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技術是一種將反映客觀外界事物的信息(光學信息、電學信息、聲學信息、化學信息)經過變換處理,轉換為人可以觀測的信號的過程,主要通過顯示器件來顯示。
說道顯示技術,就不得不說說CRT(cathode ray tube,陰極射線管)。它是由德國學者布勞恩(K.F.Braun)在1897年發明的,也稱為「顯像管」。CRT曾經廣泛用於電視機和電腦顯示屏,但是因為體積大、重量重、工作電壓高等缺點,目前市場上也漸漸見不到CRT的身影,不過在LCD還沒有大量充斥佔領市場的時候,CRT技術也曾經經歷了100多年的發展,成為當時的顯示領域的霸主。
最初在1888年,奧地利植物學家F.Reinitzer在做膽甾醇苯甲酸酯試驗時,發現在加熱固體的過程中,在固態和液態之間會出現一種粘稠液體態,在顯微鏡觀察下有雙折射性,這種物質態在一定溫度範圍內不同於固體也不是液體,它既具有各向異性的晶體所具有的雙折射性,又具有各向同性的液體所具有的流動性。在1968年,美國科學家喬治·海爾邁耶研發出第一塊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顯示屏),LCD主要優點有兩個:一是它由兩塊平板玻璃組成,所以非常的輕薄,其次是它不會主動發光,非常的省電。所以液晶屏的誕生很快就在顯示領域佔領了極大的市場。但是較之CRT顯示器,LCD的圖像質量在色彩表現和飽和度方面仍然不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