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神奇的一天》導演:自然紀錄片最好的時代

2020-12-06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這是自然紀錄片最好的時代」

  攝影師首次完整拍攝到了國寶級動物白頭葉猴的活動影像。

  範立欣以拍紀錄片聞名。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做完這部影片,我覺得這個世界太大太神秘了。我們以為自己知道很多東西了,但其實還有那麼多事情等待我們去發現。」前天下午,自然紀錄片《地球:神奇的一天》在京舉行首映禮,作為影片的聯合導演,曾獲艾美獎最佳紀錄片獎的範立欣發出如此感慨。

  2007年,BBC的紀錄片《地球》曾經風靡全球,10年後,原班人馬聯手中方團隊推出續作《地球:神奇的一天》。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範立欣有些興奮地說:「這可能是自然紀錄電影最好的時代。」

  中文旁白

  「蜉蝣一世」浸透東方哲學觀

  《地球:神奇的一天》完美呈現了地球上生機勃勃的一天——朝陽升起,蜂鳥開始活動,海鬣蜥睜開睡眼,藪貓吐出舌頭,隨著太陽升高,樹懶以超出想像的優雅划過水面,體型龐大的獨角鯨躍出水面,白頭葉猴一家盡情地享受天倫之樂,夜幕降臨,蜉蝣一閃而過,貓頭鷹精神抖擻……

  此次範立欣承擔了聯合導演和聯合編劇兩項工作,根據畫面為影片配上中文旁白,但這並非簡單地從英語旁白翻譯而來。範立欣和著名作家嚴歌苓一起重新撰寫臺詞,並邀請成龍擔任配音。範立欣的創作理念是,在旁白中賦予影片中國化的表達,要突出中國文化。

  雖然這次拍攝的中國物種並不多,但觀眾還是可以從中體味到中國文化的浸染。比如片中有一種叫做蜉蝣的生物,一天即是一生,在河床裡孵化需要3年,一旦孵出卻僅有短短24小時的生命。有一段拍攝於匈牙利河流中的震撼場景,是500萬隻蜉蝣同時出生並為求偶而舞。範立欣配上的解說詞是「浮生一日,蜉蝣一世」,「這也是我在全片中最喜歡的一個片段。」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這是東方哲學觀,也是東方人對於天人關係的獨特理解。在英國,一位錄音師做完混音後告訴範立欣:「導演,雖然我聽不懂中文,但我能感受到一種非常強烈的東方氣韻和一股非常強烈的能量,它讓這個場景變得更美了。」這與英國團隊的理念有著很大不同,他們往往更加著重描寫有碰撞、有爭鬥的場景,認為爭鬥會顯現事物的本質,比如片中盤尾蜂鳥和蜜蜂、小斑馬過河等二元對立的抗爭。但範立欣更想藉助自然世界的故事,把中國文化價值觀傳遞出去。

  拍攝幕後

  拍白頭葉猴和大熊貓難度大

  像許多紀錄片一樣,即使最終呈現只有短短的100分鐘,但《地球:神奇的一天》背後的工作數字卻是這樣的:142個拍攝日,橫跨全球22個國家,素材數據記錄達12300張DVD,歷經三年製作,拍攝了熊貓、白頭葉猴、樹懶、海鬣蜥、獨角鯨等38個珍稀物種。

  這次中國也有兩個國寶物種在片中出鏡。作為全球粉絲量最多的動物明星,大熊貓的入選毫無爭議。「畢竟這是我們中國的代表。」但範立欣透露,大熊貓尤其是熊貓寶寶是難以近距離拍攝到的,攝影師們不得不穿上厚重的「熊貓服」,還得在衣服外面抹上熊貓媽媽的排洩物,才能騙過小熊貓,把它們最萌的一面紀錄下來。

  中國獨有的國寶白頭葉猴也得以出鏡,雖然其珍貴程度和大熊貓不相上下,但知名度卻沒有那麼高,原因之一就在於它們實在太難拍到了。白頭葉猴非常怕黑,每當夜幕降臨,即使冒著生命危險,它們也要爬上懸崖峭壁躲起來。範立欣說,為了捕捉到它們的畫面,攝製組動用了200多架次的無人機,但機器的噪音把這些害羞的小猴子們嚇得慌不擇路。「所以我們花了20天的時間,每天都把無人機放出去,但是一幀畫面都沒有拍到。等到白頭葉猴適應了無人機的噪音,才在很貼近的位置拍到了它們在山崖上跳躍的精彩鏡頭。」而這也是白頭葉猴首次被如此完整地拍攝到。

  範立欣說,拍《地球:神奇的一天》這樣一部影片,背後其實需要有長期的科學研究做基礎。這次與BBC的合作,讓他得以了解自然紀錄片製作的整個流程和體系。「拍這樣的片子,還是需要有故事性,而這個故事性來源於你對於這種動物習性最深切的理解。」比如長頸鹿打架、白頭葉猴的出沒時間和地點、響尾蛇圍攻蜥蜴……這樣極難捕捉到的畫面,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理解,攝影師才能掌握最佳拍攝時間。

  行業難點

  中國自然紀錄電影缺人才

  自然紀錄片領域長期被西方攝影團隊統治,如今也出現越來越多的中國創作者的身影。去年,一部由導演陸川與迪士尼合作的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火了,不僅贏得好口碑,也打破內地紀錄類影片的票房紀錄,還成為北美自然類紀錄片的影史票房第8名。

  《地球:神奇的一天》的合作模式與《我們誕生在中國》類似,都是邀請中方導演參與後期,但前期的策劃與拍攝還是由外方完成。範立欣不反對這種「拿來主義」,但仍然覺得有些遺憾,因為中國地大物博,野生動物多樣性極其豐富,但中國的野生動物影像卻十分欠缺。

  中國從事自然紀錄片拍攝的專業人員很少,在整個電影從業者中的佔比可謂九牛一毛。範立欣說,自然電影的製作需要高度專業性,但國內並沒有培養這方面專業人員的學校或培訓機構。「昨天我在上海碰到兩位年輕的中國新生代野生動物攝影師,他們都是在法國上了一所非常厲害的學校,學成後歸國和央視合作拍一些紀錄電影了。所以這也需要一個過程吧。」

  範立欣認為,如今,中國的創作者得以和世界最頂尖的紀錄片製作部門進行深入合作,從中可以很快學到很多東西,「如果這個市場或者說投資能夠跟上的話,其實中國的自然電影很快就會起來,這可能是自然紀錄電影最好的時代。」

  《地球:神奇的一天》即將於8月11日公映,範立欣對票房也很有信心。「紀錄片市場還是穩步在發展的,其實只要觀眾走進影院看了這些紀錄片,都沒有吐槽說很爛的,問題就在於怎麼讓大家進去看。」在他看來,紀錄片有更強的社會性,但目前市場總是拿它與商業片比較票房高低,標準還是太單一了。(記者 聶寬冕)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地球神奇的一天神奇在何處
    」的電影版本《地球》在法國上映豆瓣評分高達9.4成為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自然紀錄片之一十年之後由原班人馬打造的續集《地球:神奇的一天》於11日上映整部紀錄片畫面精美、生動有趣全方位展現了和人類  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動物們是一部適合帶孩子一起觀賞的  優質紀錄片臺前 發現大自然的力量適合家庭觀影  《地球
  • 《地球:神奇的一天》定檔8.11成龍親述神奇大自然
    ,宣布這部電影《地球:神奇的一天》將於8月11日領先全球登陸中國院線。《地球:神奇的一天》將追隨太陽的軌跡,用領先的電影科技帶領觀眾跨越地球的南北東西,探索自然界38個野生物種平凡而又燦爛的一天,以更強的臨場感見證動物王國中那些日常的、溫情的、驚心動魄的瞬間。作為《地球》系列的新作,《地球:神奇的一天》與《地球脈動2》共享拍攝了一些片段,觀眾可以在影院規格的極致影音環境下再度欣賞到諸如「蛇追蜥蜴」等激動人心的場面。
  • 《地球:神奇的一天》發終極預告 展現地球之美
    帽帶企鵝與孩子緊緊偎依 網易娛樂7月27日報導 由BBC地球影業、SMG尚世影業聯合出品,成龍配音的電影《地球:神奇的一天》將於8月11日領先全球在中國上映,影片的前作《地球》曾在全球收穫票房超1
  • 《地球:神奇的一天》發布終極預告片 晝夜交替演繹生命魅力
    由BBC地球影業、SMG尚世影業聯合出品,成龍配音的電影《地球:神奇的一天》將於8月11日領先全球在中國上映,影片的前作《地球》曾在全球收穫票房超1億美金,迄今為止仍是BBC歷史上最為賣座的自然紀錄電影。
  • 成龍助陣《地球:神奇的一天》首映禮
    時光網訊 8月1日,BBC紀錄片《地球》的續作《地球:神奇的一天》在京舉辦全球首映發布會,影片的中文配音成龍、聯合導演範立欣、以及製片人——BBC製片人史蒂芬·麥克唐諾、監製尼爾·奈丁蓋爾悉數亮相發布會現場,重溫影片拍攝幕後的艱辛和感動
  • 【個人意見】《地球:神奇的一天》:如果醒著看完本片 一定會想念...
    其實嚴格意義上,《地球:神奇的一天》很難被稱為十年前BBC出品的紀錄片《地球》的續作,因為兩部電影本身在情節上並無關聯,但由於《地球》在十年收穫超過一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和超高口碑,《地球:神奇的一天》搭上這一趟順風車似乎也是合情合理。同時這部電影也是中英 2015 年籤訂的合拍協議框架下的第一部合拍電影,由 BBC 地球影業和 SMG 尚世影業共同出品。
  • 成龍為《地球:神奇的一天》中文配音 大呼自豪
    》的續作《地球:神奇的一天》在北京舉辦首映發布會,作為中英電影合拍協議籤訂後的首部合拍片,影片由BBC地球影業(BBC Earth Films)和SMG尚世影業(SMG Pictures)聯合出品,將於8月11日領先全球在中國正式公映。
  • 成龍、嚴歌苓助陣的紀錄片《地球:神奇的一天》將在內地上映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記者張漫子)由演員成龍配音、作家嚴歌苓擔任旁白編劇的紀錄片《地球:神奇的一天》將於8月1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此片由百位中英製作團隊成員,歷經3年時間,輾轉22個國家和地區,前往世界多處危險地區拍攝完成。
  • BBC《地球:神奇的一天》強勢登陸暑期檔 開啟自然電影大片時代
    曾在全球收穫超過1億美金票房的BBC史上最強自然紀錄電影《地球》,在闊別十年之後,終於迎來了萬眾期待的續集。日前,BBC官方發布一組正式版預告和海報,宣布續作《地球:神奇的一天》即將在今年開始它的全球上映之旅。更令中國觀眾欣喜的是,影片不僅將在8月1日在北京全球首映,更將在8月領先全球在中國內地大規模公映。
  • 《地球:神奇的一天》:BBC請中國人講動物故事
    原標題:《地球:神奇的一天》:BBC請中國人講動物故事BBC影片將登陸今年暑期檔。曾在全球收穫超過1億美元票房的BBC自然紀錄電影《地球》,在闊別十年之後,終於迎來續集。昨日,BBC官方宣布《地球:神奇的一天》開始它的全球上映之旅。
  • 《地球:神奇的一天》全球首映 成龍用聲音為動物代言
    2007年,BBC地球影業出品的自然電影《地球》全球席捲票房1.12億美金,成為史上最高票房的自然紀錄片之一。10年之後,《地球》的續作《地球:神奇的一天》將於8月11日在中國上映。今日,《神奇的一天》在北京舉辦全球首映發布會,影片的中文配音成龍、聯合導演範立欣、以及製片人——BBC金牌製片人史蒂芬·麥克唐諾、監製尼爾·奈丁蓋爾悉數到場。值得一提的是,該片中,熊貓佔據了較大篇幅。導演範立欣透露,熊貓的段落正是在成都拍攝,拍的是圈養的準備野化的熊貓,大概花了15天時間。成龍在配音時還配上了網絡熱詞「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 BBC紀錄片《地球:神奇的一天》在京首映 成龍配音中文版
    2017年8月4日訊,昨天,BBC紀錄片《地球:神奇的一天》在京舉辦全球首映發布會,成龍作為中文版配音親臨現場助陣。一直關注動物保護事業的成龍透露,自己非常喜歡看自然紀錄片,為該片配音時曾連續工作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依然興致勃勃。
  • 《地球:神奇的一天》紀錄片導演範立欣 鑄就經典
    《地球:神奇的一天》自上映之後,收穫鐵粉無數。這部紀錄片講述了地球中的一天各種生靈的成長交替,別開生面的拍攝方式令人大呼過癮。一天裡將地球的生物成長史濃縮成簡短片段,讓觀眾認識各種生物知識。這部風靡全球的紀錄片,就是由理察·戴爾、範立欣、彼得·韋柏聯合執導。
  • 嚴歌苓寫旁白成龍配音 《地球:神奇的一天》在京全球首映
    記者 李俐BBC紀錄片《地球:神奇的一天》在京舉辦全球首映發布會,成龍作為中文版配音親臨現場助陣。一直關注動物保護事業的成龍透露,自己非常喜歡看自然紀錄片,為該片配音時曾連續工作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依然興致勃勃。
  • 專訪《地球:神奇的一天》配音成龍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訊 2007年,BBC地球影業出品的自然電影《地球》全球席捲票房1.12億美金,是史上票房最高的自然紀錄片之一。十年後《地球》系列再度回歸,《地球:神奇的一天》在8月11日正式與內地觀眾見面。        電影用一天中太陽的升起落下作為串聯整個故事的主線,以交叉剪輯的方式,講述那些我們或熟悉或難得一見的動物們,隨著太陽的起落出生、成長的故事。
  • 《地球:神奇的一天》發布音樂特輯
    時光網訊 由BBC地球影業、SMG尚世影業聯合出品的自然電影《地球:神奇的一天》將於8月11日登陸全國院線,影片的精彩配樂和成龍的中文配音相得益彰,共同用聲音全景展現了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一天之中發生的神奇故事。
  • 《地球:神奇的一天》成龍驚喜亮相為地球代言
    《地球:神奇的一天》通過一種特別的方式將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喚醒。區別於宏大的敘事體系,影片用一天中太陽的軌跡作為串聯整個故事的主線,以交叉剪輯的方式,講述那些我們或熟悉或難得一見的生靈,隨著太陽的起落出生、成長的故事。
  • 《地球:神奇的一天》:不該被忽略的地球的一天—新聞—科學網
    近期幾乎同時上映的兩部紀錄片,《二十二》終於在明星推薦和普通觀眾的口口相傳下得到了一個應有的好成績,可另一部佳作卻被埋沒在了暑期的各種動作大片裡,它就是BBC地球影業出品、中英聯合製作的自然紀錄片《地球:
  • 1958活動 | 《地球:神奇的一天》轉發集贊免費看!
    《地球:神奇的一天》導演: 理察·戴爾 / 彼得·韋柏 / 範立欣編劇: 弗蘭克·科特雷爾·博伊斯 / 嚴歌苓主演: 成龍 / 羅伯特·雷德福類型: 紀錄片語言: 漢語普通話 / 英語上映日期: 2017-08-11(中國大陸)片長: 89分鐘曾成功推出電影《地球》的BBC地球影業帶來了令人期待已久的續集——《地球:神奇的一天》,一段揭示自然界驚人力量的神奇旅程。
  • 《地球:神奇的一天》發音樂特輯 靈感碰撞創造歷史
    《地球:神奇的一天》將於8月11日登陸全國院線,影片的精彩配樂和成龍的中文配音相得益彰,共同用聲音全景展現了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一天之中發生的神奇故事,而杜比全景聲所帶來的超凡音效將讓大自然的聲音美妙、真實而個性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