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生物科技公司宸安生物已完成7000萬元B輪融資,由德聯資本領投,火山石投資、百度風投、ETP、無錫金控、盛鼎投資、晨興資本跟投。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推進以質譜流式技術為核心的單細胞組學診斷平臺布局,加速系統作為臨床診斷產品的註冊申報與商業化,並進一步開拓與臨床專家和創新藥企的研發合作。
宸安生物成立於2016年,36氪曾對其有過詳細介紹,主要專注於單細胞層面的伴隨診斷服務,目前已自主研發出國內首臺質譜流式設備。
質譜流式技術是新興的高通量單細胞技術之一,同時具有流式細胞儀的高速分析的特點和質譜檢測的高分辨能力,通過金屬離子系統定量質量標籤,可以在單細胞水平進行高通量蛋白質組和基因組分析。自2008年質譜流式細胞術面世以來,已被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和臨床醫學研究。
近年來,單細胞技術實現了飛速發展,也為轉化研究和新療法開發帶來革命性突破。得益於其獨特的單細胞蛋白質組的分析能力,質譜流式技術在腫瘤、自身免疫和代謝疾病的臨床研究中取得大量突破;特別是在生物標誌物發現和療效評價方面,精準的患者分層和動態監控,可顯著提升創新療法的有效性,加速臨床進程。
另外,質譜流式在速度、通量、成本等方面的技術特性也使其尤其適於未來臨床診斷的應用場景。而在質譜流式技術領域,受限於較高的行業壁壘,即如何攻克技術門檻,並打通從硬體、試劑到最終的解決方案都是不小的挑戰。據悉,目前全球僅有宸安生物和美國Fluidigm在該領域有成熟的落地應用。
圖片來源:銳景創意
行業應用上,該技術能評估腫瘤、免疫系統和治療體系的相互作用,從而為新療法的開發和臨床使用提供更多參考。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已於2018年將其納入腫瘤免疫療法臨床試驗指南,現如今,全球前十的藥企均已開始使用質譜流式進行伴隨診斷評價和創新療法開發,初步顯現出質譜流式技術未來在新療法開發和臨床診斷上的巨大潛力。
宸安生物創始人王宇翀博士透露,在過去一年裡,宸安生物質譜流式的研發已取得實質進展,正在與多家藥企和臨床機構共同開發行業解決方案,即通過高解析度的單細胞數據和真實世界研究,提升新療法的臨床治療效果,加速創新療法研發。
而在行業端,最近一段時間,以單細胞技術為核心的公司大量湧現;另外,近期大型跨國藥企和此類系統或服務公司的合作也日漸增多,力圖突破免疫治療、個體化治療等領域的 「黑箱」地帶。
投資人觀點
德聯資本陳新穎博士表示:
宸安生物是一家在單細胞組學領域,利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門檻技術,開發創新應用的平臺型公司,為疾病的精準分型、伴隨診斷和創新治療提供臨床級產品和服務。公司擁有「全球唯二」的質譜流式技術平臺,在臨床場景的產品開發已領先於競爭對手。公司CTC產品已進入數十家重點三甲醫院,為數萬名患者提供臨床診療決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