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身邊有位好朋友經常跟我嘮嗑,她打算要個狗寶寶,可是呢偏偏卻沒有懷上。這可急壞了夫妻二人,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兩人各項指標都沒有問題,原來是兩人太著急要孩子了,每兩天就同房一次,結果次數過於頻繁了,反而降低了男性「種子」的質量,阻礙了好孕氣。
其實孕育小生命也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對於希望擁有小寶寶的夫妻來說,就要注意受孕的最佳時段和次數了。其原因是:
想備孕成功,光注重營養還不夠,愛愛的次數也很重要
卵子排出後一般只能存活1到2天,若不受精,就會自動滅亡。也就是說只有在排卵期同房,才有懷孕可能。不然房事再多,也是「義務勞動」。
(保證一定的精子數量和質量)
同房次數越頻繁反而不容易受孕的,不但精子數量減少,而且質量還會變差,都是些幼稚不成熟的精子,無法與卵子結合,因此使懷孕機率下降。
另外頻繁造人,同樣會影響女性的排卵,對於會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女性,若過於頻繁地接觸丈夫的精液,容易激發體內產生抗精子抗體,使精子的行動受阻,從而影響和卵子的結合。只有暫停一段時間房事,保證精子的質和量,才有可能受孕。
AA次數太多,精子質量會下降,不利於懷孕。但次數太少,精子質量同樣會下降,也不利於受孕。到底頻率多少比較合適呢?
學者們根據年齡對性能力的影響規律,總結了一個「夫妻生活頻率公式」:夫妻生活頻率=以年齡的十位數乘以9,其積的十位數為周期,個位數為同房次數。
比如「20-29歲的人,2×9=18,也就是10天8次。30-39歲的人,3×9=27,即20天7次。40-49歲的人,4×9=36,即30天6次,5天1次最好,以此類推。
上面的公式只是根據能力與年齡,給出的參考指標。第二天,如妻子或丈夫出現疲憊、腳軟、腰酸等症狀,那就說明次數過頻,需要適當延長生活的間隔時間。
當然如果要想懷孕,就要具備受孕條件:男人可產生健康的精子,輸精管道須通暢,精子才可以排出。而女性要有健康成熟的卵子,生殖道須通暢無阻,子宮內環境須適合受精卵著床、發育。在排卵期前後,要有正常的性生活,使精子、卵子有機會匯合受精。
決定準備懷孕,男女雙方就要調整自己的飲食,儘量不要吃酸的、辣的,刺激性比較強的食物。男的不能抽菸喝酒,備孕期間,儘量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較高的食物,比如:奶類、蛋類、魚肉、禽肉、豬牛羊瘦肉,西紅柿、青椒等,為孕育健康寶寶做準備。
儘量不要生病,避免吃藥,儘可能養成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早睡早起等,保持身心愉快,好孕自然來。
家有寶寶,接地氣的科學孕產育兒經,關注我們,一起做快樂孕媽媽,一起分享養育道路上點點滴滴。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家有寶寶網)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