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療法再獲資本青睞,「博雅輯因」完成4.5億元B輪融資

2020-11-28 36kr

據悉,生物技術公司「博雅輯因」今日宣布完成4.5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三正健康投資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雅惠投資、崑崙資本跟投,公司現有投資者IDG資本、禮來亞洲基金、華蓋資本、松禾資本跟投。

博雅輯因是36氪持續關注的生物技術公司,該公司是基因編輯領域的頭部企業,以基因組編輯技術為基礎,針對多種遺傳疾病和癌症,加速藥物研究並開發創新療法

截至目前,博雅輯因具有以基因編輯技術為中心的四個平臺:針對造血幹細胞和T細胞的體外細胞基因編輯治療平臺,基於RNA單鹼基編輯技術的體內基因編輯治療平臺,以及從事靶向藥物研發的高通量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該公司正在基於這四個平臺,推動針對遺傳疾病和腫瘤的研發項目進入臨床。值得關注的新動向是,在今年5月,博雅輯因與藝妙神州建立合作關係,共同研發用於治療癌症的異體CAR-T療法。藝妙神州是一家專注於基因細胞藥物技術的創新型生物技術公司。

異體CAR-T療法是重要的研發方向,博雅輯因CEO魏東則在以往採訪中對36氪表示:「異體T細胞療法有望實現『即需即用』(off-the-shelf),以及有效的質量控制和更低的成本,在中國及其他地區都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關於本輪融資資金的用途,據悉將主要用於推進研發管線臨床轉化並進一步擴充團隊。該公司已於2018年在廣州南沙區建立了符合GMP標準的臨床轉化應用基地。

圖片來自博雅輯因官網

基因編輯是頗受關注的前沿技術,具備廣闊市場空間。根據第三方諮詢公司的預測,全球基因組編輯(包括CRISPR、TALEN和ZFN)的市場規模將增長到2022年的62.8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4.5%。

延伸開來去說,近期頒布的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也是花落基因組編輯方法。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為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詹妮弗·杜德納,他們開發了一種名為CRISPR/Cas9的基因組編輯方法。它是一種「重寫生命密碼」的生物學工具,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來編輯基因組,而且比以前的其他任何方法都更簡便、成本更低。就像文本編輯工具一樣,CRISPR/Cas9能夠通過「剪切和粘貼」脫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的機制來編輯基因組。這套系統源自細菌的防禦機制,是一種對任何生物基因組均有效的基因編輯工具。

華人科學家張鋒也是基因編輯CRISPR技術的共同發明人,張鋒實驗室從2011年開始進行人體細胞的CRISPR基因編輯研究,從概念提出到技術設計、反覆試錯、最終實現人類細胞基因編輯,都早於且不依賴於2012年諾貝爾獎得主論文的發表。

關聯閱讀:

36氪首發 | 「博雅輯因」獲8150萬元Pre-B2輪融資,將啟動新的異體T細胞癌症療法研發合作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臨床轉化全球加速 博雅輯因完成4.5億元B輪融資 最快產品...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金小莫)訊,**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加持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正在全球範圍內加速向臨床應用轉化。 近日,中國基因編輯技術應用企業博雅輯因宣布完成4.5億元B輪融資,所募資金將繼續用於推進研發管線臨床轉化並擴充團隊。
  • 紅杉積極布局基因編輯技術 諾貝爾化學獎或引領基因編輯站上風口
    >基因組編輯技術提供商「博雅輯因」獲4.5億元B輪融資 博雅輯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4.5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三正健康投資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雅惠投資、崑崙資本跟投,公司現有投資者IDG資本、禮來亞洲基金、華蓋資本、松禾資本跟投。公司表示,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推進研發管線臨床轉化並進一步擴充團隊。 博雅輯因是一家致力於通過國際前沿的基因組編輯技術,為多種遺傳疾病和癌症加速藥物研究以及開發創新療法的生物醫藥企業。
  • i-Family | 中國首個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批,博雅輯因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1月18日,博雅輯因公司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批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產品
  • 國內首個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 有望造福3000萬人
    近日,中關村企業博雅輯因宣布,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已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創新藥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
  • 國內首個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治療β地中海貧血
    10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國內基因編輯領域先鋒博雅輯因(EdiGene, Inc.)獲悉,公司當天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受理號:CXSL2000299),即CRISPR/Cas9
  • 博雅輯因提交國內首個CRISPR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國家藥監...
    10月27日,博雅輯因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這是目前國內首個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的CRISPR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此項臨床試驗計劃在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患者中評價ET-01單次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中國,地中海貧血病基因攜帶者高達3000萬人,中重型地中海貧血病患者達30萬人。當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患者仍有巨大的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針對β地中海貧血,國外基因編輯療法領先企業也多有布局。
  • 博雅輯因提交國內首個CRISPR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10月27日,博雅輯因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
  • 因為今年的諾獎成果,這家中國公司順利融資4.5個億
    10月13日,生物醫藥公司博雅輯因宣布,完成4.5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其由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魏文勝創立,總部在北京,以基因編輯技術為基礎,從事藥物研究並開發創新療法。這項國內基因編輯領域最大的單筆投資,由三正健康投資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等參與跟投。
  • 【關注】博雅輯因CRISPR基因編輯β地中海貧血療法IND申請獲受理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今日(10月27日),博雅輯因官網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
  • 專注模式動物開發,「集萃藥康」完成超4億元B輪融資
    據悉,「集萃藥康」已於近日完成超4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雲鋒基金、摩根史坦利投資管理基金、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泰福資本等基金共同參與投資,這是繼「集萃藥康」2019年1.6億元A輪融資後的新一輪融資。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推進全球化產能布局及新技術研發平臺的建設。
  • 中國首個基因編輯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
    而基因編輯療法的重要目標就是地貧這類基因缺陷疾病,它有可能提供給患者一個更易實現、價格更低的根治方法。簡單而言,博雅輯因的ET-01療法是先提取自體造血幹細胞,在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修飾基因過後,回輸給患者,相比原來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療法,這麼做最大的好處是避免了排異反應。博雅輯因使用的CRISPR-Cas9技術是如今最被寄予期望的基因編輯技術。
  • 創投日報|「Exegenesis Bio」獲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歐卡智能」獲...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智能硬體融資披露:AR眼鏡在手訂單接近20萬臺,「Kura AR」完成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36氪獲悉,AR眼鏡品牌「Kura AR」近期完成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由雲天使基金領投,某光學廠商以及數個行業內個人投資者跟投。
  • 盤點國內5家基因療法初創公司
    隨著美國幾款基因療法的上市,全球基因療法不斷取得突破,國內也正在湧現一批聚焦基因療法的創新公司。有不完全統計數據稱,目前中國涉及病毒轉載和基因編輯的企業有20多家,但大多數以技術支持和服務為主,真正開發基因療法的創業者還很少。本文僅盤點幾家頗受關注的基因療法初創公司。1.博雅輯因博雅輯因成立於2015年,目前總部設在北京,並在廣州及美國劍橋擁有分公司。
  • 博雅輯因提交國內首個CRISPR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
    10月27日,博雅輯因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地中海貧血是指一組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點突變致使珠蛋白肽鏈合成被部分或完全抑制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疾病。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0期:基因編輯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華裔...
    華大基因子公司優化其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檢測體系 最快15分鐘完成華大基因下屬子公司華大因源對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的檢測體系進行優化,結合快速提取方法和快速PCR反應模式,在現有PCR檢測平臺上50分鐘內即能夠完成全部檢測並報告結果。進一步配套使用新研製的快速PCR儀,最快15分鐘就可完成檢測。
  • 「甲乙丙丁」完成3.5億元B輪融資,遠洋資本領投
    36氪獲悉,汽配供應鏈平臺「甲乙丙丁網」已於本月完成B輪3.5億元融資。本次融資由遠洋資本領投,上海國和投資與老股東滿幫集團跟投,高鵠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甲乙丙丁網 CEO 阮成瑜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集中投放在基於行業整合併購的共享型倉配、供應鏈金融賦能、信息化系統升級、人才創新等領域。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 | 「金匙醫學」獲2.3億元A輪融資;「網際網路+醫療...
    「金匙醫學」全稱北京金匙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8月,是一家基因檢測醫學診斷服務商。「金匙醫學」致力於通過將高通量測序技術應用於病原診斷,解決病原診斷的檢出率、時效性和準確性等一系列難點,讓眾多重症感染患者及時得到精準的診斷。 專注基因檢測醫學診斷服務,「金匙醫學」完成2.3億元C輪融資 據悉,「瑞風生物」已於近日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 ...產業全球周報第90期:基因編輯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華裔科學家...
    華大基因子公司優化其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檢測體系 最快15分鐘完成  華大基因下屬子公司華大因源對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的檢測體系進行優化,結合快速提取方法和快速PCR反應模式,在現有PCR檢測平臺上50分鐘內即能夠完成全部檢測並報告結果。進一步配套使用新研製的快速PCR儀,最快15分鐘就可完成檢測。
  • 瞄準細胞與基因治療藥物,「普瑞金生物」完成1.4億元B輪融資
    據悉,「普瑞金生物」宣布完成1.4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並啟動港股IPO進程。本輪融資由海爾醫療領投,其他投資方還包括華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健康養老產業投資基金等,以及現有股東國科嘉和繼續參投。「普瑞金生物」董事長兼CEO慄紅建表示,本輪融資將助力公司正在開展的多項新藥臨床試驗,同時也將迅速豐富產品管線,推進我們包括歐洲、美國在內的國際化布局,儘早實現產品上市。
  • 推進一類新藥臨床研究,「同源康醫藥」完成2.6億元B輪融資
    據悉,「同源康醫藥」已於近日完成2.6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毅達資本領投,陽光融匯、三花弘道、復容投資和國創君和共同跟投,所募集資金將用於推動公司兩個一類創新藥(Best/First in class)的臨床推進、多個國際領先小分子創新藥的臨床前申報工作以及後續管線項目的開發。「同源康醫藥」目前已累計融資超過4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