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邢妍妍
黝黑的皮膚,略顯蓬亂的頭髮,一臉純真無邪的笑容,最近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的20歲藏族小夥丁真憑藉一段短視頻走紅網絡。
隨後,他為甘孜拍攝的旅遊宣傳片上線,優美的畫風也廣受讚譽。
不過沒想到的是,有很多網友認為丁真是西藏人,看完宣傳片後紛紛表示想去西藏。本來只是網友的誤會,卻引來四川、西藏等地方媒體親自下場「爭搶」丁真,並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連環的輿論效應。
「以為丁真在西藏」「其實丁真在四川」「四川為了丁真有多努力」「西藏擁有了躺贏的快樂」等詞條更是輪流登上熱搜。
緊接著,全國各地都開始邀請丁真去遊玩。
這邊網友樂呵呵地看著官媒互相「搶人」,而另一邊甘孜的旅遊熱度也確實在一波又一波熱搜的帶動下水漲船高。
據去哪兒網數據顯示,即使在11月旅遊淡季,自11月16日起,以甘孜康定機場、亞丁機場為目的地的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近2成,17日單日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90%,酒店預定量也較去年同期增長111%。
素人丁真引發了如此巨大的宣傳效應,並且讓效應落地,成功帶動了當地旅遊文化的發展。相信很多身處熱點狂歡中的網友也不免感慨網際網路成就一個人的高效與震撼。
但事實上,這就是新媒體時代的宣傳,具有很強的平民精神。尤其短視頻、直播等技術的發展得以讓各種信息以指數級的速度推送到公眾面前,龐大的社交廣場中,人人皆可成為主角。
此次對丁真的花式「爭搶」中,各地官方媒體將自身形象物化為一個性格立體的「人」,可以為製造熱搜話題而興奮,可以為網友誤會而無奈,也可以順應網友的玩笑而調侃。
與網友認知中「高冷」形象截然不同的反差萌,也成為此次熱搜效應的催化劑,讓許多網友樂在其中。
官方媒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公眾對社會環境的認知,不只是單向度的知識灌輸,而是與網民融為一體,在互動中形成共鳴,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丁真的爆火,也再次說明網紅是個中性詞彙,是可以有正面效應的。他讓我們看到了網紅最好的「打開方式」,面對突然而來的流量紅利,不是急著製造短暫的流量變現,而是以此為基礎,將個人的特色價值發揮到極致。
比如走紅之後的他沒有選擇出道,而是以理塘縣旅遊形象大使的身份宣傳家鄉美景,為家鄉代言,並迅速發揮出堪稱頂流的宣傳效應;比如他開始認真讀書,成為摒棄浮躁主動學習的正面典型。
與此同時,理塘縣也反應迅速,以丁真的招牌紅利為契機,幾天之內推出旅遊宣傳片,讓大家能有機會認識到美麗的理塘風景。
不得不說,此次地方旅遊宣傳的成功「出圈」,是偶然,更是必然。
文字:邢妍妍
圖片:網絡
朗誦: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