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欲建"天梯" 用纜索連接地球和月球(組圖)【2】

2020-12-05 人民網
  建在海上的太空電梯(示意圖)。

  難點在製造高強度纜索

  太空電梯的原理並不複雜,基本上就是一條長長的纜繩一端固定在地球上,另一端固定在地球同步軌道的平衡物(如大型衛星或空間站)上。在引力和向心加速度的相互作用下,纜繩被繃緊,太空電梯將利用太陽能或雷射能沿纜繩上下運動。

  首先,要在大洋中建造一個漂浮的平臺,這個平臺要位於一個暴風雨、閃電和巨浪較少的海域,還要遠離飛機的航線和衛星的軌道。太空電梯必須能防雷擊,否則它將容易被斬斷。據設計,太空電梯將重達20噸,整個外形很像一個圓球下面系一根長達10萬千米纜索來充當太空電梯上下的軌道。

  將履帶軌道固定在纜繩的兩端,並且依靠從地面發射的雷射轉換成的電能作為動力加以推動。它將建造成為管狀的通道,沿軌道來回運行時,可以將太空飛行器、各種貨物和乘客帶入太空。

  簡言之,要先發射卷有纜索的衛星或空間站,讓纜索的一端藉助重物墜回地面,最終與地球上的平臺相連接,同時,另一端在位於外太空的衛星或空間站上展開。地球自轉時,太空電梯纜索就會產生向上的離心力,而地球的重力將纜索往下拉,這樣纜索就平衡了。

  乘人的太空電梯是加壓的密封艙。如要發射衛星,當衛星由太空電梯送到地球靜止軌道高度時,自然就獲得了沿靜止軌道運行所需要的速度3.08千米/秒,而不需要另外加速就成為地球靜止衛星。發射低軌道衛星時可使衛星沿太空電梯上升,到達預定高度時就離開太空電梯。這時衛星已經獲得一定的切向速度,再補充一定速度就行了。如果加大補充速度,就可以使衛星脫離地球,飛向行星際空間。

  目前,俄羅斯、美國和日本等國都在研製太空電梯。建造太空電梯的最大障礙來自纜索的建造。它必須非常輕和極其牢固,並能夠經受住大氣層內外向它襲來的任何物體的撞擊。從理論上計算,製作纜索的材料強度必須達到鋼鐵的約180倍。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科學家不斷開發出質量輕、強度高的碳納米管纖維材料,現有的此類纖維材料強度已經達到了所需強度的約1/4,這使修建太空電梯逐漸成為可能。

相關焦點

  • 美國將建"天梯":用纜索連接地球和月球
    美國將建"天梯":用纜索連接地球和月球新聞中心-中國網 news.china.com.cn   時間: 2012-10-31   發表評論>>  月球太空電梯有望先問世。新聞背景最近,由美國航空航天局前工程師麥可-萊恩創辦的電梯港集團公司宣稱,由於在月球上建太空電梯比在地球上建更容易,所以該公司可用現有技術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太空電梯,並表示這一想法能在8年內成為現實。
  • 美國欲建月球方舟 霍金認為應該開拓太空殖民地
    建議將地球所有生物DNA樣本和文明知識儲存到月球上  美科學家欲建"月球方舟"  挪威的「種子銀行」計劃和英國的「冷凍方舟」計劃都提出了以防地球生物遭遇滅絕式災難的保存生命種子的方法,但美國「拯救文明聯盟」組織日前卻提出一個終極設想———到月球上建立專門的
  • 乘坐天梯去「太空一日遊」 這個夢或許不再遙不可及
    希臘神話中曾提到一架夢想中的梯子——雅各布天梯,它將人們從地面到天空的道路打通,據說雅各布就是在夢中沿著這架梯子上天取得了「聖火」。我國古代有一個關於「崑崙天梯」的神話:傳說在高峻巍峨的崑崙山頂峰上,有一株大樹叫作建木。
  • 中國造出太空天梯的下一步,將把整個太陽系的各大行星連接在一起
    太空天梯應對可能遭遇到的來自太空的威脅作出防範太空天梯也會遭遇到太陽風、隕石和宇宙漂浮著的垃圾的威脅,可是,由宇宙粒子構成的一道天梯能夠無視甚至克服這些威脅,甚至連接幾億甚至幾十億公裡外的衛星和行星。我們不難想像, 一條連接著地球和火星的可移動的軌道,將會給人類探火星甚至在火星上建立基地帶來多大的便利。地球要每隔十幾年才能夠相隔最近,做到直徑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而一條可移動的天梯,往往需要在移動中改變它的長度,這對現有的認知是不足夠的。有的人認為,有那樣的閒心,倒不如發展太空飛船,要是地球遭遇到了威脅就還能夠及時逃跑。
  • 美國重返月球,阿爾忒彌斯計劃,欲在月球建基地,以此進軍火星
    1972年12月19日,阿波羅17號結束登月任務,平安返回地球。原本NASA還規劃了阿波羅18至20號的飛行任務。可是由於登月耗資巨大。美國人對一次又一次的登月已無太大興趣。美國登月成功後,在美蘇太空爭霸上已穩操勝券,再繼續下去沒有實際用途等等原因。長達11年的阿波羅計劃畫上了句號。
  • 外國公司欲建智能飄浮農場 或解決全球糧食危機(組圖)
    原標題:外國公司欲建智能飄浮農場 或解決全球糧食危機(組圖)   西班牙巴塞隆納Forward Thinking Architecture公司日前則提出可能解決未來全球糧食危機一個智能漂浮農場的構想。(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美國科技資訊網站TECH INSIDER 9月21日報導,不斷惡化的氣候趨勢和日益增長的人口都在將我們推向全球糧食危機的邊緣。到2050年,全球人口預計將增加到96億。這意味著只有全球糧食產量增產70%、發展中國家糧食增產100%才能滿足人們未來的糧食需求。但是產出食物需要土地和水源,不幸的是,這兩樣資源現在都非常緊張。
  • 美國欲在火星和月球上建核電站,為人類在太空居住做準備
    據《每日郵報》7月24日報導,美國能源部於當日正式提出需求,欲在火星和月球上建造核電站可以為以後人類在太空中長期居住做準備,已經開始向各方徵集實施方案。據悉,愛達荷州國家實驗室在研發核反應堆技術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曾研發過無需水冷卻的核反應堆和一些微型核反應堆,目前地球上大多數的核反應堆是水冷核反應堆。
  • cpu天梯圖2019年2月最新版 2019年2月cpu性能天梯圖排行
    cpu天梯圖2019年2月最新版 2019年2月cpu性能天梯圖排行 2019年2月18日 HuangJiang來源:pc6
  • 美國為何要在月球建4G網絡?它與地球上的4G網絡有何不同
    在月球上建通過提供可靠的高數據速率,同時控制功率、體積和成本,徹底改變月球表面通信。諾基亞的LTE網絡可以為太空人提供開展任何活動的無線連接,實現語音和視頻通信功能、遙測和生物識別數據交換,月球車的遠程控制、實時導航以及傳感器有效載荷的部署等。這些通信應用對於人類在月球表面的長期存在都至關重要。
  • 美印三探月器發現月球有水 20年內建月球基地
    美印三個探月器發現月球有水  據英國《泰晤士報》23日報導,自從人類首次踏上月球的土地,並將月球巖石樣本帶回地球以來,科學家一直都認為月球表面乾燥、堅硬。然而,美印三個空間探測器的最新觀測結果將徹底顛覆這種看法,因為它們發現了水遍及月球表面的「確鑿證據」。
  • 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的陰晴圓缺要比月球的美太多
    前不久,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飛船發回了地球和月球的合影,合影中地球和月球都是月牙形狀的。星球被太陽照射到的部分在視野中呈現為月牙形,沒有被照射的地方就是黑色的,和黑色的背景混在一起。用望遠鏡觀察金星、木星等太陽系內的星球時,也能看到它們的陰晴圓缺。
  • 月球是在保護人類呢?還是在監視人類?
    但裡面有一點沒說的是,天與地之間是有連接通道的,就是神話中最經常出現的一座山,崑崙山。也就是說,在最早的時候,天與地其實是連接在一起的。崑崙山被稱為是天梯,人、神是可以通過天梯崑崙山往來於天地之間的。月球,俗稱月亮,古稱太陰,是環繞地球運行的一顆衛星,也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4、太陽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1/400,所以從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陽一樣大。由於月球的自轉與公轉的周期相等(稱為潮汐鎖定),因此月球永遠都是一面朝向地球,這一面習慣上被我們稱為正面。
  • 在月球上建基地風險極大!科學家發現,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
    如果人類要在月球上建造基地,會遇到什麼麻煩呢?前段時間有研究指出地球上出現滿月的時候,月球承受了最多的太陽輻射。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滿月時的地球磁場無法完整地將月球保護起來,這就會導致月球幾乎完全暴露在太陽的輻射下。而且在地球上滿月的情況每個月都會出現,所以這將是未來人類建造月球基地的一大難題。
  • 國際空間站為什麼不建在月球上,而建在地球高空?看完你就明白了
    之後人類對宇宙的求知慾望更加強烈,為了更好的研究太空,1998年人類還在地球上空400千米處建造了國際空間站,這是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臺,是一個擁有現代化科研設備、可開展大規模、多學科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的空間實驗室,為在微重力環境下開展科學實驗研究提供了大量實驗載荷和資源,支持人在地球軌道長期駐留。
  • 「阿耳忒彌斯3號」欲建月球大本營
    設置七大科學目標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日報導,「阿耳忒彌斯1號」任務計劃於2021年年底前完成,將測試太空發射系統(SLS)和不載人的「獵戶座」(Orion)飛船。「阿耳忒彌斯2號」任務將於2023年啟動,屆時將開展載人試飛活動,但不會登月。「阿耳忒彌斯3號」計劃於2024年開始,旨在將一名男性和一名女性太空人送上月球,如果成功,這名女性將成為第一位到過月球的女性。
  • 國際纜索監測迎來智慧機器人時代 索錨內部監測仍是技術難題
    該纜索檢測維護裝置能夠自行沿索體爬行、通過有線提供電源和信號傳輸。其主要功能有:1.攜帶4個摺疊攝像頭檢測外表面破損;2.紅外熱像儀檢測內表面損傷;3.漏磁檢測鋼絲缺陷;4.自動繞纏包帶;5.自動焊接修補纏包帶接縫及螺旋線(主要技術參數如表1)。該產品已經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德國漢堡等國的橋梁項目上得到了應用,我國臺灣的高屏溪橋檢測也曾採用過此產品。
  • 美國將在月球建4G網絡,是美航天局「阿耳忒彌斯」計劃的一部分
    【#美國將在月球建4G網絡#】美國航天局近日宣布,將與芬蘭諾基亞公司在月球上合作開發第一個4G通信網絡。依據合同,美航天局將為該項目撥款1410萬美元,諾基亞提供相關設備,該4G網絡有望在2022年下半年部署。在月球上建立4G網絡是美航天局「阿耳忒彌斯」計劃的一部分。
  • 誰到了月球誰就更了解地球(組圖)
    全球探月新特點  中日美印等國爭相奔月,全球正湧現一股新的探月熱潮。自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全世界一共發射了122個月球探測器,其中59個獲得成功,讓人類對月球有了初步的認識,而今天人類探月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一、突出科技經濟目的。目前探月正由冷戰時期滿足政治和科學需要,改為把科學探索和經濟利益相結合,以探測月球資源為主,為未來月球資源開發、利用打基礎;  二、規模更宏大。
  • 港媒稱中國研究在月球建雷達站 能監控地球海底
    原標題:港媒稱中國考慮在月球建雷達站 能監控地球海底 據香港《南華早報》21日報導,中國科學家正在研究建造月球雷達站的可行性。儘管它在科技等方面有著重大意義,但也有不少專家對這個項目的潛在成本以及實用性提出質疑。
  • 2019年2月CPU性能排行天梯圖最新版
    2019年2月CPU性能排行天梯圖最新版 2019年2月16日 HuangJiang來源:p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