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直接接觸電擊與間接接觸電擊,這兩個術語設計經常用到

2020-12-05 電氣設計狄老師

為什麼要提到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人身安全」和「電擊防護」是我們電氣設計時必須要注重的細節,不可忽視!我們在做低壓配電系統設計時,這兩個術語將會經常用到,電氣設計在線教學狄老師。

(1)什麼是「直接接觸電擊」?

解釋:直接接觸電擊是觸及設備和線路正常運行時的帶電體發生的電擊(如誤觸接線端子發生的電擊),也稱為正常狀態下的電擊。

舉例:家裡小孩子拿小鑰匙之類的金屬小鐵件,插入插座相線插孔而引起的電擊。

(2)什麼是「間接接觸電擊」?

解釋:間接接觸電擊是觸及正常狀態下不帶電,而當設備或線路故障時意外帶電的導體發生的電擊(如觸及漏電設備的外殼發生的電擊),也稱為故障狀態下的電擊。人體承受小於正常的工作電壓,如人體電壓<相壓220V,有(接觸帶電的外殼、跨步電壓)等。其危險性也較大。

(3)防止間接接觸電擊的最基本的措施

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是防止間接接觸電擊最基本的措施。保護接地是限制設備漏電後的對地電壓使之不超過安全範圍,保護接零是藉助接零線路使設備漏電形成單相短路,促使線路保護動作,切斷故障設備電源。

建築防雷接地工程施工流程是什麼?有哪些做法?需要注意什麼?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直接接觸電擊?直接接觸電擊防護有哪幾種方式?
    在生活中對接觸電擊防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接觸電擊,即大家所說的人身觸電事故,分為直接接觸觸電、間接接觸觸電兩種。今天主要給大家對直接接觸電擊做一個詳細的剖析。例如小孩子不懂事兒,用鐵絲插入插座相線插孔而引起的電擊。所以說對直接接觸電擊必須做好防護,直接接觸電擊防護的方式共分為以下幾種:用覆蓋絕緣物質防直接接觸電擊;用遮欄或外護物防直接接觸電擊;用阻擋物防直接接觸電擊;將帶電部分置於伸臂範圍以外,也可以防止直接接觸點擊。那麼這幾種直接接觸電擊防護都需要注意什麼呢?
  • 漏電保護裝置對於防止直接接觸電擊和間接接觸電擊都有作用。
    漏電保護裝置對於防止直接接觸電擊和間接接觸電擊都有作用。下列設備中,必須安裝使用漏電保護裝置的有( )。A、賓館房間的電源插座B、遊泳池的電氣設備C、高壓電氣設備D、移動式電焊機E、幼兒園用電設備【正確答案】 ABDE【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觸電防護技術。
  • 低壓配電系統電擊防護怎麼進行電氣設計?先掌握一些基礎理論知識
    配電系統的安全防護中,電氣裝置的電擊防護是十分重要的設計內容。在GB 50054 - 2011《低壓配電設計規範》中,電擊防護分為直接接觸防護及間接接觸防護。不同接地方式的配電系統對其配電線路的間接接觸防護電器的動作特性作了規定,這是屬於電擊防護設計範疇。建築物的外部防雷包括接閃器、引下線及接地裝置。
  • 電擊防護設計的基本要求
    (1)直接接觸。(2)間接接觸。建議使用3.2.1.3節規定的防護措施。對於這些防護措施不適用的場合,普遍可接受的防護措施可參照IEC 60364-4-41。當按照有關規定將控制設備安裝在一個系統中時,考慮到控制設備的特殊要求,那些對於控制設備尤為重要的防護措施詳細描述如下。
  • 【當防】電電電電電電電電電擊!!!
    看著五彩繽紛的樹影燈,小寶很是驚奇,直接上手摸了過去。「哇」的一聲,等小寶爸媽回過神來,發現孩子被電了,手上被電出一個大窟窿……孩子因伴有心律失常,被緊急送來我院重症醫學二科。經過藥物治療及外科清創,目前小寶病情已經穩定。據統計,小兒電擊傷約佔住院燒傷患兒的1%,部分輕傷患兒觸電後自動恢復,部分造成患兒殘疾甚至當場死亡。
  • 「電擊玩具」瞬間電壓達561伏,正在孩子們中間悄悄流行
    同時,記者還發現不少新出現的「電擊玩具」,如電擊筆、電擊槍、電擊口香糖、電擊手錶等等,表面上看這些「電擊玩具」和實物差不多,做工非常逼真,讓人很難分辨。「這隻筆可以電人,連口香糖也可以電人,這都是時下非常流行的玩具,孩子們好奇,喜歡新鮮事物,所以很好賣。」店老闆直言不諱道。
  • 合肥一些玩具店出現「電擊玩具」 實測瞬間電壓561伏
    同時,記者還發現不少新出現的「電擊玩具」,如電擊筆、電擊槍、電擊口香糖、電擊手錶等等,表面上看這些「電擊玩具」和實物差不多,做工非常逼真,讓人很難分辨。「這隻筆可以電人,連口香糖也可以電人,這都是時下非常流行的玩具,孩子們好奇,喜歡新鮮事物,所以很好賣。」店老闆直言不諱道。
  • 英國女子頻遭「電擊」 體內電流紊亂
    頻遭「電擊」  博斯韋爾12日接受英國《每日郵報》記者採訪時說,她以為那次遭遇的症狀會逐漸消失,因為她經常做運動,不僅堅持每天跑步,還經常騎馬,光顧健身房,她覺得自己身體很健康。  雖然事後博斯韋爾頭暈和疼痛的症狀有所好轉,但還是經歷了三次視覺喪失,甚至更糟,「我感覺腦中有一股持續電流,我沒法集中精神,也睡不好覺。
  • 馬躍墜亡案因監控缺失仍是謎 被指經歷詭異電擊
    鑑定意見明確表示,鼓樓大街站三軌的漏電防護措施符合設計要求,不需要對三軌進行充電,三軌與站臺的絕緣良好,事故點周圍可見用電設備不存在漏電使人觸電的可能性。  此外,區政府還提出,《中國法醫學會司法鑑定中心司法鑑定意見書》中,明確記載了馬躍的「雙足未見損傷」,說明馬躍在站臺上未遭受電擊。
  • 直接接觸、間接接觸和閒逛都可能感染!這三起傳染病例再次提醒少出門
    而他們接觸的人比較多,這些人當時也沒有任何的臨床症狀,至今無法找到明確的來源。鄭代坤說,從這起病例來看,風險無處不在,市民最好不要出門,確需出門也必須要做好防護,戴好口罩。同時,千萬不要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
  • 同性戀男子稱治療性取向時被電擊
    這是中國首例同性戀者就性取向歧視性商業行為提起訴訟。法院沒有當庭宣判。同性戀者稱被電擊2013年8月,小振百度「同性戀治療」,第一條搜索結果是心語飄香。小振致電診所,得到諮詢師姜開成「可以治療」的答覆。「當在庭審過程中被問起治療過程時,我的身體都在抖。」
  • 米爾格拉姆的實驗:如果希特勒叫你電擊一個陌生人,你會服從嗎
    在米爾格拉姆(1963)測試的第1批共40個被試中(均為從20到50歲的男性被試),有25個被試直接將電擊加大到了450伏特;也就是說,有63%的被試對無辜的學習者給出了最大可能電擊,從而使其成為實驗的受害者。正如下圖總結的那樣,在第2次實驗中,65%的被試給與了最大強度的電擊。多數人表現出了絕對服從。
  • 讓狗一秒變乖的電擊項圈 其實是無數狗狗們的噩夢
    」咱們中國人特別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老話,想想咱們小時候似乎也是這麼過來的,犯了錯誤挨一頓打就吸取教訓了。於是養了寵物以後,把這一套也用到了毛孩子身上。這是他微博自己發的訓犬教程的截圖,圖片中黃色衣服男子是訓犬師,紅衣服的是寵物主人,手中拿著的正是電擊項圈,看圖片就知道教程的內容就是告訴狗主人如何使用電擊項圈訓狗。
  • 解析動力電池系統安全設計
    觸電防護是動力電池系統電氣安全設計的重要內容,一般來講,可以通過兩類途徑來實現:一是直接接觸防護,如絕緣設計、屏護防護(遮攔/外殼,IPXXB/IPXXD等);二是間接防護,包括等電位連接、電氣隔離(電氣間隙、爬電距離)。這裡談談對等電位的一些理解與認識。
  • 一次不慎電擊竟導致腸梗阻!阿叔腹痛半年,電擊形成皮下脂肪瘤
    一次不慎電擊,竟然會導致人體腸根阻。看似毫無關聯的兩件事情,其中竟也存在著必然的聯繫。正值壯年的賴叔(化名)就因反覆腹痛半年不見好就診,結果發現腸道被一脂肪瘤梗阻。而脂肪瘤的生成,正是因為半年前的一次電擊傷。經過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普外二科手術治療後,賴叔已經康復出院。
  • 鄭州男子被高壓電擊中 目擊者:臉都燒成黑色
    半小時後,與男子被電擊位置相對的四樓檔案室發生火災,幸無人員傷亡。工作人員猜測,可能是男子碰到高壓線後,引起屋內電線短路造成火災。民警表示,目前此事正在調查中。鏡頭1維修攝像頭時,他被高壓電擊中昨日下午5點多,記者在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燒傷病區急救室,見到了被高壓電擊中的王先生。
  • 防靜電八大方法 舒舒服服度過不被電擊的冬天
    人們在日常生活裡,有時由於穿著、氣候、摩擦等原因,常常導致身體積累靜電,而突然碰處金屬時,就會遭受電擊的疼痛感,某階段常發生時甚至可以造成某種心理壓力。如果暫時迴避接觸鐵器,身上的電荷可能會積累更多,早晚會受更大的電擊。所以靜電可謂是每個人到了乾燥的冬天不可避免的煩惱,接下來小編就教給大家八個防靜電的小妙招。
  • 人們寧願被電擊也不想無所事事?
    你是否經常渴望有時間坐下來靜靜地思考?勸你還是謹慎為之,因為研究表明很多人都覺得這種「抽空思考」非常煩人。事實上,他們難受到寧願電擊自己也不願獨自呆著進行思考。這個令人震驚的結果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
  •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這樣的效果讓一眾家長蜂擁而至,只要是家長認為不正常的孩子,都被送到了這所醫院。這裡被媒體稱之為「產生奇蹟」的地方,也是被孩子們稱之為「集中營」的地方。2008年的一檔《戰網魔》節目,讓「楊教授」出現在眾人眼前,當然還有他的「電擊療法」。
  • 「電擊試驗」新解:並非為納粹辯護
    令人震驚的是,結果表明每個人心裡都有陰暗的一面。米爾格拉姆「服從電擊試驗」的部分過程截圖簡單地說,哈葛德將這種現象描述為撥動一個開關(行動)來打開一個燈(外部結果)。行動和結果是典型的同時發生的事件。在「老師」中,65%的志願者願意(有時不太情願)按下按鈕,將高至450伏特的電壓施加到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身上,「學生」則待在另一個房間。儘管能聽到這個陌生人的懇求聲,包括聽到他說自己有心臟病,米爾格拉姆的研究表明他的志願者們聽到命令後,仍然繼續電擊著「學生」。當然,參與者們都沒有真的被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