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首款低溫量子計算控制晶片細節:最多128個量子位

2020-11-24 驅動之家

2019年12月11日,Intel研究院宣布推出代號為「Horse Ridge」的首款低溫控制晶片,實現了對多個量子位的控制,可加快全棧量子計算系統的開發步伐,堪稱量子實用性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2020年2月18日,Intel研究院聯合QuTech(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與荷蘭國家應用科學院聯合創立),在舊金山舉辦的ISSCC 2020年國際固態電路會議上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首次披露了全新低溫量子控制晶片「Horse Ridge」的諸多關鍵技術特點。

基於這些能力,Intel解決了構建強大量子系統所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挑戰,大大增強了量子實用性,包括可擴展性、靈活性、保真度。

Intel強調,落實量子實用性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而量子研究界目前才剛剛跑完這場馬拉松的頭一公裡。要想將量子計算應用於實際問題,就必須能擴展到數千個量子位,同時還要控制這些量子位,並保證高保真度。

Horse Ridge使用高度集成的SoC片上系統來加快設置速度,極大地簡化了當前運行量子系統所需的複雜控制電子設備,並改進了量子位性能,同時還使系統能夠高效擴展到量子計算所需的更多量子位,以便解決實際存在的現實應用問題。


Intel研究院首席工程師Stefano Pellerano手持Horse Ridge晶片

Horse Ridge關鍵技術細節:

- 可擴展性:

採用Intel 22nm FFL(FinFET低功耗) CMOS工藝製造,集成式SoC設計,將四個RF射頻頻道集成在一個設備之中。

利用「頻率復用」技術,每一個頻道可以控制多達32個量子位。該技術將多路基帶信號調製到一系列不重疊的頻帶上,每個頻帶用來傳送單獨的信號。

利用這四個頻道,Horse Ridge可望通過單個設備控制多達128個量子位,顯著減少所需的電纜和機架儀表數量。

- 保真度:

量子位數量的增加會帶來其他問題,對量子系統容量和運行提出挑戰,潛在影響之一就是量子位保真度和性能的下降。

Horse Ridge優化了頻率復用技術,可以支持系統擴展,並減少「相移」錯誤。相移是指在不同頻率控制多個量子位時出現的一種現象,會導致量子位之間的串擾。

Horse Ridge使用的多個頻率可以高精度「調諧」,使量子系統在用同一射頻線路控制多個量子位時,能夠適應並自動校正相移,提高量子門保真度。

- 靈活性:

Horse Ridge可以覆蓋很寬的頻率範圍,能夠控制超導量子位(傳輸子)和自旋量子位。

傳輸子的頻率通常在6-7GHz左右,自旋量子位頻率則為13-20GHz左右。

Intel正在研究矽自旋量子位,有可能在高達1開爾文(零下272.15攝氏度)的溫度下工作。

有了這項研究奠定的基礎,Intel有望成功集成矽自旋量子位器件和Horse Ridge的低溫控制器,從而將量子位和控制器件集成到一個精簡封裝中。

Intel研究院量子硬體總監Jim Clarke表示:「如今,量子研究人員只用到少量的量子位。他們使用的是規模較小、定製化的系統,有著複雜的控制和互連機制。Intel Horse Ridge大大降低了這種複雜性。為了實現量子實用性需要數千個量子位,而通過系統性地將規模擴展至數千個量子位,我們正繼續穩步推進,讓商業上可行的量子計算在未來成為現實。

相關焦點

  • 英特爾披露首款低溫量子計算控制晶片「Horse Ridge」細節
    IT之家2月19日消息 IT之家從英特爾官方獲悉,2月18日,英特爾研究院聯合QuTech,在舊金山舉辦的2020年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上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概述了其全新低溫量子控制晶片Horse Ridge的關鍵技術特點。
  • Intel發布第二代低溫量子控制晶片:22nm工藝、只需零下269攝氏度
    12月4日,Intel在研究院開放日活動上公布了五大創新技術進展,其中就有第二代低溫控制晶片「Horse Ridge II」,標誌著Intel在量子計算可擴展性上又取得了裡程碑式的突破,而可擴展性是量子計算的最大難點之一。
  • 英特爾公布量子計算低溫控制晶片,與谷歌和 IBM 差異化競爭
    英特爾實驗室今天發布了代號為「Horse Ridge」的低溫控制晶片,只有手掌大小,可以在 4 開爾文(零下 269 攝氏度)的溫度下工作,適用於全棧量子計算系統的開發。
  • 量子計算商用新的裡程碑?英特爾和 QuTech 推出了用於量子計算的...
    英特爾實驗室首席工程師 Stefano Pellerano 稱新的低溫控制晶片將加速全堆棧量子計算系統的發展,標誌著商業上可行的量子計算機的發展的一個裡程碑。英特爾實驗室和 QuTech 研究人員在一篇研究論文中概述了新型低溫量子控制晶片的技術特點。英特爾  表示他們設計了可伸縮的片上系統( SOC ),使其在低溫下工作,簡化了控制電子和互連線,使其能夠優雅地進行規模和操作大型量子計算系統。馬嶺則解決了在構建一個足以展示量子實用性的量子系統方面的基本挑戰--可伸縮性、靈活性和保真度。
  • 英特爾發布首款低溫控制晶片:代號Horse Ridge 採用22nm工藝
    【TechWeb】12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特爾研究院日前發布了代號為「Horse Ridge」的首款低溫控制晶片,以加快全棧量子計算系統的開發步伐。
  • 英特爾推出第二代Horse Ridge低溫量子控制晶片
    英特爾在去年推出了初代 Horse Ridge 低溫量子控制晶片,使得量子計算向商業應用又邁進了一步。該 SoC 主要面向量子計算機內部電子設備與互聯控制,以降低這部分電路的複雜性。 在今日的 Intel Labs Day 活動期間,英特爾又向外界隆重宣布了新一代 Horse Ridge II 低溫量子控制晶片。
  • 這次是量子計算——「高溫量子」在1開氏度以上...
    「高溫」量子位(量子計算的基本單位)。該研究還重點論述了對兩個量子位的單獨相干控制,其單量子位保真度高達99.3%。這些突破突顯出對未來量子系統和矽自旋量子位進行低溫控制的潛力,矽自旋量子位與單電子電晶體極為相似,可以集成在一個封裝內。
  • 關於Intel的量子計算計劃的分析和介紹
    本周的重磅消息是,Intel已經能夠採用其工程師與QuTech工作人員一起創建的量子位設計,並將其在一個封裝上擴展到17個量子位。 Intel量子硬體總監Jim Clarke在TheNext Platform上指出,一年前,在其初始設備上只有幾個量子位,兩年前,一個也沒有。所以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振奮的路線圖。
  • 英特爾發布第二代Horse Ridge低溫量子控制晶片
    Horse Ridge II,這標誌著英特爾在突破量子計算可擴展性方面取得又一個裡程碑。可擴展性是量子計算的最大難點之一。在2019年推出的第一代Horse Ridge控制器的創新基礎上,Horse Ridge II支持增強的功能和更高集成度,以實現對量子系統的有效控制。新功能包括操縱和讀取量子位狀態的能力,以及多個量子位糾纏所需的多個量子門的控制能力。
  • 英特爾為量子計算的未來計劃:熱量子位,冷控制晶片和快速測試
    克拉克:部分等於控制。現在,您在稀釋冰箱的底部有一個晶片,然後,對於每個量子位,都有幾根導線從那裡一直延伸到冰箱外部。這些不是小電線。它們是同軸電纜。因此,從外形和功率的角度(每根導線都消耗功率),您確實遇到了縮放問題。英特爾正在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我們正在開發控制晶片。
  • 【芯視野】量子計算晶片與傳統晶片有何不同?
    相比於如今火熱的量子通信,神秘的量子測量,量子計算憑藉計算能力上所具有的想像空間,近年來,成為全球主要國家爭相布局的前沿科技領域。量子晶片作為量子計算機最核心的部分,是執行量子計算和量子信息處理的硬體裝置。但由於量子計算遵循量子力學的規律和屬性,傳統的經典集成電路晶片而言,量子晶片在材料、工藝、設計、製造、封測等方面的要求和實現路徑上都存在一定差異。
  • 量子計算一周要聞!中國首款量子計算全物理體系學習機發布
    產業動態本源發布全物理體系量子學習機近日,本源量子重磅發布國內首款量子計算全物理體系學習機。全物理體系學習機提供單機版、個人版、集群版,可滿足不同層次用戶需求,全面服務中國量子計算行業發展。該方法已在固態量子位一類的量子系統上測試有效,並有望適用於超導量子位和分子量子位等其他種類的量子系統,對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傳感領域均意義重大。
  • 全球首款金剛石量子計算教學機發布
    16日,全球首款金剛石量子計算教學機在無錫發布。這是由我國自主開發出的面向大眾的量子計算裝置,顛覆性地突破了現有量子計算教育方式,可有效促進量子工程師和交叉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記者了解到,量子計算機是根據量子物理學來構建的計算機,能夠完成當前的經典計算機無法解決的信息處理和存儲任務。當前,國內外都在布局量子產業,也急需培養量子人才。然而,現有的量子計算機需要低溫,且體積大,走向大眾還有較遠的距離,應用也受限制。由國儀量子(合肥)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首款金剛石量子計算教學機,外形方正,可以在常溫大氣下運行。
  • 英特爾發布第二代Horse Ridge低溫量子控制晶片
    在北京時間12月4日舉辦的英特爾研究院開放日活動上,英特爾推出第二代低溫控制晶片Horse Ridge II。在2019年推出的第一代Horse Ridge控制器基礎上,Horse Ridge II支持增強的功能和更高集成度,以實現對量子系統的有效控制。新功能包括操縱和讀取量子位狀態的能力,以及多個量子位糾纏所需的多個量子門的控制能力。
  • 「芯視野」量子計算晶片與傳統晶片有何不同?
    但由於量子計算遵循量子力學的規律和屬性,傳統的經典集成電路晶片而言,量子晶片在材料、工藝、設計、製造、封測等方面的要求和實現路徑上都存在一定差異。半導體量子晶片是在傳統的半導體微電子製造工藝基礎上,尋找到能夠實現控制的電子,通過控制電子的多個自由度實現二能級系統。
  • 量子計算發展歷程_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計算部分 - CSDN
    據估計,依現有糾錯能力需百萬級位數以上物理量子比特方能完整運行Shor算法破解加密算法,而迄今量子計算機的物理量子比特數最多不過在幾十位至5000位(D-Wave的Advantage系統宣稱具有5000位物理比特)。
  • 如何控制量子比特實現量子計算?定製一體化量子測控方案發布
    2020年9月12日,本源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發布會上,我們發布了第二代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本源量子32位量子測控一體機。基於此,本源量子在2018年12月發布了第一代國產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本源量子測控一體機Origin Quantum AIO,在經過不斷更新優化後,本源量子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32位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以下簡稱32位量子測控一體機)。
  • Nature:量子計算,從「芯」出發
    目前而言,研發量子計算機以及構建大範圍量子網絡面臨著的核心挑戰在於獨立可控制的量子比特數。量子比特數越高意味著量子計算機能夠支持更大數字參與運算,單次運算處理的信息量越大。目前量子比特數最高為70+位。科學家認為量子比特位數達到100-1000後才有望達到商用要求。
  • 英特爾詳解計算趨勢:量子計算如何商業化?神經擬態計算如何提升性能?
    談量子計算商用:需要至少數百萬個量子位,面臨4大挑戰量子計算是用量子比特相互糾纏實現性能的指數級提升,可以實現並行的大量計算。這也讓量子計算可以解決很多經典計算機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開發加速製藥研發、設計新型材料等。
  • 英特爾詳解計算趨勢:量子計算如何商業化?神經擬態計算如何提升性能?
    近日英特爾首席架構師Raja Koduri談道,英特爾的目標是讓每個人都能獲得百億億次級計算。為此,英特爾研究院選擇以上五個領域來實現目標。英特爾高級院士、副總裁、英特爾研究院院長Rich Uhlig介紹道,集成光電旨在將光科學與大規模晶片生產的成本效益相結合,計算模型方面有神經擬態計算和量子計算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