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臨床質譜檢測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豪思生物」,今日宣布獲得數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遠洋資本和前海母基金聯合領投,惠遠資本跟投,老股東火山石資本和沃生投資等繼續追加投資。易凱資本在本次交易中擔任了豪思生物的獨家財務顧問。
質譜分析將樣品分子經過離子化後,利用其不同質荷比(m/z)的離子在靜電場或磁場中受到的作用力不同而改變運動方向,使其彼此在空間上分離,最後通過收集和檢測這些離子得到質譜圖譜,實現定性及定量分析目的。以LC-MS質譜為例,通過分析檢測樣本中的代謝組及其變化,將體內的生物化學信息轉換成數字信息,可構建代謝組大數據,並發展此大數據的人工智慧信息挖掘技術,有望應用於臨床疾病篩查、診斷、治療及預後監測等。
質譜檢測在檢測的靈敏度、特異性、分析速度、多指標同時檢測等方面有非常強的優勢,在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維生素及激素、治療藥物檢測、微生物鑑定等領域均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隨著技術的日益成熟,質譜正在逐漸從科研走向臨床。行業看好質譜的未來市場空間,美國臨床質譜檢測佔醫學檢測市場的15%,而中國目前只有1-2%,還有很大的市場拓展機遇。
在臨床質譜檢測行業之中,豪思生物的獨特性在於,自主研發了一系列在國內甚至全球首創的臨床質譜檢測產品,包括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症(AD)的早期診斷、心血管疾病和泌尿系統疾病等重大疾病檢測產品。概括地說,該公司是國內首家在多種疾病領域實現質譜檢測試劑盒從0到1突破的公司。
尤其是豪思生物的阿爾茨海默症早期診斷與監測技術,已處於國際領先水平,能夠在臨床症狀出現前檢出AD並準確分期,根據分期及時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並實時監測合理調整方案。阿爾茨海默症全球約有5000萬患者,且呈爆發性增長,我國AD患者居世界首位,早期發現對老年痴呆的防控意義重大。現行早期診斷手段主要為CT、MRI、SPECT、PET等,但因需要昂貴的大型設備、合格醫生缺口大,遠遠無法做到普及,豪思生物所研發的臨床質譜檢測產品,為市場提供了一種新穎便捷的篩查手段。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豪思生物已經與西湖大學合作建立了「豪思-西湖精準醫療中心」項目,西湖大學作為豪思生物的股東,對該公司實行「全平臺開放」政策。該項目已落戶崑山,將會建設生物質譜研發、精準醫學實驗和豪思全國營銷等產業中心。同時,豪思生物與美國梅奧醫療平臺、清華大學質譜研究組、北京大學和維也納醫科大學等科研機構也有深度合作關係。
硬體方面,不同於行業內其他玩家普遍採取的整機OEM方案,豪思生物直達上遊原材料,搭建了完全國產化的儀器平臺,成本遠低於市場上現有的質譜儀。
市場方面,豪思生物的試劑盒產品體系採用「獨家檢測產品+常規檢測產品」的組合,疊加「體外診斷試劑盒為主+第三方檢驗中心為輔」的市場推廣模式,推進多管線試劑盒報證,同時通過位於北京、四川和江蘇的第三方檢驗實驗室承接全國各地區客戶的外送樣本。
本輪融資所得,將主要用於該公司臨床質譜檢測產品研發工作,加快二類、三類試劑盒註冊報證以及自主研發質譜儀的註冊報證進度,招募高科技人才,完善第三方檢驗服務,擴建營銷網絡,加強市場推廣力度。
豪思生物創始人兼CEO慄琳博士表示:「臨床質譜應用範圍廣闊,可在生化、免疫、微生物、分子等多領域對傳統方法學進行替代。公司獨家產品對應的市場空間超千億元,遠高於常規檢測產品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