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
GRAPES未來20年的發展規劃將著重於「風雲」衛星資料同化。
根據GRAPES的2020年至2040年發展計劃,全球同化預報系統模式水平解析度將高於5千米(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2025年目標是5千米),模式頂層將達到80千米或更高;區域水平解析度將高於1千米(2016年英國氣象局水平解析度達到1.5千米)。
要實現這一目標,數值預報模式所需要的觀測信息要同步發展。換言之,需要發展相應的探測儀,如動力場探測意味著對雷射雷達等的需求,大氣成分探測則需要高光譜紅外探測儀等衛星載荷。
如今,「風雲四號」新搭載的垂直探測儀將實現對我國及周邊地區1小時一次的大氣溫溼分布的垂直探測,彌補現有地面探空站點稀少、時間頻次有限的不足,提高數值天氣預報特別是區域數值預報的精度,進一步提高短期臨近預報的精度。「風雲四號」提供的雲、水汽等監測產品,同樣可以作為數值預報模式的輸入,有效提升對大氣雲雨及動力過程的模擬精度。
同時, 國家氣象中心數值模式研發室副主任韓威建議,「風雲四號」需要探索一種新機制,實現數值預報與觀測系統的互動,在衛星發射前就建立未來觀測系統與當前數值預報同化系統的接口。
(責任編輯:王若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