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毒犯罪與其他犯罪活動相比,更具隱蔽性,有些沒有事主報案,也沒有明確的案發現場。因此,打擊毒品違法犯罪以主動出擊、主動發現為主。
為精準捕捉涉毒犯罪蛛絲馬跡、及時掌握涉毒群體活動情況,廣州市禁毒執法部門堅持改革強警、科技興警,認真貫徹落實公安部大數據戰略和廣東省、廣州市「數字政府」建設部署及市公安局黨委「智慧新禁毒」工作要求,建立適合本地毒情治理實際的重大風險情報監測預警管控體系,打造智慧新偵查一體化平臺,提升禁毒工作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推動廣州市智慧新禁毒體系建設再上新臺階。
汙水監測技術
敏銳感知城市毒情微小變化
汙水監測技術,即通過分析汙水中的毒品原藥或代謝產物的濃度,綜合各類信息估算出監測區域毒品消費總量,再結合「四標四實」基礎數據和其他信息反饋,進而推斷該區域毒品濫用程度和是否存在其他涉毒風險問題。目前,廣州警方已將該技術從宏觀性毒情監測發展到戰術性案件引導,開創汙水監測技術實戰應用的先河。
2020年8月,花都區禁毒執法部門在對各街鎮進行汙水例行監測中發現,一小區汙水數據存在異常,涉毒風險指向性尤為明顯,於是立即成立專案組開展調查。專案組經過對小區住戶進行逐步排查,不斷縮小可疑範圍,最終鎖定了其中某棟的一戶可疑住戶。該戶主為一對香港籍夫婦,對其外圍調查後發現,該住房男主人黃某與涉毒人員存在關聯,且其從香港返穗的時間和軌跡與監測數據出現異常較為吻合。綜合其它渠道線索,警方鎖定其為重點嫌疑對象。
8月29日,民警發現黃某搬運一批可疑物品入屋,這批物品疑似製毒原料,當機立斷決定收網。由於是在另一出租屋將黃某抓獲的,剛到案時,黃某以為警方未掌握其涉毒犯罪情況,加之毒品尚未制出,因此心存僥倖,負隅頑抗。當民警將其帶至試製毒的房屋進行現場指認,並當場查獲半成品冰毒及氨水、氫氧化鈉等製毒原料及工具時,黃某心理防線當即崩潰,以至癱坐在地上,配合民警對作案現場進行指認。
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為。早從2017年起,廣州市就引入汙水監測技術,將其作為毒情監測體系的重要一部分。2018年汙水監測技術在廣州市全面鋪開,經過不斷完善,實現地上、地下數據融合互通,建立起市、區、街三級,涵蓋時、地、量的三維汙水監測體系。
如果說毒情監測體系是這個城市感知毒情變化的神經系統,那麼遍布全市的毒情監測點就是神經元。伴隨物聯網技術、大數據平臺等科技手段的應用和發展,毒情感知應用體系會越來越完善、越來越靈敏,令犯罪活動無所遁形。
高科技裝備
突破時空限制實現隱蔽偵查
2020年8月,廣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會同南沙區禁毒執法部門聯合廣西來賓警方,對一宗廣東省公安廳毒品目標案件嫌疑人侯某進行抓捕,當場繳獲俗稱「飛仔」(學名:尼美西泮、硝甲西泮,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1萬顆,淨重1.8公斤。經現場審訊,嫌疑人交代,毒品是一身份未明的男子供應的。為抓住戰機,聯合專案組通過專業情報數據分析強化鷹眼系統應用,還原毒品交易現場情況,通過分析判斷該嫌疑人極可能在東莞地區活動,並進而排查出其身份信息等,初步掌握該團夥活動範圍和特點。經與廣西來賓、東莞警方聯手,民警掌握到該團夥9月10日再次組織毒品交易,於是抓住這一時機,迅速出擊,順利抓獲以黃某為首的3名嫌疑人,並打掉其存放毒品的倉庫,繳獲毒品「飛仔」14萬顆,約25.2公斤。
近年來,廣州禁毒執法部門利用視頻批量追蹤、特殊標誌識別等黑科技,突破時空限制,創新了系列新技能戰法,在提升警力資源運用效益的同時,也為保護民警人身安全,更便利地實現隱蔽偵查創造了條件。
2020年上半年,禁毒支隊會同天河區禁毒執法部門對一大麻犯罪團夥進行偵查,經省公安廳禁毒局批准,該案確定為省公安廳毒品目標專案。隨著偵查工作的不斷延伸,民警發現該團夥涉及大麻種植、販運、吸食各個環節,犯罪網絡層級多、覆蓋面廣、涉及多個省市,是典型的有組織職業犯罪。通過前期偵查,民警發現大麻種植點位於外市一個地勢平坦廣袤的平原地帶,陌生人和車輛進入鄉村和山林等地會顯得礙眼。為儘早排查出種植點具體位置,民警出動無人機對目標區域反覆進行偵查,迅速鎖定試種點位置。5月下旬,專案組會同外地警方發起系列抓捕行動,行動當晚出動大批警力和數架無人機,克服雷雨交加惡劣天氣影響,一舉打掉種植、加工、販運、吸食大麻團夥4個,抓獲嫌疑人38名,繳獲毒資5萬餘元,大麻花成品6.54公斤、原植物86株、大麻植物和種子一批。
御毒於羊城之外
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護航
「一切順利!大捷!」看到這條來自湖南一線指揮部的訊息,通宵達旦守候在大本營為案件提供幕後支持的偵查員們終於露出久違的輕鬆笑容。為了這一刻,他們和前方戰友已經連續緊張工作了3個多月了。
禁毒鬥爭是一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永無休止針鋒相對的較量。廣州市禁毒部門緊盯重點方向、重要渠道,及時總結毒品犯罪出現的新特點、新情況,涉穗毒品犯罪活動延伸到哪裡,就將打擊觸角延伸落實到哪裡,堅持「請進來、打出去」戰略,與外省市公安機關聯手對跨區域犯罪發起殲滅戰,發揮多警種區域聯動優勢,將毒品攔截在市外,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創造優良的社會治安環境。
2020年以來,按照公安部、廣東省公安廳「淨邊2020」專項行動部署,廣州警方狠抓大要案攻堅,全力堵截「金三角」方向毒品入境滲透。自4月以來,經過半年艱苦細緻的偵查,禁毒支隊會同番禺區公安分局聯合湖南、雲南多地警方,一舉摧毀盤踞粵湘滇三省七地的走私販運毒品犯罪組織網絡。
2020年7月,廣州市聯合湖南禁毒情報部門,在大量紛繁的線索中,發現一團夥企圖利用物流寄遞渠道組織境外毒品入境的線索。隨著偵查不斷深入,一個以在某東南亞國家的北部地區活動的鄧某與境內販毒人員相勾結、利用物流寄遞渠道自境外向廣東省販運毒品、輾轉返銷廣東及湖南兩地的涉毒組織網絡浮出水面。該案涉及人員分布面廣泛,活動區域涉及多個省市,毒品交易數量多且團夥關係錯綜複雜,加之涉案人員多為職業毒梟,經逐級上報,公安部決定從更高層面協調偵查資源,對這一特大犯罪集團進行全網打擊,將該案確定為公安部毒品目標案件。在公安部和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的有力統籌下,廣州警方聯合東莞和湖南、雲南警方,組成跨部門、跨區域的多警種協同工作專班,並採取在不影響全案取證經營的情況下,協調各地警方按照分段收網、滾動拓展的打擊策略,邊偵查、邊抓捕、邊取證。
8月20日,該團夥企圖在雲南寄遞藏毒包裹,專案組抓住這一時機,果斷組織第一次收網行動,湖南、雲南兩省協調相關地市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繳獲冰毒10千克,給予該犯罪集團第一記重擊。
9月5日,廣州警方再次聯合湖南、雲南兩省相關地市禁毒部門發起第二次收網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繳獲走私入境冰毒18千克。
經過前兩次交手,犯罪嫌疑人似乎有所察覺,改變了既定的運毒路線,將藏毒包裹取件地點臨時改派至湖南某地。專案組沉著應戰,當機立斷,將主戰場移師湖南,並設立前方指揮部,迅速調整警力部署,三省七地警力組成多個抓捕組,枕戈待旦,隨機應變,等待第三次收網最佳時機的到來。
10月10日,指揮部一聲令下,三省七地警方如下山猛虎分赴各處,對早已納入視線的目標對象進行抓捕,19名在偵人員全部落網,警方共繳獲各類毒品8.2千克。隨著審訊擴線的不斷深入,該涉毒集團分布各地的下層分銷團夥也被警方一一打掉,全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5名,繳獲各類毒品48.2千克,這個盤踞粵湘滇三省七地的走私販運毒品犯罪組織網絡終被徹底摧毀。
10月12日,剛完成大兵團作戰的民警收到廣州傳來的信息:此前廣州市與湖南警方在偵的另一宗利用寄遞物流渠道夾藏毒品的公安部毒品目標案件涉案人員活動出現異常,極可能正在密謀將一批毒品從邊境運往湖南某地。
戰機稍縱即逝,警情就是命令!來不及休整,專案組民警趕赴前期排查出來的城市開展工作,面對隱蔽在暗處、迂迴試探的嫌疑人,民警巧妙應對,經過連續3天的較量,終於再下一城,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繳獲毒品麻古4千克。與此同時,雲南行動組也根據一線反饋,對藏身當地的同案人員劉某進行抓捕。至此,這一利用物流渠道從境外走私毒品、返銷湘粵兩地的運毒團夥被警方打掉,連同前期成功攔截的毒品,共繳獲毒品麻古30千克。
堅持「零容忍」
禁毒打擊沒有國籍之分
國際毒品犯罪勢力從未放棄對廣州市的侵蝕滲透,企圖通過廣州打通國內與國際毒品販運通道。面對境外毒品犯罪勢力的挑釁,廣州警方始終對「金新月」毒品犯罪保持高壓打擊態勢,堅持「零容忍」,通過回溯舊案,對新發現線索進行經營,不斷攻堅克難,最終將涉外作案分子一網打盡,堅決維護我國禁毒法律的尊嚴。
疫情期間,市、區兩級禁毒部門在做好抗疫防控的同時,繼續保持涉外犯罪打擊鋒芒,通過對近幾年破獲的涉外毒品案件線索進行回溯,挖掘出一個與多省市毒品分銷團夥關聯的涉外毒品走私集團。在上級公安機關協調下,禁毒支隊聯合越秀區禁毒執法部門,與雲南、河北、湖南、江西、重慶、貴州等地禁毒部門聯手,圍繞核心涉外犯罪團夥進行調查取證。經過數月艱苦奮戰,摧毀一個活動範圍涉及七省,犯罪環節包括走私、運輸、販賣及非法買賣易製毒化學品的犯罪網絡,抓獲涉毒犯罪嫌疑人78名,其中外國籍人員5名,吸毒人員14名,繳獲毒品海洛因約123.6公斤,繳獲醋酸酐約1.7噸、丙酮6.25噸,毒資人民幣35.227萬元、美金8.065萬元。
由於核心團夥成員為外國籍人員,特殊的體貌特徵,封閉排外的小眾生活圈子,特有的小語種交流習慣,和防疫防控外部環境等因素疊加,給偵查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民警另闢蹊徑集思廣益,決定採取由下而上、滾動拓展的偵查策略。通過外線偵查、財富調查、外圍關係拓展,專案組最終掌握作案團夥結構關係和各成員身份情況。
在前期收網過程中,專案組立足本地偵查、打擊下層毒品犯罪分支網絡,在第一階段收網行動中,在廣東、湖南兩省抓獲嫌疑人5名,外國籍1名,繳獲毒品0.97千克、毒資9.9萬元。第二階段收網行動中,廣州警方和佛山南海警方聯手,先後在兩地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其中外國籍4名,繳獲毒品海洛因約122.4千克,毒資人民幣25.327萬元、美金8.065萬元。
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民警發現,該涉外毒品犯罪集團除組織毒品走私販運活動外,還涉嫌向境外走私易製毒化學品。為貫徹國家禁毒委「毒品打在境外,前體堵在境內」的總體方針,在公安部、省公安廳禁毒局的指揮協調下,專案組與雲南、河北、湖南、江西、重慶、貴州等地禁毒部門協同作戰,發起了第三階段收網行動。行動中,民警憑藉過硬的偵查技能,發起跨省外線跟蹤,從廣州一路北上,行程數千公裡,準確排查出窩點的準確位置。經過七省警方的共同努力、歷經三次跨省收網抓捕行動,專案民警最終徹底打掉該特大跨境涉毒犯罪網絡。
該案的成功告破,沉重打擊了活躍在廣州的外籍毒品犯罪團夥。據情報部門反饋,外籍涉毒犯罪群體如驚弓之鳥,一度出現無貨可賣、無人敢買的情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全國禁毒一盤棋
打通執法最後一公裡
與警視題材影視作品不同的是,在禁毒執法實踐中,毒品犯罪分子落網是另一場較量的開始。依法嚴處毒品犯罪,實現重罪重判,彰顯社會主義法治公平正義,離不開一線民警前期艱苦細緻的偵查取證,也需要各協同單位著眼禁毒打擊社會效能最大化,摒棄局部利益的胸懷。
2019年,天河區公安分局禁毒大隊民警通過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歷經半個多月的偵查外線,鎖定廣東省公安廳目標毒品案件關鍵人員劉某,並掌握該團夥運作方式特點。9月3日,掌握到劉某準備實施大宗毒品交易,專案組抓住這一時機進行抓捕。經與黑龍江大慶警方聯繫發現,劉某與大慶的多個販毒團夥存在密切關聯,且大慶警方已立案偵查。廣州專案組以大局為重,決定聯合大慶警方共享信息、同步收網,全殲這一跨省犯罪網絡。劉某在廣州市活動期間,民警對其進行全天候偵控,在確認其完成毒品交易、最佳抓捕時機出現,即按照既定計劃發起聯合收網行動。9月4日,專案組在惠州市、廣州市等地先後抓獲劉某、劉某某、卜某某、朱某某和朱某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繳獲疑似毒品冰毒約5公斤。同一時間,大慶警方對隱匿在當地活動的關聯販毒團夥及其下家開展抓捕,抓獲涉毒違法犯罪人員40名。9月23日,專案組進一步擴大戰果,在汕頭市抓獲嫌疑人曾某。經過20天緊張的擴線抓捕,該案在廣東、黑龍江兩省共抓獲72名犯罪嫌疑人,僅在大慶地區就查處吸毒人員66名,合計繳獲毒品冰毒8公斤,扣押凍結毒資人民幣12.3萬元。
為將該涉毒網絡連根拔起,避免重罪輕判,實現訴訟效果最大化,廣州警方摒棄地域觀念,按照哪裡有利於全案起訴就移交哪裡併案處理的原則,將廣東地區抓獲的犯罪嫌疑人統一移交大慶警方呈捕起訴。同時還安排精幹警力成立後續調查專班,按照黑龍江檢察機關的建議,對全案證據進行梳理。2020年10月,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劉某等8名團夥主要嫌疑人販賣毒品案作出一審判決,其中罪犯朱某被判處死刑,劉某等3人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另兩人被判處無期徒刑,上述人員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來源:智慧政法圈、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