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這3個實驗告訴你,一個人想要改變思想究竟有多快

2021-01-08 smallcloud學社交

人心,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看清的東西、最讓人捉摸不透的東西。雖然人心讓人捉摸不透,但是通過心理學家們的研究發現,想要改變一個人的思想還是有可能的,需要的只是時間和耐心。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要改變一個人的思想、觀念、性格,大概要花多少時間呢?看一下下面這三個思想改變實驗你就知道了。

1、思想灌輸法,需要一個月

曾經有人提出:孩子的語言能力是來自於先天還是後天的?有幾個心理學家出於好奇,想知道結果,於是找來了14個能夠正常說話的小孩,分成兩組做比較。

為了能夠更好的做對比,其中一組和平時一樣,另外一組則不停地給他們灌輸「說不了話」的觀念。最後對比的結果就是,這一組通過灌輸觀念的孩子出現了語言障礙,在和他人交流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困難。

類似於這方面的改變,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達成,因為在短時間內還有抵抗力。而是要通過潛移默化的給他灌輸觀念,等到基本上沒有什麼抵抗能力了,也就是說沒成功把觀念改變了。

2、身份改變法,所需一天

曾經有一個心理學上最著名的性格改變實驗,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想要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其實真的很簡單。

實驗在一座監獄裡,選了20名大學生作為實驗者,10人1組,每組都有不同的身份。一組是囚犯,一組是監管,讓他們自行在裡面表演各自的角色。一天過後,讓人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扮演囚犯的那一組人已經忘記了這只是一個實驗,變得非常懦弱,甚至於表現出屈服的狀態。而扮演監管的那組人,拋棄了他們的道德底線,表現出一個真正的監管者的樣子,甚至還開始毆打、傷害囚犯。

我們都認為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很難。但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只要有一定的條件,改變性格簡直太簡單了,他們就會「自我改變,」不需要別人插手。

3、權威壓迫法,只需要一瞬間。

這是一個真實的實驗,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你覺得一個人在權威的壓迫下,需要多久來改變自己的想法?其實只需要一瞬間就行。

這個實驗是這樣的,由三個人來進行,這三個人的身份分別為:老闆和員工,這兩名員工平時關係都非常好。老闆坐在辦公桌前,讓兩名員工說出對方的毛病,誰說得多就給誰升職加薪。

那麼在老闆的壓迫下,你覺得兩名員工會怎麼做呢?大家可能都會覺得,既然關係都這麼好,那是不可能在老闆面前說出對方的毛病的,但結果卻超出我們的想像,為了自己的前途,絕大多數人都說出來了。

這就表現出了,一個人在權威的壓迫下,拋棄所謂的人性、道德、思想、性格究竟有多快。

其實性格不是不可以改變,只是沒有特定的環境和特定的事物來改變罷了。

相關焦點

  • 這四個思想實驗到底有多強大?無比簡潔卻能改變世界
    這三個思想實驗都是無比簡潔優美的,但每一個都改變了世界。牛頓木桶思想實驗牛頓認為,存在一個絕對的、均勻的和數學的空間,它不會為外界所影響,永恆不變。而且只有相對於絕對空間的加速才是真加速!為了說明這一點,牛頓做了個思想實驗。
  • 心理學:毀滅一個人的內心有多簡單?看看心理學家是怎麼做的
    摧毀一個人有多簡單,在研究人類心理的心理學家面前,這似乎是一個很好回答的問題,他們能有能有無數種方法,摧毀一個人的心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心理學家是怎麼輕而易舉的摧毀人類心理的。1.恐懼實驗他最著名經歷就是開展了小艾伯特恐懼實驗。該實驗揭示了在一個嬰兒身上是如何形成對恐懼的條件反應的。實驗對象是一個叫阿爾伯特的小男孩,當他還只有9個月大的時候,研究者把一隻白色的老鼠放在他身邊,起初他一點都不害怕。於是實驗人員就在其腦後製造巨響,來使其恐懼。
  • 服從權威究竟有多可怕,這是上個世紀的心理實驗,至今備受爭論
    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心理學實驗,就是在特定的環境之下,任何人都可能會殺人,說了這麼多噱頭,來看看到底是如何吧。那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有個著名的心理學家,叫做米爾格拉姆,他招募五百個人,參與了有關記憶研究的實驗,每個人可以得到4.5美元的報酬,衝著這個錢,就有很多人來報名了。
  • 如何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對你撒謊?別瞎猜,心理學家告訴你答案
    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對你撒謊?別瞎猜,心理學家告訴你答案。01頻繁眨眼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與人交往時,我們的諸多感情都是從眼神中傳遞出來的。相對的,一個人在說謊時,眼睛也會有它的相應動作。說謊的人大都內心情緒不穩,會在說謊過程中頻繁眨眼,這也是他面部表情不受控制的一種具體表現。
  • 五個著名的思想實驗
    在哲學、社會學、倫理學等領域,常常會設計一些思想實驗來假設極端環境,或者讓抽象問題變得可以理解。歷史上這些著名的思想實驗,你知道幾個?5.電車難題「電車難題」要數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其內容大致是: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
  • 心理學實驗 |「道德直覺運作」的3個潛規則
    有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叫「有軌電車難題」。很多學者都論述過這個難題,是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有軌電車難題: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高速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幸運的是,你可以啟動扳道器,讓電車轉到另一條軌道上。
  • 心理學家表示:這3種人晚上幾乎不會做夢,看看你是嗎?
    心理學家研究後得出,這3種人幾乎不會做夢!人類壽命有限,1/3左右的壽命都在睡眠中度過,在睡眠當中,我們會夢到稀奇古怪的夢境,對於夢境的產生,沒有一個人能夠給出解釋,有人說夢境的出現是因為另一個宇宙中,我們所經歷的事情,所以在夢境中會有各種不同的景象,對此科學家和心理學家一直在研究當中,他們認為以下這三種人幾乎不會做夢,看看你是嗎?
  • 心理學家:通過這四種洗腦術,控制一個人很簡單
    說到傳銷,眾所周知,傳銷是一個有組織、嚴密性的內部組織。從真實的例子,以及新聞中的信息,我們可以知道,一旦你被騙進了這個組織,你的自由就會被完全剝奪,你將不能隨意行事,你將嚴格服從組織者和領導的安排。這只是個假象。真正可怕的不是身體被禁錮,而是思想,你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會被它們完全同化和控制。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你所有的抵抗都將毫無意義,最終成為他們的傀儡和利潤工具。
  • 10個著名的思想實驗你知道幾個?
    A.電車難題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杆,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那個瘋子在那另一條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應該拉拉杆嗎?
  • 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
    古往今來,無數人為了探明這兩個世界而孜孜以求,從星空到心靈,湧現出佔星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心理學家等等。 不過,人類想要弄明白自己似乎要比弄清楚宇宙更難一些,從1879年第一個心理學家威廉·馮特在萊比錫建立心理學研究實驗室,人類才打開了了解自身的大門。
  • 心理學:一個人思想境界越高,越是會拒絕這3件事情!
    七七有話說:一個人青年時期,思想境界的養成與他所受的教育有關,但是當他脫離了學校,開始在社會上滾爬奮鬥並且獲得一些成就,思想境界就會隨著他所經歷的人和事逐步提高,一個眼光長遠,明是非的人,是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內心究竟想要什麼
  • 環境影響有多大?監獄實驗告訴你!
    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心理學自然也需要無數經過科學論證的實驗來探索和驗證理論。相比於其他生命科學多採用動物實驗而言,心理學的實驗對象比較特殊,因為許多都是由真正的人來擔任。有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想要探索,環境是否能改變一個人,於是他就在大學裡招募了二十四個身強力壯、心理健康的小夥子,把他們叫過來說:「孩子們,我這有個好活兒:咱們一起玩個遊戲,和天黑請閉眼差不多。」 「教授,二十多個人玩會不會太多了啊?」「不會不會,咱們這樣,你們中的九個人扮警察,還有九個扮犯人,警察和犯人各有三個替補,我扮法官。
  • 不但殘忍還自負,三個故事告訴你,愛迪生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不但殘忍還自負,三個故事告訴你,愛迪生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只要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不會對愛迪生這個名字感到陌生,我深深的記得剛進入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看到學校牆壁上掛著愛迪生的畫像,下面還有一行字「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
  • 讓你糾結萬分的思想實驗
    它們像是為思想準備的一份大餐,最終給出複雜的答案。當然,思想實驗本身也會有無法理解的時候,這並不奇怪。  我們選出5個著名的思想實驗,或許你也會想玩一玩,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在腦袋裡跑上跑下的過程也許讓你感到糾結。  1  缸中的大腦  【領域】涵蓋了從認知學到哲學到流行文化等各個領域。
  • 心理學家:寶寶出現這幾種行為,說明你在培養一個高智商的孩子
    身為孩子家長,我們一想到孩子聰明就會想到「智商高」,那麼智商究竟是什麼呢?智商即「智力商數」。智商數越高智商越高,就是一個人智力檢測與同齡人相對比的一個指數。是由德國心理學家施恩特在1914年提出的,後來被斯坦福教授推孟完善,現在被廣泛運用於智力檢測。此圖是著名的斯坦福-比奈量智商分布圖,愛因斯坦的智商高達160以上,是當今智商檢測的重要依據。
  • 世界10大著名思想實驗,想明白5個就算厲害!
    這個思想實驗涵蓋了從認知學到哲學到流行文化等各個領域。這個實驗的內容是:想像有一個瘋狂科學家把你的大腦從你的體內取出,放在某種生命維持液體中。大腦上插著電極,電極連到一臺能產生圖像和感官信號的電腦上。因為你獲取的所有關於這個世界的信息都是通過你的大腦來處理的,這臺電腦就有能力模擬你的日常體驗。
  • 心理學家:你與父親的關係,決定了你「命」有多好
    如果說有一段關係,能對一個人的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那麼不用想,我們也知道,這是與父母的關係。部分心理學家有這麼一個觀點:一個人與母親的關係,會影響一個人的表層性格,但一個人與父親的關係,則會影響更深入,更本質的東西。甚至可以說,這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命運。
  • 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圖)
    (原標題: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圖))
  • 心理學家:小時候這3經歷多的人,骨子裡很自卑,很負能量
    很多的時候,人是不會承認自己內心是自卑的,因為承認自卑,就等於承認自己不行,承認自己不好,這是非常打擊一個人的自戀的,甚至會讓一個人有羞恥感。但是殊不知,不承認、不接受,就不會有改變,就會被骨子裡的自卑所牽制。
  • 梁文道做客B站「宅現場」:講述好奇與思想實驗的那些事
    事實上,如果沒有這場突如其來的瘟疫,也許我們還過著平靜的生活,還在按部就班的履行之前定下的計劃……但總而言之,絕對不是在家裡面宅著。這就像是電影當中的劇情一樣,也許因為某個事件(甚至有可能微不足道),一個人的未來或許就會被從此改變。在科幻設定裡,這被稱之為平行宇宙;而在文學界,這被稱之為what if history,也即假如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