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平臺運行溫度提至一開爾文以上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量子計算平臺運行溫度提至一開爾文以上

2020-04-16 科技日報 張夢然

【字體:

語音播報

  英國《自然》雜誌15日發表的兩項獨立研究,成功演示了能在以現有運行溫度的15倍溫度下運作的量子計算平臺。運行溫度提至1開爾文以上被認為是該領域一個重要裡程碑,對於將現有原型擴展至更大更強的量子計算機來說,研究結果將能帶來極大影響。

  量子比特對應經典的計算比特,可以通過超導電路實現或在半導體(比如矽)內形成。這類固態平臺需要冷卻至極低溫度,因為熱量產生的振動會干擾量子比特,進而影響性能。一般來說,固態平臺需要在約0.1開爾文(零下273.05攝氏度)的溫度下運轉——這需要非常昂貴的製冷技術。

  此次最新的兩項獨立研究分別報導了各自的概念驗證性實驗,成功讓矽基量子計算平臺在超過1開爾文的溫度下運行。其中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科學家曼諾·維爾德霍斯特及其同事,製作了一個能在1.1開爾文溫度運作的量子電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團隊演示的一個系統,則能在約1.5開爾文的溫度下運作。

  兩項研究都把限制在矽中的電子自旋作為量子比特,並與周圍能在超過1開爾文溫度下正常運作的材料很好地隔離開來。在這個溫度下,可以引入定域電子來操控量子比特,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將這類量子處理器擴展至百萬量子比特的先決條件。

  儘管此次升溫幅度相對來看並不大,但能將運行溫度提至1開爾文以上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因為冷卻到這一閾值以下既不容易也不便宜。隨著溫度提高到1開爾文以上,成本將大幅下降,效率將顯著提升。此外,矽基平臺也是很有誘惑力的選擇,因為這將有利於集成利用現有矽基硬體的經典系統。


  英國《自然》雜誌15日發表的兩項獨立研究,成功演示了能在以現有運行溫度的15倍溫度下運作的量子計算平臺。運行溫度提至1開爾文以上被認為是該領域一個重要裡程碑,對於將現有原型擴展至更大更強的量子計算機來說,研究結果將能帶來極大影響。
  量子比特對應經典的計算比特,可以通過超導電路實現或在半導體(比如矽)內形成。這類固態平臺需要冷卻至極低溫度,因為熱量產生的振動會干擾量子比特,進而影響性能。一般來說,固態平臺需要在約0.1開爾文(零下273.05攝氏度)的溫度下運轉——這需要非常昂貴的製冷技術。
  此次最新的兩項獨立研究分別報導了各自的概念驗證性實驗,成功讓矽基量子計算平臺在超過1開爾文的溫度下運行。其中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科學家曼諾·維爾德霍斯特及其同事,製作了一個能在1.1開爾文溫度運作的量子電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團隊演示的一個系統,則能在約1.5開爾文的溫度下運作。
  兩項研究都把限制在矽中的電子自旋作為量子比特,並與周圍能在超過1開爾文溫度下正常運作的材料很好地隔離開來。在這個溫度下,可以引入定域電子來操控量子比特,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將這類量子處理器擴展至百萬量子比特的先決條件。
  儘管此次升溫幅度相對來看並不大,但能將運行溫度提至1開爾文以上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因為冷卻到這一閾值以下既不容易也不便宜。隨著溫度提高到1開爾文以上,成本將大幅下降,效率將顯著提升。此外,矽基平臺也是很有誘惑力的選擇,因為這將有利於集成利用現有矽基硬體的經典系統。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將量子計算平臺運行溫度提至1開爾文...
    而在更高溫度下工作的能力是擴大到未來商業級量子計算機所需的許多量子比特的關鍵。 而日前,兩個物理學家小組在Nature上發表了最新研究,表示他們已經獨立製造出可以在1開爾文以上的溫度下工作的量子設備,這種溫度比競爭對手所能承受的溫度高出15倍。
  • 這種量子計算平臺,可以在高於1K的溫度中運行了
    就像經典計算模擬位一樣,每個量子比特都表徵兩種狀態(0 或 1)進而形成二進位代碼。然而,與位不同的是,它可以同時顯示兩種狀態,即所謂的 「疊加」 狀態。量子計算平臺有望在一系列重要問題上超越傳統計算機,從精確的藥物製造到搜索算法。然而,設計一種可以在真實環境中製造和運行的量子計算設備是一項重大的技術挑戰。
  • 《自然》同期發 「套路一樣」兩論文:讓量子計算更熱更廉價
    4月16日,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誌「背靠背」發表了兩篇論文,用同樣的方法提高了量子計算的工作溫度,一篇是1.5開爾文,一篇是1.1開爾文。1.5開爾文等於-271.65攝氏度,當然還是很「冷」。不過,這已經比谷歌、IBM等主流公司使用超導量子比特技術的工作溫度高出了15倍。
  • 量子計算怎麼投?一文讀懂量子計算的未來
    ,現有的量子計算仍然難以完整運行一個應用。由於外界環境可以非常輕易地幹擾量子計算機中量子的相干疊加態及計算結果的穩定性,量子計算機需要使用超導材料與外界環境隔絕,這些超導材料一般需要在約為 0.1 開爾文(即零下 273.05 攝氏度)的環境下工作,比宇宙星際空間的平均溫度 2.73 開爾文還要低。
  • 科技巨頭們的量子計算「情節」
    緊接著《自然》雜誌又發表了兩篇論文,都證實能夠成功提高量子計算的工作溫度,分別是1.5開爾文和1.1開爾文。雖然此次科學家們僅將量子計算機運行的溫度提升了15倍,但這對於量子計算來說卻是一次重大進展。原因還要從量子計算的本質說起。
  • 這次是量子計算——「高溫量子」在1開氏度以上...
    (量子計算的基本單位)。我們證明高溫量子可以在更高的溫度下工作,同時保持高保真度,這為在不會影響量子位性能的情況下,實現各種本地量子位控制選項鋪平了道路。」能否將量子計算應用於實際問題中,取決於同時以高保真度擴展和控制數千個(甚至是數百萬個)量子位的能力。然而,當前的量子系統設計受限於整體系統尺寸、量子位保真度,尤其是大規模管理量子所需的控制電子器件的複雜程度。
  • 一文讀懂量子計算的未來!
    對於很多人來說,通用量子計算機和通用人工智慧一樣,一直是屬於未來的黑科技,代表著人類技術水平在想像力所及範圍之內的巔峰。也正因為這種類型的科技都是很早就被提出來,也一直在研究,但是到最後離實現目標始終相去甚遠。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量子計算一直「停在未來」。
  • 七大國際單位之熱力學溫度:開爾文
    目前國際上統一採用的是熱力學溫度,也稱熱力學溫標,熱力學溫度建立在卡諾循環上,它與測溫性質無關,是最科學最嚴格的溫標。熱力學溫度由開爾文定義,符號T,單位K(開爾文,簡稱開),是七大國際單位之一。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上正式定義熱力學溫度單位為開氏度(oK)。1967年,第十三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將其改為開爾文(K)。
  • 英特爾公布量子計算低溫控制晶片,與谷歌和 IBM 差異化競爭
    英特爾實驗室今天發布了代號為「Horse Ridge」的低溫控制晶片,只有手掌大小,可以在 4 開爾文(零下 269 攝氏度)的溫度下工作,適用於全棧量子計算系統的開發。
  • 量子計算發展歷程_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計算部分 - CSDN
    對於很多人來說,通用量子計算機和通用人工智慧一樣,一直是屬於未來的黑科技,代表著人類技術水平在想像力所及範圍之內的巔峰。也正因為這種類型的科技都是很早就被提出來,也一直在研究,但是到最後離實現目標始終相去甚遠。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量子計算一直「停在未來」。
  • 量子計算商用新的裡程碑?英特爾和 QuTech 推出了用於量子計算的...
    英特爾實驗室首席工程師 Stefano Pellerano 稱新的低溫控制晶片將加速全堆棧量子計算系統的發展,標誌著商業上可行的量子計算機的發展的一個裡程碑。目前,量子計算的挑戰在於,它只能在接近冰點的溫度下工作。而英特爾正在試圖改變這一狀況,但控制晶片朝著在極低溫度下實現控制邁出了一步,因為它消除了數百條線進入一個裝有量子計算機的冷藏箱。目前,量子研究人員只使用少量的量子位或量子比特,使用由複雜的控制和互連機制所包圍的較小的、定製的系統。英特爾的馬嶺則大大降低了這一複雜性。
  • 近期科學家在450開爾文高溫下實現15萬億個原子的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是一個微觀對象(如電子或原子)失去了獨立性的過程,通過該過程從而變得更好地相互協調。糾纏是量子技術的核心,它有望在計算、通信和傳感(例如檢測引力波)方面取得巨大進步。眾所周知糾纏狀態是非常脆弱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即使是很小的幹擾也可以消除糾纏。基於這個原因,當前的量子技術需要非常費力地將與它們一起工作的微觀系統分離,並且通常需在接近絕對零的溫度下運行。
  • Intel首款低溫量子計算控制晶片細節:最多128個量子位
    2019年12月11日,Intel研究院宣布推出代號為「Horse Ridge」的首款低溫控制晶片,實現了對多個量子位的控制,可加快全棧量子計算系統的開發步伐,堪稱量子實用性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AI芯天下丨已有研究團隊能在1.1K溫度下運作的量子計算平臺
    前言:從精密的藥物研發到搜索算法,在許多重要問題上,量子計算機都有望勝過傳統計算機。然而,設計一種可以在實際環境中製造和運行的量子計算機是頗具挑戰性的系統工程。l IBM推出了一款名為「IBM Q System One」的20比特量子計算系統,用戶可以通過雲端訪問該系統,並宣布為埃克森美孚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提供量子服務。IBM全球副總裁Norishige Morimoto最近表示IBM將在五年內將量子計算機商業化。
  • 英特爾披露首款低溫量子計算控制晶片「Horse Ridge」細節
    英特爾表示,落實量子實用性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而量子研究界目前才剛剛跑完這場馬拉松的頭一公裡。要想將量子計算應用於實際問題,就必須能擴展到數千個量子位,同時還要控制這些量子位,並保證高保真度。Horse Ridge使用高度集成的片上系統(SoC)來加快設置速度,極大地簡化了當前運行量子系統所需的複雜控制電子設備,並改進了量子位性能,同時還使系統能夠高效擴展到量子計算所需的更多量子位,以便解決實際存在的現實應用問題。
  • 溫度應為標誌為能量子的輻射度
    站在人類的感覺角度上分析,人類也只能感知作為能量子的信息,正是能量子的輻射程度的大小才使人類感知的溫度的冷熱。所以,可以這樣認為:能量子的輻射度表現為溫度,溫度的實質是能量子輻射度。不過,由於統一信息理論剛剛提出,目前我們還不能將溫度與能量子的輻射度確定一個等量關係並用公式表示出來,但可以肯定的是:溫度應該與能量子的頻率和能量子的數量成正比!
  • 國內首個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 量子計算機正走出實驗室
    「簡單來說,量子計算機就是使用量子器件製造,利用量子的疊加與糾纏特性,運行量子算法與量子軟體的新型計算設備。在處理某些特定問題上,量子計算機相對於經典計算機具有指數級別的計算速度優勢。即便是目前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在量子計算機面前也只能是個算盤。」本源量子公司董事長孔偉成博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超導量子計算雲服務平臺
    2020年9月12日,本源完全自主開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向全球用戶開放,該平臺基於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搭載6比特超導量子處理器夸父 KF C6-130)。圖片來源:本源量子當前量子計算機仍需要嚴苛的運行環境與複雜的輔助設備
  • 國產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
    中新社合肥9月12日電 (記者 吳蘭)本源量子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12日在安徽合肥正式上線發布。據介紹,這款國產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基於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向全球用戶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服務。悟源是一臺能夠脫離實驗室環境穩定運行的超導量子計算系統,也是中國國內率先實現工程化的量子計算機。
  • 合肥開建全國首家量子計算雙創平臺
    12月25日,由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合肥市大數據資產運營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量子計算創新創業平臺(簡稱「雙創平臺」)正式發布,這是全國首家以量子計算為主要特色的雙創平臺。」,憑藉其分析處理大數據、模擬微觀世界運行規律等方面的絕對優勢,將為人類社會帶來顛覆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