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翻看日曆,才發現今年的伏天足有40天之久!悶熱的三伏天,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都已開啟了汗蒸般的高溫天氣,在這樣的天氣裡,人自然會感胃口不佳,然而也正是這樣的天氣裡,人體消耗的精力會比較大,光靠瓜果蔬菜仿佛已無力抵禦苦夏,蛋白質與脂肪的加入,顯得尤為重要了起來。
走進超市,豬肉的價格仍在30元左右徘徊,羊肉牛肉的價格則更盛一籌,無意間發現了它,收拾得乾乾靜靜的白條鴨,居然只要8元一斤。人們常言「雞鴨魚肉」四大葷,鴨肉蛋白質含量比其他畜肉含量高得多,夏季進補不宜食用肥膩、燥熱之物,而對抗酷熱的氣候,鴨子其實是非常有好處的。
夏之「姜」至,在「冬吃蘿蔔夏吃薑」的文化氛圍中,本季最水嫩的仔姜來了!在充斥著高飽和度色彩、大紅大綠的菜市場裡,清麗如它,溫潤如玉的氣質裡自帶仙氣,被小販擺放在極顯眼的位置,成功吸引了不少吃貨的目光。好的仔姜,呈現出一種稚嫩的微黃色,只在頂部泛了淺淺的胭脂紅。姜身硬實挺拔,不會有絲毫可疑的綿軟,還不等湊到鼻下來聞,仔姜特有的辛香就傳了過來。這個時節的仔姜,極少纖維,憑藉自身脆嫩回甘的清爽滋味,C位出道。
川菜以調味見長,其中單有一味,名為「薑汁味」,姜味醇厚,鹹酸爽口,此類菜品中的薑汁蹄花、薑汁肚絲頗受大眾喜愛。從先秦至南北朝,蜀姜以其優良的品質,成為曹操、孫權等名人不可或缺的美味。而仔姜的戲路則更為寬廣,可醃,可泡,可炒,可拌。每每這個季節,四川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的泡菜罈子中塞滿仔姜,才能撐起足夠一年大量使用的泡姜。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一道鴨肉美食,就是四川的一道名菜,仔姜爆鴨。無論是仔姜還是鴨肉,都是這個季節時令的食材,它們的結合,算不算是強強聯合呢
四川人做仔姜爆鴨的時候多選用的是當地的麻鴨,這個品種的鴨子肉質緊實,但腥味較重,仔姜憑藉自身強大的去腥本領,與郫縣豆瓣、花椒強強聯合,在紅油中與鴨肉相遇,即使已經化身細碎的薑絲,仔姜卻依舊保留著自己的清爽與甘甜,個性絲毫不減。一口仔姜爆鴨入口,口中還在體會馥鬱的鴨肉包裹著仔姜的清爽味道,花椒的麻和辣椒的香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跳了出來,吃的人必須速速幹下一瓶冰涼的啤酒,這種跳躍的刺激才能得以微微的平復。朋友開玩笑說,吃仔姜爆鴨,根本不用勸酒,自己就會自覺地連幹2杯!
仔姜爆鴨
1嫩鴨1隻,洗淨,剁成小塊。仔姜3塊,切絲備用。
2鍋內倒入適量食用油,放入油溫7成熱的時候放入鴨肉煸炒,炒至鴨油浸出,鴨肉微幹。
3當鴨皮呈現出金色的時候,放入花椒20粒、蒜3瓣 、香葉2片、大料1個、郫縣豆瓣醬2湯匙、老薑片5片,同炒。此時一定要用老薑哦,因為--薑還是老的辣(其實是老薑姜味更為濃鬱,能更好的祛除鴨肉自身的腥味),與此同時,可加入少量生抽給鴨肉提色。
4當鍋中香料的味道已經散發出來的時候,倒入啤酒1瓶,大火燒開。水開後加入1湯匙白糖提鮮、胡椒粉適量,轉成中火,繼續燜煮20分鐘,直到湯汁收緊。此時,到了仔姜出場的時刻了,倒入切好的仔薑絲,大火煸炒,直到湯汁收幹,所有滋味盡收入鴨肉之中。
5撒入切好的蔥絲,點少許陳醋,翻炒片刻,出鍋~
溫馨提示:
鴨肉不要過水,生炒即可。洗鴨肉一定要在切塊之前,切塊時無比控幹水分,否則影響口感。
超市裡出售的大都是白鴨,腥味較麻鴨輕,但脂肪含量比較高,煸炒時要多煸一會,把脂肪都煸炒出去,才能收穫幹香的口感。
用啤酒代替水來燜鴨肉,可以更大程度上去除鴨子的腥味,家裡沒有啤酒的,料酒也可以。
因為豆瓣醬本身就比較鹹,所以在製作過程中無需另外加鹽。
當仔姜爆鴨被吃得只剩一個碗底,可以叫再煮上一碗筋鬥的麵條,煸炒得幹香的鴨肉與薑絲,混合了閃亮的油澆淋在勁道的麵條之上,哈哈,又是一碗讓人口水長流的姜鴨面了。
我是安蘇然,資深美好生活愛好者。願將這世上細碎的幸福,與你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