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迄今收藏的唯一漢文摩尼教經典:唐寫本《摩尼教經》

2021-01-15 中國文明網

 

  摩尼教,又稱明教、明尊教、二尊教、末尼教、牟尼教等,是公元3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Mani)在拜火教的理論基礎上,吸收了基督教、佛教等教義所創的一個世界性宗教。摩尼教主張善與惡的二元論,認為宇宙間充滿善與惡、光明與黑暗的鬥爭,並且有嚴密的教團組織和宗教制度。摩尼教在波斯被指為異端,摩尼本人獲極刑而死,其信徒因而轉向羅馬東部、印度北部擴張影響,從4世紀至6世紀廣泛流行於中亞以及地中海一帶,摩尼教的經典也由古敘利亞文先後譯成拉丁文、希臘文、亞美尼亞文、中古波斯文、帕提亞文、突厥文、粟特文、大夏文、回鶻文、阿拉伯文以及漢文。武則天延載元年(公元694年),波斯人拂多誕持《二宗經》獻於武則天,標誌著摩尼教在中原地區公開建寺傳教。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七月,唐玄宗曾下詔:「摩尼法本是邪見,妄稱佛教,誑惑黎元,宜嚴加禁斷。」 

  摩尼教於公元763年傳入回鶻,由於受到回鶻統治者的大力扶持,發展迅猛,很快成為國教。開成五年(公元840年)回鶻國破,被迫西遷,失去護法的摩尼教風光不再,會昌三年(公元843年)遭唐武宗敕禁,此後摩尼教在中原地區轉入民間。 

  作為歷史上曾經盛極一時的宗教,因屢遭迫害,存世文獻跡近湮沒無聞,過去學者主要依靠古代與摩尼教對立的一些宗教文獻及零星考古資料研究。 

  國家圖書館敦煌遺書《摩尼教經》為中國迄今收藏的唯一一卷漢文摩尼教經典。該經行文與佛經相類,以教主與弟子答問的形式,闡發摩尼關於人類自身並存明暗二性的教義,對於研究摩尼教及其在中國的演變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敦煌遺書中另兩件摩尼教文獻是《摩尼光佛教法儀略》和《下部贊》。《摩尼光佛教法儀略》前半部收藏在英國國家圖書館,編號為S.3969,後半部收藏在法國國家圖書館,編號P.3884。經過法國學者伯希和的比對,兩個寫卷可以綴合在一起,是唐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摩尼教法師拂多誕奉唐玄宗詔書而撰寫的解釋性文獻,簡要介紹了摩尼教的教義和儀軌,是我們認識摩尼教的基本文獻。《下部贊》收藏在英國圖書館,編號為S.2659,它是中國摩尼教徒舉行宗教儀式活動時用的讚美詩,卷首略殘,計有七言詩1254句,以及少量的四言和五言詩等。(辜吉)

相關焦點

  • 摩尼仙草湖,鳥類的天堂!
    摩尼仙草湖地處海拔
  • 上接第二版|佛教|研究|漢文|梵文_網易財經
    應該說我是極其幸運的,回到奧地利,發現維也納大學有個「怪人」在教梵文。當時還不知道他是誰,但後來他就成了我的老師——弗勞瓦爾納教授。僅僅是因為幸運,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沒有機會學習漢文,我就開始學習梵文了。維也納大學直到1971年才開設漢文教席,但那時我已經寫完博士論文了。
  • 晉江草庵,世界現存唯一的摩尼教(明教)遺址
    這個由波斯人摩尼所創立的宗教,受到西方基督教與西亞祆教馬茲達教所影響的宗教崇尚光明,摩尼教認為光與暗,善與惡,永遠是敵對與競爭。摩尼聲稱自己是佛祖、瑣羅亞斯德和耶穌的繼承者,也是最後一位先知,他以建立一個世界性的宗教為目標,希望建立一個超越一切的宗教傳統。公元277年,在外傳教的摩尼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他死後,摩尼教的修士和信徒們,開始將摩尼教的思想向東西方傳播。
  • 中國史:摩尼教被定為回紇的國教,而主宰這一國教的,是粟特人
    在與叛軍作戰、收復江山的八年期間,回紇確實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所以,安史之亂後的數代唐君都很遷就回紇在傳教方面的要求。北胡回紇之信奉摩尼教,是始於中亞之西胡(主要是粟特人)的傳播。大約在8世紀50年代或者更早的時期,回紇民間就流行摩尼教了。當60年代初,回紇牟羽可汗結束協助唐廷收復江山的戰爭而凱旋歸國後不久,就將摩尼教定為回紇的國教,而主宰這一國教的,幾乎是清一色的粟特人。
  • 中國最「奢華」寺廟,耗資40億,藏有唯一的佛頂骨舍利
    在佛教文化裡,釋迦摩尼無疑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存在,因此他的舍利地位崇高,現在世界上唯一的釋迦摩尼的佛頂骨舍利就收藏在我國南京的一座山中。這座山就是牛首山,牛首山在南京市江寧區,因為外表看起來像是牛頭,所以被叫做牛首山。自從牛首山上開始收藏佛頂骨舍利之後,就開始吸引著全世界各個地方的佛教弟子,這裡也成為了佛教聖地。
  • 《惟我獨仙》:唐家三少唯一古典仙俠類經典
    《惟我獨仙》:唐家三少唯一古典仙俠類作品簡介:修真之門從此敞開,調皮聰慧的孩童能否成長為霸絕天下的仙人……《惟我獨仙》:唐家三少唯一古典仙俠類>作品成就:《惟我獨仙》是唐家三少唯一一本仙俠小說,起點收藏37萬,總點擊量1864萬,138.7萬總推薦,曾經獲得過單月月票榜第一。
  • 「福建人遊泉州」 | 收藏好這10條「光明之城祈福遊」路線!
    0 5  草 庵(世界唯一僅存的摩尼教遺址)→五店市傳統文化街區(4A、閩南特色「皇宮起」紅磚厝建築群)→安平橋(4A、「天下無橋長此橋」、中國現存最長的跨海梁式大石橋)→六勝塔(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寶塔航標)→永寧古衛城、城隍廟(明朝三大古衛城之一)  草庵  摩尼光佛石像
  • 中國「邪教」的由來與演變
    摩尼教(Manichaeism)的創始人是摩尼(Mani,216年-約274年)。摩尼教主要吸收猶太教-基督教等教義而形成自己的信仰,同時也採納了不少瑣羅亞斯德教的成分,傳播到東方來以後,又染上了一些佛教色彩。它的主要教義是二宗三際論,有自己的戒律和寺院體制。摩尼教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內(從3—15世紀),從北非到中國的福建,在整個歐亞舊大陸上廣泛傳播。
  • 敦煌裡的中國 敦煌裡的世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120周年新書訪談
    同時,藏經洞中有許多俗文學作品,提供了研究中國小說的新途徑。因此,羅振玉、王國維等人見到這些古佚經典,可以想見他們應當有多麼振奮。敦煌藏經洞寫本以佛典為大宗,其中除了傳統大藏經所收的六朝、隋唐抄本之外,還有許多已佚的北朝經疏、三階教經典、南北禪籍、疑偽經等等,此外還有佛寺所收藏的道教經書,多是開元道藏的遺蹟。
  • 解密天珠:金輪天珠 - 藝術收藏 - 藝術頻道 - 魯網
    火成巖和沉積巖都能形成九頁巖)、九眼石,或稱摩尼寶珠、火焰寶石、真陀摩尼、震多末尼,又作天珠、如意寶、如意珠、末尼寶、無價寶珠、如意摩尼等,也稱佛眼、菩薩眼、宇宙眼、佛陀珠、浮屠珠、佛塔珠等。天珠是寶石中的聖者,是藏傳佛教的寶石器物,因其神奇而美麗的圖騰而被天珠愛好者所喜愛。主要產地是青藏高原,其它地方也有產出。
  • 福建有座全世界唯一遺存的明教廟宇,動車可達,無需門票
    宋代明教會碗出土處明教會原名摩尼教,為公元3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Mani)所創立,曾經也是一種世界性的宗教,在武則天延載元年(公元694年)正式傳入中國,後來屢禁屢興。無上至真,摩尼光佛。據說這是摩尼教被漢化後的四位一體的教義信條,看著真的與道教或佛教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