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鴨肉與仔姜最相配!不燥不熱,清熱滋陰,配酒神器

2021-01-16 安蘇然MJ

今日翻看日曆,才發現今年的伏天足有40天之久!悶熱的三伏天,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都已開啟了汗蒸般的高溫天氣,在這樣的天氣裡,人自然會感胃口不佳,然而也正是這樣的天氣裡,人體消耗的精力會比較大,光靠瓜果蔬菜仿佛已無力抵禦苦夏,蛋白質與脂肪的加入,顯得尤為重要了起來。

走進超市,豬肉的價格仍在30元左右徘徊,羊肉牛肉的價格則更盛一籌,無意間發現了它,收拾得乾乾靜靜的白條鴨,居然只要8元一斤。人們常言「雞鴨魚肉」四大葷,鴨肉蛋白質含量比其他畜肉含量高得多,夏季進補不宜食用肥膩、燥熱之物,而對抗酷熱的氣候,鴨子其實是非常有好處的。

夏之「姜」至,在「冬吃蘿蔔夏吃薑」的文化氛圍中,本季最水嫩的仔姜來了!在充斥著高飽和度色彩、大紅大綠的菜市場裡,清麗如它,溫潤如玉的氣質裡自帶仙氣,被小販擺放在極顯眼的位置,成功吸引了不少吃貨的目光。好的仔姜,呈現出一種稚嫩的微黃色,只在頂部泛了淺淺的胭脂紅。姜身硬實挺拔,不會有絲毫可疑的綿軟,還不等湊到鼻下來聞,仔姜特有的辛香就傳了過來。這個時節的仔姜,極少纖維,憑藉自身脆嫩回甘的清爽滋味,C位出道。

川菜以調味見長,其中單有一味,名為「薑汁味」,姜味醇厚,鹹酸爽口,此類菜品中的薑汁蹄花、薑汁肚絲頗受大眾喜愛。從先秦至南北朝,蜀姜以其優良的品質,成為曹操、孫權等名人不可或缺的美味。而仔姜的戲路則更為寬廣,可醃,可泡,可炒,可拌。每每這個季節,四川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的泡菜罈子中塞滿仔姜,才能撐起足夠一年大量使用的泡姜。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一道鴨肉美食,就是四川的一道名菜,仔姜爆鴨。無論是仔姜還是鴨肉,都是這個季節時令的食材,它們的結合,算不算是強強聯合呢

四川人做仔姜爆鴨的時候多選用的是當地的麻鴨,這個品種的鴨子肉質緊實,但腥味較重,仔姜憑藉自身強大的去腥本領,與郫縣豆瓣、花椒強強聯合,在紅油中與鴨肉相遇,即使已經化身細碎的薑絲,仔姜卻依舊保留著自己的清爽與甘甜,個性絲毫不減。一口仔姜爆鴨入口,口中還在體會馥鬱的鴨肉包裹著仔姜的清爽味道,花椒的麻和辣椒的香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跳了出來,吃的人必須速速幹下一瓶冰涼的啤酒,這種跳躍的刺激才能得以微微的平復。朋友開玩笑說,吃仔姜爆鴨,根本不用勸酒,自己就會自覺地連幹2杯!

仔姜爆鴨

1嫩鴨1隻,洗淨,剁成小塊。仔姜3塊,切絲備用。

2鍋內倒入適量食用油,放入油溫7成熱的時候放入鴨肉煸炒,炒至鴨油浸出,鴨肉微幹。

3當鴨皮呈現出金色的時候,放入花椒20粒、蒜3瓣 、香葉2片、大料1個、郫縣豆瓣醬2湯匙、老薑片5片,同炒。此時一定要用老薑哦,因為--薑還是老的辣(其實是老薑姜味更為濃鬱,能更好的祛除鴨肉自身的腥味),與此同時,可加入少量生抽給鴨肉提色。

4當鍋中香料的味道已經散發出來的時候,倒入啤酒1瓶,大火燒開。水開後加入1湯匙白糖提鮮、胡椒粉適量,轉成中火,繼續燜煮20分鐘,直到湯汁收緊。此時,到了仔姜出場的時刻了,倒入切好的仔薑絲,大火煸炒,直到湯汁收幹,所有滋味盡收入鴨肉之中。

5撒入切好的蔥絲,點少許陳醋,翻炒片刻,出鍋~

溫馨提示:

鴨肉不要過水,生炒即可。洗鴨肉一定要在切塊之前,切塊時無比控幹水分,否則影響口感。

超市裡出售的大都是白鴨,腥味較麻鴨輕,但脂肪含量比較高,煸炒時要多煸一會,把脂肪都煸炒出去,才能收穫幹香的口感。

用啤酒代替水來燜鴨肉,可以更大程度上去除鴨子的腥味,家裡沒有啤酒的,料酒也可以。

因為豆瓣醬本身就比較鹹,所以在製作過程中無需另外加鹽。

當仔姜爆鴨被吃得只剩一個碗底,可以叫再煮上一碗筋鬥的麵條,煸炒得幹香的鴨肉與薑絲,混合了閃亮的油澆淋在勁道的麵條之上,哈哈,又是一碗讓人口水長流的姜鴨面了。

我是安蘇然,資深美好生活愛好者。願將這世上細碎的幸福,與你一起分享。

相關焦點

  • 2018三伏天時間表
    2018年三伏哪個伏最熱?俗話說,熱在「三伏」,「三伏」最熱在中伏。
  • 專業篇:附子超量不中毒的秘密、附子配伍運用匯粹
    一、附子配乾薑 附子長於回陽救逆,走而不守,能通徹內外上下。乾薑具有回陽通脈之功,守而不走,溫中回陽。二藥配伍,相須並用,乾薑能增強附子回陽救逆的作用,正如前人所說:「附子無姜不熱」。且附子有毒,配伍乾薑後,乾薑能減低附子毒性,附子配乾薑有增效減毒之功。故附子用於亡陽證,常與乾薑配伍。
  • 防寒防燥防鬱
    天涼腹瀉,少吃寒性水果「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秋分過後天氣逐漸轉涼,再加上海秋季多雨多溼,寒溼病邪最易困厄脾陽。中醫上講「無溼不成洩」,寒溼困脾極易造成腹瀉等胃腸道疾患。螃蟹寒涼,可配紫蘇「解毒」「秋風起,蟹腳癢」——螃蟹雖然美味,但  是其性寒涼,不宜和上述寒性水果一起食用,以免傷脾胃,導致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 過年了,學會這16款鴨肉的配方,做給你的家人吃吧!
    熱鍋入鴨肉,加料酒煸幹,直至煸出鴨油,盛出備用。熱鍋入寬油,放乾花椒幹辣椒下去稍炸,下豆瓣醬中火炒出紅油,再入泡姜泡椒,多翻炒一會兒。入鴨肉,兜勻調料上色,放糖,啤酒,水,蓋過鴨肉,蓋上蓋子中火燜燒至鴨肉變軟。
  • 食譜:湯水滋潤「燥」寶寶
    小寶寶臟腑嬌嫩,更易受燥氣侵襲。所以這個時節最適宜煲些滋潤的湯水來幫助小寶寶調理身體。大人常喝的湯水並不一定適合小寶寶飲用。適合小寶寶的「煲湯料」有沙參、百合、玉竹、麥冬、扁豆、淮山、茯苓、黨參或太子參等中藥材,從中選擇幾樣搭配,也可選用白蘿蔔、粉葛、雪梨、木瓜等清潤的新鮮瓜果。天氣轉冷後,根據孩子的體質也可選用核桃、益智仁、羊肉等溫陽驅寒的藥食來煲湯。
  • 伏天吃鴨正當時 4種花樣鴨肉做法進補又降火
    酸梅薄荷鴨:開胃下飯的清新菜餚 養胃利水腫推薦人:美食傑@線線3896推薦理由:這道酸辣炒鴨肉做出的鴨肉酸辣爽口,完全不用擔心油膩或是腥味,這也是一道開胃下飯的家常菜。材料:鴨子半隻、蔥3段、姜3片、蒜2瓣、醬油適量、米酒50克、生抽2勺、酸梅醬2勺、大料2個、薄荷葉1小把做法:1.
  • 一種參,李時珍說它能滋陰降火,散毒軟堅,四個用法
    一種「參」,李時珍說它能「滋陰降火,散毒軟堅」,四種用法。說到「參」,相信大多數人第一想到的就是人參、黨參之類。因為它們補氣益氣的功用,成為歷代養生強體的滋補名食。據初步聚估計,名字中帶有「參」字的大概有十種之多。玄參也是「參」的一種,但和人參黨參的補氣益氣廣為人知不同,玄參主要是一種滋陰清熱之品。
  • 清熱瀉火藥的簡單歸納
    【應用】 1.外感熱病,高熱煩渴:為清瀉肺胃二經氣分實熱之要藥 2.肺熱喘咳:善於清洩肺經實熱 3.胃火亢盛,頭痛牙痛,內熱消渴 4.潰瘍不斂,溼疹瘙癢,水火燙傷,外傷出血:煅石膏性味甘辛澀寒,外用有收溼,生肌,斂瘡,止血之功
  • 被譽為下酒神器的釘螺,3塊一斤香辣嫩滑,醬爆一下超級過癮!
    淡水的最好不吃,因為淡水釘螺寄生蟲比較多。釘螺做法有很多,原汁釘螺、香辣釘螺、酒醉釘螺、泡椒釘螺。尤其是香辣釘螺,簡直是下酒神器。很多飯店都有釘螺作為宴席前開胃涼菜,非常受食客歡迎。一盤香辣釘螺,再來兩瓶啤酒,豈不美哉!下面我們一起來做這個下酒神器——香辣釘螺!
  • 三伏已過多喝海椰子,加入西洋參和石斛,清熱生津,潤肺止咳美顏
    經過了三伏天的荼毒,人體內的津液也消耗很多。這時候更應該讓人體補充一些生津清熱補陰的營養。今天廣東媽媽教你燉一道【海底椰花旗參石斛鷓鴣湯】。首先讓大家一起來科普一下這些藥材的作用。花旗參茶大家長年累月都喝得多,其中的主要成分花旗參具有補而不燥,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功效。
  • 三伏天,堅持每天吃3片它,逼出體內寒氣,渾身都輕鬆,身體棒棒
    三伏天最大的特點就是悶熱,人體的毛細孔打開,溼氣就很容易趁虛而入,再加上天氣炎熱,許多人為了避暑喜歡吃生冷的瓜果、凍飲、雪糕等等,有些人往往離不開空調風扇,導致寒氣侵襲人體。這時,適當地吃一些仔姜可以起到很好的驅散寒邪,促進身體血液流動,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 什麼是三伏天?2018三伏天怎麼計算的?
    三伏天是每年最炎熱的時段,而入伏則是一年中炎熱的開始。那麼你知道2018年的三伏天是怎麼計算的嗎?什麼時候入伏?
  • 三伏天的上海 沒有什麼是一頓羊肉解決不了的
    原標題:三伏天的上海,沒有什麼是一頓羊肉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吃兩頓  入伏後氣溫升高,吃羊肉可以以熱制熱,排汗排毒,等到來年冬天,手腳不易冰冷。原來,入伏後氣溫升高,吃羊肉可以以熱制熱,排汗排毒,將冬春的毒、溼氣驅除,等到來年冬天,手腳不易冰冷。有些人伏天時有積熱,食用羊肉全身大汗淋漓,還可驅走積熱。不過吃伏羊要注意,在「三伏天」的每一伏吃一斤至一斤半羊肉即可,不宜過量。  三伏天的夜晚是屬於羊肉串的  說起夏天的深夜美食,不少人魂牽夢縈的還是烤羊肉串。
  • 15道美味鴨肉的做法,一次3斤不夠吃,老公恨不得一口氣全吃光
    仔姜鴨子用料鴨肉;新鮮仔姜;花椒;鹽;豆瓣醬;蒜;青椒;味精/雞精;泡椒做法泡椒剁碎,姜切絲,青椒切片,蒜切片。鍋內不放油,把鴨肉放進去煸幹水分,裝盤待用。如果鴨子肥的話,可以煸出很多油,下一步就可以不放油了。鍋內放油,七八成熱的時候放入花椒、蒜、泡椒,豆瓣醬炒香,倒入鴨肉,大火炒制。最後放入薑絲和青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