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粵明、張雨綺、姜超、高偉光等主演,費振翔導演的古墓探秘網劇《龍嶺迷窟》,豆瓣評分8.3,迎來了騰迅新一波收視熱潮。《龍嶺迷窟》作為鬼吹燈系列五部曲的第二部,延續了費振翔導演前一部的風格,以製作精良、節奏緊溱、服化道精工細作而獲廣觀眾好評。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本劇中畫面和色彩的運用非常具有東方神秘色彩,劇中有很多未解之迷和線索,古墓探險部分是全劇精華,分兩條線,第一條線是雪莉楊的外公搬山魁首鷓鴣哨、了塵大師、美國人託馬斯探險西夏黑水城尋找雮塵珠,另一條線是潘粵明、張雨綺、姜超和馬大膽十兄弟小分隊探西周古墓。
這兩個古墓探險小分隊在古墓中可說是驚險環生,九死一生,墓穴裡的古代機關暗器是劇中值得解秘的亮點。第三集中,雪莉楊已經來到了古藍縣和孫教授即將開啟紅斑詛咒和雮塵珠之迷,這集裡胡八一、王胖子、大金牙在古藍縣偶遇雪藍楊和孫教授,發現了自己身中紅斑詛咒,雪莉楊拿出了一本破舊的筆記本,那是她外公搬山魁首鷓鴣哨的日記,裡面記載了扎克拉瑪族紅斑詛咒的來歷和尋找雮塵珠的線索,紅斑詛咒其實就是一種病毒,通過破壞血液中鐵離子的吸收產生IDN症狀,讓扎克拉瑪族人不能活過五十歲,死前血液變黃,痛苦萬分。其實有點類似於埃及法老墓中的詛咒,也是一種病毒,通過空氣吸入體內,讓盜墓者死亡。
雪利楊和孫教授研究鷓鴣哨的日記
雮塵珠為中原三大神珠之一,商朝之後就失蹤了,相傳是商代第三十二代君王武丁在一座崩塌的山中得到的一種巨眼形狀的玉石,是地母所化的鳳凰代表著長生不滅的輪迴之眼,俗稱鳳凰膽。
龍骨廟
鷓鴣哨拿到的龍骨天書上的密文載著尋找雮塵珠的線索,於是,鷓鴣哨、了塵大師、美國人託馬斯踏上了去西夏黑水城的行程,在黑水城出現了佛眼雙重機關、流沙積石、連環翻板等
佛眼雙重機關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雙重機關,就是通過人的視覺發出金色的光產生催眠效果,盯著地面走,便目不能視,盯著佛眼走就會被催眠,掉入懸崖,異常兇險,託馬斯說這其實就是1804年瑞士醫學專家發現的特克斯洛消失效應,就是當一個人盯著固定點十秒鐘以上或更長時間時,這個固定點周圍的圖像就會在視線中慢慢消失。
佛眼示意圖
連環翻板,即在墓道中設置的陷坑,坑下分布長約10釐米左右的刀錐利器。坑上層平覆數塊木板,木板中間有軸,下綴一相同重量的小型物體,呈天平秤狀,板上裝有掩蓋物。民國年間,山東青州一帶農民在墾田時,於雲門山發現一大冢,墓道之中就發現了帶軸的機關翻板,板下有坑,坑中密布利刃。當時坑中積水甚多,待把水抽乾,發現有兩個人骨架一仰一趴倒斃於利刃之中,身邊有鐵鍬、錘子、繩索等工具,顯然是盜墓者所攜。
連環翻板示意圖
潘粵明、張雨綺、姜超和馬大膽十兄弟小分隊探西周古墓中的機關更是全劇解密重點,水銀棺、流沙積石,懸魂梯是亮點,這三種機關在歷史上都真實存在。
流沙積石:流沙積石則是在棺槨外布置積石,使盜墓的人不容易進行挖掘;沙主要使用細沙,當盜墓的人挖出盜洞時,沙子就會流下來把盜洞掩蓋。積石,積沙同時使用,當盜墓者進行挖掘時,沙子會流進盜洞,石塊會砸下來,對盜墓者造成傷害。河南省上蔡縣的郭莊楚墓就採用了這種奇特的防盜術。它採用積沙積石的方法,當盜墓者挖洞挖到積沙層,沙子會流到洞裡,沙子流動會帶動石頭塌方,沙層中精心埋藏積石、最小的僅3公斤,最大的165公斤。這些隱藏在流沙中的石塊形狀不一,邊角十分鋒利,而且石塊放置的位置也是精心設計的,大致可分為亂石層、蒙頂石層、貼頂石層、攔腰石層和臥底石層,可以防止盜墓賊從不同的部位進入。墓室頂層倒塌以後,大量沙石會堆積在古墓內,有效地防止了被盜。
流沙積石示意圖
水銀陣最早見於秦始皇陵,水銀汞蒸氣是會導致中毒的。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秦皇陵水銀陣示意圖
懸魂梯是古代一種非常厲害的機關,需要配合光影、臺階、幻影等製造一個死環,讓困在裡面的走不出去,總共有二十三層臺階,現在這種機關早已失傳,現實版的懸魂梯又叫潘洛斯階梯,由英國著名數學物理學家潘洛斯提出,四條樓梯,四角相連,但每條樓梯都是向上的,因此可以無限延伸發展,在三維世界中不可能出現。
懸魂梯原理圖
《龍嶺迷窟》之所以深受歡迎是因為天下霸唱對民間傳說和古老神秘東方文化的完美融合爐火純青,讓人慾罷不能,下一部是《雲南蟲谷》期待有更多機關和東方秘術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