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盟IT外包創始人:創業是我近20年來的身體力行

2020-12-06 騰訊網

「 一路走來,高人指點,貴人相助,自己努力,菩薩保佑。感恩每一個遇見。」

夏立成

男 73年出生 屬牛 水瓶座 黑龍江綏化人

從事行業:IT外包服務

年營業額:N000萬+

創業時間:18年

啟動資金:3000元

我出生在黑龍江綏化地區的一個鄉村,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小時候對「窮」沒有啥感覺。就記得放了學,在村西頭的河套上放馬,拉著籠頭直接騎在光溜溜的馬背上,沒有馬鞍,在草甸子上撒歡,盡情奔跑,傻呵呵挺快樂,或許這才是真正童年的樣子。

五年級的時候,那個時代的小朋友流行帶上一頂草綠色的軍帽,看見供銷社裡賣軍帽,3塊多錢一頂,向父母要錢,張不開口,就尋思自己賣冰棍兒賺錢買。我媽給我找來了一個紙箱子,裡面鋪上幾層棉花套,罩上塑料膜,我騎上我爸的破永久自行車,到村東頭的冷凍廠,批發冰棍兒,1毛錢批發5根,我1毛錢3根賣出去,沿著村子,走街串巷;有一次,村裡放露天電影,我批發了一整箱冰棍兒,人家看電影兒,我賣冰棍兒,一晚上全賣光,回家數錢,7毛6分錢,一次賺了一筆巨款,興奮不已。整整一個暑假掙了快4塊錢。軍帽買上了,高興得撒歡,在回家的路上捨不得戴,就夾在自行車後座貨架上,騎到家回身一瞅,沒了。一切清零,一個暑假的風吹日曬,幾分鐘就「金錢守恆」了。

01

「生意的頭腦來自生存的壓力」

1995年考上復旦大學物理系,從沒出過遠門,我爸和我姨父一起把我送到上海。我至今記得,我們從上海火車站坐115路公交再轉139路到達復旦大學。人生地不熟的三個人,民工得不能再民工了。我們三個走進校門,路過二教朝西的木頭門那裡,我爸把我叫住,從身上掏出2000元錢,交給我。物理樓都沒見著,一口飯也沒吃,他倆就匆匆返回火車站走了——怕花錢呀,出門在外的,都是一臉懵。

你說我的生意頭腦打哪兒來的,來自生存的壓力吧。2000塊錢交了學費、住宿費,就沒剩啥了。助學貸款,一個月150元;成績前40%的能有獎學金,全年級83個人,大概30來人能拿吧,我總是那個擦邊兒拿到三等獎學金的,只有200塊錢。班裡全是全國各地考進來的牛人,城裡來的更是見多識廣;我當時說話還一口東北腔,普通話不標準,我在開口說每個字之前要先在腦子裡飛快地把漢語拼音過一遍,「K-U-A-I——快」,硬是想把口音糾正過來。

錢是我求學路上最大的難題。1996年的時候,我和同學湊了360塊錢買了一臺BB機,幹家教中介,到處貼小廣告,不到半年3個人每人掙了2000塊錢。好景不長,周邊高校的一個學生,也是幹家教中介的,被抓起來了,新聞上了《新民晚報》,罪名是私刻公章,非法中介。我們一看這陣勢,嚇得趕緊撂挑子不幹了。

大三那年,爸媽為了供我上學,過完年把家裡的小牛犢都賣了。7月份放暑假,趕上98年大洪水,我口袋裡只剩下了800元錢,一合計,火車票來回又要不少錢,老子不回去了!留在上海掙錢!上哪兒掙錢去呢,我總不能真去建築工地扛磚吧。當時,上海市公安局招大學生掛職鍛鍊,我就報名了。報上名了,分配到聞喜路警署,我才知道,沒工資!那咱也不能反悔呀,讓咱去還是得去呀,但錢的事還是沒著落。在校園裡轉悠,看見有宿舍出租VCD,我突然靈機一動,為啥不自己也嘗試一下呢?打聽到大渡河路有賣的,我就大老遠尋過去,那時沒有地鐵,好不容易找到地方了,趕上市場整頓,賣盜版光碟的都收攤兒了,我在那裡轉悠到天黑,沒找到一張碟。我不甘心,四周溜達,在曹楊路邊上,看到一家音像店,10來塊錢一張碟,我一下花了500塊錢,買了30張。一回到學校,就在中央海報欄貼小廣告,當天晚上,掙了76元錢,我一算,這可不得了了,10來塊錢的VCD,我3塊錢租出去,500塊錢投入,5天就能回本,追加投資!我又打聽到虯江路有個專門的電子市場,到那裡一看,嚯,老巢在這兒呢!彩板光碟只要9塊錢,買,大量買,奧斯卡掛得上號的電影都讓我買沒了。

那時中央海報欄貼的小廣告,膏藥似的一小塊。我要做大,要競爭,怎麼辦呢?有一天,我突發奇想買了幾十張最大的海報紙和一盒廣告筆,趴宿舍地上寫了一宿,把電影片名一個個列上去,寫到凌晨3、4點鐘,天不亮貼出去,把中央海報欄全鋪滿。到了飯點兒,學生們一個個端著飯盆兒去食堂,中央海報欄一路走過去,全都震驚了。有的一邊端著飯盆兒吃飯,一邊看我的海報,一看有個電影還沒看過,就來租VCD了。生意一下子就火了,之後的半年間掙了6萬塊錢。

我後來總結,當時生意這麼好,因為填補了大學生們的兩個需求:一個是消磨時間,那年有世界盃,比賽都在半夜踢,吃完晚飯到球賽開始,有大塊的時間沒事幹;第二個是精神需求:那時奧斯卡歐美電影遠沒有普及,電影院裡也看不到這些,好多大學生都是從我這兒得到的奧斯卡初啟蒙。我那時賺了錢就投入,買的全是新片,內容質量都好,大家都愛看。有時客戶要的片子我這裡沒有,我就去找,找回來再租給他們。客戶想要看啥,我就去進啥,指哪兒打哪兒。

眼看著要去警署報到了,每天要坐班,誰幫我看攤兒呢?於是,我又到96級找了倆師弟,讓他倆輪班,做一休一,這樣有個好處,一個人頭天碟租出去,第二天客戶還的時候是另一個人收錢,互相配合還能互相監督,我按一張碟5毛錢給他們算提成,積極性可高了。這樣我就安心在警署掛職了。趕上柯林頓訪華,來上海演講,由於我們保障了大上海的安全,還給發了保衛柯林頓津貼,掙了500塊錢。

日積月累,我的VCD片庫越來越大,生意也越來越火,周圍財大的、同濟的、輕專的學生都慕名而來,把附近正規的音像店都給幹趴下了。火到什麼程度,校園裡的教育超市,發現怎麼零錢越來越少了,一打聽,原來都跑我這兒了。所以每個星期超市經理就拿著一個大布口袋來找我換零錢,空口袋拿過來,滿滿一口袋背回去。

這事兒傳到學校那裡了。學工部打了個報告,說有個學生租盜版光碟,要不要抓起來。當時的主管校長看了,說:不就是個窮學生勤工儉學,想掙點錢把書念完嗎,你們搞什麼搞——一句話就給懟回去了。要不說還是我們復旦吶,愛護學生啊,不然我就跟周邊高校那哥們兒一樣,哪裡還會有今天。

時間進入了1999年,一想,不對了,一學期都沒好好學習,完蛋了,要收心。我積累了上千張VCD,折舊賣不了幾個錢,要另想辦法——我這是有品牌的,應該整體轉讓,於是在外面貼了張布告:庫存和品牌一起打包每部10元。4號樓的師弟找到我,把碟片和品牌全部接手,1月6號我就脫手,老輕鬆了,埋頭學習,整整15天,埋在書本裡,最後還是只弄了個三等獎學金。

02

創業路上,16個字:

高人指點,貴人相助,自己努力,菩薩保佑。

我不是做理論物理的那塊料,那時計算機網絡剛剛興起,我覺得那是未來的方向,決定轉行。一畢業就找了一家網絡公司,起薪很低,只有1500塊,但可以邊學邊幹,我一幹就是3年。當年有個思科資格認證CCIE,我花了一年時間考過了,自己考過還不算,又弄了個論壇,把英文案例翻譯成中文放上去,分享學習經驗,最多時候有兩萬個人在上面學習,後來有500個人通過我這個論壇,考過了CCIE。

2001年跟朋友合夥開公司,一年能有十幾萬利潤,勢頭還不錯,2002年有大公司要收購我們,四個合伙人裡面派了兩個過去談,結果一去不回,直接跳槽過去,把我們兩個撂下了。這咋辦?心一橫,我就自己開公司了。當時只有3000塊錢,交給代理辦工商註冊花掉2500塊錢,再請人家吃頓飯,就沒剩啥錢了。

有個老客戶聽說我創業了,就委託我採購1萬塊錢的網絡設備,我從同學那裡借了錢,完成了第一筆單子,現金流轉正了。

剛開張,光杆司令一個,辦公室也租不起,在一位老教授的辦公室裡借了個工位,就這樣幹起來。有活就接,有求必應,活下來再說。

我記得夏天最熱的時候,原來打工那家公司的一位老客戶陳老師找到我,說公司網絡斷了,急壞了,小夏你能不能幫幫忙,趕緊過來搶修一下。我當時已經離職了,但事情緊急,就去了。金沙江路上,一連幹了兩天兩夜,網絡恢復。

陳老師問:你看收多少錢合適?

——我幫忙,不收錢。

那怎麼行?

——那就收3000塊錢吧。

陳老師當場打電話叫他們的唐主任。唐主任梳著大背頭,小西裝,下來,問我:多少錢?

——3000塊。

太貴了。

——我說,唐主任那就不收錢了,本身就是來幫陳老師忙的。以後陳老師需要幫忙,隨時叫我,我還會來……

唐主任一愣,當場沒說啥。後來不僅把錢付給我,還找我問:你們公司提供的網絡維護服務,給我報個價。從此,他們公司就成了我的客戶,直到現在已經快20年了。

還有個上海一直支持我的客戶,服務了很多年,直到2017年老領導退休了,我們才第一次坐在一起吃飯。席間,他問:你的學號是9519對吧,我的學號是7319。嚯,我這才知道,他是我正牌物理大師兄啊。商業上合作了這麼多年,他從沒透露過,只是默默在背後幫襯我。創業的路上,我一直謹記16個字:高人指點,貴人相助,自己努力,菩薩保佑。珍惜每個高人的指點和貴人的幫助,且行其珍惜!

03

「讓客戶離不開你——就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2002年開公司,到了2003年,我才招了第一個員工,到了2004年,我才租了自己的辦公室,國定路上幾十平米。

IT外包服務是苦活累活,千頭萬緒,平時沒事的時候,在一般企業裡是存在感很低的業務,而一旦出事,就是麻煩事、要命事。如果企業自己包攬IT運維,成本高、風險高、效率低、質量低,所以我堅信IT外包服務是大勢所趨,公司也一直以此為主業,提供IT外包、網絡安全、數據中心服務、系統集成、弱電工程、IT採購、微軟雲Azure/Office365、阿里雲/釘釘、網站製作、系統開發、設備租賃、用友/泛微等「一站式」信息服務解決方案——我天天想的就是:怎麼把我的服務和客戶的需求無縫對接——把別人不願幹又幹不好的苦活、累活做到精細化、精緻化,讓客戶離不開你——這就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創業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思維方式。怎麼把主業做大做精做深,是我這麼多年朝思暮想的頭號事情。

復旦物理系好像把我們腦子清洗了一遍,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用已知信息推導未知信息,建立了清晰的方法和認知。公司發展的頭幾年,我集中精力發展客戶,積累客戶,從各行各業客戶的身上,提取共性問題,逐一分解,把IT服務產品化、標準化、流程化。為此,我專門開發了一套公司內部的管理軟體,把業務模塊、操作規範、響應時效、服務質量、客戶滿意度、市場拓展等各個因素都納入進去,進行多維的績效考核激勵。這樣,一方面保障了對客戶的服務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公司的管理成本,大大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熱情。

04

「人也好,公司也好,模型也好,都要有自我淨化的能力」

2012年,公司依賴的電話營銷模式失效了,我們迅速掉頭,轉為線上營銷。我那時就琢磨,線上營銷不再是公司給客戶發廣告這種邏輯了,所有線上的信息都是以搜尋引擎的爬蟲來完成採集、後臺決策的,因此,網際網路時代的營銷邏輯就是要像爬蟲一樣思考,根據它的運算機理,投其所好,給它便於抓、善於抓、樂於抓的數據,推送給潛在目標客戶。一旦掌握了這層邏輯和方法,一通百通,我們公司成了網際網路營銷專家,只是我僅僅把它當作公司拓展客戶的手段,而不是公司的主業。

IT外包服務,說到底,拼技術,更要拼服務。研究怎麼把IT外包服務做好,才是我的本分。隨著公司規模越來越大,客戶越來越多,我發現,為了保障客戶的極致體驗,歸根結底,是要保障員工的最佳體驗。如果說,把苦活、累活做成精細活、精緻活,是升維打擊的話,那麼吸引一流的人才,把三流的業務做成一流的事業,不就是降維打擊嗎?所以,公司發展到後來,就從最初的野蠻生長、規模化外向擴張、精細化管理,過渡到以人為本、關注企業文化、用軟文化鞏固硬實力的階段。公司和員工不再是簡單的僱傭關係,而是互相尊重、彼此關心的命運共同體。

你是什麼樣的人,周圍就會聚集什麼樣的人。人分三種,一種是自燃的,不用鞭策就能自我激勵向前衝,向上精進的;一種是可燃的,在團隊的帶動下,也肯上進成長的;還有一種是不可燃的,比較消極被動的。如果老闆屬於「自燃、可燃型的」,那麼員工也大多是自燃的、可燃型的;真要碰上個不可燃的,我會想,是不是火不對,在別的地方點不著,在我這兒,換把火,怎麼也能給他點著。

反過來,讓員工體驗好,有獲得感、成就感,從客戶方面,我們也進行了調整,從上千個客戶中,我們篩選出了500家核心客戶,核心客戶的基本畫像是:1、管理思想先進;2、盈利能力強;3、行業地位高;4、管理層重視IT業務。服務好客戶,員工與公司形成命運共同體,公司與客戶連接成發展共同體——優秀的員工服務優秀的企業就是最好的商業模式。我們成了客戶的剛需。

前幾年,創業投資火熱的時候,我也曾盲從過,很多錢找我,要我融資,要我擴張,要我上市,我一時也頭腦發熱。我的一個好朋友當時就問我:老夏,如果你沒有這筆錢,是不是企業就活不下去了?如果你拿了這筆錢,會不會攜款潛逃,一走了之?我說不啊。我的朋友就說:這兩件事都不可能發生,那你為什麼還要融資呢?——一語驚醒夢中人,從此,踏踏實實幹我老本行。我們這種服務於企業的B端市場,靠砸錢實現快速擴張,確實是行不通的——多少公司是被錢燒死的。

2018年,公司規模創新高、業績創新高,團隊人數眾多,兵強馬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我隱隱感到了危機——我算了一筆細帳:我們收入雖高,但服務利潤近趨於零,一年中客戶流失了80多個——公司發展這麼多年,進入了「中年危機」:管理層精神懈怠,中層管理鬆弛,公司瀰漫著自我迷戀、盲目膨脹的氣息。這背後的原因,是我那套引以為豪的管理模型疏於更新和進化。市場、用戶、環境、公司、人都在發展變化中,而我的管理模型沒有及時跟上這些變化的步伐。當時我發起了一場「危機模擬」的大討論——如果到年底我們只賺50萬,該怎麼辦?公司上下一致認為:要麼老樹發新芽,要麼被新樹幹掉。整個團隊需要居安思危,重拾創業初心。經過一年的梳理和整頓,公司管理層優化了1/3,企業管理成本一年節約了500萬元,客戶流失率降到幾乎為零,服務毛利上升到30%。人也好,公司也好,模型也好,都要有自我淨化的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2020年疫情來臨時,我們公司恰恰處於上緊發條、輕裝上陣的狀態。很多純外資企業,規模化企業,原本都有自己的IT部門,疫情衝擊之下,迫於成本的壓力,紛紛裁員轉為外包服務;很多傳統行業的客戶,數位化轉型的步伐也因疫情而加速,種種因素疊加,IT外包服務的市場需求出現極大的釋放,我們公司的業務量增長了30%以上。在這個賽道上,我們還是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中小型頭部企業。

當年,IBM起家的時候,做的是打字機,其他對手的戰略定位,都是成為最牛的打字機生產商,而IBM的戰略定位卻是做信息處理——格局決定了事業的疆域。我們公司立足於IT外包服務,但IT外包服務的內涵和價值,也要與時俱進,跳出「網絡運維」的局限,我將它重新定義為「互聯運維整合服務商」——服務範疇從企業內PC、伺服器、網絡設備整體健康性運維,擴展到BYOD(移動終端智能設備)運維及家庭智能化聯網。

05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戈壁,你心裡信什麼,就看見什麼。」

我一直相信,人賺不到自己認知邊界以外的錢,所以需要不斷突破自己的認知局限。2010年因為受到痛風困擾,也想在認知層面有所擴展,我開始了長跑,後來愛上了戈壁跑,為了能有參賽資格,我還去讀了個EMBA,人家讀EMBA可能是為了學習深造,我是為了戈壁跑。一跑就停不下來。

戈9體驗日的時候,我是一名B隊隊員。當時,我發了一個心,就是要像野獸一樣跑向終點。因為戈壁的賽道對於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想和自己做一次比賽。戈壁在4500萬年前是大海,我在戈壁上的感覺,就像我第一次看到大海。我跑了大概2公裡,就開始流淚,莫名其妙地流下了大約500毫升的眼淚。我一直在想,戈壁是荒涼的,人心是熱的,我不能把那些曾經和我一起訓練過的隊友留在戈壁上,一個人衝向終點。距離衝刺帶還有3米遠的時候,我又回去走了8公裡,往返大概多走了16公裡,陪伴最後一個隊員回到終點。

戈11的時候我發了一個心,我想把玄奘之路399公裡一口氣走完。於是,我用自己的方式設計了路線,先報了戈11,然後報了2016年的玄奘之路BC連。佛說一心一世界。當我們走在荒原時我們感知到的是什麼?有人感知到的是荒原、是荒蕪,沒有任何生機,但是,換一個角度呢?在戈壁上,我看到了一朵花,我在這朵花旁邊站了20分鐘,我就靜靜地看著,莫名地感動。在戈壁上,天氣極端惡劣,就像人生遇到的困境,這朵花犧牲了很多東西,包括它的枝葉,但是它堅守了自己的心。我們的身體是什麼?我們身體是我們靈魂的載體,我們應該守護好自己的心。

有人問我:你為什麼上戈壁?其實,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就在尋找什麼,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沒找到,但是,大家終生都在尋找。但是,在戈壁上一定能找到一些不同的東西,或許是感悟,或許是收穫,或許是放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戈壁,你心裡相信什麼,就能看見什麼。

我在大學時學的是理論物理,在我的意識裡面,宇宙一切都是有答案的,就像是公司推行的精確管理,每一個員工按照流程總是不會出錯。但是幾次戈壁之行告訴我,世界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充滿無限可能,如果人為去設限,將失去很多可能。我開始從哲學的角度來思考企業的發展,面對複雜的人性,「精確化」管理只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因為一刀切的管理與人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相悖。與其追求「精確化」,不如追求「精緻化」,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喚起員工的發心。

走在玄奘大師曾經走過的800裡流沙路,也是中國企業家精神的一條朝聖之路。在一路向西的行進中,我腳上先是水泡,然後是血泡,把血泡踩碎之後變成繭子,我走到終點時感覺還能繼續走上800公裡,因為腳已經不一樣了。其他隊員老是跟我開玩笑:「老夏,你怎麼回事,我剛走幾步,發現你在我後邊晃。我又走幾步,發現你卻在我前面晃了。」其實,我之所以堅持一直走,是因為我的腳非常痛,在極端痛苦的時候才能感受到堅持的力量。我們的人生也就像這條要不停走下去的路。一路上,我沒有刮鬍子,越來越長。人生中遇到的困難和煩惱就像我的鬍子,剛長出來的時候很扎手、很挑眼。但是長到1釐米的時候,就又變得有男人味兒了。

06

未來的10年、20年,我會為誰而努力?

有三本美國人寫的書,對我啟發和影響很大:美國黑石集團創始人蘇世民寫的《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教訓、橋水基金創始人雷·達裡奧寫的《原則 principles》、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寫的《鞋狗》。這三個美國人,都是白手起家,一路走來,穩紮穩打,百折不饒,他們是真正的創業者。再聯想到日本的稻盛和夫和秋山利輝,他們所推崇的匠人精神,三個美國人,兩個日本人,他們所傳遞的價值觀,有共通之處:誠信、專注、堅韌、利他。

在中國創業,入場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但退場更是門玄學——中國企業家有幾個能全身而退的?當年選擇創業,是為了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但現在,我就會思考:未來的10年、20年,我會為誰而努力?走在荒原上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擺渡人》這本書——在無盡的荒原上行走,我們在認識自我,也在擺渡靈魂,我想擺渡自己,也要擺渡他人。2020年11月,我有幸當選為復旦校友創業創新俱樂部(FASC)的第五屆會長。從大學的勤工儉學,到近20年的創業,一路走來,承蒙太多校友的支持和幫助,認識的、不認識的,這種互助情懷一直是我心裡的溫暖和力量。我想把這份互助的力量凝聚和發揚出去:把復旦的創業校友聯合起來,打通復旦本碩博創業者、大學生創業者、復旦MBA、EMBA創業者的連結,讓更多的校友能在這個平臺上有更深入更有效的交流,互勵互助。

佛說有前世今生,我們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我相信我能聚集很多正能量的東西,和更多正能量的朋友一起燃燒我的人生。

- END -

相關焦點

  • 藍盟IT外包,利用心率製造信號,也可以「抓住」假模型
    像DenseNet和MobileNet這樣的複雜網絡因為過擬合,所以達到了非常高的訓練精度,但在測試集中的效果與人們的意見相反文/上海藍盟 IT外包專家
  • 那些被趕出公司的創始人,給創業路上的你留下了這樣的啟示!
    那些被趕出公司的創始人,給創業路上的你留下了這樣的啟示!你可能不知道,如今一些市值過億的公司,都曾經發生過創始人/聯合創始人被趕出公司的傳奇新聞。1984年,柳傳志等科研人員,創辦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全民所有制),這便是聯想控股前身。在公司創立的第一年,柳傳志邀請倪光南加入聯想。以後人的眼光來看,倪光南算得是聯想的聯合創始人。1985年聯想成功研製出第一款自主拳頭產品——聯想漢卡。
  • 創業前你應該做好哪些準備?看看這幾位創始人是怎麼說的
    站長之家註:在你沒有做好充分創業的準備下,你就應該向那些成功創業的人吸取經驗。來看看以下的幾位創始人是怎麼看待創業的:1. 瑪拉·貝克,Bluemercury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創業是一場馬拉松許多企業家專注於如何在幾年內退出他們的企業,但很少會如你所願。相反,要專注於建立一個長期的偉大公司。記住,創業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2.
  • 華爾街英語創始人李文昊博士分享人生與創業感悟
    近日,華爾街英語迎來了立德創業營的「訪客」,五十餘位青年領袖參訪了華爾街英語北京王府井中心。在華爾街英語學習中心,創業營營員們不僅參觀了華爾街英語,了解了其發展歷程、商業模式及企業文化等內容,還非常難得地聆聽到了華爾街英語國際學院、華爾街英語中國區創始人兼榮譽總裁李文昊博士(Dr.
  • Soul 創始人:真實表達才能有共鳴
    對此Soul創始人張璐曾經表示,如果用戶不能夠真實地表達自己,就很難和其他人產生共鳴。在如今社交軟體橫生的情況下,其實Soul App是目前表現相對穩健的一員。在QuestMobile報告中,Soul成為靈魂社交方面的代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soul創始人張璐分享了Soul App的創業故事和她對行業的思考。首先,Soul App的起始就是為了孤獨的人找到靈魂伴侶。
  • IT外包報告:Bye Windows 7,Windows 10 Hello!
    據統計,2019年12月份,Windows 10 佔據 53.78% 的市場份額而 Windows 7 的市場份額為 26.67%作為全球第一大 PC 作業系統 Windows 10 更符合現代化辦公模式更安全也更快捷。Windows 家庭版是微軟公司針對個人消費者用戶來設計的,更適合家庭個人用戶的計算機使用環境。
  • 北大創業校友走進天眼查 創始人柳超分享大數據創業之道
    2017年5月4日,正值北京大學119周年校慶之際,北京大學校友創業聯合會「北京大學創業校友企業參觀」第來自金融、投資、法律等領域的20餘位校友參加了此次活動。 柳超校友熱情接待了北京大學校友創業聯合會一行,帶領大家參觀公司HR洽談區、媒體沙龍等辦公區和「遵義」、「延安」、「大別山」等創業公司特色辦公室。他向校友們介紹了天眼查的發展歷程和業務體系,隨後大家來到「西柏坡」會議室互動交流。
  • 東軟學子「創業說」|小龍坎聯合創始人李碩彥:創業是一條夢想+勇氣的道路
    李碩彥,小龍坎聯合控股集團創始人,成都東軟學院2007屆信息技術與管理專業畢業生。其開創的小龍坎火鍋,從10餘張火鍋桌,發展為擁有全球超800多家門店的「出海」火鍋品牌,從單一品牌到多品牌全產業鏈覆蓋,榮獲「2014年大眾點評網最佳餐廳」、「2015成都火鍋最大黑馬」、「2015成都火鍋人氣王」、「2019年中國安心獎」等殊榮,用了六年時間,成為火鍋界當之無愧的「網紅」。
  • 30餘家服務外包企業「抱團攬才」
    本次招聘會上推出了多項服務大學生就業的措施,匯集了200多家省內外的大型重點企業,特別是有30餘家服務外包企業將「抱團攬才」。    服務外包企業急缺人才    日前,國家扶持20個城市服務外包業的優惠政策發布,濟南已經被確定為服務外包示範城市之一,將深入開展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 軟體外包轉型移動網際網路服務商,六脈神掌一站式服務幫項目從0到1
    之所以放棄相應的股權也要出來創業,是因為他想把軟體外包做出成果,做出意義,而非只是項目數量的累積抑或逐利。六脈神掌於2015年9月中旬成立, 公司成立之初業務以軟體外包為主。六脈神掌還將與創業公司合作,如光谷資本、創客星等孵化器,幫助其孵化內部項目。六脈將參與項目從0到1的過程,計劃以成本價開發App,後期再通過用戶量來收取服務費,將項目運營良好再移交。在這個過程中,還會幫助創業項目組建團隊、提供培訓。
  • DBC創始人呂勇、月蝕動漫創始人賀小桐入選"2019胡潤Under30s創業...
    9月27日,胡潤百富今日發布《2019胡潤Under30s創業領袖》(Hurun China Under 30s To Watch 2019),天象眾創入駐企業DreambigCareer創始人呂勇、月蝕動漫創始人賀小桐入選榜單。
  • 寫給App創業者的一封信:自己做還是外包
    還有一種是找外包公司做,估計10-20萬左右,但是質量不敢恭維,對外包團隊來說,畢竟是做生意,只要糊弄過去就行,行情估計大家都知道,我碰到很多創業者都找過外包,大多問題比較多,做出來的東西和想像的差別很大,改需求又比較耗費錢,這樣墨跡半年過去了,耗也耗死你了。移動網際網路發展這麼快,一年後是什麼樣的市場,什麼樣的局面,大家都不知道。
  • 創客談|專訪強森醫療創始人何海洋:西安還欠缺創業的土壤
    截止目前,強森已經在西安、成都建設並運營了20多家社區連鎖診所,並著手在重慶、武漢、鄭州、太原、蘭州等城市的全國布局,今年將在全國布局的醫療機構將達到35家。作為一個從陝西本土走向全國的明星企業,強森醫療是如何完成資本的迅速積累和規模的快速擴張的,陝西頭條客戶端的記者專訪了強森醫療的創始人何海洋。「如果連我這種老創業人都這麼艱難 剛畢業的學生如何創業?」
  • 創始人謝海濤先生上深圳電臺盤點談創業(上)
    2019年12月18日,先康達生物創始人、董事長謝海濤先生再次作客深圳電臺交通頻率(106.2)《快樂理財》節目,回顧2019年先康達生物的發展以及他創業的心路歷程。這是他第二次作客該節目。現經《快樂理財》授權,我們將該音頻節目整理成文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正在創業或打算創業的朋友有所啟發。節目內容將分為上下集分別轉載,本期轉載上集。
  • 獻給剛起步的你們,這是我創業一年半收穫的7點經驗
    如果你最近總在想著創業公司、企業家精神、風險投資、天使投資者等種種創業相關的東西,那麼別猶豫,這篇文章就是為你寫的。接下來我將與你分享我們在創業一年半的這段時間裡一些重要的收穫。1.不要接下所有的事,明確你該做什麼這聽起來可能有些怪異。你可能聽說過,創業者在創業前期應儘可能多做事,儘可能地節省開支。
  • 我國醫藥外包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醫藥研發成本較發達國家具有非常大的競爭優勢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醫藥外包行業相對起步較晚,20多年前才由跨國藥企在中國播下醫藥外包產業的種子。但我國擁有龐大的患者和豐富的疾病譜,在臨床試驗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同時我國醫藥研發成本較發達國家具有非常大的競爭優勢,中國臨床前試驗費用、臨床試驗費用及生產成本費用僅為發達國家的30%-60%。
  • 英語流利說:創始人離職創業的決心來自洗腳技師
    創業原因:「同事的苦惱」       「創業的起因是我身邊的同事經常問我如何學好英語,對我們這種在國外上過學的人來說英語不是問題,但是很多在國內學習和工作的人英語依然是困擾,很多人報了很昂貴的英語培訓班發現效果很不理想。很多人花幾萬元報的班只去了幾次,時間上難以協調,也有的人去了以後覺得效果不理想放棄的。
  • 10年3度創業,他總結了7條保持企業韌性的經驗
    韌性是自上而下的,絕對不能靠外包來實現 在面對確定長期願景、外部複雜情況以及尋找產品市場匹配的同時,莫爾還依賴了一個其自認為是創始人都應該採取的創業智慧:凡事不要一個人來做。於是,他將注意力放在招募管理人員,來協助他經營管理公司。 「在我們發現原因出在產品身上之前,我們已經換了兩位銷售副總裁。
  • 李國慶:創業20年,深感噹噹是網際網路的最大恥辱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爭議也罷,口水也罷,自1999年創業以來,作為國內第一批坐上網際網路風口成長起來的噹噹,如今已經走過了20個年頭。年利潤達六七億元,帳面上有10多億元資金,圖書類專業網站日活領先,這就是噹噹如今的牌面,但對此,李國慶搖頭直言,「不成功」。李國慶所說的不成功並不是指外界所知曉的他與妻子俞渝的離婚風波。
  • e代駕裁員 創始人自述:我經歷了過山車般的瘋狂
    公開資料顯示,e代駕App於2011年10月上線,並在2012年3月獲得經緯中國數百萬人民幣的天使投資,可以說是最早入局的創業公司。 彼時,楊家軍、黃斌和孫景川經過試錯,選定酒後代駕作為他們的創業領域。這是個垂直到近乎沒有規模的行業。當年的北京一天只有不到兩萬單酒後代駕。假設全國市場是北京的4倍,以客單價平均200元計算,這個市場規模一年也才20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