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談及宇宙,地球不過是宇宙的一粒塵埃。目前能探知的宇宙範圍是920億光年,這個範圍之外是什麼樣子,現在無從知曉。如此遼闊的宇宙,人類目前根本無法了解它的全貌,又怎會探知了宇宙的真諦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時間維度上,人類只經歷了宇宙的一瞬間;在空間維度上,地球也只相當於一粒塵埃,以目前人類掌握的技術能力,說誰探知了宇宙真相,怎會有人信呢?
當牛頓發明了三大定律,並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不小成果後,世界為之讚賞,為之祝賀。而他自己卻說: 「我不知道世人對我怎樣看,不過,我自己只是覺得好像在海邊玩耍的一個孩子,有時為拾著一顆光滑美麗的貝殼而高興,但是真理的大海,我還沒有發現」。
愛因斯坦的下半生一直為「統一場論」而奮鬥,足足耗費了他幾十年的時光,但到他去世也毫無結果。愛因斯坦探索統一場論的目的是為人類找到宇宙間萬事萬物的變化的內在規律和相互作用。以期為人們的改造自然提供幫助。
對於科學家數學家的自殺行為,我們也不應該過分解讀,更不能因此就認為他們可能發現了宇宙真諦而自殺,擁有這種觀點的人基本上屬於某種形式的「陰謀論」,常常會持有「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種觀點,殊不知這是對科學最大的誤讀。
科學家的工作向來都是非常枯燥乏味的,都是非常漫長的,而且漫長的時間過後也很難保證一定會有結果,整天與數字,實驗打交道,精神上難免會出現抑鬱的表現,尤其是長時間的工作之後沒有進展,再得不到外界認可的情況下更容易出現抑鬱。
人類歷史上不少科學家都有抑鬱自殺的情況,比如玻爾茲曼,就是因為得不到外界認可,承受不了巨大的壓力而選擇了自殺!
事實上,不僅僅科學家和數學家,社會上各個行業都有自殺的情況出現! 所以說,莫要主觀臆斷地認為「發現了宇宙真諦」而自殺,最基本的,不管我們下什麼結論都需要用證據來說話,而不是單瓶個人喜好和想像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