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株紅樹林植物跨越2000多公裡「安家」威海南海新區

2021-01-16 威海藍色發布

近日,在南海新區昌陽河入海口的鹽沼溼地,14株秋茄和6株紅海欖跨越2000多公裡,從廣西「遷家」至威海南海新區落戶。來南海新區之前,這20株紅樹林植物已在廣西培育了6年。此次「安家」南海新區,身負「南紅北移」科研厚望。

秋茄和紅海欖均為南方優勢紅樹植物種類,有著「海岸衛士」的美譽,主要生長在熱帶、亞熱帶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涂淺灘之間,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系統,不僅能防風消浪、固岸護堤,還能淨化海水和空氣,更是許多水生生物的樂園。目前紅樹林能生長的最北地帶是浙江省中南部。

亞熱帶海灣特有的植物「跑」到暖溫帶,這和藍色經濟研究院長期以來的「南樹北移」實驗密不可分。據介紹,此次移栽的20株紅樹植物,是藍色經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驅車2000多公裡從廣西科學院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帶回來的。

在此之前,藍色經濟研究院在今年4月份與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合作,藉助「南茶北引」經驗,共同研究紅樹林「南紅北移」,已經在昌陽河鹽沼溼地種下200餘株紅樹植物,豐富南海新區藍碳物種,提升景觀層次。三個多月來,藍色經濟研究院立足南海新區的水質、地貌等外在因素,結合人工幹預、監測管理,針對紅樹植物生長特性進行研究,持續為其進行保育工作。

「此次移栽的20株紅樹植物在廣西已經培育了6年,此次移栽過來,目的是為了與上一批移栽苗木的生長實驗情況做對比,研究更完善的保育方案。」威海市藍色經濟研究院院長趙明波說,「南紅北移」是一項複雜、艱難的長期工程,移植成功後,將會為南海新區構築沿海綠色長城,維護海岸帶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穩定,保護濱海棲息地和生物多樣性,同時還可以打通濱海溼地藍碳生態系統的地域限制,構建多物種藍碳生態系統。


據趙明波介紹,藍色經濟研究院下大力氣研究「南紅北移」,目的是從碳匯交易市場上獲取經濟效益。近年來,藍色經濟研究院利用海洋碳匯理論,更新海岸帶管理模式,將赤鹼蓬、紅樹等固碳能力顯著的植物移植到昌陽河流域,構建了一個相對複雜的藍碳生態系統。同時,南海新區依託藍色經濟研究院,與院士合作,打造國家級藍碳科技創新管理平臺、藍碳科技工作者工作空間,深入開展海洋碳匯技術研發,努力將海洋優勢轉化為生態優勢、經濟資源優勢。

如今,南海新區在海洋碳匯技術研究上不斷深入,去年成功舉行了「藍碳倡議」國際會議,來自全球13個國家的百餘名專家到南海新區實地考察鹽沼固碳的成效和運用。今年9月底,來自世界各地的海洋生態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將齊聚南海新區,共同開啟「2019海洋生態經濟國際論壇」,獻智獻力,助力南海新區建設國家藍碳示範區。


相關焦點

  • 威海南海新區大項目密集開工 20萬輛開沃新能源車製造項目開建
    來源:海外網3月8日,總投資100億元的山東開沃新能源汽車20萬輛整車生產項目在威海南海新區開工建設。開工現場,一輛輛挖掘機、工程車整裝待發鬥志昂揚,數十臺打樁機分布在工地各處同時作業,發出巨大轟鳴聲響。
  • 威海南海新區:大項目密集開工 20萬輛開沃新能源汽車製造項目開建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8日訊 3月8日,總投資100億元的山東開沃新能源汽車20萬輛整車生產項目在威海南海新區開工建設,威海市委書記王魯明,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海波,威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學文,威海市政協主席高旭光,創維集團創始人、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黃宏生,南海新區主要負責人出席開工儀式,威海市發改委、工信局
  • 投資百億的新能源汽車項目落戶威海南海新區
    新能源汽車及關鍵核心零部件項目落戶威海南海新區。(資料圖) 王曉根 攝中新網威海12月21日電 (張玉雷 王曉根)21日,威海南海新區管委會與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籤訂合作協議,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建設的年產20萬輛新能源汽車及關鍵核心零部件項目落戶該區。
  • 威海南海新區「牽手」北汽集團 打造新能源產業園
    威海南海新區「牽手」北汽集團打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11月2日上午,威海市政府與北汽集團合作成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基金項目戰略合作籤約儀式舉行
  • 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新城 威海南海新區颳起「藍色風暴」
    水母網8月23日訊(記者 王軍華) 2011年1月,威海南海新區被確定為重點建設的三大海洋經濟新區之一時至今日,南海新區呈現了一個又一個驚喜。21日下午,膠東經濟圈網絡媒體聯盟「探訪膠東 2020」實地採風團來到南海新區,感受威海颳起的「藍色風暴」。
  • 威海南海新區夜色中七彩霓虹 市民夜生活豐富多彩
    24 14:05:02   來源:中國山東網     南海新區汽車站夜景
  • 與近300種鳥類共舞威海南海新區
    齊魯網·閃電新聞威海11月19日訊11月17日,記者在威海南海新區金花河溼地公園裡,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的蹤跡,它們悠閒地遊浮在水面上,借著飄飄灑灑的小雨梳理著羽毛,時而振翅起舞,時而曲頸戲水,襯著漣漪泛起的水面,形成了一幅絕美的初冬圖景。
  • 開沃新能源汽車項目落戶威海南海新區
    2018/12/22 10:47:29   來源:威海新聞網       12月21日,威海南海新區
  • 威海南海新區種出「七彩草莓」
    □記者 彭輝 通訊員 劉昌勇 報導   本報威海訊 1月16日,在威海南海新區萬和七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草莓大棚裡記者看到,這裡不僅有鮮紅欲滴的紅草莓,蜜桃口味的粉色草莓,還有雪白天使般的白色草莓……  該公司引進了日本的 「七彩草莓」
  • 威海南海新區培育七色「彩虹」草莓
    1月15日訊 (見習記者 孫曉夢 通訊員 劉昌勇) 漫漫冬日裡,一顆顆嬌嫩多汁的草莓是「吃貨」們最喜歡的水果之一。在南海新區萬和七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草莓大棚裡,綠意盎然,簇簇綠葉間點綴著味美誘人的果實,仔細觀察,會驚奇的發現,這裡不僅有鮮紅欲滴的紅草莓,還有著如桃和椰子果感覺味道的粉色草莓、如雪白天使般的白色草莓……   1月13日,「中日草莓技術標準發現之旅」活動在南海新區萬和七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舉行。
  • [藍色經濟對話第三季]專訪威海南海新區萬和海洋旅遊資源開發有限...
    2009年,坐落於美麗的威海市南海新區,在董事長楊紅強的帶領下,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加大在南海新區的發展力度,深化企業內部改革,不斷推進技術創新。2017年12月,南海萬和集團總資產規模達到5億元,員工達800餘人,年收入達到4億元,年繳納稅款1500萬,為威海南海新區的龍頭發展企業之一。
  • 威海南海新區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技術...
    2020年10月26日,威海南海新區農業與海洋經濟發展局組織有關專家對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承擔,聯合威海市文登區海和水產育苗有限公司和威海市好慧淦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展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重要養殖魚類優良種質創製與生殖操作技術研究」項目中「重要養殖魚類高效繁育技術
  • 威海市南海新區新添兩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
    近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公布2020年度第一批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備案名單,威海市南海新區的吉林大學威海仿生研究院、威海海洋信息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兩家新型研發機構上榜。此次上榜的吉林大學威海仿生研究院依託吉林大學的綜合優勢及吉林大學工程仿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學科、人才資源,在南海新區打造和培育以仿生技術為鮮明特色的產業經濟,重點圍繞仿生機械與材料、仿生智能製造、仿生智能農機與仿生大健康工程等四大領域開展仿生項目建設,進行科技成果轉化並對接威海七大產業集群,助推威海市及南海新區產業轉型升級。
  • 這植物能懷孕?探訪中國首個紅樹林溼地自然保護區
    中新網記者 馬學玲 攝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這植物能懷孕?探訪中國首個紅樹林溼地自然保護區  中新網文昌6月12日電(記者 馬學玲 李宇凡)紅樹林其實並不是紅色,而是綠色?這種植物能懷孕、會排汗,還流血,什麼情況?帶著上述疑問,記者日前走訪了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組圖|萬畝松林、金黃蘆葦、北美冬青……威海南海新區的白雪和彩色...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9日訊 瑞雪如約而至,銀裝素裹的威海南海新區又一次褪盡鉛華,化身為潔白的「童話世界」。萬物在白雪的映襯下,更加多姿多彩。雪漫天飄落,從天到地纏綿著,玉屑似的雪末兒,飄飄揚揚,落在蒼翠欲滴的松樹上,又隨風簌簌落下,為靜謐的冬日平添一份動感。
  • 惠州10年間投資12億種植紅樹林,86公里海岸線迎蝶變
    養殖老戶方某,在考洲洋吊蠔養殖20餘年了,曾樂呵道,清拆整治後,海水好多了,養的蠔也肥了。原來早在2014年,惠東縣就已經開始大規模的生態治理,啟動考洲洋養殖與捕撈設施清理整治工作,徹底清理拆除考洲洋海域範圍內所有養殖與捕撈設施。當時清退灘涂、淺海圍網養殖1.4萬畝,拆除圍網設施22萬米,清退迷魂陣網、攔網等非法捕撈作業エ具230多槽。
  • 海口紅樹林紅樹植物23種 佔據全國紅樹植物種類97%
    「鳥通」盧剛也拿著相機在棧道上隨意走了一圈,短短2.5公裡,他拍下了28種鳥。要知道,光東寨港常見的鷺,就有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蒼鷺、池鷺、牛背鷺和綠鷺等。據幾代研究者觀察記錄,東寨港共有鳥類13目40科195種。  而中國原分布真紅樹植物種類有24種、半紅樹植物12種。東寨港現有真紅樹植物23種、半紅樹植物12種,佔據了全國紅樹植物種類的97%。
  • 紅樹林植物木欖在植物所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綻芳顏
    木欖大家看這株植物的花像不像抓娃娃機的爪子?
  • 保護植物多樣性 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中國紅樹林
    紅樹林分布受到溫度、鹽度、洋流、潮汐等影響,溫度是紅樹林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紅樹林分布區的年平均溫度高於18.5℃,最冷月溫度高於8.4℃。全世界有紅樹植物84種(含12變種),共16科24屬,其中真紅樹植物70種(含12變種),11科16屬,半紅樹植物14種,5科8屬。
  • 紅樹林溼地植物17種
    但我們自己可以選擇環境,而紅樹植物卻不能選自己想在的地方,只有不斷的去讓自己適應環境,為保護下一代不讓颱風刮跑,並進化出了各種奇特的根系,為了不讓自己的娃生下來,就投入海洋的懷抱,並進化成讓娃在自己懷裡成形才肯放手,讓其娃順風順水飄流數月,也可各自安家。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下傳說中,並不是樣子是紅色的海底森林植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