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入門心理學

2020-11-24 騰訊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做好父母這份職業,是父母養育孩子最重要的事業!

那麼,如何做稱職的父母?首先,父母必須掌握養育孩子的心理學常識;其次,父母要知道養育孩子的誤區。只有了解和懂得,才能更好的引導和培育出健康快樂的孩子。

確定孩子的性格類型:因材施教

性格是先天的,無好壞之分。孩子的性格類型分為:自我認知型、社會模仿型、開放思考型、逆向思考型。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徵,才能做好因材施教。

根據孩子的性格進行因材施教,其策略著眼點不適改變孩子的性格天性,而是旨在改變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幫助父母接受、理解、尊重和欣賞孩子個性特徵的基礎上,規避不利的和錯誤的方法,引導孩子增強補弱、揚長避短,最終使孩子個性和技能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

熟悉孩子的常見心理:有的放矢

(1)叛逆心理

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有叛逆心理,不要太著急,先思考分析原因,然後採取合適的方式進行引導教育,幫助孩子度過「消極反抗期」,讓孩子心理恢復健康。

(2)依賴心理

心理學家認為,缺乏自主性的孩子,通常是那些在情感上、情緒上高度依賴父母的孩子。父母一旦發現孩子這不願意做,那也不願意,任何事情都要依賴父母來完成,就必須及時採取行動,幫助孩子克服。

(3)自私心理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自私行為是在後天中行程中,跟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父母經常順應孩子的要求很容易助長孩子的自私心理。

(4)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的產生,源於自尊。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給予孩子尊重,同時多鼓勵孩子與同齡夥伴交往,以及多參加集體活動。

(5)自負心理

孩子之所以產生自負心理,一方面是對自己的認識產生了偏差,另一方面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能力。

(6)嫉妒心理

父母的嫉妒心理、不適當的教育方式都會造成孩子的嫉妒心理。同時孩子的好勝心,也會導致孩子產生嫉妒心理。父母應該及早引導和教育孩子樹立良性競爭的管奶奶,幫助孩子擺脫可怕的嫉妒魔咒。

(7)自閉心理

自閉心理的產生一方面跟孩子的性格有關,內向的孩子更容易產生自閉。另一方面跟父母忽視孩子,對孩子缺少關愛造成的。

(8)任性心理

隨著孩子心理的發展,逐漸開始接觸更多的事物,而不管這些事物是否對自己有利、適宜。這種情況下,父母要及時引導孩子。另外,父母的過度溺愛和放縱,也是導致孩子任性的原因。

尊重孩子的安全邊際:平等原則。

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空間:適度關注。

愛孩子,更要會懂孩子:細心原則。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推薦書單:最適合自學的入門心理學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推薦書單:大學入門級心理學沒你想的那麼難說起心理學,相信日常生活中的我們大多數人都略知一二,但是具體心理學是什麼,可是誰都說不上來,總覺得是高大上非常高深的東西,而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推薦書單:入門級心理學沒你想的那麼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入門級心理學都是在講一些什麼事情。
  • 好書推薦:心理學入門經典書籍《心理學與生活》
    如果要問心理學入門所必讀的經典書目有哪些,可以羅列出很多。但是如果只能推薦一本,那一定是這本菲利普·津巴多的《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都有哪些來頭,讓人如此推崇呢?首先,《心理學與生活》是美國史丹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國許多大學裡推廣使用的經典教材,被ETS推薦為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用書。其次,還是被許多國家大學的「普通心理學」課程選用的教材。
  • 讀心理學入門300本書籍
    作者:周雲騫,心理諮詢師,心理社工,心理學讀書公益引路人。我的口號:心理學沒那麼貴!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你完全可以自己學會!帶領你用3年時間讀完300本心理學入門書籍,做自己的心理治療師!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每天寫有深度有溫度的心理學文章,啟迪人,幫助人!做真正的學者和利他主義者,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進化心理學:父母為何「逼婚」-光明日報-光明網
    今天,我們更想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進化心理學是心理學和進化論結合的新興科學。自上世紀80年代產生以來,成功揭示了人類社會許多紛繁複雜的現象。進化心理學認為,人類的心理是一整套信息處理的裝置,是由千萬年的自然選擇而形成的,其目的是處理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狩獵等生存過程中所遇到的適應問題。
  • 書單| 專業系統學習心理學:主幹課教材
    心理科學:培養科學素養(DSM-5)(美)Mark Krause,(美)Daniel Corts 著張明 等譯不止教你心理學知識,更能教你如何像真正的心理學家那樣思考問題。心理學教指委委員、蘇州大學張明教授翻譯並鄭重推薦的心理學入門教材。
  • 「斯坦福監獄實驗」被指是騙局,幾乎被所有心理學入門教材引用
    據美國Vox新聞網站15日報導,上世紀最著名的心理學實驗之一——「斯坦福監獄實驗」,隨著近期的重訪,又被推到風口浪尖。新的發現指出,該實驗結論是基於謊言形成的。在1971年的實驗中,24名學生被隨機分成「獄警」和「囚犯」。實驗開始後不久,獄警就開始虐待囚犯,部分囚犯出現崩潰跡象。最後結論是,任何人被賦予能支配他人的權力時,都會發生權力濫用。
  • 九型人格親子教育法,讓父母懂得孩子,同時也讓孩子懂得父母!
    對比嚴肅的心理學,九型人格會更適合親子教育。因為目前眾多心理學親子課,只是單方面讓父母改變,經由父母的改變影響孩子。學習九型人格親子教育法,父母立即改變,孩子也當下改變。學習九型親子教育法,父母懂得孩子,同時也讓孩子懂得父母!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九型人格親子教育法,開啟的雙向溝通改變的通道。課程簡介:九型人格認為:人有九個型號,九個型號的性格特徵不同!
  • 華章經典心理學教材推薦
    總有人說,生活中處處都有心理學。 在人身上,自然性與社會性融合一體,完美無缺。 我們能挖掘出自身多少社會性的東西呢? 或許,以下書單會給你一些啟發。讓你感受心靈深處最真切的想法。
  • 心理學分支越來越細
    心理學分兩大領域  在美國,心理學專業設有本科、碩士和博士學位。但是,心理學普遍對於非本專業背景申請者有一定難度,尤其是理論心理學領域。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以及其他動物內在心理和精神功能與外在行為的科學。  心理學主要可以分為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
  • 心理學中的「瓦拉赫效應」
    心理學中的「瓦拉赫效應」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奧託·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功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學期下來,教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難以造就文學之材。」
  • 《微表情心理》入門必備書單!!!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份有關微表情心理學的書單,書單排列順序與書籍評價度無關。作為父母和教師,如何發掘孩子的潛能,正確引導孩子發揮潛能?作為領導,如何發現下屬的特點並積極引導,使其轉化為工作效率?作為下屬,如何洞悉上司的心思,圓滿完成工作任務?作為談判者,如何探知對手的心理,走進敵人的大腦?作為經營者,如何看破消費者的內心,把消費欲望變成營業收入?
  •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教導父母:我們應該培養什麼樣的孩子?
    最近在看一步心理學入門書籍《人格心理學》。起初我的目的是希望從中了解一些與人格有關的知識,比如有哪些類別、如何培養等,但沒想到這是一本心理學入門書籍,更多的是介紹各種不同的心理學派對人格形成的不同看法,看的我有些索然無味。
  • 美貌與智慧 父母誰的遺傳更大
    原標題:美貌與智慧 父母誰的遺傳更大 對父母來說或許是大眼睛,或許是皺眉的動作,總能在寶寶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這可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那麼,寶寶的美貌與智慧,是先天遺傳還是後天決定的呢?快來了解一下吧。
  • 聰明的父母需要了解的2個心理學效應
    在之前的節目裡有聽眾反饋能不能出一期家庭心理學,孩子叛逆期該怎麼辦?要知道,人的一個行為的背後都隱藏著神奇的心理奧秘。學習心理知識,能把這些知識應用在生活中。所以,在這期節目裡,將和大家分享日常生活中常見又有用的2個心理效應,同時告訴你如何把這2個心理學效應運用在教育孩子上。-1- 超限效應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
  • 心理學教授推薦的3本書:教會你用心理學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
    心理學教授推薦的3本書:教會你用心理學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現在社會,相信很多朋友們都喜歡心理學,也都想通過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豐富自己的人脈和知識,畢竟人都是情感動物,也都是內心非常豐富的社會群體動物。所以我們也都想通過了解一些心理學知識去了解很多人的內心想法在,這樣我們就能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很多的社會經驗,也能夠獲得不一樣的人生體驗。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推薦心理學教授推薦的3本書籍。非常的適合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朋友。第一本《社會心理學》這是一本非常非常全面的心理學入門書籍,是一本講述社會百態和不同領域和性格人們想法的書籍。
  • 哈佛心理學研究:91%與父母關係緊張的人到了中年,都患有重病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命運,是一個被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詞,一提到命運,你會想到宿命難改,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你思考的方式裡就藏著你的命運。
  • 與「進化心理學」親密接觸
    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都試圖從自己的學科角度給出答案,在這其中,進化心理學的崛起格外引人矚目。這方面的著作,也因新奇、幽默、深入淺出的風格,引起眾多中國讀者的興趣。不少讀者都笑言:很多有趣、無理、甚至荒誕的生活現象,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就一目了然了。如果夫妻雙方都來了解一些這方面的常識,不僅可以有效地減少夫妻衝突,還可以提高分析性別問題的能力。
  • 心理學:掌握人性這7大定律,你才會越活越智慧
    心理學:掌握人性這7大定律,你才會越活越智慧1、掌控定律如果你的感覺良好,樂觀面對自己,那麼你就會逐漸地感覺你可以掌控自己。心理學:掌控定律2、漂流瓶定律當你不打算計劃時,你正在計劃失敗。心理學:堅信定律4、期望定律你想什麼?怎麼相信?你就會有如此成就。你期待什麼,就會得到什麼?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是,而是你期待的。
  • 心理學基礎入門,先看什麼書?
    學習心理學專業,國內學校課程設置的第一科是《普通心理學》,美國的教材有使用津巴多的《心理學與生活》,這兩本書的知識內容差不多,但是講述方式截然不同,《普通心理學》更學術化一些,讀起來不算輕鬆,《心理學與生活》的內容就活潑很多,更適合自學。
  • 曾奇峰:父母是什麼人比父母怎麼做更重要
    而人格健康的父母,根本不知道這本書的存在,卻可能培養出一個健康的孩子。「什麼人」指的是父母的人格,那麼,具備何種人格的父母才是好父母呢?  有很多說法,比如好玩的人、健康自戀的人、粗心而陽光的人等。我們這裡說個新的:清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