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積混凝土養護的溫度控制

2020-12-03 砼話

混凝土拌合物隨著水泥水化的不斷進行,內部溫度逐漸升高。由於混凝土拌合物是多種材料組成的不均勻的混合物,不同材料比熱容的不同造成混凝土內部溫度分布也很不均勻。對於混凝土結構來說,無論是內部還是表面都與外界環境存在溫差。混凝土自身的內外溫差ΔT內外和混凝土表面與外界環境之間的表氣溫差ΔT表氣,這兩種溫差的存在一方面使混凝土產生應變,另一方面混凝土結構外部約束和內部各質點的約束又阻止、限制、約束混凝土的應變,使混凝土產生應力。

在水泥水化熱的作用下,混凝土溫度不斷升高,體積趨於膨脹,當溫度達到最大值Tmax後,混凝土溫度又逐漸下降,溫度的降低又使混凝土體積縮小。在這種溫度升降的過程中,混凝土中的內外約束應力也隨之變化,混凝土內部的溫度、約束應力及彈性模量的變化如圖1所示。

混凝土的約束應力是溫升產生的膨脹壓應力、化學收縮、自縮、幹縮和溫度收縮等收縮拉應力的疊加總和,混凝土溫度為水泥水化熱溫升和大氣環境溫度之和,即為混凝土的實測溫度。

Ⅰ—零應力階段;Ⅱ—壓應力階段;Ⅲ拉應力階段

圖1 混凝土內部溫度、約束應力和彈性模量隨時間變化曲線

混凝土澆筑後,在水泥水化的作用下不斷升溫(在t1溫度前),在混凝土塑性階段的一直處於零應力狀態,即混凝土無內約束應力也無外約束應力。

熱漲冷縮是物體固有的性質,隨著溫度的升高,混凝土體積膨脹變形,溫度降低體積縮小。在升溫階段,混凝土的彈性模量發展快,而混凝土的抗拉強度發展卻很慢。

混凝土溫度(t1)後,在溫升作用下,混凝土體積膨脹變大,膨脹變形受到表面混凝土的內約束及界面處的外約束,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在該階段(混凝土的壓應力階段),由於混凝土的抗壓性能非常好,混凝土不會遭到破壞。當混凝土溫度達到最大值tmax,混凝土的壓應力也達到最大值,此後,隨著水化熱的降低,混凝土內部產生的熱量小於混凝土表面熱量的散失速度,混凝土溫度開始下降,混凝土體積變形開始變小,混凝土壓應力逐漸減少。

混凝土的彈性模量仍在較快增長,徐變增加,但此階段混凝土抗拉強度增長仍舊很慢,抗拉強度不高,由於各種因素引起的體積收縮隨混凝土逐漸硬化和強度增長而逐漸增加,收縮而引起的拉應力而隨之逐漸增加,拉應力和壓應力階段結束,混凝土開始進入拉應力階段。

在壓應力階段,雖然內部壓應力不能使混凝土內部結構破壞,但隨著混凝土結構表面熱量的散失,造成混凝土表面溫度低,內部溫度高,混凝土內脹外縮,表面的溫度收縮變形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混凝土表面出現拉應力。如果此時,降溫速度過快,很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拉裂形成表面裂縫。

當混凝土溫度降低到t2後,混凝土內部降溫收縮引起的拉應力增加,隨著溫度的繼續下降,混凝土的彈性模量緩慢增長,徐變增加。當混凝土溫度降至混凝土開裂溫度t3時,在外約束和內約束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土整體呈現拉應力。

混凝土變形時即受到內部的約束也受到來自外部的約束,當混凝土變形產生的拉應力大於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強度時,便可能產生裂縫。混凝土溫度應變為:

εΔT=α·ΔT

式中:εΔT——混凝土溫度應變;ΔT——混凝土溫差;α——混凝土線膨脹係數。

從上公式可以看出,減小混凝土溫度應變的方法是減小溫差和線膨脹係數,因此要盡力減小最大溫差。

混凝土的最大溫度和內外溫差可以用下式表示:

ΔTmax=Tmax-Tmin

ΔT內外=Tmax-T表

式中:ΔTmax——混凝土最大溫差;Tmax——混凝土最高溫度;Tmin——混凝土最低溫度;ΔT內外——混凝土內外溫差;T表——混凝土表面溫度。

由上述公式可見,減少混凝土最大溫差,一是減少混凝土的最高溫度(峰值),二是提高混凝土的最低溫度;減小混凝土的內外溫差,一要減小混凝土的最高溫度,二要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溫度,對混凝土進行保溫養護。混凝土的最高溫度由混凝土澆築成型溫度和水泥水化熱溫升幅度組成:

Tmax=T型+T升

式中:T型——混凝土澆築成型溫度;T外——混凝土水化熱溫升幅度。

要降低混凝土最高溫度,一是減小混凝土澆築成型溫度,澆築低溫混凝土;二是降低水泥水化熱,減小混凝土升溫。

在大體積混凝土降溫階段,如果降溫緩慢,則混凝土拉應力相應減小,可避免和減少裂縫產生。如果把降溫速度比作是對混凝土的「加荷」速度快慢,氣溫驟降可看作是對混凝土的快速加荷,致使混凝土溫度拉應力和彈性模量的增加,而使混凝土的極限拉伸減小。反之,混凝土緩慢降溫可看作為對混凝土的慢速加荷,使混凝土溫度拉應力和彈性模量的減小,而混凝土極限拉伸增加。如此可見,混凝降溫速度愈慢,混凝土內部拉應力降低愈大,溫度裂縫出現的可能性愈小。一般大體積混凝土的內外溫差不宜大於25℃,因此保溫時間要控制到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小於該溫度才能結束保溫措施。混凝土降溫速度以每日2℃~4℃為宜,對於1.0cm~1.5cm厚的混凝土,降溫一般需要5d~7d;1.5m~2.0m厚的混凝土,降溫一般需要7d~10d;2.0m~2.5m厚的混凝土,降溫一般需要10d~12d;3.0m以上的混凝土,降溫一般需要20d以上,對於這樣的混凝土結構一般應採取通水排管低溫水冷卻比較合適。同時,應使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大氣環境溫度差不宜大於20℃。對於遇到天氣溫度突變,更應注意保溫防止混凝土產生裂縫。

大體積混凝土養護的溫度控制應分段進行,各段的溫度控制的意義和方法又各自不同。混凝土達到溫度峰值前不應保溫,此時既要混凝土表面潮溼外,也要防止養護水蒸發散熱過快,可採用覆蓋草袋、麻袋和棉氈,溼被有助於養護水蒸發吸熱,促進混凝土內部熱外散,以利降低混凝土最高溫度和內外溫差。

混凝土降溫階段應是保溫階段,保溫可從混凝土最高溫度開始或溫度下降不久開始,保溫可在草袋、棉氈上再加一層塑料布,保溫效果很好。若這樣保溫效果仍不理想,可再增加一層保溫棉被的厚度,再在上面覆蓋一層塑料布。也有的工地先覆蓋薄膜再加蓋幹棉被、草袋或麻袋等保溫材料,上面再覆蓋一層塑料布,保溫效果更好,但不利於降溫階段熱量散失。

相關焦點

  • 大體積混凝土的定義
    【學員問題】什麼是大體積混凝土?  【解答】大體積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結構物實體最小邊長尺寸的部位所用的棍凝土,大體積混凝土即為體積較大又就地澆築、成型、養護的混凝土。它主要的特點就是表面係數比較小,水泥水化熱釋放比較集中。內部溫升比較快。混凝土內外溫差較大時,會使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影響結構安全和正常使用。
  • 防輻射C35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與施工
    某醫院綜合樓工程輻照室底板厚700mm,CT大廳為鋼筋混凝土厚牆厚板結構牆體厚度為1.5~2.2m,輻照室頂板板厚為1.5m,局部厚度為2.2m,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為C35,抗滲等級為P6,屬於大體積混凝土結構。
  • 大體積鋼筋混凝土筏基施工
    目前,由於混凝土結構在建設和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縫,而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更為普遍。針對結構裂縫在施工中常見且不易控制的問題,本文將結合東一時區1號-6號樓的大體積鋼筋混凝土筏基施工情況,分析了溫度對混凝土裂縫的影響,介紹了大體積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的施工措施,以期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 C40P10大體積混凝土研究與製備
    與薄壁結構相比,大體積混凝土不易散熱,水化熱易集聚,水化溫升相對較高。而水泥水化反應除了與自身的礦物組成和比表面積相關,水化溫度也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大體積混凝土水化放熱集聚的特性,又會加速水泥水化,使得放熱更加集中,二者之間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大體積混凝土中心溫度不斷升高,而中心溫度與邊緣溫度之差也不斷增加,溫度應力誘發的開裂風險也就增大。
  • 建築工程混凝土的成型與養護策略
    不同的坍落度和水灰比的混凝土成型後,其表面氣泡數量和大小不同,顏色也有差別。坍落度或水灰比較小的混凝土料,成型後表面氣泡少而大,色澤較深;坍落度或水灰比較大的混凝土料,成型後表面氣泡小而密集,色澤較淺。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同一構件、相接或相鄰構件,混凝土坍落度相差不宜超過3cm。每一構件混凝土澆灌時,在後盤和澆灌點實測坍落度,並不少於兩次。坍落度損失不大於2cm。
  • 淺談:混凝土的施工溫度和裂縫
    混凝土在現代工程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而在今天,混凝土的裂縫較為普遍,在橋梁工程中裂縫幾乎無所不在。儘管我們在施工中採取各種措施,小心謹慎,但裂縫仍然時有出現。究其原因,我們對混凝土溫度應力的變化注意不夠是其中之一。在大體積混凝土中,溫度應力及溫度控制具有重要意義。這主要是由於兩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現溫度裂縫,影響到結構的整體性和耐久性。
  • 淺談舟山西堠門大橋承臺大體積砼的施工及監理
    為防止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的產生,應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提高混凝土材料本身的抗裂特性;二是減小外力、溫度、約束等作用在結構內部產生的效應。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主要難度在於如何控制水化熱,避免混凝土開裂或造成過大的溫度應力。目前採用的通用辦法就是優化配合比,調節混凝土材料的入模溫度,混凝土內部進行溫度調節,合理劃分澆築高度及澆築順序,加強混凝土的養護等措施。
  • 請查看:海西州混凝土試塊的養護
    海西州混凝土試塊的養護可移動標養室為貨櫃改建而成,具有使用方便,溫度溼度控制準確、可調,保溫好,重複利用,完全可以滿足工地標養工作的需要,為工地反覆建設養護室節約成本。為工地反覆建設養護室節約成本。一、用途:    隨著國內經濟的迅速發展,移動試驗室已經廣泛用於公路,鐵路,水利,機場等許多得點工程項目中。混凝土工程。
  • 施工現場養護方式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研究
    工程質量評定及配合比設計中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均是在實驗室標準養護(溫度為(20±2)℃,溼度為95%以上)條件下作出的判定,對於現場澆築施工的混凝土,一般是先澆水養護3d~7d,隨後即採用自然養護。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具有乾燥、年際和晝夜溫差大、蒸發量大等氣候特點,此類地區現場澆築和實驗室製作的混凝土試件在溫度和溼度等養護條件方面都有較大差別。
  • 冬季施工混凝土控制措施
    冬季施工混凝土控制措施:1.混凝土拌合控制根據入模溫度不低於5度的要求,結合運距、運輸方式、澆築方式等現場實際情況,按照《建築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T104-2011)中的相關規定進行熱工計算,確定骨料及拌合用水、外加劑、外摻料的加熱保溫指標
  • 混凝土預製品蒸汽養護與傳統養護有何區別?蒸汽養護優勢有哪些
    實際工程中,可以根據密實成型後混凝土失水的多少、失水缺陷消除的徹底程度,評價混凝土施工養護的質量,評估硬化混凝土的質量及其對耐久性的影響。預製品傳統養護方法日常進行混凝土養護,沒辦法保證溫度和溼度,通常會引起幹紋裂縫的問題。
  • 史上最全水工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要點
    (6)對大體積水式混凝土應優先採用吊罐直接入倉的運輸方式。當採用其他運輸設備時,應採取措施避免砂漿損失和混凝土分離。(7)不論採用何種運輸設備,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以不大於2m為宜,超過此界限時應採取緩降措施。
  • 混凝土施工與養護問題研究
    除了要對混凝土原材料質量進行嚴格檢測外,還要對混凝土原料的用量進行精確計算,保證不會因為原料供應不足而導致施工中斷,避免後期用料困難。一旦出現因原料不足而導致施工中斷,就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用量,避免發生鋪得過厚或者過薄的情況。同時,要選擇業界信譽度高、施工經驗豐富的施工企業,為混凝土的施工與養護提供良好的保障。
  • 商業優選:綿陽混凝土養護室要求
    ,具有操作方便,控制準確等優點。 貨櫃式移動養護室適用於各水泥廠,水泥製品廠及建築公路施工單位,質檢單位對標準養護室的溫溼度控制,使用方便快捷,電子數顯控溫,溫溼度控制,20℃&plun;1,溼度
  • 建築理論知識:大體積混凝土的簡述定義
    點擊了解課程詳情>>>  我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範》GB50496-2009裡規定:混凝土結構物實體最小几何尺寸不小於1m的大體量混凝土,或預計會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而導致有害裂縫產生的混凝土,稱之為大體積混凝土。
  • 淺談高性能C50混凝土的配製及應用
    目前混凝土的運輸主要採用混凝土運輸車運輸的方式,並且在混凝土運輸過程中混凝土罐需要不停的慢速轉動,防止混凝土出現離析泌水等不良現象。6混凝土澆築客運專線混凝土箱梁屬於大體積混凝土,要進行施工技術交底,確定澆築段落,宜分成澆築,每層澆築一次成型。
  • 大體積混凝土易裂的原因:受約束,產生拉應力
    大體積混凝土易裂的原因:受約束,產生拉應力  不受約束的混凝土是不會產生內就歷程的,體積變化受約束才產生內應力。約束條件有兩種,即外約束和內約束,外約束是指結構物的邊界條件,一般指基礎或其他外界因素對結構物的約束,水泥水化後期,散發熱量大於放熱量,構件溫度降低,體積收縮,受邊界條件約束,產生拉應力。  抗拉能力低。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抗壓能力較高,抗拉能力較低,抗拉強度僅為抗壓強度的1/10左右;極限拉伸也很小,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變形受約束時產生的拉應變很容易產生裂縫。
  • 混凝土知識大全,關於混凝土,看這裡就夠了!
    根據現行有關標準、規範規定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是按標準方法製作的邊長為150㎜的標準尺寸的立方體試件,與ISO試驗方法一致的溫度為20士2℃,溼度為95%以上的標準養護室,養護至28d齡期,按標準試驗方法測得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根據有關標準的規定,建築材料強度等級應以材料名稱加上其強度標準值來表達。
  • 工程監理輔導知識:混凝土結構自防水具體概念是什麼?
    (4)當地下室為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時,應考慮水化熱引起混凝土內部溫升而產生收縮裂縫。可採取以下措施:  1>儘量選用低熱或中熱水泥(如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配製混凝土;或混凝土中摻加適量粉煤灰或減水劑(木質磺酸鈣等);或利用混凝土的後期強度(60d或90d至180d,應經設計同意),以降低水泥用量,減少水化熱量。
  • 混凝土橋梁裂縫成因綜述
    出現在施工過程中,大體積混凝土(厚度超過2.0米)澆築之後由於水泥水化放熱,致使內部溫度很高,內外溫差太大,致使表面出現裂縫。施工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儘量選擇水化熱低的水泥品種,限制水泥單位用量,減少骨料入模溫度,降低內外溫差,並緩慢降溫,必要時可採用循環冷卻系統進行內部散熱,或採用薄層連續澆築以加快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