目標單細胞從複雜的生物樣本中彈射至接收裝置中,從而實現直觀、準確的單細胞分離。

  「就像是為細胞設置了一個飛行員所坐的彈射座椅,可以準確將細胞分離出來,不會受到損傷。」李備說。

  與傳統的流式細胞分選技術相比,該技術不對細胞進行任何「修飾」,即可實現精準分選,可最大程度保持細胞本來的狀態;同時,對不同類型、尺寸的細胞具有良好的普適性,可應對各種性狀的複雜生物樣本,特別適用於微生物單細胞分選。另外,該儀器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與多種細胞識別裝置耦合,實現特異性單細胞分選。

  李備表示,在健康領域,單細胞精準分選儀為個體化腸道微生物分析提供有力工具。腸道微生物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逐漸被認識,但腸道微生物的功能需要在微生物生態環境中體現。單細胞精準分選儀可以將糞便樣品中的腸道微生物進行菌群分離,結合下遊的基因測序技術,實現個體化健康分析與疾病預測。

  同樣地,單細胞精準分選儀對其他與疾病相關的人體微生物(如口腔、皮膚微生物等)的分析,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在腫瘤醫學方面可以對癌細胞做到單細胞水平的診斷,為早期癌症篩查和治療提供基礎。再生醫學還可以為幹細胞或特殊細胞的製備提供有力的工具。這項技術還可以拓展到細胞3D列印的領域。

  此外,在生物製藥領域,單細胞精準分選儀可實現對具有特殊生理功能或代謝產物的工程微生物的快速篩選,縮短工程菌製備周期。另外,通過從複雜的微生物群落樣本中定向分選出特殊功能菌株,結合基因測序分析其功能性基因序列,再應用分子克隆技術構建更高效的多功能製藥菌。從而極大加速了新藥研發進程,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李備認為,隨著單細胞研究已成國際科研熱點,單細胞的產業化應用必將是未來精準醫療、生物製藥、全民健康、環境資源等眾多行業的發展方向。(完)

 

(來源:中新網吉林)

相關焦點

  • 自主研發,全球首臺商品化單細胞精準分選儀問世
    ,一個小型會議正在召開,對媒體公布了一個好消息:2019年2月,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李備團隊研發的單細胞精準分選儀研製成功,這臺分選儀也是目前世界上公開發布的第一款基於雷射精準分選技術的商業化單細胞分離產品。
  • 全球首發商品化單細胞精準分選儀
    2019年4月29日,在吉林長春國家光電國際創新園,一個小型會議正在召開,對媒體公布了一個好消息:2019年2月,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李備團隊研發的單細胞精準分選儀研製成功,這臺分選儀也是目前世界上公開發布的第一款基於雷射精準分選技術的商業化單細胞分離產品。
  • 「神器」助力第三代雜交水稻繁殖系種子分選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長春11月24日電(記者孟含琪)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曹乃亮團隊與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聯合研製出螢光檢測分選儀,可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發的第三代雜交水稻繁殖系種子進行高精度
  • 中鋁集團突破鋁燃料電池產業化技術瓶頸
    鋁燃料電池由於具有比能量高、適應性強、使用壽命長、對環境友好等優點,在軍事、民用、以及電信系統後備動力源、可攜式電源和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應用方面具有巨大的商業潛力,成為行業研究的熱點。但由於其存在一些技術瓶頸仍未解決,產業化推進速度緩慢。
  • 長春光機所高端全息光柵重大儀器專項啟動
    3月2日上午,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高端全息光柵研發」項目在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召開啟動會。  該項目由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牽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公司等另外6家單位共同參與,目標是研發出高端光譜儀器的核心部件——高端全息光柵,建立集全息光柵設計、製造、檢驗於一體的開發平臺,發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全息光柵製造技術。
  • 研究人員開發出高覆蓋度的單細胞拉曼分選-測序技術RAGE-Seq
    拉曼激活細胞分選耦合測序是菌群單細胞分析的重要手段,但其低基因組覆蓋度一直困擾著業界。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發明了全新的單細胞拉曼分選-測序技術RAGE-Seq,實現了菌群中單個目標細胞近100%覆蓋度的精準測序。該工作發表於Small。
  • 中國實現超導磁體技術突破 力推產業化應用
    中科院高能所當天與山東華特磁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行超導磁體項目技術突破及產業化應用展示會議,旨在加強科研機構與相關企業合作,大力推動超導磁體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
  • 2020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在穗舉行
    南方網訊(記者/朱景)8月8日,由廣東省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協會主辦,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以「創新戰疫 化危為機」為主題的2020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在廣州國際生物島隆重舉行,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行業專家、企業家及科技科技工作者圍繞推動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應用
  • 【中國科學報】長春新產業:做半導體泵浦雷射器領航者
    這些年,長春新產業致力於半導體泵浦全固態雷射器的研發、生產,走出了一條科技與生產相結合的成果轉化之路,推動吉林老工業基地光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提高我國在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和人工晶體領域的科研成果產業化水平。  扛過「寒冬」  1996年,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為探索科技成果轉化道路,利用一項「863」成果成立了長春新產業。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發明拉曼激活單細胞液滴分選技術—新聞—科學網
    單細胞拉曼光譜(SCRS)能夠在無標記、無損的前提下揭示細胞固有的化學組成,因此拉曼激活細胞分選技術(RACS)日益受到廣泛關注。但是分選通量是當前限制其廣泛應用的最重要的瓶頸之一。 據此,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單細胞中心研究員馬波與研究員徐健帶領的多學科交叉團隊通過耦合SCRS和液滴微流控技術,發明了拉曼激活單細胞液滴分選技術,這是目前已公開報導的工作中分選通量最高的RACS系統,該工作於11月3號在線發表於Analytical Chemistry。
  • 長春光機所突破航天高解析度高光譜成像關鍵技術
    日前,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突破了航天高解析度高光譜成像關鍵技術。該技術利用離軸三反非球面光學系統、複合稜鏡分光、推掃成像和指向鏡運動補償技術,有效解決了航天高光譜遙感中高空間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與圖像高信噪比之間的矛盾,突破了視場分離、光譜分光、在軌光譜輻射定標等關鍵技術瓶頸,為我國航天高解析度高光譜成像技術的工程化奠定了技術基礎。
  • 長知識‖X-RAY在分選設備上的原理及應用
    X光在分選設備上的應用,顧名思義是採用X光掃描成像技術,通過對分選物體進行掃描,採集並輸出影像,建立圖像模型,判斷分選物品好壞的設備。
  • 「吉林省光電子產業光譜技術及應用」高級研修班在長春舉辦
    本期研修班依託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和吉林省繼續教育培訓基地,立足吉林省地區,面向省內各光電信息企業和科研院所開辦。承擔此次培訓任務的講師團隊是以巴音賀希格研究員為代表的長春光機所光柵室國家工程中心研究團隊,長春光機所的光柵技術研究始於1958年,是我國第一臺光柵刻劃機和第一塊衍射光柵的誕生地。
  • 長春光機所2016年最值得矚目十大科技成果
    2016年,科技的進步將再次以深刻的方式改變世界,這一年,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在先進裝備製造等領域成績斐然;從單體碳化矽反射鏡坯的研製到新型槍瞄系統的成型,小到高發光效率橙紅光碳點,大到「天宮二號」的紫外邊成像光譜儀問世。下面為您梳理長春光機所2016年度最值得矚目的十大成果。
  • 長春光機所大口徑平面鏡光學加工技術取得突破
    3月25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投資公司奧普光電加工完成、power為0.003λ,這標誌著長春光機所在大口徑平面鏡光學加工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經過技術攻堅,已經加工出高精度面形平面反射鏡。
  • 【Light在線】問答實錄:超分辨成像與單細胞分選技術
    利用了散射光進一步強化了細節,但是沒突破衍射極限。答:環形光主要依賴於渦旋半波片,它的中心可以很小,和STED光的光強有關。答:主要有STED,SIM,PALM這三個,前兩個是廣場調製,後一個是單分子定位。也有ISM,MINFLUX等超分辨技術。
  • 國內唯一「光刻機+晶片+軍工+生物安全」概念龍頭
    能夠提供細胞彈射儀器,細胞分選系統等P3實驗室的實驗設備。奧普還在主業裡面增加了醫用光學器具、儀器及內窺鏡設備生產、醫用電子儀器設備、醫用超聲儀器及有關設備。 長春光機所作為牽頭單位,承擔起了「極紫外光刻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研究工作,成員單位還包括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
  • 科學網—發明拉曼激活單細胞液滴分選技術
    本報訊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研究員馬波與徐健帶領多學科交叉團隊,通過耦合單細胞拉曼光譜(SCRS)和液滴微流控技術,發明了拉曼激活單細胞液滴分選技術
  • 長春應化所首篇《Nature》誕生!突破一項雷射器瓶頸
    導讀:本文開發了一種基於新型低成本半導體材料-鈣鈦礦的雷射器,突破了以往僅能在低溫下連續穩定工作的瓶頸,率先實現了室溫可連續雷射輸出的鈣鈦礦雷射器,為該類器件的產業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光泵浦連續波(CW)雷射器廣泛應用於高密度的集成光電子器件中,並構成對電泵浦雷射器的關鍵步驟。但是,由於「雷射死亡」現象(在CW光泵浦下雷射突然終止),尚未在室溫下實現連續CW雷射發射,其原因尚不清楚。
  • 【盤點】微流控晶片技術應用,助力精準醫療發展
    隨著精準醫療的不斷發展,分子診斷技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精準醫療包括兩個方面,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其中,精準診斷是精準醫療的基礎,而分子診斷又是精準診斷的核心。因此,分子診斷是精準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精準醫療提供保障,而微流控晶片是其常用技術之一,近年來發展迅速,應用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