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時候,人是不會承認自己內心是自卑的,因為承認自卑,就等於承認自己不行,承認自己不好,這是非常打擊一個人的自戀的,甚至會讓一個人有羞恥感。
但是殊不知,不承認、不接受,就不會有改變,就會被骨子裡的自卑所牽制。如果你找一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去療愈自己,他往往也會把你的這份自卑「掰開」給你看,即他會剖析這份自卑的來和去,他不會越過去,直接給你一些所謂的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因為看見自卑,承認和接受自卑,就是最重要的療愈。那沿著這個角度我們就看看,普通人的自卑是怎麼樣來的,它又會怎麼樣影響我們。
一般來說,小時候這3經歷多的人,骨子裡會很自卑,在自卑感的影響下,自我一直被壓抑,也就很容易有負面情緒,變得負能量。
1、被忽視的經歷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生命的本質需求是希望被看見,那麼被忽視的人無疑將是不被看見的,因為不被看見,所以總是在追求被看見。
我的一個來訪者招娣(化名),她是一個化妝品公司的銷售員,形象氣質各方面很不錯,可是她不會與別人相處,她也不喜歡社交,身邊也沒有幾朋友。
她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作為家裡的老二,她說她沒有存在感,姐姐會賺錢,弟弟能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疼愛,而她總是被忽略,她只有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爸爸才會誇獎她。
因為這樣的成長環境,她變得敏感、自卑,所以她總是覺得自己是不被接受的,她也會敏銳地覺察到別人的情緒,不讓別人討厭,能讓別人喜歡。
而當一個人把注意力和精力全部放在外界,放在別人身上的時候,她就會過度消耗自己,她就會感到累,所以她就會迴避社交,因為社交對於她來說是一種損耗。
2、被否定的經歷
有一個不成文的說法,說一個孩子被誇獎五千次就會獲得很好的自信,當然這或許只是一個說法,不過這也說明了誇獎對於一個孩子是多麼的重要。
可是在我們的環境中,父母很少當面誇獎孩子,因為對很多的父母來說,潛意識裡他們認為誇獎孩子,就等於承認自己不行,所以我們見到的很多現象就是父母對孩子一味地的否定。
比如來訪者A給我說,她的媽媽在她跟前總說她啥也不會幹,啥也幹不成,仿佛在媽媽眼裡,她就是一個低能兒;來訪者B給我說,小時候他語文考了98分,全班第一名,他飛奔回家,告訴爸爸這個喜訊,沒想到爸爸說,另外兩分去哪裡呢?你太粗心了,稍微細心一點,不就不會失分了嗎?
父母之所以這樣做其實是把自己內心的自卑甩給孩子,因為容易否定別人的人通常是自己太自卑,他跟別人的關係無法平等,必須是「我行,你不行」,親子關係也一樣,他也怕「你行,我不行」,所以這樣的父母會極力否定孩子,名義上是怕孩子驕傲,其實是為了補償自己的自卑。
當然會有一些父母在背後,在別人跟前誇獎自己的孩子,其實這樣做的時候,他還是在構建「我行,你不行」的關係,因為這時候,孩子對他來說,只是自己的一部分,他需要拿這部分來和別人比較。
3、被責罵的經歷
除了否定,還有言語上的責罵。一旦開「罵」,就會在言語上對孩子造成傷害,特別是那些貶低性的言語,會讓孩子以為描述的那就是他自己,自己就是父母口中的那個樣子。
這樣的言語性傷害想必你也經歷過,或者你也聽過,這裡就不羅列了。你可以回想一下,小時候你的父母或者老師對於你的責罵,那些言語有多少是謾罵,又有多少是貶低。它對於你的自尊體系是不是有負面的影響。
骨子裡自卑的父母,很容易就把自卑甩給幼小的孩子,上述三種經歷,如果你有過,如果你還沒有「看見」它們,極有可能你就會把它們傳遞給你的孩子。
所以請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去回憶和看見這部分,接受和承認它,看見即療愈,看見本身就會帶來力量,願你能得到這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