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薄壁結構相比,大體積混凝土不易散熱,水化熱易集聚,水化溫升相對較高。而水泥水化反應除了與自身的礦物組成和比表面積相關,水化溫度也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大體積混凝土水化放熱集聚的特性,又會加速水泥水化,使得放熱更加集中,二者之間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大體積混凝土中心溫度不斷升高,而中心溫度與邊緣溫度之差也不斷增加,溫度應力誘發的開裂風險也就增大。大摻量礦物摻合料可以等效替代水泥,減少放熱源,又可減少單方用水量、改善混凝土耐久性。膨脹劑水化反應可以增強混凝土的補償收縮能力,已成功應用於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控制。本文採用復摻礦渣、粉煤灰和膨脹劑製備C40大體積混凝土,利用它們之間的疊加協同效應,提高大體積混凝土的抗溫度開裂能力。
1實驗
1.1原材料
水泥,P.O42.5普通矽酸鹽水泥,比表面積324m2/kg,SO3含量2.48%,鹼含量0.72%,Cl-含量0.72%,其物理性能見表1。
礦粉,S95級,密度2.85g/Cm3,含水率0.1%,燒失量0.38%,SO3含量0.04%,Cl-含量0.005%,比表面積410m2/kg,流動度比100%,28d活性指數95%。
粉煤灰,I級F類,45μm方孔篩篩餘4.0%,需水量比95%,SO3含量0.81%,游離CaO含量0.92%,含水量0.2%。
膨脹劑,性能符合GB23439-2009的II型混凝土膨脹劑,水中7d限制膨脹率0.064%,空氣中21d限制膨脹率0.016%,其膨脹性能見圖1
砂,河砂,細度模數2.4,含泥量0.8%,泥塊含量0.1%,鹼活性0.09%。
石,5mm~20mm連續級配碎石,針片狀含量3%,壓碎值指標9.0%,鹼活性0.01%。
減水劑,聚羧酸減水劑,減水率38%,常壓泌水率比17%,含氣量2.7%,7d抗壓強度比為181%、28d抗壓強度比為176%。
1.2試驗方法
C40P10大體積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分別設計為400kg/m3、420kg/m3和380kg/m3,配合比見表2。
依據表2拌制混凝土,依據GB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對新拌混凝土進行出機坍落度、容重和2h經時損失測量。依據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對硬化混凝土分別進行抗壓強度測試,依據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對硬化混凝土進行電通量、抗滲性測試,依據GB/T23439-2009《混凝土膨脹劑》對硬化混凝土進行限制膨脹率測試
2結果與分析
2.1新拌混凝土性能
綜合考慮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C40P10大體積混凝土的坍落度設計為180±20mm。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測試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3個配合比的C40P10大體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良好,無泌水、不離析,漿體帶著骨料流動。出機坍落度在190~220mm,2h後坍落度在160~175mm,混凝土容重在2370~2380kg/m3,各項性能指標均符合設計和施工要求。此外,隨著膠凝材料用量的增多,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得到改善。
2.2抗壓強度
依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標準差取5.0,C40P10大體積混凝土的配製強度不應小於48.2mPa。三個配合比的硬化混凝土抗壓強度測試結果見表4和圖2。
由表4和圖2可知,三個配合比混凝土抗壓強度持續增長,沒有出現強度倒縮現象。3d強度在25.6~26.4MPa(約為28d強度的46%~53%,7d強度在32.7~36.3MPa(約為28d強度的60%~70%),28d強度在48.4~57.3MPa。三個配合比28d抗壓強度均達到了配製強度不低天48.2MPa的要求。並且,隨著膠凝材料的增長,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增長,即C40膠凝材料410>C40膠凝材料400>CG40膠凝材料390。
2.3電通量
與氯離子擴散係數類似,電通量也是一種快速評價混凝土滲透性或密實性的有效手段。電通量法是在真空飽水處理過的試件兩端施加60±0.1V直流電壓下,測量通過6h流過混凝土試件的電量值。三個配比混凝土的28d、56d電通量測量結果見表5。由表5可知,三個配比的C40P10大體積混凝土28d電通量值在最小值在730C,最大值為850C。56d電通量最小值為493C,最大值為622C。結果表明,混凝土電通量隨著水灰比的減小而降低。混凝土中摻入粉煤灰和礦渣粉後,可有效改善混凝土孔結構,填充孔隙,減水有害孔,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降低滲透性。此外,混凝土中摻入膨脹劑後,約束作用下,膨脹劑生成的水化產物可以進一步填充優化孔結構,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
2.4抗滲性
混凝土試件水中養護至齡期後,取出進行混凝土抗滲性檢測。採用蠟封試件,加壓範圍0.1~1.2MPa,每隔8h加0.1MPa。三個配合比的C40P10大體積混凝土試件加壓至1.2MPa時均未發生透水現象,抗滲等級都達到P11。劈開試件後,試件滲水高度在1.0~2.5cm。結果表明,三個配比混凝土的抗滲性能都非常好,這與混凝土電通量試驗結果相吻合。
2.5限制膨脹率
膨脹劑水化反應生成的膨脹性水化產物使得混凝土產生膨脹,在鋼筋約束作用下,構成有效約束膨脹,從而可以補償混凝土後期的收縮變形,提高混凝土的體積穩定性。三個配合比C40P10大體積混凝土的限制膨脹率測試結果見圖3。
由圖3可知,三個配合比混凝土試件水中14d的限制膨脹率在0.026%~0.031%,並且混凝土試件限制膨脹率隨著膠凝材料用量的增長而下降。這是因為混凝土的限制膨脹率與強度增長相匹配,強度增長速率高,則混凝土受到的約束越大,相應的混凝土限制膨脹率就相應的小一些。此外,三個配合比混凝土試件在空氣中28d的限制膨脹率在0.002%~0.011%。
該結果表明,所有混凝土試件即使暴露在空氣中依然處於膨脹狀態,混凝土未發生收縮。這對於保證大體積混凝土的體積穩定性十分重要。
綜合考慮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硬化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電通量、抗滲性和限制膨脹率,C40P10大體積混凝土的配合比採用膠凝材料400kg/m3的1#配合比較為合宜。
3結論
(1)復摻礦渣、粉煤灰和膨脹劑製備的C40P10大體積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坍落度經時損失小,28d抗壓強度可達52.0MPa,56d電通量僅為566C,混凝土抗滲等級達到P11,水中14d限制膨脹率分別為0.029%,空氣中28d限制膨脹率0.007%,混凝土始終處於膨脹狀態,體積穩定性好。
(2)礦渣、粉煤灰和膨脹劑疊加協同作用,填充孔隙,消除有害孔,優化孔結構,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和抗滲性,從而減少外界有害離子的侵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