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發,全球首臺商品化單細胞精準分選儀問世

2020-12-04 中國科普博覽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普博覽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2019年4月29日,在吉林長春國家光電國際創新園,一個小型會議正在召開,對媒體公布了一個好消息:2019年2月,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李備團隊研發的單細胞精準分選儀研製成功,這臺分選儀也是目前世界上公開發布的第一款基於雷射精準分選技術的商業化單細胞分離產品。該設備可實現對複雜生物樣本中單細胞的精準分離,可實現高效、自動化單細胞分選,突破了我國單細胞研究與產業化應用瓶頸。

與傳統的流式細胞分選技術相比,該技術不對細胞進行任何「修飾」,即可實現精準分選,可最大程度保持細胞本來的狀態;同時,對不同類型、尺寸的細胞具有良好的普適性,可應對各種性狀的複雜生物樣本,特別適用於微生物單細胞分選。

自主研發,突破瓶頸,一躍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單細胞精準分選儀是目前世界上公開發布的第一款基於雷射精準分選技術的商業化單細胞分離產品。

圖1.單細胞精準分選儀

該設備可實現對複雜生物樣本中單細胞的精準分離,具有無標記、非接觸、準確率高、廣泛適用等特點。

其原理為:這項技術的原理為雷射與特殊介質的相互作用,這個過程就好比讓細胞安置在飛機的彈射座椅上,當鎖定目標細胞後,就操作彈射座椅,將此細胞從群體中分離出來。

圖2.單細胞精準分選技術原理圖

利用這臺儀器,與單細胞圖像智能識別軟體、自動化分選與收集裝置相結合,可實現高效、自動化單細胞分選,突破了我國單細胞研究與產業化應用瓶頸。

百步穿楊、隔空取物,看單細胞精準分選儀有何神功

與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流式細胞分選技術相比,單細胞精準分選技術有兩項獨門絕技:百步穿楊和隔空取物。

百步穿楊:對於由成千上萬個細胞組成的生物樣本,流式細胞分選更擅長將其中尺寸較大(10微米以上)、類型相同的細胞分選出來,但對於尺寸幾微米甚至更小的微生物細胞、或某個特定的目標細胞分選,流式細胞儀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而單細胞精準分選儀通過與顯微成像系統配合,可對複雜生物樣本中任一目標細胞進行分選,真正實現「精準分選」。

隔空取物:流式細胞分選分選過程中,高流速容易對細胞造成損傷;而單細胞雷射彈射技術在分選時,雷射只作用於分選晶片的特殊材料上,目標細胞隨材料一起被彈出,這種隔空取物的方式幾乎對細胞沒有損傷。

憑著這兩項絕技,單細胞精準分選儀可以實現對複雜環境樣品中具有特殊功能的細胞進行分選、研究和培養,可能促進醫療、健康、製藥、環境等領域產生重大突破。

不僅如此,單細胞精準分選儀在成本價格上較流式細胞分選儀也有明顯優勢,更為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國外廠商在細胞分選技術上的壟斷,將使單細胞分選技術真正成為生命、醫療、環境等各領域科學家手中的利器。

從3人到30餘人 2年時間實現「第一」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於2017年4月引進牛津大學李備博士,開始單細胞精準分選儀產業化研究,並於2018年初投資成立了長春長光辰英生物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到現在,團隊由最初3人到現在30餘人,申請核心技術專利2項,成功研發出三代單細胞精準分選儀,為我國在成熟的單細胞分選技術以及商品化單細胞分選設備方面開創了新途徑,為單細胞研究打下良好基礎。

隨著單細胞研究已成國際科研熱點,單細胞的產業化應用必將是未來精準醫療、生物製藥、全民健康、環境資源等眾多行業的發展方向。長春長光辰英生物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單細胞精準分選儀的研製成功,突破了我國單細胞研究與產業化應用最大瓶頸,為探索單細胞生命科學提供一個有效方法,為解密生命密碼提供一個有力工具。

「單細胞精準分選儀」會帶來什麼改變?

這臺單細胞精準分選儀也是目前全球首款公開發布的、基於雷射精準分選技術的商業化單細胞分離產品,它具有適用性廣、智能化高、分選精準、應用性強等特點,可廣泛用於醫療、健康、製藥、生物科技,環境等領域,並助力這些研究領域產生新的重大突破。

在微生物技術領域,利用此項技術,可以在複雜的微生物樣本中,解析、篩選具有特殊生物功能的微生物細胞,從而在農業固氮,海洋固碳,分解汙染物等方向有望產生重大突破。

在醫療領域,單細胞精準分選儀可快速定位並分離臨床樣本中的病原微生物,從而及時指導用藥,為重症感染患者爭取黃金治療期,防止抗生素濫用。

在生物製藥領域,通過對具有特殊生理功能或代謝產物的微生物的快速、定向分選,大幅縮短製藥菌製備周期、加速新藥研發進程。

未來,單細胞雷射精準分選技術將為微生物資源利用、疾病診斷、製藥工程、健康管理等領域提供可靠的單細胞分選解決方案,推動單細胞研究領域快速發展,為生命科學打開一個全新世界。

相關焦點

  • 又一我國自主研發儀器!全球首發商品化單細胞精準分選儀
    2019年4月29日,在吉林長春國家光電國際創新園,一個小型會議正在召開,對媒體公布了一個好消息:2019年2月,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李備團隊研發的單細胞精準分選儀研製成功,這臺分選儀也是目前世界上公開發布的第一款基於雷射精準分選技術的商業化單細胞分離產品。
  •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首臺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選儀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發明了基於介電單細胞捕獲/釋放的拉曼激活液滴分選技術pDEP-RADS,並研製出首臺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選儀產品樣機FlowRACS。利用FlowRACS,示範了基於分子光譜、非標記式、單細胞精度、高通量流式的酶活篩選,為酶資源的探測和挖掘開闢了全新的技術路線。
  • 長春光機所新技術突破細胞精準分選產業化應用瓶頸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於2017年4月開始單細胞精準分選儀產業化研究,並於2018年初投資成立了長春長光辰英生物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團隊由最初3人到現在30餘人,申請核心技術專利2項,成功研發出三代單細胞精準分選儀,為中國在成熟的單細胞分選技術以及商品化單細胞分選設備方面開創了新途徑,為單細胞研究打下良好基礎。
  • 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問世
    原標題: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問世   8月18日,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樣機通過了專家組檢測。它的問世不僅打破了國外技術長期壟斷,也標誌著我國高端醫療影像裝備研發已走在世界前列。   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是核磁共振系統中最核心的部件,其磁場強度、穩定度、均勻度對系統形成的圖像影響較大。相比傳統的1.5T核磁共振系統,具有成像速度快、圖像質量高、掃描噪音小等明顯的技術優勢,使患者可得到最快捷、最精準的診斷,為疾病的有效治療贏得寶貴時機。
  • 單細胞拉曼分選儀(RACS):探索微觀世界的利器
    同時,介紹了近期推出的第一代商品化的RACS儀器,並且討論了這些國產儀器裝備為醫藥、海洋、土壤/環境、工業生物技術領域提供的原創解決方案。這些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高端儀器裝備將廣泛服務於工業過程在線實時監控、細胞工廠篩選、工業/土壤/海洋種質資源挖掘、臨床精準用藥及新能源開發等。
  • 我首臺超高精度光矢量分析儀問世
    我首臺超高精度光矢量分析儀問世 可在幾百米光纖中測出0.1毫米誤差 2016-12-20 科技日報 張曄 周新華 語音播報   可在幾百米的光纖中測出小至0.1毫米的誤差,較國外壟斷產品,測量解析度提高了1600倍,相位精度提高了10倍……記者12月19日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該校研發的我國首臺超高精度光矢量分析儀問世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推出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選儀FlowRACS
    【儀器儀表網 新品動態】最近,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研製開發出首款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選儀產品樣機FlowRACS。該儀器設備很好地解決了拉曼譜圖採集時間長、分選通量低等難題,為酶資源的檢測和發掘開拓了嶄新的技術方案。  樣品FlowRACS研究工作由青島能源所單細胞中心研究員馬波、徐健組織完成。
  • 全球首張人類細胞圖譜將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
    該項目利用自主研發的單細胞分析平臺,通過高通量測序技術,系統性地繪製了跨越胚胎和成年兩個時期,涵蓋八大系統的人類細胞圖譜,建立了70多萬個單細胞的資料庫、鑑定了100餘種人體細胞大類和800餘種細胞亞類。研究團隊還搭建了人類細胞藍圖網站。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人體中約有37萬億個細胞。
  • 全球首個肝癌診斷試劑盒在滬問世—新聞—科學網
  • 中國首臺3000噸級漿態床加氫反應器震撼問世
    中國一重這幾年的發展一直都是挺不錯的,這次他們又有了好消息,那就是遼寧大連核電石化有限公司承制的全球首臺3000噸級漿態床浙江石化鍛焊加氫反應器問世了,該設備的刷新了製造紀錄,堪稱是世界之最,他們完美的提升了什麼叫做「中國製造」,什麼是「中國設計」他們表現出來的就是製造業的最高水平
  • 中國首臺全自主商用深海高清高幀率網絡攝像機問世
    中新社杭州1月12日電 (童笑雨 程振偉)記者12日從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由該校主持研發的全國產自主商用深海高清高幀率網絡攝像機問世,系中國首臺,目前已順利通過海上試驗。據悉,該款攝像頭最深可以支持探測馬裡亞納海溝。
  • Namocell:關注單細胞測序以及單抗藥物的開發領域
    2019年1月,中生蘇州自主研製的流式細胞儀已在吉大一院投入臨床使用。2019年2月,達科為與必達科共同推出Exflow品牌流式細胞儀。2019年2月,國產廠商賽雷納也推出流式細胞儀新品。2019年,唯公科技研發的Easycell系列流式細胞儀也將獲證上市。此外,博奧生物、競天生物等國產廠商也於近年紛紛發布流式細胞儀產品。
  • ...科學問題重點專項「肝膽胰腫瘤單細胞精準捕獲及高分辨單分子...
    由中國科大附一院執行院長、肝膽外科專家劉連新教授牽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肝膽胰腫瘤單細胞精準捕獲及高分辨單分子分析」日前獲批,近日,項目啟動會暨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中國科大附一院南區召開。
  • 我國首臺自主研發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實驗...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該所東莞分部研製成功我國首臺自主研發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簡稱BNCT)實驗裝置,啟動了首輪細胞實驗和小動物實驗,為開展臨床試驗做好了前期技術準備。
  • 中國首臺自主智慧財產權雷射印表機開始批量生產
    6日下午,珠海賽納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由珠海賽納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中國第一臺有核心技術的自主智慧財產權雷射印表機「奔圖」問世,並開始批量生產。這使中國成為全球第四個掌握雷射印表機核心技術,有能力研發製造雷射印表機的國家。
  • 全球首臺3000噸級漿態床加氫反應器震撼問世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雲 通訊員 高文超 樸明皓6月1日,由中國一重集團大連核電石化有限公司承制的全球首臺3000噸級漿態床浙江石化鍛焊加氫反應器完工發運單臺規格世界最大全球首臺3000噸級漿態床鍛焊加氫反應器是浙江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二期項目的核心設備。設備單重超3000噸、總長超70米、外徑6.15米、壁厚0.32米,是目前世界單重最大的漿態床鍛焊加氫反應器。
  • 36氪首發|單細胞技術走向臨床,「宸安生物」獲7000萬元B輪融資
    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推進以質譜流式技術為核心的單細胞組學診斷平臺布局,加速系統作為臨床診斷產品的註冊申報與商業化,並進一步開拓與臨床專家和創新藥企的研發合作。宸安生物成立於2016年,36氪曾對其有過詳細介紹,主要專注於單細胞層面的伴隨診斷服務,目前已自主研發出國內首臺質譜流式設備。
  • 尋因生物完成過億元A輪融資,旗下自主研發的單細胞測序產品開始...
    本輪融資將助力尋因生物加速單細胞測序平臺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完善自主開發產品在國內科研領域的商業化布局,並推進單細胞測序技術及相關數據在臨床及藥物開發中的應用。浩悅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近年來,單細胞測序技術飛速發展,高通量低成本的單細胞數據獲取使其廣泛應用於基礎科研和臨床研究。目前,單細胞測序的全球潛在科研市場體量已經達到130億美元。
  • 自主研發!深海低噪聲毛髮阻尼陣列全球首發
    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條完全國產的深海低噪聲毛髮阻尼陣列,系海洋探測領域的關鍵「卡脖子」裝備,此前只有部分先進國家有能力設計製造。全海深聲學記錄儀由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全海深聲學記錄儀在海科展的亮相也是該產品的
  • 國產電子順磁共振譜儀新品研發問世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方夢宇)近日,國產電子順磁共振譜儀新品在合肥發布,有力推動了高端科學儀器的自主可控。據悉,本次發布的電子順磁共振譜儀系列產品均由源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的國儀量子自主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