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闢謠】金星生命「時有時無」?有些「烏龍」讓科學更接近真理

2020-11-24 網信遷安

視覺中國供圖

  近一段時間,有關金星的傳聞鬧得沸沸揚揚。先是9月初有媒體曝出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磷化氫,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消息一時間引起了熱議。但11月17日,一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arXiv.org的文章顯示,最初報告的磷化氫水平至少比最新的結論高7倍,這就意味著金星上的磷化氫含量也許沒有那麼高。不僅如此,多位科學家也從測量精度、存在位置以及結論等方面對最初的研究提出質疑,讓整個事情逐漸變得撲朔迷離。

  在人們的印象中,科學向來都是和正確畫等號的,科學家的結論向來都是可信度極高的。但其實,作為科技「無人區」的拓荒者,面對茫茫的未知世界和各種高度複雜的軟硬體工具,科學家反而是一群特別容易「犯錯」的人。

  不存在的「祝融星」

  近代天文學歷史上,關於「祝融星」(Vulcan)的風波可能是最為知名的事件之一。1859年,當時的法國巴黎天文臺臺長勒維耶,試圖解決一個大難題——水星軌道的近日點進動問題。當時人們發現,在考慮了金星、地球等其他行星的引力攝動後,水星的近日點進動仍然和天體力學的計算結果有所偏差。勒維耶經過大量計算,提出了新行星假設。他認為在水星軌道之內還存在一顆未知行星或一群小行星,擾動了水星的軌道,造成了偏差。很快就有一名天文愛好者來信說,自己在幾個月前曾發現一個黑點從日面穿過,很可能就是這顆行星的凌日現象。勒維耶在查閱了他的設備和筆記後,於1860年宣布了這一發現,並將這顆「行星」命名為「祝融星」。

  隨後,儘管有不少天文愛好者宣稱自己觀測到了「祝融星」,但專業天文學家卻總是一無所獲。雖然從理論上說,一顆如此靠近太陽的行星幾乎總是淹沒在陽光之中,難以看到也在情理之中。但還是有人開始懷疑,這顆行星是不是真的存在?

  到了19世紀70年代,天文愛好者的發現「祝融星」的報告不斷湧現,也曾有專業天文學家稱在中國的一處基地看到了它的凌日現象。甚至在1878年,兩位頗有名望的天文學家分別宣告發現了「祝融星」,這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紐約時報》等媒體言之鑿鑿地說,「祝融星」的存在毋庸置疑,學校是時候教給孩子們新的行星順序了。爭議之聲逐漸轉弱。

  但事與願違,隨後的研究證實,1878年看到的「祝融星」其實都是亮恆星,並非新行星。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對水星近日點進動給出了完全符合觀測的解釋,這顆並不存在的「祝融星」才徹底成為了歷史。

  宇宙組分的比例

  除了硬體外,天文學家對觀測信號的挖掘與處理也是在挑戰極限,難免會出現紕漏。越是重大的發現,面對的質疑就越多。但正是這些質疑,讓研究結果越來越趨向「正確答案」。

  2003年,美國探測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公布了最新的宇宙組分測量結果:暗能量佔73%、暗物質佔23%、普通物質佔4%。一時間,不僅媒體爭相報導,學界也在為進入「精確宇宙學」時代而歡欣鼓舞。我國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惕碚等人分析了數據後,發現其中存在系統誤差。雖然遭到了WMAP小組的反駁,李惕碚仍然帶領團隊耐心地演算,找到了誤差來源並做了細緻的定量分析。事實證明,李惕碚帶領的團隊是對的。2013年3月,比WMAP更先進的歐洲航天局「普朗克」衛星也公布了測量結果:暗能量佔68.3%、暗物質佔26.8%、普通物質佔4.9%,和李惕碚團隊2009年得到的結果幾乎完全相同。

  無質疑,不科學,可證偽性正是科學最鮮明的特徵。經受住了質疑的科學知識,無疑更加接近於真理。而那些被證偽了的理論和發現,就像綠葉一樣,化作了春泥養護著科學之花,並幫助人類在探索之路上走得更加堅實。

來源: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

相關焦點

  • 金星生命「時有時無」? 「烏龍」讓科學更接近真理
    近一段時間,有關金星的傳聞鬧得沸沸揚揚。先是9月初有媒體曝出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磷化氫,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消息一時間引起了熱議。但11月17日,一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arXiv.org的文章顯示,最初報告的磷化氫水平至少比最新的結論高7倍,這就意味著金星上的磷化氫含量也許沒有那麼高。
  • 金星生命「時有時無」?質疑讓科學更接近真理
    金星生命「時有時無」? 有些「烏龍」讓科學更接近真理近一段時間,有關金星的傳聞鬧得沸沸揚揚。先是9月初有媒體曝出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磷化氫,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消息一時間引起了熱議。但11月17日,一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arXiv.org的文章顯示,最初報告的磷化氫水平至少比最新的結論高7倍,這就意味著金星上的磷化氫含量也許沒有那麼高。不僅如此,多位科學家也從測量精度、存在位置以及結論等方面對最初的研究提出質疑,讓整個事情逐漸變得撲朔迷離。在人們的印象中,科學向來都是和正確畫等號的,科學家的結論向來都是可信度極高的。
  • 金星生命「時有時無」?有些「烏龍」讓科學更接近真理
    近一段時間,有關金星的傳聞鬧得沸沸揚揚。先是9月初有媒體曝出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磷化氫,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消息一時間引起了熱議。但11月17日,一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arXiv.org的文章顯示,最初報告的磷化氫水平至少比最新的結論高7倍,這就意味著金星上的磷化氫含量也許沒有那麼高。不僅如此,多位科學家也從測量精度、存在位置以及結論等方面對最初的研究提出質疑,讓整個事情逐漸變得撲朔迷離。在人們的印象中,科學向來都是和正確畫等號的,科學家的結論向來都是可信度極高的。
  • 金星生命「時有時無」? 有些「烏龍」讓科學更接近真理
    先是9月初有媒體曝出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磷化氫,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消息一時間引起了熱議。但11月17日,一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arXiv.org的文章顯示,最初報告的磷化氫水平至少比最新的結論高7倍,這就意味著金星上的磷化氫含量也許沒有那麼高。
  • 金星生命「時有時無」?不存在的「祝融星」?有些「烏龍」讓科學更接近真理
    近一段時間,有關金星的傳聞鬧得沸沸揚揚。先是9月初有媒體曝出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磷化氫,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消息一時間引起了熱議。但11月17日,一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arXiv.org的文章顯示,最初報告的磷化氫水平至少比最新的結論高7倍,這就意味著金星上的磷化氫含量也許沒有那麼高。不僅如此,多位科學家也從測量精度、存在位置以及結論等方面對最初的研究提出質疑,讓整個事情逐漸變得撲朔迷離。在人們的印象中,科學向來都是和正確畫等號的,科學家的結論向來都是可信度極高的。
  • 中國台州網丨金星生命「時有時無」?有些「烏龍」讓科學更接近真理
    近一段時間,有關金星的傳聞鬧得沸沸揚揚。先是9月初有媒體曝出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磷化氫,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消息一時間引起了熱議。但11月17日,一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arXiv.org的文章顯示,最初報告的磷化氫水平至少比最新的結論高7倍,這就意味著金星上的磷化氫含量也許沒有那麼高。
  • 每日科普|有些「烏龍」讓科學更接近真理
    先是9月初有媒體曝出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磷化氫,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消息一時間引起了熱議。但11月17日,一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arXiv.org的文章顯示,最初報告的磷化氫水平至少比最新的結論高7倍,這就意味著金星上的磷化氫含量也許沒有那麼高。
  • 金星生命「時有時無」? 科學家是一群特別容易「犯錯」的人
    近一段時間,有關金星的傳聞鬧得沸沸揚揚。先是9月初有媒體曝出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磷化氫,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消息一時間引起了熱議。但11月17日,一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arXiv.org的文章顯示,最初報告的磷化氫水平至少比最新的結論高7倍,這就意味著金星上的磷化氫含量也許沒有那麼高。
  • 經受住了質疑的科學知識,無疑更加接近於真理
    經受住了質疑的科學知識,無疑更加接近於真理 來源:科技日報時間:2020-11-24 08:07:47 近一段時間,有關金星的傳聞鬧得沸沸揚揚。
  • 金星的磷化氫意味著外星生命?這可能是烏龍,但金星探索可能要熱
    雖然此次為一項烏龍發現(大概率),但這或激發了人類再次探索金星的熱情。 時至今日,有關專家仍在爭論1977年「海盜號」登陸器所做的一些實驗是否探測到了火星生命的信號,但我們能從那次行動中汲取的主要教訓其實是,科學家還沒學會在火星上「走」,就想開始跑了——他們還未掌握火星化學環境就開始尋找火星生物了。 科學的一大優點在於,對現象的解釋可以隨著數據的積累而徹底改變。
  • 科學家發現金星生命存在證據,地球人也許就來自那裡…
    (PH3),這意味著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NASA的局長Bridenstine 就在 Twitter 上表示:厭氧生物的副產物磷化氫的發現,是發現地外生命的證據過程中最重要的進展…現在是時候優先考慮金星了。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光譜學家McKemmish 則表示:國內著名網紅科普名人嚴伯鈞認為,這是2020最大的科學新聞,這告訴我們,金星上可能存在或至少存在過生命。
  • 金星有生命是烏龍?科學家聯名要求撤稿,重返金星是否有意義
    畢竟這樣多年,我們一直疑惑,我們的鄰居金星幾乎和地球是一模一樣的行星,大小也是相近,組成的物質也是相同,圍繞著同一顆恆星,兩者會不會同樣都存在生命跡象?因此,目前說金星上有異常的磷化氫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至於,金星上有生命跡象的論述,就更待考證。為什麼要重返金星目前,我們還不能找到金星有生命跡象的確切的證據。
  • 科學界翹首企盼:金星大氣中存在生命
    早在數周前,世界各地的天體學家和生物學家小圈子裡就冒出一個傳言:發現了金星上存在生命活動的證據他們可能在(美時)9月14日,也就是明天在Zoom上召開網絡發布會,宣布金星的高層雲團中有生命跡象。他們的論文也已確定會在同一天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如果他們沒有搞錯的話,那將是我們人類首次在地球外發現生命活動。是彪炳史冊的重大裡程碑式發現——要是比較其重要性,從科學史上看,或許和哥白尼創立日心說相當,都是代表全人類走進新紀元的標誌性事件。
  • 最新發現,金星磷化氫含量不準確,金星生物還會存在嗎?
    前段時間,一則金星大氣層中存在大量「磷化氫」,意味著金星上很可能存在生命的消息,一經公布立刻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不過,近日,通過最新的研究數據顯示,第一次報導中給出的金星磷化氫含量並不準確,真實含量並不支持金星上存在生命,這也讓金星生命似乎變成了一起「烏龍」事件。
  • 金星上發現生命?
    我們苦苦尋找的外星生命很有可能離我們如此之近,就在隔壁!金星大氣中發現的生物標誌‍物磷化氫,金星上到底是存在生命還是存在過生命呢?2020年最大的科學新聞!科學家在金星上發現了過多的磷化氫,這告訴我們金星可能存在或至少存在過生命!
  • NASA科學家聯名求撤稿:金星生命跡象是烏龍,擬合方法不靠譜
    「大氣層」中觀測到了磷化氫的跡象,這是金星上有生命的有力證據。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天體化學家Martin Cordiner就指出,使用ALMA這樣強大的望遠鏡觀測金星這樣明亮的天體時,這個問題會變得尤其嚴重。
  • 金星反轉了!金星生命的科學結論缺乏證據 兩陣營科學家幹起來了
    從那以後的日子裡,科學家有一些時間表達他們的看法,這些評論主要分為兩個主要陣營:一種是有些人質疑檢測本身,以及團隊是否確實看到了他們聲稱看到的東西,嚴重審查了解釋以及生命是否是一個很好的結論。金星生命的科學結論缺乏證據 兩陣營科學家幹起來了另外一個陣營是那些持懷疑態度的人也認為這一發現很有趣。金星表面熾熱而令人髮指,但是關於生命可能存在於相對溫和的高層大氣中的想法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每個人都知道,這不是此事的最終決定,這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完全解決。
  • 「夸父追日」,一場對於科學真理不惜付出生命的探索
    俗話說"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夸父同樣如此,有的人傾佩於夸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有的人感慨於夸父的愚昧,有的人被古人的信仰所深深震撼,而我看到的是夸父在追尋科學真理的路上,不惜付出生命代價的偉大的品質。是夸父最為古代科學家的一種魅力。
  • 發現潛在生命跡象,金星探測要火
    金星大氣中發現的膦有可能是由高層大氣中的生命產生的,但參與這項發現的科學家們稱,那裡存在生命並無確鑿證據。不過他們同時表示,他們尚未發現有別的機理能夠產生所探測到的膦。 科學家們呼籲開展更多的觀測,包括派出探測器,以確定那些膦到底是由生命產生的還是源自某種其它化學過程。西格說:「我們希望看到對金星重新開展任何類型的探測,只要能測量其大氣中的氣體。」此類任務還可配備質譜儀,以便能識別與生命相關的更複雜的分子。西格說:「我們希望配備的東西很多。」 金星探測任務以往一直難以爭取到經費。NASA上一個專用於探測金星的探測器是「麥哲倫」。
  • 【網絡闢謠】以科普抵禦「科學流言」
    【網絡闢謠】以科普抵禦「科學流言」 2020-12-01 16: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