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物理學層面上能量沒有正負之說來否定正能量,但是這裡要說的是,正能量這個名詞也屬於社會學名詞,所以用自然科學的名詞來釋義社會學的名詞則是大錯特錯!
其實物理學中有正負能量這一概念。
正能量定理是一種物理學領域中已被證實的理論猜想。大學本科普通物理那個層次的物理學裡面能接觸到的能量都是正的。
而負能量在物理學上解釋是指低於真空零點能的能量。真空中的量子漲落具有能量(零點能),如果某物質的能量低於周圍空間的量子漲落能量就說這個物質具有負能量。
以真空中量子漲落能量為零點,高於的叫正能量,低於的叫負能量。在中的兩平行金屬板之間的真空具有負能量。
「負能量」這個概念體現在量子場論、引力場論等比較高深的物理方向。
能量是標量,但標量也有正負之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溫度,溫度是標量,但溫度有正負之分是常識。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E=mc²,E表示能量,m代表質量,而c則表示光速)表明,現行世界中一切物質的本質都是能量,能量是萬事萬物的本質,也是生命的核心,但是能量是分正負的,並且正負能量是相互作用的,這與牛頓提出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理論是一致的。
負能量意味著負質量,第一位探討負物質的科學家就是穩恆態宇宙論的創始人之一英國天文學家邦迪(H.Bendi)。他在1957年就證明了負物質以一個恆定的不斷增加的速度追逐正物質的概念是與廣義相對論一致的。
量子物理學奠基人之一的狄拉克在將量子力學相對論化時,得到了狄拉克方程,這個方程有負能解,簡單來說就是開根號有一個正能量解,還有一個負能量解,就像25的平方根是5和-5,狄拉克於是將負數解解釋成具有負能量的反粒子,從此之後就有了正能量和負能量的說法。
近年來,人們把能量引入到了社會生活層面,從而社會有了正負能量的概念,這顯然就不是物理學概念了。
從社會層面解釋正能量,其含意如下:
正能量表示的是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負能量與之相反,表示的是消極的一面。讓人產生負面的陰暗的心理。
正能量就是富有影響力的一種能量,可以影響周圍的人、及自己。是一種可以感受到的積極能量場,受正能量影響的人變得更加積極向上。
比如說,守法就是正能量,違法就是負能量。磊落就是正能量,齷齪就是負能量。仁義就是正能量,殘暴就是負能量。守信就是正能量,無賴就是負能量,等等不勝枚舉。
正能量與負能量本是物理學名詞,其被引入社會層面後,被賦予了感情色彩。 正能量表示人的善,負能量表示人的惡。 正能量與負能量是每個人的兩面,若正能量大於負能量會激發人性的優點使之為善,若負能量大於正能量會激發人性的缺點使之為惡。
負能量能迅速把人的心情拉低,它是能夠使人消沉的東西,它是一種能量,而且是一種負能量,類似於傳染病。其實不管看不看,說不說,真相和現實就在那裡,它是最殘酷最不好看的東西,沒有辦法超然的情況下,只有多一些能讓人開心,給人希望,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才能把負面的情緒踩在腳下,而不是糾結而產生負重而痛苦的活著。
其實,正能量一詞在社會層面的運用並不是由中國人所開創,美國華萊士·沃特爾斯著有《正能量》一書。著名成功學導師黃禹涵出版於2001年5月的《簡單致勝 創業成功的五個步驟》將正能量與負能量的定義引入了中國。由於名詞進入書籍的時間往往比實際出現的時間滯後,可知「正能量」、「負能量」應當出現在2000年左右的中國成功學領域。
而社會層面的『正能量』的最初流行源於英國心理學家理察·懷斯曼的專著《正能量》,其中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此書揭秘了什麼樣的行為模式可以影響人的信念、情緒、意志力。它通過一系列的訓練方法,提升我們內在的信任、豁達、愉悅、進取等正能量;規避自私、猜疑、沮喪、消沉的負能量,是一本能徹底改變我們工作、生活、行為模式的心理學著作。
從道德標準上來看正能量是這個社會所提倡的,也是社會向上發展的動力。
對正能量進行誹謗的人往往拿人渣宋山木說事,造謠說正能量一詞是由宋山木發明的!可見造謠的人不是欺世就是無知!山木培訓的老闆宋山木在商言商姦污女學員的時候,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現在身體裡面充滿了負能量,我給你注入一點正能量。」如果不腦殘的人都清楚,這種利用正能量一詞來欺騙女學員的行為和社會學意義上的正能量毫無聯繫,因為欺騙行為本身就是負能量。
正能量的意義如此光明,由此可見,歪解和貶損正能量的人一定是有著陰暗心理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