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和負能量是存在的

2020-07-25 萌萌媽媽董小華E
正能量和負能量是存在的

有人用物理學層面上能量沒有正負之說來否定正能量,但是這裡要說的是,正能量這個名詞也屬於社會學名詞,所以用自然科學的名詞來釋義社會學的名詞則是大錯特錯!

其實物理學中有正負能量這一概念。

正能量定理是一種物理學領域中已被證實的理論猜想。大學本科普通物理那個層次的物理學裡面能接觸到的能量都是正的。

而負能量在物理學上解釋是指低於真空零點能的能量。真空中的量子漲落具有能量(零點能),如果某物質的能量低於周圍空間的量子漲落能量就說這個物質具有負能量。

以真空中量子漲落能量為零點,高於的叫正能量,低於的叫負能量。在中的兩平行金屬板之間的真空具有負能量。

「負能量」這個概念體現在量子場論、引力場論等比較高深的物理方向。

能量是標量,但標量也有正負之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溫度,溫度是標量,但溫度有正負之分是常識。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E=mc²,E表示能量,m代表質量,而c則表示光速)表明,現行世界中一切物質的本質都是能量,能量是萬事萬物的本質,也是生命的核心,但是能量是分正負的,並且正負能量是相互作用的,這與牛頓提出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理論是一致的。

負能量意味著負質量,第一位探討負物質的科學家就是穩恆態宇宙論的創始人之一英國天文學家邦迪(H.Bendi)。他在1957年就證明了負物質以一個恆定的不斷增加的速度追逐正物質的概念是與廣義相對論一致的。

量子物理學奠基人之一的狄拉克在將量子力學相對論化時,得到了狄拉克方程,這個方程有負能解,簡單來說就是開根號有一個正能量解,還有一個負能量解,就像25的平方根是5和-5,狄拉克於是將負數解解釋成具有負能量的反粒子,從此之後就有了正能量和負能量的說法。

近年來,人們把能量引入到了社會生活層面,從而社會有了正負能量的概念,這顯然就不是物理學概念了。

從社會層面解釋正能量,其含意如下:

正能量表示的是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負能量與之相反,表示的是消極的一面。讓人產生負面的陰暗的心理。

正能量就是富有影響力的一種能量,可以影響周圍的人、及自己。是一種可以感受到的積極能量場,受正能量影響的人變得更加積極向上。

比如說,守法就是正能量,違法就是負能量。磊落就是正能量,齷齪就是負能量。仁義就是正能量,殘暴就是負能量。守信就是正能量,無賴就是負能量,等等不勝枚舉。

正能量與負能量本是物理學名詞,其被引入社會層面後,被賦予了感情色彩。 正能量表示人的善,負能量表示人的惡。 正能量與負能量是每個人的兩面,若正能量大於負能量會激發人性的優點使之為善,若負能量大於正能量會激發人性的缺點使之為惡。

負能量能迅速把人的心情拉低,它是能夠使人消沉的東西,它是一種能量,而且是一種負能量,類似於傳染病。其實不管看不看,說不說,真相和現實就在那裡,它是最殘酷最不好看的東西,沒有辦法超然的情況下,只有多一些能讓人開心,給人希望,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才能把負面的情緒踩在腳下,而不是糾結而產生負重而痛苦的活著。

其實,正能量一詞在社會層面的運用並不是由中國人所開創,美國華萊士·沃特爾斯著有《正能量》一書。著名成功學導師黃禹涵出版於2001年5月的《簡單致勝 創業成功的五個步驟》將正能量與負能量的定義引入了中國。由於名詞進入書籍的時間往往比實際出現的時間滯後,可知「正能量」、「負能量」應當出現在2000年左右的中國成功學領域。

而社會層面的『正能量』的最初流行源於英國心理學家理察·懷斯曼的專著《正能量》,其中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此書揭秘了什麼樣的行為模式可以影響人的信念、情緒、意志力。它通過一系列的訓練方法,提升我們內在的信任、豁達、愉悅、進取等正能量;規避自私、猜疑、沮喪、消沉的負能量,是一本能徹底改變我們工作、生活、行為模式的心理學著作。

從道德標準上來看正能量是這個社會所提倡的,也是社會向上發展的動力。

對正能量進行誹謗的人往往拿人渣宋山木說事,造謠說正能量一詞是由宋山木發明的!可見造謠的人不是欺世就是無知!山木培訓的老闆宋山木在商言商姦污女學員的時候,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現在身體裡面充滿了負能量,我給你注入一點正能量。」如果不腦殘的人都清楚,這種利用正能量一詞來欺騙女學員的行為和社會學意義上的正能量毫無聯繫,因為欺騙行為本身就是負能量。

正能量的意義如此光明,由此可見,歪解和貶損正能量的人一定是有著陰暗心理的群體。

相關焦點

  • 地球具有靜止質量,是否存在負能量?若存在,那負能量在哪裡呢?
    更形象地講,空間真空是一個巨大的負能量「海洋」。宇宙的物理(真空)空間是由反光子組成的,就像光場由光子組成一樣。為了正確、客觀地解決無神論與宗教之間的爭論,首先,必須了解物質世界的空間根本不是空白的,它是一個沒有重量且看不見的物質系統,就像我們每天看到的那些繁重的物質系統一樣。
  • 你若想強大,風霜也能錦上添花|接納負能量,才是最好的正能量
    有些人喜歡笑,不是因為事事如意;而是因為熱愛生活,接納負能量,才是真正的正能量!人間正道,因果循環,能量也是循環的,負能量不可能自行消退,唯一的方法就是讓正能量住進心靈深處,而重新接收正能量的前提是:你要學會接受事實,然後放下。我們身上所積壓的情緒就是一種堵塞的力量,它們會阻礙宇宙能量流向你的通道。
  • 被網友評選出來的正能量和負能量的代表明星,你的愛豆有沒有中標
    最近網友又評選出來了,能給人正能量的明星和能給人負能量的明星,那麼我覺得首先我們要想明白,什麼樣的明星才能夠給我們正能量,值得我們為他們瘋狂,為他們投資,而什麼樣的明星不值得我們去喜歡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負能量,先來看一看網友們是怎麼說的吧,有沒有你家的愛豆中獎了?
  • 一個女孩用生命質問:什麼是正能量,何為負能量
    正能量是個筐,什麼都能裝,負能量是個缸,什麼都可以容。前有鍾美美模仿老師被當作傳遞負能量,於是,學校引導他傳播正能量。後有一個小學生,寫了一篇作文《<三打白骨精>讀後感》,被老師指責為傳播負能量,並且請家長,在家長與老師談話時,衝出教室,跳樓自殺。
  • 擁抱陽光,遠離負能量的人
    ,更有當下的華實……作家李尚龍說:「負能量是在鞭笞別人的不好、責罵社會的不公;正能量是在講完後告訴你,即使再苦,我依舊可以通過努力去改變一些。」當身邊出現越來越多的負能量的人時,你會發現他很快就會顯示出一副疲憊的狀態。那是因為情緒最容易感染人,當人總是處在這樣的氛圍時,心情也就自然容易變得抑鬱起來。我相信,應該沒有人會喜歡充滿負能量的人吧,因為負能量不但消耗了自己,更可怕的是,會吸走我們身上的正能量,讓我們也逐漸變得不那麼晴朗。
  • 正能量這個詞的極大可能出處
    世間本來只有「能量「能,英文power,沒有什么正能量,負能量。「能量,是一個客觀的存在。本質上是沒有正負的。 但是,在科學研究、日常生活、等等領域,需要區別或標識能量的運行方式、傳送方向、產生來源、消耗去向,等等,就人為規定了能量的正負。 這就出現了我們見到的能量有正負的數據了。 能量不能產生也不能消失,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從一種形式...」
  • 欺騙是一種負能量,如何識別謊話連篇的人?
    欺騙是一種負能量,如何識別謊話連篇的人?這就是此文筆者要剝離的話題。欺騙是一種負能量一個人為什麼要欺騙別人,是別人好欺騙嗎?當然不是,或許只是因為他覺得別人好欺騙。欺騙是一種負能量,因為相信你的人他是不可能會欺騙你的,所以要遠離謊話連篇的人。
  • 什麼是負能量,怎麼看待和處理負能量
    現在網絡上有很多抱怨社會、政府、法制、政策的不公和批判等,這些內容真的是負能量嗎?我覺得不一定是負能量,反而能讓人產生正能力。因此人們對於對社會、國家、領導、法制、政策的不公和批判,我覺得不能視之為負能力。我覺得這些不是負能力,是一種監督的方式,是我們需要去認真正視、傾聽和思索,更應該將其視為一種鞭策;否則可能會陷入一種飄飄然、天下無事的虛假表象中,不公或存在的錯誤將會繼續存在下去。因此對於這樣的我認為不需要壓制、不需要視為洪水猛獸,只有接受批判、接受指責才能使我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離負能量的人遠點
    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人生本來就不易,所以我們儘量要接近正能量多的人,離滿身負能量的人遠一些。舉個例子,像祥林嫂那樣總是幽怨悲觀的人,逢人便說起自己如何悲慘,這不但不會得到別人的同情,時間一長,反而招來別人的的厭惡和排斥。那些總是時刻在抱怨、滿身負能量的人,一定要離他們遠一點。
  • 免費送乾貨 有福者得:怎樣對付負能量
    #心理治癒#現在,滿世界都在喊要有正能量畢竟,這個世界是二元世界,有正必然就有負,很多人都只是提倡正能量,但那些負能量該如何安置呢?我認為不能把你的能量分離,這一堆是正能量,那一堆是負能量。既然稱之為能量,那就如同火藥一樣,看你怎麼用,用得好就是正能量,用得不好就是負能量。
  • 父母不管多累,都不能把負能量傳給孩子,會讓他一生自卑
    父母傳遞給孩子的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直接影響孩子將來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方法。所以,家長要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就千萬不要把負能量傳給孩子。有些父母,總是喜歡在孩子身上找問題,總是向孩子抱怨,哭訴著自己多麼多麼不容易,使勁的向孩子傾倒著滿滿的負能量,吐槽人情冷暖,感慨世態炎涼。將自己所有的委屈和辛苦都發洩到孩子身上,無形中給孩子的成長織下厚重的壓力之網,使得孩子過早地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和充滿負能量的父母在一起,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更加消極,從而也會變成一個充滿負能量的人。
  • 崔澤敏:《西遊記》遇上正能量,感悟不能多一點?
    6月12日,當地官方通報,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排除他殺」。不過,調查結果不盡如人意,家長和網友將目光聚焦到繆可馨的一份「布滿大紅叉」,被粗暴批改的作文上,師生、家校間的矛盾也再一次被擺到臺面。(澎湃新聞2020年6月17日)案件中爭議最大的,是老師給繆可馨的作文——西遊記《三打白骨精》讀後感所做的批改。
  • 社會的第一正能量
    社會的第一正能量是科學精神,科學求實,科學求真,科學設計,科學創造,科學素養,科學立國,科教興國。只有科學精神才是真正的正能量,才是國富民強,民富國強的根本。死背教條、抱殘守缺、復古僵化,是科學的大敵。科學需要創新、創造,需要走前人沒走過的路,需要獨闢蹊徑。道德治國不是正能量,也不是負能量,如果脫離科學精神,往往是好心辦壞事,迂腐無能。因為美麗的口號代替不了腳踏實地的科學認知、科學實踐。理念不等於科學方法,理念對不等於方法對,方法只能是科學方法。
  • 心理學:負能量也是不折不扣的能量,怎麼看才是關鍵
    現代心理學認為,人類的情緒包括愉悅、驚奇、恐懼、憤怒、悲傷、厭惡,除了愉悅和驚奇,其他都屬於負能量。而之所以這些消極體驗能夠在漫長的進化中被保留下來,是因為這些所謂的負能量,是真的有用。悲傷更是一種普遍的情緒,這種體驗的感覺並不好,但卻能讓我們從裡另一個角度看待世界和人生,而且悲傷、抑鬱的時候往往對於自己的判斷更接近於真實。這時候的人們,謹言慎行,絕對不會喜形於色,得意忘形。厭惡也是一種很有用的情緒,能夠讓我們遠離那些噁心的人或事,尤其是那些有悖於道德的事情,讓我們產生厭惡感和羞恥感,從而避免被這些事情沾染。
  • 宇宙吸引力法則,人錢事業,財富吸引不到身邊,是因為負能量太多
    財富吸引不到身邊,是因為負能量太多。宇宙吸引力法則:每個人都是宇宙的能量體,構成人的基本要素是能量。你身上的能量有多少,就能吸引多少同類的能量到你身邊。你身上都是正能量,你可以吸引身邊正能量的人和事,吸引人才為你服務,為你創造財富,你有多大的夢想,你就能創造多大的財富。如果你身上都是負能量,你也同樣吸引負能量到你身邊,抱怨,苦惱,鬱悶,壓抑等,各種不順心都會隨之而來。
  • 負能量的破壞力遠比你想像的要大的多,善惡感召全在一念之間
    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的人總是活力充沛、激情澎湃,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強大的感染力和號召力,與他在一起時,大家都會情不自禁感到快樂;而有的人總是悲觀、沮喪、消極、懶惰,與他在一起時,任何人都感到莫名地壓抑和不快樂;有的人渾身散發著喜悅與愛的正能量,就像綻放中的美麗花朵,給每一個接近他的人帶來愉悅的感受
  • 負能量到底有多可怕
    我第一次接觸負能量這個詞是在高三那一年,我之前並不知道負能量竟然如此可怕。講一個真實的例子,我有一個同學,也就是她讓我知道了負能量的可怕。她其實是一個很幽默的人,平常也很愛開玩笑,是一個很積極樂觀的人。
  • 去靠近一個給你正能量的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書先生,ID:svop13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01負能量的人會消耗你不知道你的身邊,是否會有這樣的朋友?我特別害怕跟這樣負能量的人相處。因為我發現,負能量的人不僅影響的是他自己。更可怕的是,他會吸走我身上的正能量,讓我的性格也逐漸變得不那麼晴朗。曾經就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前同事,小蘇。
  • 負能量到底多可怕?貴州公交車司機蓄意報復社會,20餘人慘搭性命!
    而這一切的起因,就只有三個字:負能量!,讓他的負能量徹底爆發。負能量的對立面就是正能量,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生,但我們要有調節情緒的必殺技,否則,負能量帶給你的影響,一定會得無處不在,在生活裡,也在工作中...
  • 天天強迫人正能量,你聽過能量守恆定律嗎?
    為了抵抗這些「負能量」,我們放眼望去能看到最多的就是呼喚「正能量」,但是隨著和平的日子遲遲未到,「正能量」慢慢演變成了一種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的政治正確,這可就有點弔詭了。前陣子自己拍攝短視頻幾周內爆紅的鐘美美,被「正能量教育」之後被網友們惋惜說矯枉過正、一代影后的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