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放大千萬倍後是什麼樣子?科學家認為,那可能是縮小的宇宙

2021-01-09 宇宙V大觀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人類自誕生以來,慢慢通過科技的發展,才了解了人類乃至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剛開始的時候,人們都想當然的認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那就是當時很有名的「地心說」,後來偉大的科學家哥白尼給我們又提出了「日心說」,認為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當然到那都是限於時代的產物,那兩種說法在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到目前為止,我們能觀測到的宇宙,已經達到了960億光年,在這龐大的空間中,有著數不清的星際天體,有無數的星雲,星系和恆星等。那麼我們的地球,在這龐大的空際空間中,簡直可以忽略不計,無異於塵埃一樣的存在!

宇宙是如此的龐大,我們想要目睹整個宇宙的全貌,那必須要在宇宙之外,這是一個很難實現的目標。既然我們很難去究竟浩大的宇宙,那我們能不能轉換一下方向,向小的方向進軍呢?當科學家們把目光轉向微觀世界的時候,有了驚人的發現,認為從微觀的物質中也能發生宇宙的規則!

我們知道,在微觀世界中最基本的粒子就是原子,如果不藉助科技手段,我們是無法發現原子的,因為它實在是太過於渺小了,就像是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一樣!但是,但是當我們把原子放大了了千萬倍以後,發現原子內部空間非常大,在這有空間中,佔主要質量的就是原子核,在原子核的周圍,就是無論是體積還是質量都遠遠不及原子核的電子。所有的電子都圍繞著原子核在進行有規律地運行。

大家看到這裡相信已經明白了,原子核內部的運行其實和我們的天體也是一樣的!比如我們地球就是圍繞太陽運轉,而在銀河系中,太陽也如一個電子一樣在圍繞著銀河系中心在運轉,而我們的銀河系以及其它的星系,也都在圍繞著一個什麼東西在運轉。由此來看,在我們宇宙的中心,應該有一個質量超級大的天體。也許是黑洞或者其它的我們還想像不到的超級天體。它吸引著整個宇宙的物質和能量,圍繞著它運轉。

當然那個超級黑洞或者其它的超級天體究竟是什麼,我們目前仍一無所知。因為宇宙在剛開始大爆炸的時候,就以極快的速度形成了我們初始的宇宙,到現在為止,宇宙還在以超過光速的速度在不斷的膨脹,那麼宇宙中心光要到達我們地球或者我們其他的星系上面,所需要的時間大於宇宙所膨脹的速度。因此除非我們能向著宇宙中心以超過光速的速度前進,才有可能看到那個超級天體到底是什麼,但是目前以及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都不能獲得那樣的技術。

不管是宏觀世界還是微觀世界,他們的運行都是有一定的運行規律的。如果它們的規律都是相似的,這裡就有一個問題。我們知道,所有的物質都是由最小的粒子原子組成的,也就是說原子和它所帶的粒子形成了我們所見的所有物質包,括生命。這是在我們現有的世界,那麼把這個理論放到宏觀世界上來,那有沒有可能我們的太陽系就是一個原子,或者是我們的地球,就是一個電子,還有其它所有的星系都是一個一個的原子,那麼這麼多的原子,會形成一個什麼樣的生物呢?難道我們的宇宙就是由地球等這樣的」原子「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的生物麼?如果真是這樣,那宇宙還在不斷的膨脹,說明這個生物還在不斷地長大呢?

宇宙真是太奇妙了,以後也許隨著科技的發展,還會有更多更令驚人的發現等著我們呢,大家說是不是,歡迎大家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觀點。

相關焦點

  • 原子被放大一億倍後,是什麼樣子的?出現了宇宙模型!
    宇宙是非常龐大的,在茫茫的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每種天體對於人類而言都是非常神秘莫測的,一直以來科學家對宇宙的探索也是源源不斷的,但是人類所探測的宇宙也只是冰山一角。人類是生活在太陽系中的,但是當前人類連太陽系都無法飛出去,更別說探索宇宙的深處了,不過經過人類的不懈奮鬥,人類可觀測的宇宙範圍為930億光年,即使宇宙還在不斷發生膨脹,但是相信在未來人類一定可以探索到宇宙更多未知的事物。
  • 科學家發現秘密將原子放大千萬倍後,顛覆認知
    原子則是物質的基本組成結構,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兩者本是沒有任何聯繫的,但是科學家卻是通過實驗將兩者聯繫在一起。那麼宇宙和原子到底有著什麼相似之處,能夠讓科學家們將兩者聯繫在一起呢?這到底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人類被禁錮?科學家將原子放大千萬倍後,發現驚人秘密,顛覆認知」。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劉慈欣終於揭開真相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劉慈欣終於揭開真相對於科學家推測的微觀世界盡頭就是宏觀世界、原子裡面可以窺探宇宙全貌這個猜測,很多人以為是異想天開,其實著名的科普作家、《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在它的著作《微觀》的盡頭就做過有關的猜想。
  • 把原子放大無數倍會看到什麼?科學家:有可能是宇宙!
    表達了人們對於真理的執著,而實際上也正是如此,許多偉大的科學家都抱有類似的想法:如果能夠參透宇宙的本質,那麼即使是馬上死亡也是幸福的!根據科學家們對宇宙的定義,宇宙是一切空間、物質、能量的總稱,不依賴於人的意志而客觀存在,並處於不斷運動和進化中!通俗來講,宇宙就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然而這只是人類對於宏觀宇宙的定義,真正的宇宙要複雜得多。宇宙從何而來?有沒有邊界?
  • 微觀盡頭的世界:原子放大1億倍能再看見一宇宙?劉慈欣道出真理
    不過隨著黑洞、暗物質、暗能量等新天體的發展,傳統的宇宙結構受到了極大挑戰,有些科學家認為真實的宇宙結構可能與我們想像的不一樣,如果按照傳統的宇宙結構根本無法解釋黑洞、暗物質、暗能量這些東西的存在的理由。
  • 顯微鏡放大40億倍後,我們會看到什麼?那將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在古人的眼裡,一朵花,一片葉子都有一個世界的存在,很明顯人們認為那是在胡說。一朵小小的花中怎麼可能會有一個世界?可是這種認知在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之後卻成為了真理,當人類發明了顯微鏡之後,將一個小小的事物放大很多倍之後,我們的確初步看到了花中的世界,葉子中的世界。曾經有科學家將一粒小小的沙子放大數百倍之後,發現外表毫不起眼的沙子,內部的世界卻是那麼的炫麗奪目。
  • 原子放大1億倍會怎樣,其結構如何,是宇宙的縮影嗎?
    有人說,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就是一個宇宙,現在我們就生活在這樣的原子裡。這種說法沒有任何根據,但代表了不少人的想法,有必要正本清源地說一說。這個問題已經不是科學問題,而是心靈雞湯的延伸。許多人崇信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佛學境界。
  • 微觀世界的奧秘:如果原子放大一億倍,可能在裡面看到宇宙?
    微觀世界的奧秘:如果原子放大一億倍,可能在裡面看到宇宙?根據愛因斯坦提出來的,宇宙大爆炸理論。這個宇宙是由一個奇點爆炸而來的,在爆炸中,現在這個宇宙中的所有物質,都是來自這個奇點中的。那麼在爆炸的巨大衝擊力下,這個宇宙的邊界還在不停地擴大,所有這個宇宙理論上來說,是無邊無際的。那麼在這個浩瀚無限的宇宙中,存在著非常多的,讓我們人類難以理解的事物。就比如,為什麼這麼巧,剛好在我們的地球上,就有了可以讓出現生命的條件?為什麼在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上沒有這種條件出現?這個宇宙到底有多大?難道這麼一大個宇宙,就只有我們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了?
  • 有科學家提出了猜測,將一個原子放大一億倍或許能看到整個宇宙
    但是也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更加令人吃驚的猜測,將一個原子放大一億倍或許能夠看到整個宇宙,該觀點一經提出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也就是說,每一個原子都是一個宇宙,完全打破了宏觀和微觀的界限,將極大和極小相互聯繫,在宏觀世界的盡頭或許就是微觀世界的起點。 我們先來看看在放大1億倍之後,原子的尺寸到底是多少。資料顯示,一個典型原子的尺寸是 10^-10 米的數量級,也就是說,將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後,這個原子的尺寸只有1釐米左右。
  • 樹葉放大一億倍,微觀成為宏觀,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在更小的生物眼中,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對於微生物來說,一個生物的身體是否就是整個宇宙呢?在人類無法觀察的宇宙角落中,更加微觀的世界裡,是否存在更多精彩的宇宙呢?這個觀點或許是正確的,因為在弦理論中,更高的維度就隱藏在我們的宇宙中,只不過這些高緯度很小,小到人類無法觀察。把我們身邊十分常見的樹葉放大一億倍,會看到什麼呢?
  • 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就是一個宇宙?那我們就生活在其中嗎?
    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就是一個宇宙?那我們就生活在其中嗎?「一花一世界」,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就是整個宇宙,這個說法目前誰也不能論證,所以可以回答是,也可以回答不是。一個原子的直徑約為10m,屬於微觀世界;宇宙卻有約930億光年,是宏觀世界。
  • 宏觀宇宙源於微觀世界?科學家:把原子放大十億倍將呈現宇宙框架
    實際上,原子並不是最小的物質,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如果將原子這樣小的物質放大十億倍後,會是一番什麼景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大部分科學家喜歡在茫茫太空中探索適宜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盼望著有朝一日人類能夠殖民這些星球,但是這樣艱巨的任務並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就算我們發現了適合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以人類目前的科技來講,我們也到不了那裡。
  • 原子的結構和宇宙驚人的相似,科學家:宇宙可能就是一個微觀世界
    學過物理學的可能都知道這麼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我們的原子內部是由原子核和圍繞原子核不斷運轉的電子組成,與此同時,我們的宇宙中無論是太陽系的結構還是其他星系的結構都和原子的結構驚人的相似,於是就有科學家提出宇宙可能就是一個微觀世界的觀點。
  • 真實的宇宙是什麼樣子的?科學家認為宇宙或許一個「漆黑的大網」
    宇宙的樣子是什麼?相信這個問題困擾著無數人,不論是普通人還是科學家,內心都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是沒有一個人可以給出準確的答案。曾經的人類,甚至無法理解腳下的大陸是什麼樣子的,直到第一次環球航海我們才證實腳下的大陸其實只是一個星球的表面。
  • 宇宙大爆炸之前什麼樣?科學家解釋或與神學有關,原因是什麼?
    宇宙大爆炸之前什麼樣?科學家解釋或與神學有關,原因是什麼?自從哲學誕生以來,哲學家們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人類從哪兒來?又要到哪兒去?而這個問題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和達爾文《進化論》的出現也得到了解答,長久以來困擾人們的問題也發生了改變,變成了:宇宙從哪來?
  • 宇宙是被禁錮的原子?將原子放大2000萬倍後,發現答案沒那麼簡單
    宇宙中擁有很多人類難以理解的事物,其中讓人們最難以理解的就是宇宙到底有沒有邊,對於這個問題,人們基本是有兩個說法。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宇宙有邊,還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宇宙是沒有邊界的,認為宇宙有邊界的科學家認為宇宙可能就是類似於原子的結構,人類可能禁錮在宇宙中!
  • 把原子放大無數倍就會發現另外一個宇宙嗎?
    把原子放大到無數倍會不會發現另一個宇宙?現在網絡上充斥著這種問題。「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本來是佛教中蘊含的一種哲學觀點,裡面有辯證法的成分,就是說再小的事物,也有世界的縮影在裡面,可以幫助人們在認識世界的時候,不要忽略小的地方,全滿思考問題。
  • 宇宙和原子有什麼關係?科學家:原子放大之後就是宇宙!
    宇宙是原子的可能性有多大?科學家:原子放大之後就是宇宙宇宙和原子是世界的兩種極端現象。宇宙有無邊界,範圍又是如何一直困擾著人類,目前科學家認為:宇宙可觀測直徑為920億光年。那麼極端微小的原子其直徑又是多少呢?
  • 科學家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後,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微觀宇宙
    宏觀的宇宙尺度和微觀的原子結構進行對比,會讓人感覺到沉迷和美麗,有些時候,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我們的宇宙對於更高維度的存在來說,其實也只是微觀的組成部分呢? 當我們把一片樹葉去不斷放大一億倍後,到最為微觀的原子級別,又會看到什麼美麗的景象?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微觀宇宙」。
  • 一芥子即一世界,科學家認為原子放大無數倍,會發現另一個宇宙
    生活在2300年前的古代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自然界的所有東西是由一個個原子組成的,原子不能消失,原子也不能憑空出現」。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子論。一百多年前,科學家們因為對光譜、電子和放射性現象的研究,相繼發現了質子中子。那時,科學家發現即使是微小的原子也不是物質的最小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