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屑在混凝土生產中的應用實踐研究

2020-12-06 砼話

1前言

2018年河砂供應緊張,價格暴漲,公司採購惠陽東江河砂2018年3月份130元/m3左右,到2018年12月份300元/m3,且質量波動大(細度模數、含泥量等指標不穩定),對混凝土的生產成本及質量控制造成很大影響。

為了尋找適合的河砂替代材料,加強混凝土質量與成本控制,公司有關技術人員通過大量的試驗研究工作,成功的將石屑取代部分河砂用於混凝土生產,所生產的混凝土的各項性能指標均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要求,有效的降低了公司的生產成本及穩定混凝土質量。

2試驗

2.1原材料

2.1.1水泥與摻合料

惠州光大泥,P.O.42.5R,初凝時間136min,終凝時間201min,比表面積363m2/kg,3天抗壓強度25.4MPa,3天抗折強度5.5MPa,標準稠度用水量26.6%,28天抗壓強度:48.5MPa,28天抗折強度:7.9MPa。

惠東平海電廠F類Ⅱ級粉煤灰,45μm篩餘21.7%,需水量比97%,活性指數77%。

2.1.2碎石及砂

惠東稔山石場碎石,表觀密:2650Kg/m3,堆積密度1470Kg/m3,空隙率44.6%,壓碎值12.7%。砂有機制砂、河砂、石屑1、石屑2,均取自本地。

2.1.3外加劑

所用外加劑為深圳三綠科技有限公司萘系高效緩凝減水劑,固含量:31.0%,減水率22.5%,淨漿200mm,密度1.162g/ml,PH:9。

2.2實驗方法

2.2.1砂的性能分析

依據GB/T14684—2011《建設用砂》的規定,對機制砂、河砂、石屑進行性能檢測分析。

2.2.2混凝土性能分析

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依據GB/T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檢測,混凝土的3d、7d、28d力學性能按照GB/T50081—2019《普通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檢測。

3實驗結果分析及討論

3.1石屑、機制砂、河砂工藝性能對比

石屑是本地採石場在開採加工過程中剩餘的廢料,表面粗糙有稜角,機制砂是使用專用制砂設備以各種礦石為原料製備的,試驗所用河砂來自於惠州本地的東江區域。三種砂的工藝特性有一定差別也有一定相似之處,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⑴物理性能基本相似。從表1可以看出,石屑1、石屑2、機制砂、河砂的堆積密度、表觀密度、空隙率三項主要物理性能指標基本相近,差異很小,從混凝土配製的角度而言,這四種砂用於配料不需要進行大的調整。

⑵顆粒級配差別較大。表2是石屑1、石屑2、機制砂、河砂的顆粒級配分布,從表2可以看出,四種砂的顆粒級配差別較大,河砂、機制砂顆粒級配有一定差別但均能滿足標準規定的II類砂2區級配標準,石屑1、石屑2的顆粒級配均不能滿足建設用砂標準規定的顆粒級配標準,與河砂、機制砂相比較,石屑最為典型的特點是2.36mm以上的粗顆粒偏多,本次實驗中採用的兩種石屑2.36mm以上累積篩餘均在40%以上,其整體顆粒級配較差,會對混凝土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具體影響需要通過混凝土性能實驗進一步的分析。

⑶顆粒形貌差別較大。從顆粒形貌來看,這四種砂的顆粒形貌差別較大,其中石屑1、石屑2、機制砂的顆粒形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多為不規則多邊形、稜角及斷面清晰,河砂顆粒較為規整,多為接近球形且圓潤,這與兩類砂的形成過程有關,河砂是自然風化而成,機制砂與石屑是原料經過機械破碎、篩分而成,顆粒形貌的差異一定程度也會影響混凝土的性能。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本試驗中所用石屑的基本物理性能與機制砂、河砂相似,但在級配方面有著較大的差別,石屑存在著粗顆粒偏多、級配不合理的問題,另外還考慮到不同石廠生產的石屑工藝性能差別很大,因此在使用過程中要進行大量配比試驗,確定石屑對於混凝土性能的影響程度以及較佳的摻入量,以保障生產的混凝土性能能夠符合標準要求。

3.2屑對混凝土性能影響的研究

3.2.1石屑對於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響

為了更好的分析石屑對於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響,使用了石屑1、石屑2、機制砂、河砂四種細集料配製了C30混凝土,具體配比如表3所示。

按照表3的配比製備混凝土,測試塌落度、擴展度、初凝時間、終凝時間等工作性能指標,結果如表4所示。

從表4可以看出,使用石屑對於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著不利影響,混凝土漿體的粘性加大、流動性變差,這與石屑的級配不良直接相關,其中又以石屑2影響最為明顯,與使用機制砂和河砂的混凝土相比,初始塌落度、擴展度、1小時後塌落度、1小時後擴展度均有較大程度下降,使用石屑1的混凝土工作性能好於石屑2,因此從工作性能方面來看宜使用石屑1。

3.2.2石屑對於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

在表3配比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同細集料混凝土力學性能的試驗,結果如表5所示。

從表5可以看出,使用石屑1、石屑2、機制砂三種細集料配製的混凝土3d抗壓強度、7d抗壓強度、28d抗壓強度基本相當,但均低於使用河砂的混凝土,這與不同種類的砂的細度模數及顆粒級配有關,本試驗中的河砂為級配較好的中砂,石屑1、石屑2、機制砂為粗砂,導致混凝土的強度性能有所差別,但總體上仍然滿足國家標準對於C30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對比石屑1與石屑2,使用石屑1使用的混凝土強度略好於使用石屑2配製的混凝土,從力學性能的角度宜選用石屑1。

3.3石屑最佳摻量的研究

從前面分析可知使用石屑1配製的混凝土具有較好的工作性能及力學性能,因此選用石屑1作為細集料,進一步的分析其替代砂的較佳比例,為此設計石屑替代砂比例分別為0%、25%、50%、75%、100%的方案,具體配比如表6所示。

按照6的配比配製混凝土並測試其工作性能及力學性能,結果如表7及表8所示。

從表7、表8可以看出,石屑替代比例為25%時,與只使用河砂的混凝土相比較,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與力學性能均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這可能是由於二者的級配互補使得細集料的整體級配得到了優化,從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基於此試驗結論,在生產過程中建議採用25%的石屑替代率,在保證混凝土質量穩定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4結論

⑴惠州本地的兩種石屑,與常用的機制砂及河砂相比較,堆積密度、表觀密度、空隙率等物理性能指標相近,但在級配上差別較大,石屑的級配不符合《建築用砂》中的顆粒級配要求,存在著粗顆粒偏多的問題。在顆粒形貌方面,石屑與機制砂有一定程度類似都是多邊形且粗糙,河砂顆粒多接近球形且光滑。

⑵石屑的使用對於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力學性能均有著不利影響,使用石屑製備的混凝土相對於河砂混凝土有和易性較差及強度略低的特點,其中石屑1對於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小於石屑2,在生產過程中宜優選石屑1作為河砂替代材料。

⑶使用石屑1替代部分河砂混凝土生產是可行的,最佳替代率為25%,在此替代率下,由於石屑與河砂之間存在的顆粒級配互補,使得混合砂混凝土的性能高於一般的河砂混凝土。

⑷不同採石場的石屑料性能差別較大,因此在使用過程中,為了保證混凝土質量的穩定性,在更換石屑來源時應提前做大量的試配工作,確較佳的配合比方案。(來源:《廣東建材》2019.11)

相關焦點

  • 石屑、石粉、石子、石渣它們到底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01 石屑 石屑是採石場加工礦石時通過最小篩孔 (2)石屑中含有大顆粒,也含有粉粒,這種級配拌合物的強度較高,與水泥的粘結性好。 (3)石屑採石場加工的碎石。
  • (S95礦粉+II級粉煤灰+石屑)配製C30P6泵送混凝土
    該礦粉質量較好,實際生產中摻礦粉配合比與無礦粉配合比對比中:礦粉配比在後期(28)天強度比無礦粉配方高3MPa左右,並且60天強度還有繼續增長;使用礦渣粉耐硫酸鹽腐蝕及耐軟水侵蝕較好,在本工程中作為摻合料需要選用的材料之一。
  • 【分享】工業礦渣廢料在混凝土中的應用
    摘 要:本文主要以工業礦渣廢料在混凝土中的生產應用 為主要的研究對象,介紹了工業廢渣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的應 用歷史。在此基礎上,收集了實驗數據,說明礦渣摻入後,混凝 土的各項性能指標的改善。最後,提出了礦渣粉商業混凝土生 產過程中,應該嚴格把控的技術指標。
  • 淺析混凝土外加劑相關標準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0 引言隨著混凝土外加劑迅猛發展,種類層出不窮,在混凝土中應用也越發廣泛,外加劑已經成為混凝土中除水泥、砂、石、水以外的第五種組成部分,可以說混凝土已經進入了一個外加劑的時代。伴隨著環保壓力的逐漸增大和資源日益匱乏,水泥價格日益飆升,砂石材料劣質化嚴重,並且現代社會對混凝土的期望值變高,對此只有通過提高混凝土外加劑的質量來保證混凝土的性能,所以對混凝土外加劑的質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我國相關部門也正在逐步制定並完善相應的標準,但現存的標準並不能完全滿足產品生產、發展及應用的需求,混凝土外加劑相關標準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 聚羧酸外加劑在現代混凝土中的應用
    1 現代混凝土的技術特徵現代混凝土是以工業化生產的預拌混凝土為代表,以泵送施工為主流。力學性能已不再是現代混凝土唯一的技術指標,拌和物流變性能的控制對於保障施工尤為重要,同時保證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更加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 中山生態透水混凝土_上海石跨新材料
    中山生態透水混凝土,上海石跨新材料,上海石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壓模地坪、透水地坪在國內率先引進國外科學配方及先進生產施工工藝,擁有全套生產設備和50多款紋理壓印模具和10餘款地坪專用紙模,並且在國內眾多工程項目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
  • 混合砂配製C50混凝土應用研究
    0引言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具有製備簡單、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可塑性好且耐久性強等特點,是用途最廣、用量最大的建築材料;其中,砂是混凝土中最為重要的原材料之一。但是,與天然砂對比,機制砂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存在些許問題,例如經機械破碎後粒型不好、針片狀過多、級配不連續、細度模數偏大等。針對上述問題,人們開始將機制砂和天然砂進行混合配製形成混合砂。已有的研究結果表明,混合砂可以充分發揮機制砂和天然砂的優勢,有效地克服單獨使用機制砂時所存在的問題。
  • 普通混凝土砂石級配的研究
    長期以來,人們對優化混凝土配合比的研究多著重在集料的密實堆積與有利於拌合物流變性能方面。電子計算機廣泛應用後,人們便可以採取虛擬堆積思路,利用數學模擬計算和若干試驗數據得出各種密實堆積模型。然而,不論哪種類型構思形成的數學模型與實際生產所用的砂石堆積狀況仍然有某些程度的差距。
  • 連續級配混凝土研究!
    一、何謂混凝土骨材的「連續級配」混凝土所使用的粗、細骨材,系用天然的優良砂石(不得有風化巖、葉巖、鹼骨材等),經破碎、清洗、篩分而成。混凝土產制廠購入時作比重、吸水率、磨損率、健性等材質方面的試驗,只要材料的來源沒有變化,則這些試驗可以較低的的頻率為之;但是因為砂、石生產場別之間有很不同的加工方式,產品會有很大的質量差別,再加上碎制砂、石的加工機具很容易產生磨耗,故粗、細成品粒材的級配(粒度)變動是很尋常的;而粗、細骨材佔混凝土組成的80%左右,骨材粒度的變動當然是混凝土質量變動的重要因素,管制好骨材級配的變動就成了混凝土生產業者最重要的管制項目
  • 超緩凝混凝土的配製與應用
    1前言一般來說,普通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宜控制在6~8小時,水下灌注樁混凝土宜控制在8~10小時,如遇到溫度陡降有可能會延長3~7小時,所以在正常情況下如沒有特殊要求,混凝土的初凝時間一般控制小於10小時。本次研究的混凝土初凝時間大於72小時,比普通混凝土的初凝時間長6倍多,故稱為超緩凝混凝土。
  • 河源鏈板排屑機生產廠家產品維護從哪方面著手
    河源鏈板排屑機生產廠家產品維護從哪方面著手 ,「btgps」   河源鏈板排屑機生產廠家產品維護從哪方面著手    螺旋杆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扁形鋼條捲成螺旋彈簧狀;另一種是在軸上焊上螺旋形鋼板
  • 加氣混凝土生產工序及生產工藝流程圖
    澆注工序是把配料工序配製好的物料,按工藝順序加入到澆注車中,通過澆注攪拌機的攪拌,攪拌成混合均勻且合乎要求的混合料漿,然後注入到模具中,待其發氣膨脹、進行一系列的化學和物理變化,靜養後形成加氣混凝土坯體。澆注工序是加氣混凝土能否形成良好氣孔結構的重要工序,它與配料工序一起構成加氣混凝土生產工藝過程的核心環節。
  • 在加氣混凝土砌塊生產中,石膏有什麼作用?我們如何選用?
    在加氣混凝土砌塊生產工藝的不同階段,一般都要用到調節材料,而加氣塊生產中所使用的調節材料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發氣過程調節材料,另一類是蒸養過程調節材料。不同的加氣混凝土,需要使用不同的調節材料。比如在水泥、礦渣、砂加氣混凝土中常用純鹼、硼砂和苦土粉;在水泥、石灰、粉煤灰加氣混凝土中通常採用的調節材料有燒鹼、水玻璃、石膏等等。石膏作為一種常用的膠凝材料,在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生產中可作為發氣過程調節劑,同時也因參與水熱合成反應而可以提高製品強度,減少收縮,提高抗凍性。因此石膏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 鋼纖維的作用及在混凝土中的應用
    混凝土早期裂縫大多是由於初凝前後、乾燥失水引起收縮應變和水化熱產生的熱應變。混凝土應力2/3 來自溫度變化,1/3來自幹縮和溼漲 。鋼纖維是一種新、高性能的鋼纖維品種,因為其作用,鋼纖維在混凝土中有著很好的應用。
  • 瀝青混凝土概述及其分類介紹
    瀝青混凝土(bituminous concrete)俗稱瀝青砼,是經人工選配具有一定級配組成的礦料(碎石或軋碎礫石、石屑或砂、礦粉等)與一定比例的路用瀝青材料,在嚴格控制條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 機制砂石粉在混凝土中的應用
    巨大的需求量和資源枯竭的矛盾,又導致了河砂價格飛漲,這給用砂大戶——混凝土企業和砂漿企業帶來了巨大壓力。在這種大環境下,迫使這些用砂量巨大的企業開始使用機制砂;但是機制砂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約 20% 的石粉,如果不有效處理,會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同時,由於環保治理大量高汙染、高能耗的中小鋼型廠被迫關閉,導致礦粉資源短缺,價格飛漲。
  • 脫硝粉煤灰用於水泥和混凝土的應用技術研究
    脫硝工藝的運行可能使粉煤灰含碳量提高,強度活性指數降低且銨鹽、硝酸鹽等化學成分偏高,影響其應用於水泥、混凝土的性能。目前普通粉煤灰、脫硫粉煤灰應用於水泥和混凝土的技術國內外已有諸多研究,而關於脫硝粉煤灰的應用技術研究國內尚存在空白。
  • 【技術】連續級配混凝土研究論文
  • 芻議減水劑在商品混凝土中應用
    商品混凝土中應用減水劑可以根據施工需要調節混凝土的含水量,提高工程質量,降低資源消耗,控制工程成本。減水劑分子主要包括兩部分,即親水端和疏水端,作為表面活性物質,其結構與我們熟悉的洗衣粉結構和肥皂結構相似。在商業混凝土中使用減水劑,親水端主要指向水,疏水端主要指向氣體、非極性液體和固體物質,兩種分子起到分散和潤滑的作用。
  • 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總結
    因此工程實際完工時間為2004年10月20日,完成4cm厚中料式瀝青混凝土23公裡,工程總造價約1668萬元。  省道205線射洪南段瀝青混凝土路面整治工程總用人工6340工日,拌和瀝青混合料:36214T,瀝青用量:2003T,碎石:6891m3,石屑5907m3,砂5785m3,礦粉:209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