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MR 2017廠商報告:核磁共振譜儀新的硬體技術

2020-11-30 儀器信息網

第一屆磁共振網絡會議(iCMR 2017)廠商報告

核磁共振譜儀新的硬體技術

 

張建平

Bruker BioSpin China MRS 總經理

  報告時間:2017年12月5日

  報名連結: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MR2017/

  報告摘要

  AVANCE NEO核磁共振譜儀及磁體介紹

  報告人簡介:

  張建平畢業於清華大學,獲電機工程及應用物理雙學士學位。1992年加入布魯克公司,任維修工程師,Bruker BioSpin 中國區維修經理,Bruker BioSpin China MRS 總經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全球與中國核磁共振譜儀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全球與中國核磁共振譜儀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可以幫助投資者準確把握核磁共振譜儀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核磁共振譜儀行業前景預判,挖掘核磁共振譜儀行業投資價值,同時提出核磁共振譜儀行業投資策略、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 iCMR 2017廠商報告:精準創新,低場核磁共振最新技術和應用介紹
    第一屆磁共振網絡會議(iCMR 2017)廠商報告精準創新,低場核磁共振最新技術和應用介紹://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MR2017/  報告摘要: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西部崛起」戰略的興起,與石油、能源地質相關科研課題研究越來越深入,針對科研提出的新需求和新問題,紐邁推出多個針對性的技術和產品並形成相應的應用解決方案,如無損測量多孔介質的孔徑大小及分布(2nm
  • 核磁乾貨視頻,不用再等一年了!iCMR 2019圓滿結束
    1973年紐約州立大學的勞特保教授對磁場信號進行空間編碼,獲得了核磁共振圖像, 作為新的科學檢測手段,核磁共振很快被應用到化學和醫學等領域。現如今,核磁共振波譜儀是生命科學、材料、公共安全等領域廣泛需求的科學儀器,在科研、教育、生產、信息、衛生以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應用需求以及技術發展的深入,固體核磁、核磁成像等核磁新技術、新方法一直吸引著大家的眼球。
  • iCMR 2017特邀報告:17O固體核磁共振譜學研究氧化物納米材料
    第一屆磁共振網絡會議(iCMR 2017)特邀報告17O固體核磁共振譜學研究氧化物納米材料>報名地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MR2017/  報告摘要:  氧化物材料種類繁多,在催化、環境和能源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
  • 記漫漫核磁共振譜儀維修之路
    我攻讀博士的時候,基本只是解譜,對核磁硬體並不了解。接管核磁後才逐步了解。開始只是按時加液氮,壓縮機定時排水等常規操作。2010年9月去北京參加了布魯克核磁初級培訓,填鴨式的教學也沒學到太多,倒是解析出了一個結構,據當時的培訓師呂娟說這麼多年,我是第一個解對的。頭幾年核磁還是比較穩定,偶爾關機重啟。2011年夏天,有核磁管斷在探頭裡,諮詢了工程師,拆下探頭將其取出,還好只是頭部斷裂而底部未破。
  • 聚焦磁共振新技術新應用 ——第二屆磁共振網絡會議(iCMR 2018)召開
    大會共計邀請了16位核磁、順磁技術專家及企業技術人員,針對上述主題做精彩報告並與大家進行交流。另外,本屆會議的舉行還得到了布魯克、紐邁分析等磁共振儀器生產廠商的支持。向俊鋒介紹道,由於元素周期表中近120種元素幾乎都有核磁活性的同位素,常用的寬帶探頭能夠檢測的原子核近60種,核磁共振技術用途非常廣泛。在報告中,向俊鋒從液體、固體核磁波譜兩個方面,以技術和應用進展為主線,對國內外磁共振波譜進展進行總結,並對其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
  • 聚焦核磁應用與支持——2019北京波譜年會技術報告
    北京理工大學黃木華特別研究員、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唐明學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劉雪輝高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崔潔工程師、雲南民族大學王韋副教授、北京大學北京核磁共振中心儀器儀器工程師李紅衛博士、北京大學林崇熙副教授、清華大學化學系分析中心梁茜茜、上海寰彤科教設備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謝寰彤、JEOL產品經理夏駿、JEOL北京高級經理葉躍奇分別帶來了精彩的報告。
  • iCMR 2017-低場核磁共振技術專場報告集萃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12月5日-6日,由儀器信息網網絡講堂、北京波譜學會、《波譜學雜誌》舉辦的第一屆磁共振網絡會議舉行。本次會議特別設置了低場核磁共振技術專場。
  • 新的量子感測技術可實現高解析度核磁共振光譜
    核磁共振光譜是用於化學分析和分子結構識別的廣泛使用的工具。由於核磁共振通常依賴於小的熱核自旋極化產生的弱磁場,因此核磁共振與其他分析技術相比,靈敏度較差。常規的核磁共振設備通常使用大約一毫升的大樣本量,足以容納大約一百萬個生物細胞。
  • 基於FPGA的FFT算法優化及其在磁共振譜儀中的應用
    摘要:提出了一種基於FPGA的依據核磁共振譜儀雙通道頻譜圖對其信號增益和相位差不平衡進行調節的設計方案,詳細闡述了FFT算法在FPGA
  • 國產高場核磁 多方攜手攻堅——「創新100」走進武漢中科牛津波譜...
    在化學分析儀器中,核磁共振波譜儀(NMR)被認為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研究和測試工具,可給出原子核在分子中的精確位置及其周邊環境的微小變化,由於多學科技術的發展,加上測試速度快、靈敏度高等優點,該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醫學、化學、工業等領域。
  • iCMR 2017特邀報告:固體核磁共振技術在膜蛋白研究中的應用
    第一屆磁共振網絡會議(iCMR 2017)特邀報告固體核磁共振技術在膜蛋白研究中的應用 王申林 研究員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報告摘要:  生物固體核磁共振技術是膜蛋白研究的新興技術手段,其優勢是可以在模擬生物膜的環境中研究膜蛋白的結構和動態學性質。
  • 牛津儀器發布寬帶多核臺式核磁共振譜儀X-Pulse新品
    X-Pulse 提升了臺式核磁共振波譜技術的靈活性3.高解析度新一代勻場技術可獲得半峰寬低於0.35Hz和0.55%高度處峰寬10Hz的譜線形狀,使其更容易分離重疊的峰和識別更低的化合物濃度。高穩定性經典的磁體設計和高熱容量的磁體使 X-Pulse 無論是靜態還是流動的樣品溫度變化都不敏感,從而消除了樣品溫度假峰。
  • 安徽工程大學建立500M核磁共振譜儀實驗室
    近期,安徽工程大學從德國Bruker公司購入一臺500M核磁共振譜儀,並以其為核心建立了現代化的核磁共振譜儀實驗室。  9月4日實驗室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並將於近期投入試運行。核磁共振譜儀是對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進行成分、結構分析最強有力的工具之一,磁共振譜與紫外光譜、紅外光譜和質譜一起被稱為「四大名譜」,是現代實驗科學中最重要的儀器之一。過去,由於缺少核磁共振譜儀,學校教師和學生需要將大量樣品寄往外地進行測試,不但成本高昂,而且效率低下,檢測質量沒有保障,嚴重影響了相關學科和專業的科研及教學工作。
  • 中國NMR用戶維權記:布魯克核磁售後事件回顧與進展
    作為一種功能強大的結構分析工具,核磁共振波譜儀(又稱:NMR譜儀)常出現在科研人員的實驗與著作中,用於確定分子結構和研究反應動力學。相對於應用的普及,核磁共振波譜儀的單臺售價和維修費用卻十分高昂,全球具備製造能力的儀器廠商也屈指可數。
  • 連續波核磁共振波譜儀結構
    按照儀器的工作方式,可將高分辯率的核磁共振波譜儀分為兩種類型:連續波核磁共振波譜儀及脈衝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波譜儀。下面介紹連續波核磁共振波譜儀的結構。
  • 超導脈衝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譜方法通則
    本通則規定了用超導核磁共振譜儀作常規測試的一般方法,並對 在該領域使用的一些最基本的定義以及樣品、溶劑和譜圖作了說明,適用於不同場強的超導類型脈衝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譜儀。
  • JEOL核磁產品重新回歸中國市場—JEOL在京召開2014核磁新產品介紹會
    發布會現場   1956年,JEOL生產出第一臺核磁共振波譜儀器JNM-1,多年以來一直在努力地發展核磁共振波譜技術。由於曾經的巴黎統籌委員會對社會主義國家有一些技術禁運規定,核磁涉及到其中的相關條款,以致有一段時間,JEOL沒有在中國很好的開展核磁業務,一些新的核磁共振技術也不能傳到中國來。JEOL認為中國市場有很大的潛力,所以該委員會解散以後,重新回到中國市場,並在中國投入了很多的資源,組建了新的團隊和實驗室,希望將JEOL比較有特色的核磁共振業務介紹給中國的用戶。
  • 探索微界·引領未來——2017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大會報告(上)
    儀器信息網、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聯合報導:2017年10月18日, 2017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在成都星宸皇家金煦酒店隆重召開。學術年會為期三天,吸引了近900人來自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單位的代表出席。
  • 北京綠綿科技最新代理產品—picoSpin微型核磁共振波譜儀
    2011年5月13日,北京綠綿科技有限公司與美國Cole-Parmer公司籤署代理協議,在中國推廣和銷售picoSpin微型核磁共振波譜儀,該儀器是世界上首臺真正意義上的微型核磁共振波譜儀,並獲得2011愛迪生最佳新產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