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綠色智能製造!青科大聯手企業共建產學研合作聯盟

2020-12-04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

青島智能綠色製造技術與裝備、青島綠色與智慧化工兩個產學研合作聯盟日前成立。兩個聯盟均是依託青島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和化工兩個傳統優勢學科而建,推進青島製造向「青島綠色智能製造」轉型升級。

智能製造與化學化工相關學科是青島科技大學的優勢特色學科,為我國特別是山東省的機械、化工、製藥行業培養了大批傑出人才。

依託這兩個傳統優勢學科,以青島科技大學作為牽頭單位,聯合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機械裝備、家電、橡膠、石化等青島市重點產業領域的骨幹企業共同組建的青島智能綠色製造技術與裝備產學研合作聯盟、青島綠色與智慧化工產學研合作聯盟成立。

據介紹,聯盟將充分發揮理事單位在全國智能製造及化工高層次人才和科技資源方面的優勢,打造「科技+孵化+轉化」的產學研協同發展機制,為青島市以及山東省機械製造企業、化工企業不斷注入生機與活力,更好地服務青島市經濟發展,助力青島市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升級。

相關焦點

  • 聖奧化學舉行「青科大產學研合作基地」揭牌儀式暨橡膠輪胎技術...
    8月29日上午,聖奧化學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聖奧化學)與青島科技大學(簡稱青科大)產學研合作基地揭牌儀式在滬舉行,聖奧化學CEO蘇賦、青科大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孫洪廣共同為產學研合作基地揭牌,這標誌著聖奧化學為打造一體化、深度化、精細化的「產學研」高端平臺奠定了堅實基礎。
  • 開放辦學市場主導激勵導向科技成果轉化的青科大經驗
    「不找校長找市場」,讓學校教師樹立市場思維,主動與企業尋求合作共建。「科研強校」之路,以突出的科技成果轉化支撐起了「政產學研」融合辦學特色,創造了社會各界高度評價的「青科大現象」,被社會讚譽為「中國橡膠工業的黃埔」。
  • 校企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實驗室 助推智能製造
    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重慶市科技局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今(25)日,首屆重慶市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化研討會舉行。中山大學與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以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國防軍事、金融安全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本次大會由重慶市科技局指導,江北區科技局主辦,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會議吸引了來自中科院光電所、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8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
  • 校企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實驗室 成果助推智能製造等發展
    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中山大學與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以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國防軍事、金融安全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本次大會由重慶市科技局指導,江北區科技局主辦,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會議吸引了來自中科院光電所、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8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
  • 強強合作――遠東智慧能源攜手西安交通大學助推產學研深度融合...
    她表示,遠東成立35年以來始終致力於電線電纜研發、製造與銷售 ,堅持為客戶提供極致的產品和服務,大力發展校企合作,通過技術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堅持技術創新驅動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陳靜強調,遠東與西安交大的合作源遠流長,電纜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的成立更是意義重大。
  • 黎大與華中科技大學智能製造研究院合作共建
    7月8日下午,黎明職業大學與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製造研究院共建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研究所籤約儀式在慈山601舉行。校長林松柏教授、紀委書記林長紅、副校長餘大杭、教務處處長李冬梅、科技處處長莊碧蓉、機電學院黨政領導及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製造研究院院長李世其、院長助理馮少平、機器人事業部部長黃天財、項目經理龍明剛等出席本次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余大杭副校長主持。
  • 質檢總局再提組建智能馬桶政產學研檢聯盟
    在《要點》中,質檢總局再提在全國範圍內組建智能馬桶政產學研檢聯盟,實施熱點消費品質量攻關示範工程。為提高國產智能馬桶蓋的質量,國家質檢總局與浙江省質檢局聯合台州市政府於2017年2月23日在浙江省台州市召開「智能馬桶產品質量攻堅計劃啟動活動」。
  • 市政府與浙大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 打造政...
    溫州網訊 昨天,溫州市政府和浙江大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在溫共建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並將在決策諮詢、人才交流、高等教育、幹部培訓等領域深化拓展校地合作,攜手打造政產學研合作新典範。  副省長、市委書記陳偉俊和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出席籤約儀式,並共同為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揭牌。
  • 在高校開設AI課,優必選和南方科技大學共建產學研合作體系
    未來,雙方將在人工智慧課程、實驗實訓基地建設、人才交流培養、學生社會實踐和就業等多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共建產學研合作體系。此次和優必選達成合作的院係為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於2016年8月成立。主要致力於工程碩士培養、未來企業領袖培養、創新創業通識教育、工業研究和高科技創業企業孵化。
  • 深圳先進院與濟寧院齊獲中國產學研大會合作創新獎
    、轉型升級」為主題的第九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在昆明舉行,來自全國的1000餘名企業家代表、學術界代表和科研院所代表參加會議,共話產學研合作創新發展。成立兩年來,濟寧院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已與山東梅億邦賽電動車公司建立聯合研發中心,牽頭成立了濟寧市工業機器人及智能數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並計劃通過5年的時間建設成為有力服務區域經濟的創新平臺。
  • 清華大學等15個產學研合作項目落戶
    原標題:清華大學等15個產學研合作項目落戶   近日,第二屆省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在定州市舉辦。
  • 聯手共贏,友好合作|順德家協品牌聯盟與月星家居達成戰略合作
    7月19日下午,月星家居新零售連鎖集團到訪順德家協品牌聯盟進行座談交流,並與聯盟達成戰略合作。交流會上,順德家協品牌聯盟相關人員介紹了聯盟的相關情況以及聯盟各成員企業的情況。月星家居相關人員向與會企業介紹了月星家居新零售連鎖集團目前的發展情況以及品牌戰略。據介紹,今年年初,月星家居對家具板塊進行架構調整,提出「共同開店,聯合營銷」的戰略。同時在新消費時代,月星正在推出環球港、月星家居茂、環球家屋等三大商業集群,成為美好生活全產業鏈的打造者和新模式的引領者。
  • 廣州生物醫藥添「新名片」:產學研合作共建類器官樣本庫
    「此次合作讓類器官技術在廣州落地,將成為廣州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優勢名片。」 11月16日,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行的「類器官前沿技術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說。
  • 瑞聲科技攜WLG新技術 落地重慶兩江新區建智能製造產業園
    唐良智說,全市上下正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全面對標對表「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要求,立足區位優勢、生態優勢、產業優勢、體制優勢,努力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 推進綠色發展國際科技合作
    通過綠色科技合作為「一帶一路」倡議保駕護航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處生態脆弱地區,2017年環保部就提出了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倡議,國家對通過綠色發展實現開放合作已經作出了部署和要求。
  •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助推科技創新發展
    」抓實抓好抓出成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聚力實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行動,為通化綠色轉型、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把主題實踐活動貫穿「加快推進新時代通化綠色轉型全面振興十大行動計劃」工作全過程,積極引導全體黨員幹部激發出工作熱情和進取精神,全力推動科技創新。一是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轉化成績斐然。創新建立三個機制。建立「科技成果轉化領導小組-科技成果轉化局-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三級組織領導機制。組建50戶重點企業服務庫,設立企業科技專員,及時提供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積極引進科技成果。
  • 地球與環境學院與福州華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共建礦山透明...
    4月21日,福州華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春江、總經理李培根一行來地球與環境學院參加產學研合作交流會,會議由副院長吳榮新主持。    院黨委書記盛鵬飛回顧了雙方的合作歷程,希望在原有合作基礎上,依託礦山透明地質保障技術研究院,深入開展行業技術研究,提高企業技術服務水平及學校教師的科研業務水平和實踐經驗。副院長(主持工作)劉啟蒙介紹了學院的發展歷程、學科設置、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工作,希望礦山透明地質保障技術研究院作為雙方產學研合作的橋梁,成為科技創新的「示範」、人才培養的「高地」。
  • 坪山聯手南方科技大學共建南科大坪山生物醫藥研究院
    7月9日,坪山區人民政府與南方科技大學籤訂《深圳市坪山區人民政府與南方科技大學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南科大坪山生物醫藥研究院。坪山聯手南方科技大學共建南科大坪山生物醫藥研究院根據協議,此次合作將在創新藥物和製藥技術兩大領域,探索「產學研用」四位一體的研究院建設模式,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內頂尖、世界一流水準的醫藥創製創新中心,推動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 松靈機器人與北理工共建實驗室,推動智能移動技術落地
    月26日上午,松靈機器人聯手北京理工大學(下稱「北理工」)無人平臺與動力學生創新基地設立的「地面無人車輛智能感知與控制實驗室」正式揭牌。雙方將在移動機器人、無人駕駛、人工智慧領域,就機器人在複雜環境情況下的多傳感器融合、感知定位、導航決策等關鍵領域展開合作,並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為產界和學界的連接創造合作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