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昨天看電視劇的時候,刷到一個片段。父母看著眼前戴著耳釘、頭髮五顏六色的兒子說道:在你小時候我就看出來你長大不是個正經人,看你現在的穿著打扮,妥妥的社會青年。兒子自顧自的做著自己的事情,無動於衷。小小的一個片段,就扎痛我的心。
因為在我時候,我的父母也說過類似的話,那個時候我特別調皮,不愛去上課。父母就說:你看你就不是讀書的料,長大之後只能種地。關於父母,他們都特別喜歡根據小時候的一件事情,去判定孩子長大後的人生。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孩子貼上標籤,試圖定義他以後的人生。
體現在孩子身上的「標籤」
但是這種標籤也往往是有用的,比如說一個孩子笨,不聰明,那漸漸的就會發現,這個孩子的行為舉止,都透露著笨。其實,不是孩子笨,而是在父母的潛意識裡就早早的給孩子貼上笨的「標籤」。在這個潛意識的影響下,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是圍繞笨展開的。因為一旦觀念先入為主,就會形成固定化的思維。
就像有的父母覺得自家孩子哪裡不好不好的,慢慢的就會發現,孩子這裡確實不好。其實,一旦父母形成這樣的想法,就會無意識的促使孩子向這個角色轉變。就算孩子不是如此,父母的大腦也會自動帶入。為啥娃最終會變化父母討厭的樣子?心理學家:源於父母隨意貼標籤。
標籤式效應
標籤式效應指的就是,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如果被貼上標籤時,那麼他就會做出與標籤相一致的行為。這種行為是在貼標籤之後引起的,所以也被大家稱為「標籤式效應」。心理學家貝科爾說:個體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那種人。
1972年,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羅森漢恩進行了著名的「假病人實驗」。在實驗開始之前,教授招募了8個人假扮病人,他們的職業各不相同,有兒科醫生、心理學家、研究生、精神病學家、畫家、家庭主婦。這幾個假病人都告訴精神科的醫生說自己有嚴重的幻聽,但除了這個症狀,其餘一切良好。
結果,他們中間有7個人被診斷為狂躁抑鬱症。在被送往精神病院之後,他們都不再假扮,連幻聽的情況也沒有了。但是,裡面的醫生和護士都不相信他們,認為他們只是病情加劇了而已。之後,假病人要求出院,但此時醫生也不相信,還說他們的病情更加嚴重了。
總結:一旦醫生人員診斷這個人有精神病的行為,就會把這個人的一切行為都看作反常。就像一個孩子被父母貼上笨蛋、壞孩子的標籤,那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在他們看到都是差勁的。因為一旦被貼上標籤,人們的思想就很難改變。
孩子被貼上「負面標籤」,會帶來什麼危害
01、遇到問題就逃避,變成「鴕鳥性人格」
鴕鳥在遇到天敵的時候,不是想著怎麼去逃脫,而是把頭埋在土裡,去逃避。其實鴕鳥的速度很快,如果全力逃的話,未必會被天敵捉到,但是它沒想逃,而是躲起來。覺得只要自己看不到對方,就是安全的。殊不知,只是掩耳盜鈴,自己的身子都裸露在外面。
如果孩子被長期貼上負面標籤,他會覺得自己的努力都是無用的。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只是想著去逃避,而不是正面面對。曾看到一個新聞,武漢某女大學生流浪12年。因為當時找工作不順利,再加上身份證丟了,無顏面對父母,所以就撿垃圾為生,一過就是12年。她的父母為了找她,賣了家裡的車和房子,找了數十個城市。
遇到問題就逃避,而不是想著解決。作為父母,我們不可貿然的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02、出現自卑情緒,膽小敏感
一旦孩子在心底認同別人給自己貼的標籤,就會變得越來越敏感自卑。不要給孩子貼上聰明或者笨蛋的標籤。說孩子聰明的話,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天生就聰明,從而不去努力,就像仲永一樣,長大後泯然眾人。到最後,優勢也會變為孩子的劣勢,難免不會產生自卑情緒。
如果給一個孩子貼上笨的標籤,那他的行為在別人看來都是蠢的,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就會變得膽小、敏感、自卑,就會從心底否定自己。
孩子已經被貼上「負面標籤」,父母應該怎麼做?
01、從心底認同孩子,用語言讚美孩子
沒有壞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如果之前已經給孩子貼上標籤,那現在就要努力的從心裡去除標籤。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要想著孩子美好的一面,多鼓勵和讚美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從心底認同孩子,因為就算說的再好,有時候行為舉止也會暴露真實想法。所以一定要從心裡去除對孩子的標籤,真心的認同孩子,用語言讚美孩子。
02、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
孩子是一邊試錯一邊成長,所以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要了解孩子犯錯的深層次原因,了解孩子為什麼犯錯。在了解清楚後,教育孩子。千萬不可在沒有了解前因後果的情況下,就責罵孩子,要不然會給孩子負面的心理暗示,也會造成父母對孩子的誤會。
03、教會孩子不要過多在意別人的看法
適當的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會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但是過多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就會非常心累,而且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會因為自己的改變而改變。
就像前段時間熱播的《哪吒》,裡面有一句經典臺詞:人們的成見就像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別想搬動。既然搬不動,那就索性不去在意。就像李靖對哪吒說的一樣:別去在意別人的想法,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算。
作為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不給自家孩子貼「負面標籤」。再者,就是不讓孩子過多的在意別人的想法,只要做自己喜歡的自己,那便是最好的事情。
-----------------------
關注【好孕】,你想知道的科學備孕、孕期護理、胎兒發育、產後護理,寶寶發育,時尚教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此外,還有我們的特邀作者,從自身經歷出發,講述育兒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