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點在製造高強度纜索
太空電梯的原理並不複雜,基本上就是一條長長的纜繩一端固定在地球上,另一端固定在地球同步軌道的平衡物(如大型衛星或空間站)上。在引力和向心加速度的相互作用下,纜繩被繃緊,太空電梯將利用太陽能或雷射能沿纜繩上下運動。
首先,要在大洋中建造一個漂浮的平臺,這個平臺要位於一個暴風雨、閃電和巨浪較少的海域,還要遠離飛機的航線和衛星的軌道。太空電梯必須能防雷擊,否則它將容易被斬斷。據設計,太空電梯將重達20噸,整個外形很像一個圓球下面系一根長達10萬千米纜索來充當太空電梯上下的軌道。
將履帶軌道固定在纜繩的兩端,並且依靠從地面發射的雷射轉換成的電能作為動力加以推動。它將建造成為管狀的通道,沿軌道來回運行時,可以將太空飛行器、各種貨物和乘客帶入太空。
簡言之,要先發射卷有纜索的衛星或空間站,讓纜索的一端藉助重物墜回地面,最終與地球上的平臺相連接,同時,另一端在位於外太空的衛星或空間站上展開。地球自轉時,太空電梯纜索就會產生向上的離心力,而地球的重力將纜索往下拉,這樣纜索就平衡了。
乘人的太空電梯是加壓的密封艙。如要發射衛星,當衛星由太空電梯送到地球靜止軌道高度時,自然就獲得了沿靜止軌道運行所需要的速度3.08千米/秒,而不需要另外加速就成為地球靜止衛星。發射低軌道衛星時可使衛星沿太空電梯上升,到達預定高度時就離開太空電梯。這時衛星已經獲得一定的切向速度,再補充一定速度就行了。如果加大補充速度,就可以使衛星脫離地球,飛向行星際空間。
目前,俄羅斯、美國和日本等國都在研製太空電梯。建造太空電梯的最大障礙來自纜索的建造。它必須非常輕和極其牢固,並能夠經受住大氣層內外向它襲來的任何物體的撞擊。從理論上計算,製作纜索的材料強度必須達到鋼鐵的約180倍。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科學家不斷開發出質量輕、強度高的碳納米管纖維材料,現有的此類纖維材料強度已經達到了所需強度的約1/4,這使修建太空電梯逐漸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