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種培育推廣至關重要 山東糧食實現「十一連增」

2020-12-04 齊魯網

  齊魯網12月2日訊(記者 李娜)今天上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農業廳有關負責同志解讀《關於貫徹落實國辦發[2013]109號文件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實施意見》。種子是農業科技的重要載體,也是體現農業科技和生產力水平的重要標誌。習總書記也說「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良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此,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王登啟在良種促進農業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做了詳細介紹。

  據王廳長介紹,種子是農業科技的載體,它體現著一個國家的農業科技和生產力水平。可以說,整個農業發展史就是一部品種改良史,每一次農業生產水平的提升都與品種的突破密不可分。優良品種的重要性。

  首先良種有效保障了糧食生產安全。汪洋副總理指出,種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命線」,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在諸多生產要素中,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最大。每一個重大優良品種的成功培育和推廣應用,都對農作物單產和總產水平的提高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從我省糧食生產情況看,自1978年開始到現在,糧食播種面積雖然減少近20%,但是總產卻翻了一番。特別是近些年,在自然災害頻發、生產成本持續增加的情況下,我省糧食實現「十一連增」,應當說,優良品種的培育和推廣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次,良種有效推動了農業生產方式轉變。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結構和耕作方式的改變,特別是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使「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高產、優質、多抗、適於機械化作業的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和推廣,有效地緩解這一問題,而且達到了節種、節地、節肥、節藥、節水、節省人力的效果,加快了農業生產方式轉變。

  此外,良種還有效提升了農業核心競爭力。改革開放以來,我省取得了100餘項省部級以上種子科技成果。尤其是近年來,我們審定的品種創造了多個高產紀錄,顯著提升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比如,剛才情況通報中提到的,小麥品種濟麥22,在審定後第三年種植面積就達到2000多萬畝,創下我省近二十年來單個品種推廣之最;菸農999創造了全國冬小麥高產新紀錄;登海種業的玉米品種,連續7次創造了全國夏玉米高產記錄,2次創造並刷新了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今年又創造了全國百畝方和十畝方的夏玉米高產新紀錄,可以說,為全國乃至世界玉米生產作出了重要貢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

相關焦點

  • 國家糧食局:糧食浪費現象驚人 「連增」後需居安思危
    5日上午,國家糧食局政策法規司司長、局新聞發言人顏波對此表示,當前國家糧食安全總體形勢趨好,但是在實現糧食生產「十一連增」後穩定增產、減少浪費等問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會更大,因此需要居安思危創新思維,否則糧食生產就容易出現大的滑坡。
  • 青海:氣象助推糧食生產實現「八連增」
    中國氣象報記者 金泉才  新年伊始,青海省糧食生產再次傳來喜訊,2013年全省農作物總播面積達823.28萬畝,播種面積持續穩定,糧油增產1.62萬噸,蔬菜產量達157萬噸,其中糧食生產實現「八連增」,農業生產又迎來一個豐收年。
  • 繁育推廣良種確保高產增效
    繁育推廣良種確保高產增效   良種是農業生產中重要、不可替代和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是特殊商品,在農業增產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 造良田用良種 施良法——中央財政著力構建完善支持農業和糧食生產...
    穩步推進東北四省區「節水增糧」行動,安排中央補助資金63億元,支持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900萬畝。安排中央統籌農田水利建設資金63.25億元,重點支持糧食主產區、中西部地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農田水利建設。著力支持「用良種」,加快現代種業發展和創新。穩定農作物良種補貼政策。
  • 豪言推廣一億畝
    公斤,第二是繼續推廣「海水稻」,也就是耐鹽鹼水稻的種植。他算過一筆帳,全國有近兩億畝鹽鹼地可以種植水稻,如果可以在全國推廣種植1億畝,預計可年產糧食500億公斤,這樣就可以解決一億五千萬人的吃飯問題。黃長玲是我國玉米界資深專家,在過去長達35年的歲月中,他一直在培育「三高三抗」的玉米良種,不僅高密度、高穗粒、高結實率,還要抗倒伏、抗病、抗旱。但要培育出這樣的良種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
  • 中國變鹽鹼地為高產田力保糧食安全
    無棣縣科技局副局長李德新說,示範區採用中科院院士李振聲技術團隊研究出的「土壤改良和種植模式調整技術體系」,種植了中科院和山東聯合培育的一批優良品種。2013年,儘管播種期偏晚,灌溉設施尚未完全配齊,但小麥平均畝產仍達340公斤,接近當地普通良田產量,且小麥籽粒品質較好,出粉率高,可達國家二級標準。
  • 鄒平市明集鎮:一轉二推三培育 增添農業新動能
    明集鎮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工作目標,把強化農業服務管理作為破解「三農」問題的重要抓手,進行積極有效的探索實踐,形成了以整建制土地流轉為基礎,推廣新技術、新品種為舉措,培育職業農民、農業品牌、農業主體為目標的「一轉二推三培育」農業服務體系,實現了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經濟增收增效。
  • 玉米良種匱乏影響非洲糧食生產
    這些專家呼籲在玉米種子生產領域採取措施,以提升非洲國家的糧食生產能力。   來自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13個國家的政府高級官員和農業專家當天在肯亞首都奈洛比召開專題研討會,討論如何幫助非洲農民獲得抗旱玉米良種等問題。   會議組織者之一的國際玉米小麥研究中心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說,對一些非洲國家的研究表明,非洲每年生產的玉米良種只夠滿足該地區28%的需求。
  • 小麥新品畝產三連跳、「一個蘋果」賣千萬……山東種業創新獲大突破
    2019年即將過去,回首這一年,在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等科技計劃的支持下,山東在種業創新方面碩果纍纍,取得重大突破。民以食為天,這些都和老百姓的餐桌息息相關!山東冬小麥單產連破全國最高紀錄2019年9月,一場別開生面的小麥品種質量鑑評會在濟南舉辦,這也是首屆黃淮麥區優質強筋小麥品種質量鑑評會。
  • 山東諸城市局(分公司)加強特色優質菸葉開發
    「優質菸葉開發工作能有如此好的成效,與今年良種良法的有機配套是分不開的。」在劉光友看來,良種配良法是實現菸葉質量顯著提升最為關鍵的因素。  今年以來,諸城市局(分公司)秉承「生態決定特色、品種彰顯特色、技術保障特色」理念,將菸葉良種良法配套放在了重要位置,以工業原料需求為導向,積極與工業公司和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協作,突出做好品種優化布局、技術措施集成和質量安全管理等工作,特色優質菸葉開發取得了顯著成效。  良種是菸葉質量的基礎。
  •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其中,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已實現完全自給;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已超過45%,作物單產顯著提升,糧食總產連續5年超過6.5億噸,糧食作物滿足基本自給。
  • 利川推廣良種良法打造高效菜園
    在合作社理事長陳吉生看來,這是當地推廣良種良法打造高效菜園帶來的成果。 羅建英是團堡鎮大甕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起開始種植大白菜和黃瓜等同質蔬菜,價格好時也只能賣到3毛錢/斤,許多都爛在地裡。「同一品種扎堆上市,確實容易滯銷。」和羅建英一樣,不少菜農遭遇這樣的困境。 近年,利川市從品種結構到種植模式,調整蔬菜產業發展。
  • 黑龍江良種化工程讓農業贏在起跑線上
    連續11年,累計投資達2.14億元的農業良種化工程,使黑龍江省種植業品種更換周期由過去的7~8年縮短為3~5年,主要農作物品種實現了3年更換一次。全省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8%以上,良種科技貢獻率達40%,分別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種子供應和安全保障能力登上了一個新臺階。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
  • 糧食種子安全嗎?聽聽中國農科院專家怎麼說
    2021年1月12日,中國農科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主要糧食種業發展有關情況。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已實現完全自給隨著我國農業科技的發展,「十三五」期間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已實現完全自給。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已超過45%。據中國農科院黨組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良種覆蓋率有望達到97%以上。
  • 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對山東發展至關重要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期,不確定性是未來的最大特徵。山東亦需樹立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超前布局未來產業的培育和發展。 山東產業結構「偏重」,傳統產業比重「偏高」,發展未來產業面臨的挑戰,可能會多於負擔較輕的南方省份。 但機遇和挑戰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準備工作做好了,挑戰也可以轉化成機遇。
  • 記婺城區東方紅林場國家油茶油桐良種基地
    「東方紅林場良種基地為紅壤丘陵,土層深厚,氣候適宜,雨量充沛,水源充足,這裡植被生態保護良好,森林資源豐富,非常適合種質資源保育與良種生產。」隨後,尹場長又如數家珍地告訴記者,255畝的油茶基因庫是國家科技計劃、國家重點科技推廣計劃、浙江省科技重大專項等一批重點項目的主要實施基地。
  • 望江縣武昌湖特種水產良種場災後重建邁坦途
    良種場主要承載該縣乃至周邊地區水產良種種質資源保護,縣域長江段和天然湖泊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優質水產品苗種生產、名特優新水產品引進、水產新技術應用及漁業科技示範與推廣等社會公益事業。望江縣武昌湖特種水產良種場地處望江縣武昌湖畔,生產基地坐落在武昌湖大橋兩側,安九公路穿場而過,區位交通、通訊便捷,環境優美,水質優良,是理想的魚類繁育場地。
  • [公告]西部牧業:部分變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牛、羊良種繁育技術...
    1.1.2 項目建設內容 1.1.2.1 項目名稱:部分變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牛、羊良種繁育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擴建項目」實施地點的可行性研究報告。1.1.2.2 建設性質:改擴建。1.1.2.3 建設地點:新疆兵團農八師原151團4連。
  • 引起良種退化的原因是什麼?防止良種退化有哪些方法?
    大家知道,一個優良品種,在一個地方連種幾年後,如果只種不選,只繁不育,優良性狀就會逐年變壞,純種變雜,良種變劣,品質變差,產量降低。因此,防止良種退化,不斷進行提純復壯,就成為生產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一、引起良種退化的原因主要是(一)天然雜交:十字花科和葫蘆科的蔬菜,都是異花授粉作物,留種時不注意隔離,就會天然串花雜交,引起退化。如大白菜與小白萊雜交後不結球;甘藍與菜花雜交後既不長葉球,也不長花球,瓜類互相雜交後會失去原品種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