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無法知道奇蹟產生的確切時間,正如注水入瓶,一滴一滴注入,最後必有一滴會使它溢滿;同樣的,一連串的善意,總有最後那麼一次會使心靈滿溢,產生奇蹟。這是一個關於奇蹟的故事,與其說小主人公奧吉創造了奇蹟,不如說是周圍的善意創造了奇蹟。歡迎收聽今天的心理電影解讀:一個關於奇蹟的故事——《奇蹟男孩》。
奧吉從生下來就知道自己不普通,不是因為其他,而是那張經過了27次手術,仍然會嚇哭小朋友的臉。為了保護奧吉,媽媽放棄了碩士畢業的最後一篇論文,在家教導他、陪伴他。直到五年級,奧吉的爸爸媽媽發生了爭吵,儘管爸爸擔心奧吉還不足以能夠應對外面的環境,但媽媽依然決定將奧吉送入學校,讓奧吉與小鵬他交往,就這樣。
奧吉將獨自面對外面可能並不善意的環境。(心理解讀:奧吉媽媽知道奧吉遲早要步入社會,而現在正是上中學的年紀,奧吉需要學會去面對外來的環境,這樣才能真正成長。很多的家長擔心孩子受傷,對於孩子過渡保護,不給予成長的空間,最終就是步入社會後,因不能適應環境而痛苦,甚至傷人傷己。)
「如果要從正確和善良中選擇,請選擇善良。」
奧吉極度不安的來到學校,面對一群很難掩飾自己對奧吉外貌好奇並且害怕的同學,奧吉感到孤獨而難過,他痛苦地問媽媽「我為什麼這麼醜?」媽媽不是像其他人一樣勸解、安慰奧吉,而是用自己額頭上的皺紋讓奧吉知道,每個人臉上都有印記,這些印記記錄著我們的走過的路程,這些印記從來不醜陋。
停聽了媽媽的話,奧吉恢復了心情,重新去面對未來的生活。(心理解讀:心理學家埃利斯認為,激發事件只是引發情緒和行為後果的間接原因,而引起行為的直接原因則是個體因激發事件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解釋。
奧吉之所以會覺得自己容貌醜陋,正是因為奧吉對自己臉部的認知造成的,媽媽告訴奧吉那只是每個人獨特的印記,從認知上改變了奧吉對外貌的看法,從而也讓奧吉學會接受別人對自己外貌的不恰當認知。)
奧吉回到了學校,他幽默而博學的內心開始吸引大家,他有了關係親密的朋友——傑克,雖然中間有過不愉快,但他們仍舊彼此幫助,彼此守護,這不就是普通人的友誼嗎?奧吉終於開始像一個普通人一樣地生活。
「你在,所以我存在。」
奧吉的姐姐維婭是一個既懂事又省心的女孩,他對弟弟有著特殊的感情,總在奧吉需要支持的時候站出來寬慰他。因為弟弟的特殊情況,父母把生活的中重心都放在了弟弟的身上,維婭壓抑了自己對父母的需要。
可是,在最愛自己的奶奶離世和唯一理解自己的閨蜜米蘭達疏遠她後,她陷入了孤獨中。就在這時,賈斯廷出現了,他給予了維婭陪伴與關心,讓維婭重新獲得了心理的支持。
米亞達與維婭一起長大,米亞達的父母總有自己的事情,這讓米亞達特別羨慕維婭一家的溫馨,她在夏令營中借用維婭的身份,獲得了大家的友誼,但因
擔心借用身份的事情被發現,而疏遠維婭。在春季戲劇表演時,米蘭達看到觀眾席上維婭的一家,想起了自己和她們一起度過的愉快的聖誕夜,上臺之前她以自己胃痛為藉口,把主角位置讓給了維婭,在舞臺上發光發熱的維婭也讓她父母意識到長久以來對她的忽略。通過這件事米亞達也恢復了和維婭的友誼,重新走進了溫馨的維婭家。
(心理解讀:社會支持是指人們感受到的來自他人的關心和支持。每個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人,需要獲得社會支持,遇到問題時才能更好的解決。維婭和米亞達都缺少父母的支持,所以在成長中或多或少會感孤獨和難過,好在維婭的父母意識到了這點,而現實中很多父母到最後都沒有意識到,孩子有問題就一味責怪孩子,孩子缺乏有效的支持,很難獲得成功,更難獲得真正的快樂。)
「善良一點,因為每個人都在與人生苦戰。」
在慈祥的圖始曼校長和溫暖的布朗老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大家慢慢放下對奧吉外貌的偏見,讓奧吉有了更多的朋友。布朗老師給大家最新的箴言是「善良一點,因為每個人都在與人生苦戰」。
周圍的人對奧吉善良而溫柔,讓他有了直面自己外貌的勇氣;奧吉面對傑克的傷害選擇了善良,讓傑克保持了內心最美好的品質;校長在朱利安多次欺負奧吉時,選擇了相信朱利安內心隱藏的的善意……
奧吉並不知道他為什麼會獲得比徹獎,他只是和其他人一樣,在學校裡度過了5年級。但這本身就是奇蹟,締造奇蹟的不是奧吉一個人,而是他的家人、他的同學們、他身邊所有懷抱善意的人……
「沒有人是普通的,每個人都值得大家為他鼓一次掌。」而這,正是所有人共同締造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