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測主要為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傳播或經物品表面汙染的間接接觸...

2020-12-05 北京商報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消息,2020 年 6 月 11 日,北京市西城區發現了 1 例近 2 周無出京史、無外來人 員密切接觸史的確診病例,結束了北京連續 56 天無本地感染病例的疫情狀態。 6 月 11~23 日,北京累計報告確診病例 256 例,尚在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 22 例,無死亡,疫情主要與位於豐臺區的新發地批發市場有關。疫情還輸出到其 他 5 個省份:河北(確診病例 20 例),遼寧(確診病例 3 例),四川(確診病 例 1 例),浙江(確診病例 1 例)和河南(無症狀感染者 1 例)。期間,天津 報告 1 例確診病例,是否與北京疫情存在關聯,正在核實調查中。

一、疫情情況

(一)發生發展過程

6 月 11 日發現疫情後,專業機構根據前 2 個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迅速判定新發地批發市場牛羊肉綜合交易大廳為高風險場所。

6 月 12 日,北京市、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全市開展了農貿批發市場、大 型超市等排查,共採集海鮮、肉類等食品及外環境塗抹標本 5424 份,在新發地 批發市場發現 40 件環境陽性樣本,其餘農貿批發市場、大型超市均為陰性;在 對從業人員主動篩檢中,對 1940 名市場從業人員進行了核酸檢測,在新發地批 發市場採集的 517 件樣品中,有 45 人咽拭子陽性,另在海澱區一農貿市場中發 現 1 例陽性,是 1 例新發地批發市場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此後,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新發地批發市場可疑暴露者進行檢測排 查和健康隨訪,並加強病例監測,陸續發現其他病例。

(二)流行特徵描述

1.時間分布

自 6 月 11 日報告指示病例後,6 月 13-14 日報告病例達到高峰(36 例/日), 最近報告新增病例已降至大約 10 例/日。按照發病時間的流行曲線顯示最早發 病日期為 6 月 4 日,6 月 7 日明顯上升,發病高峰在 6 月 13 日;發病日期在 6 月 9 日至 15 日的病例佔 61%。

2.空間分布

北京報告的病例中,豐臺區確診病例最多,為 171 例,佔總病例數 66.8%; 其次為大興 48 例,佔 18.8%;海澱 16 例,佔 6.3%;其餘區依次為:西城 6 例、 東城 5 例、房山 4 例、門頭溝 2 例、朝陽 2 例、石景山和通州各 1 例。256 例 確診病例中,以新發地為圓心,5 公裡範圍內有 160 例,佔 62.5%;10 公裡範 圍內有 194 例,佔 75.8%;15 公裡範圍內有 238 例,佔 93%。

3.人群分布

北京病例中,男女比例為 1.3:1,病例年齡最小為 1 歲,最大年齡為 86 歲, 平均年齡 42 歲。臨床表現以普通型為主,共 193 例,佔 75.4%;其次為輕症, 共 53 例,佔 20.7%;危重症 3 例、重症 7 例。

256 例確診病例的發現方式中,核酸篩查共 137 例,佔 53%;主動就醫 81 例,佔 32%;密切接觸者觀察 38 例,佔 15%。6 月 22-23 日報告的 20 例病例 中,主動就醫 3 例,佔 15%;密切接觸者 8 例,佔 40%;核酸篩查共 9 例,佔 45%。處於管理範圍的病例所佔比例明顯增加。

(三)聚集性病例

北京通報的聚集性疫情中,包括 9 起工作單位聚集性病例和 6 起家庭型聚 集性病例。除了在新發地批發市場外,其他家庭和工作單位的聚集性病例,主 要傳染模式為該聚集性病例的首發病例去新發地批發市場暴露感染後,在家庭 中或單位中造成續發傳染。

北京 6 月 11-23 日報告的確診病例中,與新發地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有明 確關聯的確診病例為 253 例,佔總確診病例數的 98.8%,另有 3 例正在進一步 調查核實。

(四)實驗室檢測排查重點人群

北京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新發地批發市場暴露者、中高風險街道/鄉 鎮的人員需要採取隔離和核酸檢測。6 月 12~22 日,對重點地區、重點人群累 計採樣達 294.8 萬人,累計檢測量達 234.2 萬人,粗陽性率為 1.2/萬。

(五)病毒來源分析

從 1 例 53 歲與 1 例 25 歲的男性病例和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環境採集的標 本中獲得的 3 株病毒基因分析顯示,北京本次疫情流行的新冠病毒為 L 基因型 歐洲家系分支Ⅰ,該毒株比當前歐洲流行同型毒株更「老」;可以排除由動物病毒外溢傳染人,也排除今年 4 月前北京本地傳播毒株或武漢流行毒株導致本 次疫情。疫情在新發地批發市場的傳染模式,推測主要為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 傳播和/或經物品表面汙染的間接接觸傳播。

(六)其他省份相關病例

確認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為主要傳染來源後,北京市將 5 月 30 日以後其 他省份曾經到訪該市場的人員及時通報各省進行排查。截至 6 月 23 日,5 個省 份報告與北京疫情有關聯的病例:河北(確診病例 20 例),遼寧(確診病例 3 例),四川(確診病例 1 例),浙江(確診病例 1 例)和河南(無症狀感染者 1 例)。

6 月 17 日,天津報告 1 例本地感染的確診病例,其病毒基因序列與北京本 次疫情流行的新冠病毒完全相同,其傳染來源仍在調查中。

二、防控措施

(一)政府聯防聯控,及時調整措施

6 月 11 日發現指示病例後,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暨首 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會議召開,進行全面調度部署防控工作,並 且每天根據疫情形勢及時調整防控措施。如在確認新發地批發市場為主要傳染 來源後,自 6 月 13 日 3 時起全面休市消毒;6 月 16 日起,北京市突發公共衛 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三級調升至二級。

(二)病例、密切接觸者和可疑暴露人群管理

指定北京地壇醫院為唯一集中收治病例的醫院,最大收治床位 1070 張;從 北京市 18 家市屬醫院抽調 102 名醫務人員到地壇醫院參加「一人一策」的患者 救治。對新發地批發市場 5 月 30 日以來的商戶、顧客全部進行核酸檢測。對疑 似病例或確診病例症狀出現前4天開始,或無症狀感染者標本採樣前4天開始, 未採取有效防護與其有 1 米內近距離接觸的密切接觸者,送至集中隔離點進行 為期 14 天的醫學觀察。

(三)加強監測,及早發現病例

北京組織近 10 萬名社區工作者開展「敲門行動」,通過張貼公告、上門詢 問、電話微信聯繫等多種方式,對 5 月 30 日以來與曾經到訪新發地批發市場或 與之有密切接觸的人員開展排查和主動病例搜索。

在全市範圍內嚴格發熱門診管理,要求各醫療機構特別是設發熱門診的醫 療機構,對就診的發熱人員全部進行新冠病毒核酸和抗體檢測以及胸部 CT 和 血常規檢測,進一步加強相關流行病學史問詢,特別是近 14 日內有無去過新發 地批發市場等農貿市場等場所。

(四)加強醫院感染控制 要求全市各醫療機構提升防控等級,做好環境消毒,加強醫務人員防護, 嚴防院內感染。在非發熱門診區域設立採樣點,接待無發熱和呼吸道等症狀、 單純進行核酸檢測的人員,嚴防人員聚集和交叉感染。

對全市發熱門診院感防控工作開展督導檢查,實現 79 家設置發熱門診的 醫療機構全覆蓋。從 6 月 23 日開始,各區安排發熱門診和核酸檢驗技術人員集 中到賓館居住,實施兩點一線工作方式。

(五)擴大核酸檢測能力及開展人群檢測

北京市迅速擴增實驗室檢測能力,7000 多名工作人員輪班上崗,2000 多個 採樣點位全負荷運行。截至 2020 年 6 月 22 日,北京市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 構已達 128 所,可通過預約方式,面向團體和個人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 國家衛生健康委協調全國 12 個省 20 支核酸檢測隊支援北京,調配移動 P3 實 驗室,動員增加實驗室建設,同時協調天津、河北分擔北京部分檢測任務。

北京市要求以下人群必須全面檢測:凡是曾去過新發地批發市場或與其相 關人員有過接觸的,各類農貿市場、餐飲、食堂、外賣、快遞、物流等人員, 中高風險街鄉、醫務人員、防疫一線人員和交通、商超、銀行等服務領域人員。 其他人員願檢盡檢。

(六)社區按風險等級差異化管理

所有小區卡口設置,實行 24 小時值守,出入口嚴格執行測溫、查證、驗碼、 登記等防控措施,本小區居民依託出入證等進入小區。關閉小區內文體活動室、 娛樂室等各類公共場所,轄區內居民禁止聚集性活動。

低風險街道/鄉鎮所轄小區,快遞、家政、裝修、搬家、房屋中介等生活服 務業人員以及其他外來人員,持北京健康寶「未見異常」並登記後方可進入。

中高風險街道/鄉鎮所轄小區,外來人員及車輛禁止進入。中風險街道/鄉鎮 小區同一單元內兩戶以上出現病例的單元、高風險街道/鄉鎮發生疫情的小區及 高風險區域周邊經評估後確有必要的小區,進行封閉管理,所有人員需居家觀 察,只進不出,社區(村)要全力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務保障。

截至 6 月 23 日,北京市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共計 43 個鄉鎮/街道,其中高風 險 5 個,分別為豐臺區花鄉(地區)鄉、新村街道,大興區西紅門(地區)鎮、 黃村(地區),海澱區永定路街道;中風險鄉鎮/街道 38 個。

(七)加強人員出京管理

北京市政府倡議市民近期非必要不離京。國家衛生健康委建議 6 月 16 日 以後,持有離京前 7 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能出示包括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 健康碼的離京人員,到達目的地以後體溫測量正常,並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 下,可自由有序流動。各個地方不應該再針對這類人員出臺或設置限制性措施。

(八)不停產停工,暫停學生到校,保持社交距離

不需要停產停工,但要下調辦公樓宇到崗率,鼓勵遠程、居家等彈性辦公, 鼓勵錯峰上下班。中小學各年級停止到校上課,採用居家線上教學模式。地下陰冷潮溼的經營場所全部關閉。停止開放籃球,排球,足球等團體性及對抗性 運動項目,關閉文化娛樂場所。公眾堅持科學佩戴口罩,隨身攜帶口罩;處於 人員密集封閉擁擠場所,必須佩戴口罩。堅持非必要不聚餐、聚會、聚集,保 持 1 米以上社交距離。

三、疫情趨勢研判

疫情發生後,專業機構快速確認本次疫情的主要感染來源為新發地批發市 場,北京市各級政府快速採取強力的防控措施。自 6 月 13 日關閉新發地批發市 場以來已過 11 天、接近新冠肺炎最長潛伏期,相關暴露人員發病風險越來越 低、其密切接觸者也在有效管理中,預計新發地批發市場相關傳播的疫情已基 本得到控制。

雖然最近發現若干與新發地批發市場無關聯、感染來源尚待進一步調查的 病例,提示後續防控可能存在一定的複雜性;但北京開展大規模人群檢測結果 提示,與新發地批發市場無關的人群感染率極低;在北京已經加強監測和強力 擴大社交距離的防控措施下,疫情進一步傳播風險低。北京疫情近期有望得到 控制。

相關焦點

  • 面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防止間接接觸傳播是關鍵
    目前能確定的新冠病毒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而糞口途徑和氣溶膠傳播雖然沒有寫入指南中,但日常大家也是按照有進行預防的。其中接觸傳播是指病原體通過媒介物直接或間接接觸,直接接觸傳播指病原體從傳染源直接傳播至易感者合適的侵入門戶,間接接觸傳播指間接接觸了被汙染的物品所造成的傳播。
  • 什麼是「接觸傳播」?超市買來的東西要消毒嗎?專家這樣說!
    除了經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通過接觸傳播。 什麼是接觸傳播?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 接觸傳播主要指的是間接接觸傳播,除了飛沫可以直接噴濺到你的呼吸帶、眼口鼻處的黏膜,感染病毒;另一種就是呼吸道分泌物(打噴嚏、咳嗽的口沫)把物體表面汙染,或者手上有這些分泌物再摸鍵盤或玩具
  • 直接接觸、間接接觸和閒逛都可能感染!這三起傳染病例再次提醒少出門
    而他們接觸的人比較多,這些人當時也沒有任何的臨床症狀,至今無法找到明確的來源。鄭代坤說,從這起病例來看,風險無處不在,市民最好不要出門,確需出門也必須要做好防護,戴好口罩。同時,千萬不要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
  • 名詞解釋:直接接觸電擊與間接接觸電擊,這兩個術語設計經常用到
    為什麼要提到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人身安全」和「電擊防護」是我們電氣設計時必須要注重的細節,不可忽視!我們在做低壓配電系統設計時,這兩個術語將會經常用到,電氣設計在線教學狄老師。(1)什麼是「直接接觸電擊」?
  • 間接接觸感染也不可忽視,勤洗手多消毒有必要
    病菌雖然對人有害,但是卻無需過於擔憂,因為任何病菌的感染,其實都需要滿足諸多的條件,如果能夠阻隔這些條件,其實就能很好的防止病菌感染。對於可以通過飛沫傳播的病菌來說,戴上口罩無疑是最好的方式,因為口罩本身可以阻隔飛沫,防止病菌進入鼻腔或者口腔,從而有效預防病菌感染。
  • 石英石為什麼不能與熱容器直接接觸
    ,平整也無劃痕滯留,緻密無孔的材料結構使得細菌無處藏身,可與食物直接接觸,安全無毒。通常石英石板材中含天然石英最高可達93%,還含有樹脂、礦物顏料和其它添加劑組份,精選的物料經調色和真空高壓形成極其緊密的複合體,再經複雜的分切和表面拋光工藝成為石英石,這種板材的表面象花崗石一樣堅硬,色彩象大理石一樣豐富,結構象玻璃一樣防腐抗汙,精加工後的形態象人造石一樣完美。
  • 非瘟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ASFV 傳播途徑分為直接和間接接觸傳播,直接接觸傳播主要由感染豬通過口、鼻接觸而傳播;間接接觸傳播是由被病毒汙染的泔水、工具、設備、物資、飼料、環境等傳播,還可經由軟蜱、蚊、蠅等叮咬感染豬後攜帶病毒傳播。
  • 什麼是直接接觸電擊?直接接觸電擊防護有哪幾種方式?
    在生活中對接觸電擊防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接觸電擊,即大家所說的人身觸電事故,分為直接接觸觸電、間接接觸觸電兩種。今天主要給大家對直接接觸電擊做一個詳細的剖析。所以說對直接接觸電擊必須做好防護,直接接觸電擊防護的方式共分為以下幾種:用覆蓋絕緣物質防直接接觸電擊;用遮欄或外護物防直接接觸電擊;用阻擋物防直接接觸電擊;將帶電部分置於伸臂範圍以外,也可以防止直接接觸點擊。那麼這幾種直接接觸電擊防護都需要注意什麼呢?
  • 漏電保護裝置對於防止直接接觸電擊和間接接觸電擊都有作用。
    漏電保護裝置對於防止直接接觸電擊和間接接觸電擊都有作用。下列設備中,必須安裝使用漏電保護裝置的有( )。A、賓館房間的電源插座B、遊泳池的電氣設備C、高壓電氣設備D、移動式電焊機E、幼兒園用電設備【正確答案】 ABDE【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觸電防護技術。
  •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哪幾種?怎麼規避好?
    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結果認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
  • 新發地疫情可能源於受汙染進口冷鏈食品
    新京報訊 (記者戴軒)近日,由北京市疾控中心、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清華、北大等單位聯合發表的一篇論文,揭示了對今年6月北京新發地疫情溯源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流調與數據分析,新發地疫情可能源於受汙染的進口食品經冷鏈運輸帶來了從環境到人的傳播。新發地疫情病毒毒株可能為境外輸入6月11日,新發地疫情發生後,究竟起源於哪裡一直沒有定論。
  • 一檢測陽性搬運工接觸快遞流入我省,陝西疾控最新提醒
    經調查,海聯冷庫感染來源為北美豬頭,是它汙染了德國豬肘,造成後者外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經過調查發現,小區首個感染者曾乘坐電梯時未佩戴口罩,並在電梯中咳嗽、打噴嚏,汙染了電梯環境,最終導致病毒在小區內傳播。
  • 湖南省疾控中心:阻斷新冠病毒傳播途徑的方法你都學會了嗎
    是不是接觸了就會被感染?洗手到底有什麼用?別急,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先搞清楚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後就可以針對性採取措施"阻斷"它的傳播。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的流行過程需要滿足三個基本條件,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播途徑就是指病原體從傳染源到易感人群的傳播過程。而本次新冠病毒的傳播主要是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以及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 東南亞旅遊禁忌,不能說別人胖,女性不能直接或者間接接觸和尚!
    導讀:「東南亞旅遊禁忌,不能說別人胖,女性不能直接或者間接接觸和尚!」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好,國民們的腰包悄咪咪的就鼓了起來,在生活質量上也有了更高的追求,隨著觀念的改變,人們越來越舍的在休閒娛樂上面花錢,而在這其中,旅遊就很受國民們的喜愛。
  • 家裡有性病患者,要如何避免間接傳染?
    核心提示:如果有家庭成員得了性病,為了預防交叉感染,尤其對性病病人的私密用品先要做到與健康人用的嚴格分開存放,分開洗滌;病人多次穿用的內褲可作淘汰處理;病人的衣物應當先消毒,後洗滌。 性傳播疾病是指一組能通過各種性接觸、性行為傳播的疾病,是當前人類常見的一組傳染病,包括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銳溼疣、生殖器皰疹、軟下疳等疾病。雖然性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性接觸傳播,但是也有少部分病例通過性病病人的汙染衣物或器具的間接接觸而感染。
  • 過去5天,30隊全有直接間接接觸!美媒曝絕望數據,停擺太對了
    在配圖中,他們以爵士的軌跡為出發點,爵士交手的球隊與其他球隊也有交手,總計5天時間裡,30支球隊就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接觸,這樣的數據實際上是非常可怕的,一旦出現大面積的病毒傳播,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停擺的決定絕對是非常正確且及時的。
  • 新冠病毒傳播速度有多快?英國研究:10小時遍布欄杆和把手
    倫敦大學學院微生物學家莉娜·西瑞克說:「我們的研究表明,病毒在物體表面間的移動非常容易。醫院內常見物品引發的接觸傳播是病毒院內傳播的主要方式之一。」比如,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產生的飛沫噴濺到床欄杆、床單等表面後,可以通過醫務人員、病人和訪客的相互接觸迅速轉移,造成感染。
  • 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發布:接觸被汙染物品也可感染
    第八版診療方案對傳染源和傳播途徑進一步完善,增加「在潛伏期即有傳染性,發病後5天內傳染性較強」、「接觸病毒汙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此外,針對曾引發廣泛關注的兒童感染後類似川崎病表現,第八版診療方案增加「極少數兒童可有多系統炎症症候群(MIS-C)」,介紹了MIS-C的臨床表現。
  • 爆炸消息,彭斯秘書檢測陽性,間接接觸川普
    現在這個事兒已經經過證實了,證實這個事情的人,就是川普。昨天的時候川普在白宮會見了共和黨國會的議員,然後說起了彭斯的新聞秘書凱蒂·米勒核酸檢測結果是陽性。另外,川普還說了一點,他最近並沒有和凱蒂·米勒有什麼接觸。彭斯的新聞秘書凱蒂·米勒核酸檢測呈陽性,這是彭斯辦公室裡面第二名確診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