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男孩》:面對孩子的特別,「羅森塔爾效」是父母教育小幫手

2020-12-06 劉愛芹聊育兒

關於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不要給予他們期望這個問題,有的人是持支持觀點的,理由是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而有的人是持反對觀點的,理由是會給孩子太大壓力,不利於孩子成長。

就我個人而言,我是支持的,前提是得正確的給予孩子期望。如果你不相信正確的給予孩子期望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幫助,那麼你一定要去看看《奇蹟男孩》這部電影。

當時看完這部電影,我內心的感受是相當震撼的,影片的主角——小男孩奧吉因面部做了非常多次的手術,所以他的臉上有非常多的傷痕,這也使得他從小就戴著太空帽生活。

他也曾害怕自己上學的時候會被同學排斥,也曾自卑過,但是他的父母、同學、老師都沒有放棄他,認為他和普通的孩子沒有什麼兩樣,在周圍所有人的尊重下、鼓勵下、期望下,奧吉自己也逐漸認可自己最終成為一個優秀的、奇蹟般的男孩。

奧吉為什麼能夠擺脫常規創造奇蹟呢?因為身邊所有的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對他說——你能行!你很棒!我們都很愛你。可以說,他們無一不認為奧吉能夠成為一個和普通人無異、陽光、積極的小男孩,正是這些帶有極大鼓舞力量的期望和信念讓奧吉不斷蛻變、創造奇蹟。

除了這部影片可以說明期望給孩子成長帶來的幫助之外,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也同樣可以證明。

羅森塔爾效應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曾經做過一次實驗:

該實驗在小學進行,他們先對所有班級的學生做了一次測驗,在測驗結束後便給了學校校長和老師一份名單,並告訴他們名單上的人非常有前途,同時讓知情者不要告訴任何人,避免實驗不準確。可是實際上,這份名單上的人是羅森塔爾隨便選的,可讓人驚奇的是,之後在再一次的測驗中,這部分隨意選出的學生居然真的個個表現得都很優秀。

有這樣的結果其實就是因為教師受到名單的影響而對在名單上的人給予了非常高的期望,這些期望可能會通過更高的關注、更多的表揚等等方式傳遞給學生。

而學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期望就相當於受到了鼓勵和認可,自然也會成長為老師所期望的那種人,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不僅可以讓奧吉創造奇蹟,還可以給我們普普通通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羅森塔爾效應帶來的幫助

首先,從心理上來說,孩子的心理會更加健康,更加樂觀,就拿《奇蹟男孩》來舉例,如果奧吉周圍的人都是排斥他、嘲笑他的,那麼他的心理一定會更加自卑、脆弱和敏感;正是大家堅信他和普通人無異的信念和傳遞給他的——他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這樣一種期望,讓他成為了一個堅強、陽光的人。

其次,奧吉是在大家的期望、鼓舞和信任的條件下獲得蛻變和成長的,那麼他在下次面對他人因受挫而灰心、痛苦時,也會感同身受般的給予他人幫助、給予他人可以走出困境的信任和希望,這是羅森塔爾效應給孩子行為上帶來的正面影響。那麼,我們該如何運用羅森塔爾效應教育孩子呢?

如何藉助羅森塔爾效應教育孩子?

第一,基於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需求來給孩子期望

給孩子期望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這是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需求。要知道孩子也是一個有意識、有思想的獨立個體,他們也會對自己的未來有所期待和規劃,也會想過自己究竟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父母要先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並鼓勵孩子,告訴孩子自己相信他可以成為他想要成為的人。

第二,給孩子適當的期望

那些反對給孩子期望的家長主要就是怕自己對他們的期望會給他們帶來壓力和負擔,我認為如果孩子對於父母給予的期望感到有壓力,那麼其中一個原因有可能是因為父母給的期望太高。

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給孩子適當的期望,並不是過高的期望,那麼什麼是適當的期望呢?

我認為我們可以借鑑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念,他認為教師如果想要在教學中取得教學效果,那麼就一定要考慮兒童現在的水平,然後走在他們現有水平的前面,通過他人的引導使兒童獲得比現有水平更高的水平。

也就是說,我們給孩子的期望也要考慮孩子現在的水平,然後給出比當前水平高一些的期望,最後在自己或者老師的引導下,讓孩子達到目標。

第二,給予期望的同時也給予鼓勵,給孩子樂觀向上的成長環境

孩子對於父母給予的期望感到有壓力的第二個原因就是父母只給了期望卻沒有給予鼓勵、信任、和愛。首先,即便給了孩子期望,孩子也不可能馬上就達到期望值的,他也需要經歷心理歷程、發展歷程。在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因為一次的失敗就對孩子口不擇言,或對孩子失望那麼孩子就會有壓力。

正確的做法是給孩子鼓勵、信任和愛,給他們打氣,讓他們不會因為失敗而懷疑自己,依然深信自己能行、能夠成為父母所期望的人。

獲得過諾貝爾獎的巴雷尼曾經因病致殘,他也曾一度心灰意冷過,俗話說「傷在兒身,疼在娘心」他的母親內心也深受煎熬,但是她依然強忍悲痛對巴雷尼說她相信他是一個有毅力、頑強的人,她相信他可以重新站起來。

因為受到母親的鼓舞,巴雷尼堅持每天練習走路,並且將這份堅韌運用到學習中成為了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所以,父母們要記得在給孩子期望的同時也要像巴雷尼的母親一樣給孩子鼓舞、愛和信任。

當周圍所有的人為了奧吉他可以像個普通孩子一樣生活甚至獲得更好的信念和期望之後,奧吉成為了那個奇蹟男孩;當巴雷尼的母親給了巴雷尼他可以重新站起來並且戰勝苦難的信念和期望之後,巴雷尼不僅戰勝殘疾甚至獲得諾貝爾獎。可以說適當的期望、鼓勵給人的成長帶來的幫助是巨大的,也因此,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要多多重視羅森塔爾效應。

相關焦點

  • 孩子無法面對自己的缺陷,《奇蹟男孩》的故事值得父母學習
    「你天生與眾不同,不必躲躲藏藏」,《奇蹟男孩》裡的這句臺詞深深的觸動了我。是的,我們天生與眾不同,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害怕這種與眾不同,因為這樣讓我們脫離了正常的生活,讓我們看起來一點也不酷。如果正確和善良只能選一個,請選擇善良《奇蹟男孩》大概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小男孩奧吉從出生開始就和其他的孩子與眾不同
  • 《奇蹟男孩》:豆瓣8.6分,看「抱持性父母」如何為孩子創造奇蹟
    這部電影講訴了一個面部有缺陷的男孩奧吉在父母、老師朋友的幫助下順利成長的故事。奧吉因為天生面部缺陷一開始由母親在家教育,直到五年級他才去普通學校。 這是個好事,但對奧吉來說是恐懼的,因為面部缺陷和自己的害怕以及出於自我保護的原因,他帶著太空頭盔去學校,然後卻受到周圍人異樣的目光以及同學的排斥、朋友的"背叛"。
  • 豆瓣8.6《奇蹟男孩》:「羅森塔爾效應」在孩子教育的運用及意義
    現在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夠給孩子帶來最好的教育,因為始終相信著好的教育,能夠成就一個有出息優秀的孩子,成為每個人口中所讚嘆的好孩子。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許多父母可謂是不擇手段,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在學習上,都給孩子定下了嚴格苛刻的規則,甚至有些家長給孩子報了許多補習班,但是事實上,想要成就一個優秀的孩子,單憑孩子自己的努力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作為家長的我們給孩子灌輸的教育是否正確科學。接下來介紹一部經典的教育電影名字叫《奇蹟男孩》,在豆瓣評分8.6分。
  • 《奇蹟男孩》:這5點啟示,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欺負的原因,比如:個子矮、瘦弱、帶眼鏡、單親……身為這些孩子的父母,該怎——小婚家上周末,我去看了電影《奇蹟男孩》,開場幾分鐘就賺足了我的眼淚。電影的劇情其實很簡單,講述了一位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奧吉,如何進入普通學校,並重拾自信、積極面對生活的勵志故事。但其中蘊含的教育觀、人生觀卻值得每位父母深思。
  • 孫儷強烈推薦的《奇蹟男孩》:到底有什麼值得父母學習的?
    這一個片段,看得人特別催淚。   孩子的內心世界就是那麼脆弱,受到了外界傷害以後,瀕臨崩潰,經常會有自我放棄的念頭,這個時候父母的勸慰和關愛尤其重要!   家人的力量,是無窮的,愛的力量,可以創造奇蹟。
  • 重溫《奇蹟男孩》:父母的成長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奇蹟男孩》 豆瓣評分8.6 家庭教育電影一個年僅10歲,經歷了27次手術的小男孩,因外表異於常人,每天戴著一個巨大的太空人頭盔,不願走出家門,自卑且孤獨。在家人的鼓勵和支持下,他終於在四年級的時候,勇敢踏進學校大門,並拿到學校授予的的亨利沃德畢奇爾勳章,還獲得了一大群好朋友。
  • 電影《奇蹟男孩》:男孩天生殘疾,父母的教育讓他有了燦爛的人生
    大家好我是陳小熊,今天講一個天生面部畸形的男孩積極面對生活,得到大家尊重的電影《奇蹟男孩》。奧吉是個10歲的小男孩,從他出生的那一刻就註定了他不是一個平凡小孩,奧吉天生面部畸形,他一共做了27次手術才變成現在的樣子。
  • 《奇蹟男孩》: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怎麼辦?父母應提早處理
    在2018年上映的《奇蹟男孩》中,就講述了一位有先天性缺陷的孩子,生活艱難但不失溫馨的故事。陷入「習得性無助」的奧吉,仿佛將自己包裹在箱子中,無法自拔奧吉是一個患有天生面部缺陷的孩子,正因為如此,他從小在家學習,直到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他才有機會去學校。
  • 《奇蹟男孩》呈現出了成長的煩惱以及父母親子的關係
    《奇蹟男孩》呈現出了成長的煩惱以及父母親子的關係,還讓包容這一品質在最後無限放大,最後在校園裡同學們對小男主的包容和理解也和《奇蹟男孩》中的奇蹟遙相呼應了,這也是影片的催淚點和值得讚賞的一點,即使心腸再硬的人也會被這溫暖的場景所感動!
  • 《奇蹟男孩》:豆瓣評分8.6,10歲男孩頭盔下的秘密
    《奇蹟男孩》的男主角是一個生下來就與眾不同的男孩,奧吉出生的時候就有面部缺陷,在經歷了27次的面部整容手術後,他依靠著自己對生命的渴望和旺盛生命力活了下來,由於面部的特殊奧吉從小待在家裡,由他的母親伊莎貝爾來對他進行教育。
  • 《奇蹟男孩》心理電影解讀
    前言我們無法知道奇蹟產生的確切時間,正如注水入瓶,一滴一滴注入,最後必有一滴會使它溢滿;同樣的,一連串的善意,總有最後那麼一次會使心靈滿溢,產生奇蹟。這是一個關於奇蹟的故事,與其說小主人公奧吉創造了奇蹟,不如說是周圍的善意創造了奇蹟。
  • 《奇蹟男孩》| 哪有什麼奇蹟,不過是遇到了真心對你好的人
    今天,姐要為大家推薦的電影是《奇蹟男孩》——1月19日剛剛上映,被稱為2018年第一顆催淚彈,適合父母帶小孩子一同觀影。姐最初關注到這部電影,是被它的豪華陣容所吸引。男主由美國當下最炙手可熱的青年演員雅各布·特瑞布雷飾演。
  • 奇蹟男孩:我被傑克這個男孩暖到了
    奇蹟男孩:我被傑克這個男孩暖到了奇蹟男孩這個電影看片名就知道肯定是一個男孩因為某些方面和我們正常人有點什麼區別的,然後通過某些方面或者愛或者善良影響著周邊的人的看法或者影響周圍人的行為,帶著這個片名和我理解的這個電影要演的是什麼看了這部電影
  • 豆瓣8.6《奇蹟男孩》|淺析培養孩子融入社會能力的核心三要素!
    豆瓣評分8.6分的《奇蹟男孩》,劇情簡單但是勵志、感人,最重要的它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教育意義,無論你是家長還是孩子,都能在這部影片中受到啟發。本文將從主人公成功是如何克服困難,培養自己的社交能力,建立自己社交圈子的角度來解析這部影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適合父母陪孩子一起欣賞的5部教育題材電影,父母必看
    教育的本質是父母在自己的人生當中,尋找教育孩子的真實目的,這個過程艱辛而多變。隨著閱歷、知識的不斷增加,價值觀的不斷重塑,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斷改變,意義也更多維屬於正常現象。在別人的故事裡總結自己的經驗也是一種捷徑。
  • 豆瓣8.6高分電影《奇蹟男孩》|10歲男孩頭盔下的秘密
    @南娛北影《奇蹟男孩》2017年上映,故事圍繞帶有先天性面部殘疾的10歲小男孩奧吉,父母決定送他去學校讀書展開。奧吉在學校,經歷了同學的嘲笑和霸凌,最終被大家接納。《奇蹟男孩》的奇蹟催化劑是愛,是所有人的關愛和包容。01: 奧吉從出生就註定了他的與眾不同,姐姐維亞說他:「註定不會淹沒在人群中。」奧吉一直被父母保護在家裡,他一共做了27次大大小小的手術。奧吉喜歡探索太空和萬聖節的各種Cosplay。
  • 睿智燈塔-比愛孩子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毫無保留的愛
    父母毫無保留的愛,讓我們有底氣去追逐詩和遠方。父母毫無保留的愛,讓我們有勇氣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父母對孩子毫無保留的愛,是孩子生命中最大的底氣。電影《奇蹟男孩》(同名暢銷書)中的小主人公奧吉,是一個天生臉部畸形的小男孩,在歷經27次手術後終於活下來了,卻不得不面對難以修復的「醜陋」容貌。
  • 《奇蹟男孩》逆襲連續兩周末上座率登頂 密鑰延期
    《奇蹟男孩》逆襲連續兩周末上座率登頂 密鑰延期 全奧斯卡陣容聯袂出演,11歲「預備影帝」挑戰特效化妝成為絕對看點,而片中暖心勵志的故事、正向積極的情感內涵更是激發了父母帶孩子去看電影的熱情。該片票房已突破1.5億元,上映三周實現排片及票房逆襲,並連續兩周末獲得公映影片上座率第一,展示了「奇蹟」票房曲線。在各大購票口碑平臺上的輿論評價也是一路狂飆,貓眼9.3、淘票票9.2,豆瓣8.6,綜合評分更是位列同檔期電影第一。
  • 《奇蹟男孩》:豆瓣8.6分,一場感悟成長與救贖的電影之旅
    《奇蹟男孩》是一部溫暖的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帕拉西奧的同名小說。《奇蹟男孩》是她的處女作,她憑藉此作一舉成名,連續超過一百二十周蟬聯《紐約時報》童書排行榜榜首。奧吉出生時面部就有先天缺陷,在經歷了27次的面部整容手術之後,他靠著旺盛的生命力活了下來。
  • 《奇蹟男孩》的成長之路,正能量少年的愛,家庭教育值得父母學習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夢想能量號,我是列車長樹苗,希望這趟列車能帶給大家愉快的旅行,今天我們來說一個十分勵志、十分治癒的電影,我相信大家都熟悉這部電影,這部電影2017年在美國上映,在之後的一年國內上映,豆瓣評分高達8.6分,是有一個叫雅各布.特倫布萊主演的電影,這部電影名字叫奇蹟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