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四位華人學者入選

2020-08-02 學術橋

來源:TOP大學來了


7月27日,歐洲科學院公布了 2020年新入選院士及外籍院士的名單,其中4名中國學者入選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他們是:香港理工大學曹建農教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成秋明教授、南方科技大學劉俊國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餘翔教授。除此之外,南方科技大學風險分析預測與管控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Didier Sornette也當選為本屆的歐洲科學院院士。


歐洲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四位華人學者入選


歐洲科學院新晉院士簡介


歐洲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四位華人學者入選


曹建農,國際計算機領域著名學者,IEEE和ACM傑出會員,IEEE Fellow,現任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理大網際網路和移動計算實驗室主任,以及理大大數據分析中心實驗室總監。


曹建農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計算機軟體專業,獲學士學位;後獲得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計算機碩士及博士學位。他的研究興趣涵蓋分布式計算、無線傳感網絡,移動計算、大數據和雲計算、容錯計算等方面。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於2017年獲得中國計算機學會海外傑出貢獻獎。


曹教授曾擔任2012-2014年IEEE計算機學會分布式計算技術委員會主席,計算機學會和可靠性學會IEEE研究員評估委員會委員,IEEE計算機學會教育獎評選委員會委員,IEEE計算機學會可靠性獎成員。IEEE通信協會獎勵委員會,以及IEEE移動計算事務指導委員會成員。曹教授還曾擔任許多國際會議的組織和技術委員會的主席和成員,並擔任許多國際期刊的副編輯和編輯委員會的成員。曾獲得IEEE多個大獎,包含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18, IEEE DSAA 2017, IEEE SMARTCOMP 2016, IEEE/IFIP EUC 2016, IEEE ISPA 2013, IEEE WCNC 2011, etc.


歐洲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四位華人學者入選


成秋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現任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主席、國際地質大會(IGC)理事會聯合主席、國際科學理事會科學規劃委員會(ISC-CSP)首屆委員,曾任國際數學地球科學學會(IAMG)主席、加拿大約克大學終身教授。


成秋明本科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現吉林大學),獲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後獲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地學博士學位。1995年獲得獲得國際數學地球科學協會(IAMG)主席獎 ,1995年任加拿大約克大學助理教授,2002年1月破格晉升為教授。2002年以特聘教授引入中國地質大學他長期從事數學地球科學研究,創立了地質過程奇異性理論、非線性礦產定量預測理論與方法體系,並在我國和全球得到廣泛應用,被評價為「成功推進了非線性理論在固體地球科學中的應用,不僅對地球科學,且對物理學和數學均具有重要意義」。他積極推動數學地質從傳統的統計地質學為主,發展成為一門更具普適性的學科——數學地球科學。


近年來,成秋明在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主席的崗位上,圍繞推動傳統地球科學向數據驅動地球科學研究範式轉型,提出了IUGS國際大科學計劃。他倡導科學開放和社會共享,促進構建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業學會、行業管理部門、科研單位和大型跨國企業組成的全球合作網絡,提高地球科學在支撐聯合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全球科技體系建立的作用和貢獻。


不久前,倫敦地質學會出版了一期題為《地質調查機構的角色演變》的專輯,成秋明應邀發表《推動地球科學向數據驅動科學轉型的新國際科學計劃》。在文中,成秋明分析了數據驅動技術為地球科學帶來的新機遇,研判了地球科學研究範式轉型的新挑戰。在此基礎上,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提出設立了新的國際大科學計劃平臺,組織啟動了第一個大科學計劃——深時數字地球(DDE)。


歐洲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四位華人學者入選


劉俊國,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長期從事水資源和生態修複方面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在水資源演變及其生態效應、水質性缺水評價和河流生態修復等方面取得了系統性創新成果。在Nature、Scienc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Climate Change等刊物發表論文130 餘篇,出版中英文著作6部。發表文章被Nature、Science等期刊文章引用5100 餘次。


劉俊國本科畢業於華北水利水電學院(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獲學士學位;後獲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劉俊國創建了中國首個聚焦生態修復的省部級一級學會-北京生態修復學會,並擔任首任和第二任理事長;創建了北京科協系統首個學會聯合體-北京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聯合體,並擔任首任主席。


兼任聯合國最佳水資源實踐獎技術諮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AR6)主要作者、國際水文科學協會十年科學計劃負責人(Target Leader)、國際水文科學協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副主席、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常委、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生態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劉俊國2009年獲歐洲地球科學聯合會「傑出青年科學家獎」,為全球首位榮獲此獎的水文學家和華人科學家。2010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11年獲ProSPER.Net-Scopus青年科學家獎及生物多樣性與自然資源管理領域當年全球唯一冠軍。2012年獲中國科學報社第三屆「青年科學之星」環境領域當年唯一金獎。2014年榮獲「北京五四青年獎章」。2016年榮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7年榮獲國際恢復生態學學會「技術傳播獎」,為當年全球唯一獲獎者及該獎項成立以來首位獲獎的中國科學家。2018年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青年科學獎」、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等。2019年獲中國青年科技獎。2020年獲劉光文科技獎「青年科技獎」。


歐洲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四位華人學者入選


餘翔,華中科技大學中歐智慧財產權研究院院長、管理學院中德智慧財產權研究所所長,德國洪堡學者;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國際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澳大利亞雪梨科技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瑞士蘇黎世應用科技大學管理與法學院客座教授;暨南大學講座教授;福建省閩江學者講座教授。湖北省人大常委、湖北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委員;民革中央委員,民革湖北省委副主委;湖北省留學歸國人員聯誼會常務理事。


餘翔本科畢業於武漢化工學院(現武漢工程大學),後獲得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提出的多項立法修改建議和政策建議,分別被我國《專利法》、《海關智慧財產權保護條例》、《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等採納。


2011年起,擔任中美政府合作項目清潔能源中心清潔煤技術聯盟(CERC-ACTC)中方智慧財產權項目負責人。2015年受命擔任整個中美清潔能源中心(CERC)及其下屬共五個聯盟的中方智慧財產權專家組組長、智慧財產權項目負責人。


2013年起,擔任中歐政府合作項目煤炭利用二氧化碳近零排放(NZEC)示範項目二氧化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項目中方「智慧財產權、知識分享、技術轉移」子項目負責人。


先後主持或參加完成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智慧財產權領域項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並正在繼續主持多家中國企業委託的智慧財產權管理和專利戰略項目。主持承擔和完成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多項。


以英文、德文、日文、中文在國內外重要專業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合著出版中文專著1部、合著英文專著4部。


延伸:南方科大外籍教授當選2020歐洲科學院院士


歐洲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四位華人學者入選


Didier Sornette,南方科技大學風險分析預測與管控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Didier Sornette是瑞士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經濟學家、物理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南科大風險分析預測與管控研究院聯席院長,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經濟管理與技術學院、地球科學學院、物理學院三院聯席講席教授,ETH風險中心聯合創始人,全球金融危機監測站主任,瑞士金融研究所(Swiss Finance Institute)金融學教授,美國促進科學會會士(AAAS Fellow)、世界創新基金會會士(WIF Fellow)。


Didier Sornette是複雜系統與極端風險管控領域的世界級專家,運用嚴謹的數據驅動的數理統計分析方法,對複雜系統不穩定性和各類極端風險進行識別、控制和預測,將成果成功應用到了金融風險、地震預測、核能安全、網絡信息安全、社會網絡、醫學等一系列複雜系統中。他已在國際期刊發表800餘篇論文,出版了9本專著,學術引用次數超過44000次,H-index引用指數為101。


2019年,Didier Sornette加入南科大,與地球科學與空間系主任、中科院院士陳曉非共同擔任風險分析預測與管控研究院(Risks-X)聯席院長。該研究院掛靠南科大前沿與交叉科學研究院,由南方科技大學與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合作建設,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與中國大陸高校合作的唯一一個校級研究項目。研究院致力於搭建一個革命性的動態風險管理平臺,以交叉學科和數據驅動的方法為基礎,發展應對不同自然和社會系統中極端風險的實時動態監控、模擬仿真、趨勢分析和預警預測工具。主要方向包括金融與經濟系統風險、自然災害、能源安全、公共健康、重大基礎設施、社會動態與穩定、區塊鏈與網絡信息安全等七個高度跨學科交叉的方向。


歐洲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四位華人學者入選


歐洲科學院是國際上學術領域最廣泛、學術地位最高、影響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是歐盟的「國家科學院」和法定科學顧問,由歐洲35國的科學部長倡導創立,並由英國皇家學會等代表歐洲最高學術水平的國家科學院共同發起,於1988年成立,總部設在英國倫敦。歐洲科學院下設20餘個學部,涵蓋自然科學、科學技術、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等學科領域。


歐洲科學院院士主要從歐洲各國科學院院士中選出,代表歐洲科學界最優秀的精英和學術權威;除此之外,少數歐盟國家之外卓越的著名科學家可以當選外籍院士,其佔比小於5%。歐洲科學院院士候選人選拔評審過程規範嚴格,現有近4000名院士,其中包括7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本文內容及未標註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號觀點。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與我們聯繫或者請留言通知我們刪除。

來稿和內容合作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相關焦點

  • 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3位生物磁共振學者入選
    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3位生物磁共振學者入選 2020-05-01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7位華人學者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新聞—科學網
    當地時間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
  • 美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中科院曹曉風及6位華人學者入選
    江蘇雷射聯盟轉載自:新智元,來源:Nasonline.org等,編輯:嘯林【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昨晚,美國科學的聖殿——美國國家科學院宣布最新當選的院士名單!中科院院士、植物表觀遺傳學專家曹曉風入選外籍院士,此外還有6名華人科學家入選新科院士。去年,高福和顏寧也入選了。
  • 歐洲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華中科技大學這位教授位列...
    7月27日,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公布了2020年新入選院士及外籍院士的名單,四位華人學者入選。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中德智慧財產權研究所所長、華中科技大學中歐智慧財產權研究院院長餘翔教授位列其中。
  •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等華人學者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當地時間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曹曉風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外,還有6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分別為Howard Chang、程亦凡(Yifan Cheng)、黃永剛(Yonggang Huang)、華泰立(Terence Hwa)、 曹穎(Doris Y. Tsao)和楊麗笙(Lai-Sang Young)。美國國家科學院是美國科學界最高榮譽機構。
  • 2020歐洲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這些中國學者入選
    近日,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共有來自世界範圍內的361位學者當選。該院院士主要來自歐洲國家,代表著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界最高的科學水平和學術地位。目前該院共有院士約4000人,其中包括7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許多科學家在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後才獲得諾貝爾獎。
  • 高福、顏寧、鎖志剛等華人科學家入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北京時間4月30日,美國科學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 公布新入選的院士名單,共有100名美國本土科學家以及25名外籍科學家入選。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當選的院士名單中,約40%是女性學者,創下了歷年之最。四名華人學者為新晉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高福。
  • 2020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多位華人當選!
    2020年4月23日,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276 位藝術家、學者、科學家和領導人當選。本年度共有多位華人當選2020年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詳細名單如下:喬傑,北京大學喬傑,女,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安達市,1990年參加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 江西師範大學教授當選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另有一位華人學者當選
    近日,英國社會科學院公布了新晉院士(Fellow of the Academy of SocialSciences, United Kingdom)名單,國際華人地理信息科學協會(CPGIS)創會主席、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院長林琿教授成功入選,他也成為了今年榜單上唯一入選的大陸高校學者。
  • 4名中國學者當選!2020歐洲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共有來自世界範圍內的361位學者當選。其中四名中國學者當選,熱烈祝賀這四位!以下是四位教授的基本簡介:曹建農教授 (Jiannong Cao) ,香港理工大學潘樂陶慈善基金數據科學教授,網際網路與移動計算實驗室主任,大數據分析中心實驗室副主任。
  • 4名中國學者當選!2020歐洲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共有來自世界範圍內的361位學者當選。其中四名中國學者當選,熱烈祝賀這四位!以下是四位教授的基本簡介:曹建農教授 (Jiannong Cao) ,香港理工大學潘樂陶慈善基金數據科學教授,網際網路與移動計算實驗室主任,大數據分析中心實驗室副主任。成秋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數學地球科學家,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公布2018年新增院士名單,6位華人學者當選!
    中公考研小編為各位考研小夥伴們整理了關於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公布2018年新增院士名單,6位華人學者當選!的相關資訊文章,一起了解一下吧~4月18日,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公布了2018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177位院士和36位外籍院士當選,其中華人學者共有6位。
  • 2020歐洲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這些中國學者入選!
    )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共有來自世界範圍內的361位學者當選。 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成立於1988年,總部設在英國倫敦,是由歐洲多國科學部長共同倡導創立,由英國皇家學會等多個代表歐洲國家最高學術水平的國立科學院共同發起成立的國際科學組織。該院院士主要來自歐洲國家,代表著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界最高的科學水平和學術地位。
  • 六位華人學者新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華盛頓當地時間5月1日,美國科學院(NAS)公布2018年新當選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單。
  • 7位中國學者入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大陸。朱永官於1989年從浙江農業大學畢業;1992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理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學位;2001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2年回國工作,擔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同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4年至2012年擔任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中國唯一的科學顧問;2009年至2018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所長 ;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7位中國學者入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大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983年11月,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營利性的國際科學組織,致力於支持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研究。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一般從發展中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外籍院士從發達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
  • 美國科學院公布院士名單,七位華人學者當選,卻只有一人為中國籍
    在許多國家,院士是一位科學家能夠得到的最高榮譽,比如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工程院等是美國科學界最高水平的學術機構,令世界各地無數科學家心向神往。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S)公布了最新當選的120名院士及26名外籍院士名單,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方面取得的傑出成就。
  • 7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一般從發展中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外籍院士從發達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
  • 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增院士名單,包括多名華人學者
    本文圖片均來自科學網科學網5月1日消息,4月30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了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有100名院士和25名外籍院士入選,其中包括多名華人學者。
  • 國科大16位博導15位校友成為2019年新晉中科院院士
    國科大16位博導15位校友成為2019年新晉中科院院士 2019-11-22 1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