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被禁錮的原子?將原子放大2000萬倍後,發現答案沒那麼簡單

2020-12-06 甜橙奶爸

宇宙是令人敬畏的一片空間,一提到宇宙,它給人們的印象就是廣袤無際,浩瀚無垠。確實,宇宙之大令人難以想像,自從人類進入了宇宙時代以來,科學家們知道了宇宙是在138億年前由一個緻密奇點爆炸形成的,並且目前宇宙仍在膨脹,而且是超光速的膨脹。宇宙中擁有很多人類難以理解的事物,其中讓人們最難以理解的就是宇宙到底有沒有邊,對於這個問題,人們基本是有兩個說法。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宇宙有邊,還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宇宙是沒有邊界的,認為宇宙有邊界的科學家認為宇宙可能就是類似於原子的結構,人類可能禁錮在宇宙中!

科學家們在對宇宙的探索當中,發現了宇宙和原子之間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因此有科學家就認為,宇宙可能就是一顆原子,或者是由原子組合而成的。提出這個想法是因為人類目前對宏觀的宇宙了解知之甚少,甚至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所以人類開始嘗試用微觀的角度來看待宇宙。科學家們利用儀器將一顆原子放大2000萬倍發現,原子中存在著夸克,夸克是比原子還要小的粒子,科學家就認為,比原子小的是夸克,那麼比夸克小的是不是還有很多東西?

科學家們由此認為,宇宙的秘密可能就存儲在原子當中!這個答案讓人聽起來有點駭人聽聞,很多人都質疑,原子那麼渺小,以至於人類需要放大幾千萬倍才能觀察它的皮毛,原子中怎麼可能儲存的了宇宙這麼大空間的內容呢?雖然原子周圍有質子和中子圍繞原子運動,這很類似於宇宙中的各種行星圍繞恆星運動,但是也可能僅僅只是巧合。

所以不少網友對在原子角度尋找宇宙本質的這種方法抱有懷疑態度,但是科學家們依舊錶示,觀察原子很有可能發現宇宙的終極秘密!相信未來科學家們會在原子中發現更多人類未知的奧秘,研究原子,幫助人類解開宇宙的謎團。或許人類就像原子一樣被禁錮了,我們的宇宙也被禁錮,人類就無法離開我們的宇宙。因為可能宇宙外面還有更大的世界,所以研究原子對探究宇宙的奧秘應該還是有積極意義的,相信未來科學家們會取得相關實驗的進展。

相關焦點

  • 人類被禁錮了?科學家把原子放大1000萬倍,發現了宇宙的秘密
    宇宙的是神秘的結論是我們人類探知得來的,在經過這麼多年的探索中我們始終沒能真正的觀察到宇宙的全貌。
  • 人類被禁錮?科學家發現秘密將原子放大千萬倍後,顛覆認知
    原子則是物質的基本組成結構,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兩者本是沒有任何聯繫的,但是科學家卻是通過實驗將兩者聯繫在一起。那麼宇宙和原子到底有著什麼相似之處,能夠讓科學家們將兩者聯繫在一起呢?這到底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人類被禁錮?科學家將原子放大千萬倍後,發現驚人秘密,顛覆認知」。
  • 宇宙沒有邊界?科學家將原子放大1000萬倍,結果嚇了一跳
    大家都知道原子已經是化學反應中最基本的微粒了,但是也並不是不能再繼續拆分。而原子的組成部分又是原子核和電子,人們把物質的最小單位稱為元素,現在世界上已經發現了118種元素。原子既然被稱為最基本的微粒,可想而知它的體積有多麼的小,但是現在有一位科學家在做實驗的時候通過將原子放大1000萬倍,發現了一些驚人的秘密。
  • 人類真被禁錮了?科學家將原子放大後,發現了宇宙暗藏的秘密
    而到了現代我們發現,除了物質表現出來的速度,還有聲音的速度,光的速度都是比較快的,尤其是光速是當下最快的速度,達到三十萬公裡每秒。因為這個發現科學家十分高興,都期盼著能夠研究出超光速的飛船,這樣的話我們就能輕鬆飛出太陽系去其餘星系航行了。但是越是研究這樣的飛船,我們就越是發現,其實光速是無法超越的。
  • 原子放大1億倍會怎樣,其結構如何,是宇宙的縮影嗎?
    原子放大後的樣子現在我們來說說科學問題。宇宙是我們所有事物存在的時空物質總和,我們所指的一切事物,都包含在宇宙中,而宇宙一切常見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單位。什麼樣的原子就能夠組成什麼樣的物質,不同的原子組合會改變物質的性質和狀態。
  • 把樹葉放大300萬倍, 會怎麼樣?這簡直是一個「宇宙」
    浩瀚無垠的宇宙,包含著人類的終極秘密。但無奈的是,人類對宇宙了解的越多,未知的領域就會越大。如果你有一臺超高精度的顯微鏡,然後從外面的樹上隨便摘下一片葉子,放到顯微鏡底下,在放大100倍的時候,你會清楚地發現樹葉的葉脈和枝幹。再接著放大到1000倍,你就能發現樹葉上的一些細微的細胞,甚至連葉綠體都清晰可見。人類的光學顯微鏡,極限大概就是2000倍,如果你要追求更高的放大倍數,那只能通過電子顯微鏡來實現。
  • 如果原子內部是一個宇宙,那麼從行星出發後將再無法回去!
    印象中這原子實在很小,放大一億倍,會有一個全新的宇宙嗎?原子有多大?放大一億倍到底是怎麼個放大法?不同原子的半徑大小還是有區別,不過我們以標準10^-10米來衡量原子的大小,這個是能搜索到的值,大家應該沒多大意見,關鍵是放大一億倍,主要的分歧應該會在這上面:1、將半徑放大一億倍2、將體積放大一億倍各位投票選擇下是哪個?
  • 把樹葉放大300萬倍,會怎麼樣?科學家:這簡直是一個「宇宙」
    如果是宇宙大爆炸,那在大爆炸之前,宇宙之外的空間是什麼?研究宇宙讓人沉迷,也會讓人類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如果你有一臺超高精度的顯微鏡,然後從外面的樹上隨便摘下一片葉子,放到顯微鏡底下,在放大100倍的時候,你會清楚地發現樹葉的葉脈和枝幹。再接著放大到1000倍,你就能發現樹葉上的一些細微的細胞,甚至連葉綠體都清晰可見。人類的光學顯微鏡,極限大概就是2000倍,如果你要追求更高的放大倍數,那只能通過電子顯微鏡來實現。
  • 宇宙和原子有什麼關係?科學家:原子放大之後就是宇宙!
    宇宙是原子的可能性有多大?科學家:原子放大之後就是宇宙宇宙和原子是世界的兩種極端現象。宇宙有無邊界,範圍又是如何一直困擾著人類,目前科學家認為:宇宙可觀測直徑為920億光年。那麼極端微小的原子其直徑又是多少呢?
  • 把原子放大無數倍就會發現另外一個宇宙嗎?
    把原子放大到無數倍會不會發現另一個宇宙?現在網絡上充斥著這種問題。「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本來是佛教中蘊含的一種哲學觀點,裡面有辯證法的成分,就是說再小的事物,也有世界的縮影在裡面,可以幫助人們在認識世界的時候,不要忽略小的地方,全滿思考問題。
  • 原子被放大一億倍後,是什麼樣子的?出現了宇宙模型!
    宇宙是非常龐大的,在茫茫的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每種天體對於人類而言都是非常神秘莫測的,一直以來科學家對宇宙的探索也是源源不斷的,但是人類所探測的宇宙也只是冰山一角。人類是生活在太陽系中的,但是當前人類連太陽系都無法飛出去,更別說探索宇宙的深處了,不過經過人類的不懈奮鬥,人類可觀測的宇宙範圍為930億光年,即使宇宙還在不斷發生膨脹,但是相信在未來人類一定可以探索到宇宙更多未知的事物。
  • 宇宙難道真是一顆巨大的原子?若將普通原子放大一億倍又會如何?
    大之極致莫過於宇宙,小之極致莫過於原子,這是漫長歲月以來人們的共識。在我們的宇宙之外或許還存在著平行宇宙、無限宇宙、高維度宇宙等更大的空間物體;在原子之下或許也還存在著夸克、膠子、上帝粒子等更小的微粒,但是,這些目前都還只是存在於理論之中,到底是否為實還猶未可知。
  • 原子放大一億倍,能再看見一個宇宙?《三體》作者劉慈欣道出真相
    人類在探索茫茫宇宙的同時,許多無法用常理來解釋的現象相繼出現,它讓我們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也再一次感受到宇宙的廣闊無垠。在種種疑團當中,有一個問題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如果我們把原子放大1億倍,是否會出現一個宇宙的模型?微觀盡頭一書中提到過一個實驗:對目前人類已知最小的粒子夸克進行撞擊。
  • 有科學家提出了猜測,將一個原子放大一億倍或許能看到整個宇宙
    但是也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更加令人吃驚的猜測,將一個原子放大一億倍或許能夠看到整個宇宙,該觀點一經提出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也就是說,每一個原子都是一個宇宙,完全打破了宏觀和微觀的界限,將極大和極小相互聯繫,在宏觀世界的盡頭或許就是微觀世界的起點。 我們先來看看在放大1億倍之後,原子的尺寸到底是多少。資料顯示,一個典型原子的尺寸是 10^-10 米的數量級,也就是說,將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後,這個原子的尺寸只有1釐米左右。
  • 《三體》劉慈欣的微觀世界: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
    《三體》劉慈欣的微觀世界: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自古以來,人類就對宇宙充滿好奇之心,而到了近現代隨著人類相繼發明了天文望遠鏡、火箭、宇宙飛船、太空探測器等,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人類對宇宙的真實結構依然一無所知。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劉慈欣終於揭開真相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劉慈欣終於揭開真相對於科學家推測的微觀世界盡頭就是宏觀世界、原子裡面可以窺探宇宙全貌這個猜測,很多人以為是異想天開,其實著名的科普作家、《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在它的著作《微觀》的盡頭就做過有關的猜想。
  • 把原子放大到公交車那麼大,拿工具刮原子壁,能刮出什麼?
    答案是有可能弄走一兩個電子,更有可能什麼都刮不到。原子很空,電子很小原子很小,我們看不見。原子半徑一般在0.1nm以內,也就是10^-10m , 其中原子核的半徑大約是10^-15m,電子更小,它的尺寸大約是10^-22m。如果你將原子一直放大,放到標準足球場那麼大,就會發現原子核就是足球場中心的一粒綠豆那麼大,然後就什麼都看不見了。你肯定會說了,不對呀!不是還有電子嗎?初中課本就介紹了,電子是圍繞著原子核運轉的。
  • 將原子放大一億倍,就可以得到一個宇宙?它或許是解開奧秘的鑰匙
    微觀的盡頭就是宏觀,將原子放大一億倍,就能得到宇宙的結構?如今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於宇宙的了解也越來越深,不過越是這樣,我們越發現自己的渺小,未知的事情也是越來越多。目前根據我們的觀測,宇宙是由物質、暗物質、暗能量組成的,但是其中很多我們都是難以觀測的,所以我們很難真正發現宇宙的結構,但是最近一個想法卻讓人們有可能找到解開宇宙奧秘的鑰匙。我們都知道宇宙中的所有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所以也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假設,既然原子是所有物質的基礎結構,那麼由它們構成的宇宙是不是也會具有原子本身的結構特徵。
  • 微觀盡頭的世界:原子放大1億倍能再看見一宇宙?劉慈欣道出真理
    既然光速是宇宙最快的速度,那麼相對於宇宙來說,為什麼它慢的像蝸牛,這明顯與它作為宇宙最快的速度地位不相符,那麼如果宇宙的真實結構不是傳統認識的那樣,那麼真實的宇宙結構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人類繪製的宇宙全景圖,可觀宇宙直徑為930億光年對於宇宙的真實結構是什麼樣子,網上流傳的一個視頻似乎揭示了其中的真相。
  • 宏觀宇宙源於微觀世界?科學家:把原子放大十億倍將呈現宇宙框架
    眾所周知,宇宙是非常大的,大的根本找不到邊際,跟宇宙相比,無比廣闊的銀河系甚至都不如一粒沙子。而原子是極其小的,如果我們拿一個原子跟桌球相比,就相當於拿桌球跟地球相比,簡直小到了極限。實際上,原子並不是最小的物質,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如果將原子這樣小的物質放大十億倍後,會是一番什麼景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大部分科學家喜歡在茫茫太空中探索適宜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盼望著有朝一日人類能夠殖民這些星球,但是這樣艱巨的任務並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就算我們發現了適合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以人類目前的科技來講,我們也到不了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