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地產月報丨房住不炒定位長期不變,2021更看好以長三角為...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億翰智庫

核心觀點

政策速覽

政策定位不變

堅持房住不炒是長期趨勢

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導致上下半年的行業政策有所差異,但整體變化與往年相差不大,具體總結為5個方面:

第一,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不動搖。一季度疫情影響導致社會經濟活動基本停止,直接影響居民收入水平,多城市出臺相關政策緩解購房者壓力,但是對於放寬限購、限售等方面的政策相繼被取消。下半年,政府不斷強調房住不炒的定位。

第二,加強房企融資管控。上半年在救市救企的舉措下,貨幣政策邊際放寬,房地產行業融資規模上升,此後政府提出防範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行業,房企融資總額下降,8月政府再次提出三道紅線,12月底針對銀行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目的均是為了管控房企融資。

第三,加強預售階段的資金監管。除了從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方面進行資金管控外,同樣加強商品房預售階段的監管,避免房企違規挪用資金,注重將調控政策落實到每一個環節。

第四,完善租賃住房建設。租賃住房建設是政府長期堅持的舉措,致力於推動租賃市場發展,保障居民的居住需求,2020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規範長租市場。

第五,引導人口流入和人才引進。從2019年底開始,政府逐漸放開落戶限制,2020年多城市相繼出臺相關政策,目的在於引導人口流入和人才引進,推進城鎮化建設。

住宅市場

年尾成交量同環比上行

2021看好核心地區和城市

從我們監測的40城數據來看,12月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為2693.8萬平米,同比、環比分別上升12.4%和10.0%,年尾成交量增長明顯。

一線城市商品住宅成交同、環比均上行,分別為59.7%和22.3%;核心二線城市住宅成交量達到832.3萬平米,同比下降7.6%,環比上升11.8%;普通二線城市住宅成交量達到445.6萬平米,同比下行5.1%,環比上行29.8%;三四線城市12月份住宅成交量898.0萬平米,同比、環比分別上行42.0%、12.2%。

我們認為,2021年住宅市場的特徵將會延續2020年,核心城市群和高能級城市經濟實力較強,同時在落戶放開和人才引進的舉措下,將大大帶動需求的增長。三四線城市結構性分化的特徵預計會更加明顯,位於長三角地區的三四線城市表現更好,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區的三四線城市市場表現呈依次衰減趨勢。

土地市場

成交上升,三四線樓面價升至下半年高位

據億翰智庫監測,2020年12月全國土地供應涉規劃建築面積64497.9萬平米,同比增長15%,環比增長70%;全國土地成交合計規劃建築面積38654.0萬平米,同比上升15%,環比上升57%。

縱觀整個2020年,一線城市和普通二線城市土地成交表現較好,但是12月三四線城市土地成交量價都有所提高。我們認為主要是新冠疫情和三道紅線影響了資金的投向,進而形成了不同能級城市不一樣的土地市場表現。

第一,疫情和三道紅線使房企更傾向投資高能級城市,減少普通三四線城市的布局。

第二,三道紅線控制房企有息負債增速後,在有限的資金下,房企將投向更具有價值的區域。比如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促成了這兩大區域的成交規模進一步提升以及這兩大區域內三四線城市成交樓面價和溢價率上行。

企業表現

銷售向上,投資城市能級上移

2021融資環境難見寬鬆

2020年1-12月,億翰智庫監測的17家典型房企拿地面積28283.1萬平米,同比下降3%,較2020年1-11月累計降幅收窄了2個百分點;拿地金額15979.6億元,同比上升11%,較2020年1-11月的漲幅擴大3個百分點。整體上房企拿地熱度持續回升。

從投資金額上看,2020年1-12月房企的投資金額同比上升11%,主要是一線城市及普通二線城市的投資金額有了較大的提升,較11月累計分別上漲15個百分點及19.5個百分點,與2019年相比,2020年土地成交市場整體有所回溫。

銷售方面,2020年1-12月,TOP200房企整體銷售業績再上臺階,同比增速達到了12.0%。從單月銷售表現來看,2020年12月份單月銷售業績仍然保持了積極的態勢,其同比增速達35.36%,創下自2018年11月以來的新高。

融資方面,2020年,融資規模平穩增長,其中信用債發行規模總計7257.49億元,較2019年增長24.7%,主要是受到3月和4月信用債發行量井噴影響。受到發改委778號文限制,海外債發行規模較2019年下滑27.7%,融資規模有所下行。

●●●

2020年12月億翰智庫房地產行業月報新鮮出爐

現在獲取完整版30頁PDF詳細報告

相關焦點

  • 《契稅法》、「內循環」、「房住不炒」,讀懂熱詞創造美好生活!
    《契稅法》、「內循環」、「房住不炒」,讀懂熱詞創造美好生活!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國內生產總值(GDP)報告我國2020年上半年GDP為456614億元全國第二季度GDP為250110億元同比增長3.2%8月3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2020年各國第二季度GDP環比增長數據我國以環比11.5%的增長率
  • 「十四五」房地產關鍵詞:堅持房住不炒,注重以人為核心
    文件此處強調了「住房消費」,並沒有提到投資,也是反映了「房住不炒」的基本政策。2009年,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國務院第一次提出「穩定住房消費」的概念,2014年國務院重提「穩定住房消費」,並將其列入六大消費領域之一。
  • 人民日報:房住不炒寫入十九大報告,不可能朝令夕改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12月21日發表評論稱,「房住不炒」何去何從?此前傳言紛紛。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錘定音。作為長期的住房制度安排,「房住不炒」早就寫入十九大報告,不可能朝令夕改,投機客註定打錯算盤。促進房地產市場更穩定,帶給百姓穩定預期,中央頻出實招,頻現實效。房地產稅是不是要來了?明年房地產調控會不會放鬆?房價會跌嗎?
  • 把勢能轉化為動能:責任地產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房住不炒」的定位被進一步夯實,「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成為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發展的重要方向。從2016年下半年至今,圍繞「房住不炒」的定位,房地產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全國各地熱點城市和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不斷加碼調控,房地產市場進入更加可控的區間。
  • 2021年會不會繼續上漲?
    1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0年12月70城房價數據。其中,4個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3%,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0.6%,漲幅均比上月擴大。這波房價上漲的原因是什麼?漲幅正常嗎?2021年會不會繼續上漲?
  • 地產內參|2020房價圖譜:「南熱北冷」成主旋律,一線城市重新領漲
    今日熱點速覽: 2020房價圖譜:「南熱北冷」成主旋律,一線城市重新領漲 2021年1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動情況,在保持了一貫的穩定走勢的同時,70城房價漲幅出現年末「翹尾」行情。這也側面反映出,房地產市場的韌性不可小覷。
  • 喆薦|中國房地產市場2020總結&2021展望
    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2020年中央調控力度不放鬆,即使是在疫情最為嚴重的一季度,仍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變,銀保監會、央行、住建部等中央部委多次召開會議強調保持樓市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7月以來,受熱點城市房價、地價的不穩定預期增加影響,中央多次召開會議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中國樓市2020竟走出了這樣的曲線?2021又會如何?
    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2020年中央調控力度不放鬆,即使是在疫情最為嚴重的一季度,仍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變,銀保監會、央行、住建部等中央部委多次召開會議強調保持樓市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7月以來,受熱點城市房價、地價的不穩定預期增加影響,中央多次召開會議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落實「房住不炒」,關鍵在於擺脫路徑依賴
    由此看來,「房住不炒」成為社會共識並落實落地,仍然任重道遠。事實上,新中國成立之初基本上還處於農耕社會發展階段。資料顯示,解放初期,我國農村人口約佔總人口的89%,十個中國人中只有一人生活在城市。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農村人口都是中國人口的絕對主力。直到1978年,農村人口依然佔總人口約82%。
  • 2021,房地產向上?還是向下?
    因此,「挑戰未來」不僅僅在於總結過去的一年,更在於面對不確定的2021年有著清醒的認識和應對戰略。堅持難而正確的事情,在2021年更有必要。丁祖昱認為,未來房企要跟著客戶走,這個問題談了很多年了,前幾年在做定位的時候,也會做周邊的競品調研,如周邊兩房100-110平米賣得最好,這是客戶需求嗎?未來要重新跟著客戶走,認真跟著客戶走,重新做好需求的研究和分析。
  • 2020年11月丨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月報速遞
    月報速遞 2020.11-2021智能科學與技術學科發展報告》項目啟動11月13日,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在嘉興舉辦中國科協《2020-2021智能科學與技術學科發展報告》項目啟動會議,對項目推進計劃和工作任務做了明確部署。
  • 「十四五規劃建議」對中國地產市場意味著什麼
    2020年一季度的401.8元╱月╱平方米,租金上漲幅度達到32%,而北京市的平均租金水平在同期則有0.5%的降幅。   疫情當中電商發展迅猛,截止到2020年9月,全國線上零售總額佔社消總額比例已達29.3%。隨著5G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大,電商將會得到進一步發展,這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中國物流地產的發展。普洛斯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電商客戶的在租面積已佔到普洛斯全球總租賃面積的40%,而五年前此比例僅為20-25%。
  • 驚濤駭浪有作為 迎浪而上再創新 廣東房協2020年度會員大會圓滿落幕
    2020年是逐浪前行的一年,勇立浪尖的改革開放橋頭堡深圳,乘風破浪間邁入不惑之年。2020年12月10日,廣東房協看到了大家對於未來的思考、敢於突破的肯定、迎難而上的決心,於是以「浪起」為主題,在這風起雲湧的時代之眼、在勇立浪尖的深圳,召開2020年度會員大會。
  • 旗下子公司因違法行為遭罰後,寶龍地產接連獲高層增持
    增持後,許華芬最新持股數目為267513000股,持股比例由6.42%上升至6.46%。而在此前12月15日,該公司執行董事、聯席總裁許華芳所控制的法團在場內以每股平均價5.2925港元增持36萬股,涉資190.53萬港元。增持後,許華芳的持股數目升至265713000股,最新持股比例為6.41%。有業內人士稱,股東增持一般說明對公司未來發展長期看好。
  • 載譽前行蟣δ艹欠⒓團榮獲「2020最佳產業地產運營商」
    11月18日,以「雙循環新機遇:找尋內生力量」為主題,由廣東時代傳媒集團主辦,時代周報、時代財經、時代數據承辦的2020中國地產時代百強論壇,在廣州隆重舉行。眾多地產專家、知名企業精英齊聚一堂,圍繞城市運營商的突破和革新、新常態下的高質量增長之路、服務讓生活更美好等行業熱點議題進行了深度探討。
  • 「浙江省排汙權交易指數」2020年12月報來啦,請您查收~
    「浙江省排汙權交易指數」2020年12月報來啦,請您查收~ 2021-01-07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12月及2021年1-3月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趨勢預測
    2020年12月及2021年1-3月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趨勢預測 2020-12-03 1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國置業年報預喜股價漲停 瑞銀汪濤預測今年部分城市地產上行
    消息面上,1月12日晚間,南國置業發布2020年業績扭虧為盈的業績預告,公司表示2020年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000萬元-3000萬元,相對於2019年同期虧損3.55億元,同比增長105.64%-108.46%。同日,格力地產發布公告稱。格力地產子公司珠海太聯最終以總價8.8億、樓面價約9002元/平方米斬獲港珠澳大橋口岸一宗約1.5萬平方米的商務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