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與時間的關係與我們感覺不一樣

2020-09-11 治國評論天下

光年與時間的關係

我們雖然清楚的知道光年是距離單位,是光在一年內行走的距離。但是,我們毫無疑問的會把光年與時間聯繫起來。比如,某個星系距離地球10億光年,我們得到這個星系的光線是這個星系10億年前發出的光線。這樣的結論是想當然的,也沒有人懷疑。實際上,這樣的結論是錯誤的。

距離10億光年,其光線來到地球並不一定需要10億年,也許只是8億年前發出的光線。這又為何呢?原因是,用我們地球的時間或距離來說,光線運行並不是勻速的,而是變速的。在宇宙質量稠密區域,時間運行緩慢,也就是空間稠密,光線在這裡運行較慢。反之,在宇宙質量稀疏區域,時間運行得快,空間稀疏,光線運行的較快。

在星系之間,引力場較弱,空間稀疏,光線運行速度很快。而在星系內部,引力場較強,空間稠密,光線運行速度較慢。因此,以我們地球的時間或距離,感覺的10億光年外的光線,來到地球,會穿越物質稀疏或者說引力場較弱的星系空隙,光線在這裡速度很快,耗用的時間較少,結果是,光線用不了10億年就可以來到地球表面。

引力場強度決定時間運行速度,決定光速。物質密度決定引力場強度。反之,如果光線是從物質稠密的區域運行到物質稀疏的區域,光線實際運行的時間會大於光年所對應的時間。

所謂的空間膨脹就是物質分布密度逐漸稀疏所致,就是宇宙大爆炸的時候,空間膨脹。同理,到宇宙大收縮的時候自然會是空間收縮的。

有人認為宇宙有900億光年的尺度,其實宇宙大爆炸實現這樣的空間尺度,並不需要900億年,一百多億年就夠了。因此,這個宇宙大爆炸過程中,存在明顯的空間膨脹現象,這是宇宙物質稀疏化所帶來的必然現象。因此,我們不能把光年這個距離單位,與所對應的時間完全等效。

相關焦點

  • 光年與時間的關係與我們的感覺不一樣
    光年與時間的關係我們雖然清楚地知道光年是距離單位,是光在一年內行走的距離。但是,我們毫無疑問的會把光年與時間聯繫起來。比如,某個星系距離地球10億光年,我們得到這個星系的光線是這個星系10億年前發出的光線。
  • 請記住:光年既是宇宙大尺度距離單位,也與時間脫不了干係
    比如科普文章中說我們看到的距離我們10光年遠的星球,是10年前的樣子,100億光年遠的天體,是100億年前的樣子,有人就糊塗了,這個光年到底是時間概念還是距離概念呢?其實光年既是距離單位,又與時間概念脫不了干係,具有雙重的意義。
  • 我們的時間是一樣的嗎?不一樣
    我們的時間是一樣的嗎?,每天都看著同一個太陽升起和落下,看著同一個月亮高掛星空;地球自轉一圈算一天,我們也自轉一圈過一天,地球公轉一周為一年,我們也公轉一周過一年,手錶上的刻度都是相同的24小時,不會多也不會少,我們的時間為什麼不一樣?
  • 離我們幾光年幾十億光年,我們是怎麼知道他們到底有多遠的?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天體啊,離我們幾光年甚至幾十億光年遠,我們又沒有飛過去測量路程,我們是怎麼知道他們到底有多遠的?其實都是靠觀色近一些的,比方像比鄰星這樣的,我們利用的是幾何關係,這些天體相對於太陽系的位置是相對固定的,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再轉到不同地方的時候呢,再從地球上去觀察這個天體,它跟我們的仰角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 時間和年齡有關係嗎?為何年齡越大,感覺時間流逝過快?
    為何2012年後,感覺時間流逝越來越快?時間被篡改了嗎?人在出生後一切已經註定,有一些人生下來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一生不愁吃喝,一些人生活在小村莊裡,還有弟弟、妹妹,吃喝拉撒異常的困難,無論我們怎樣努力改變,都非常困難。一些人紛紛感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永遠都不公平,其實不然,共同生活在地球便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那就是時間,任何人都逃離不了時間的掌控。
  • 我們的宇宙到底有多大?是138億光年嗎?
    但到了20世紀初,愛因斯坦以狹義相對論把兩個獨立的實體統一了起來,組成一個稱為時空的實體,它認為時間是相對的,空間也是相對的,唯有時空是絕對的。與此同時,它也把從前各自獨立的物質和能量統一起來,質量和能量是物質的兩個屬性,跟時空一樣,質能也是統一的。
  • 你知道光年是什麼單位嗎 光年是時間還是長度
    導語:因為光年看起來像是和年份有關,所以多數人都是人為該單位是用來表示時間的,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你知道光年是什麼單位嗎?也有的人說光年不是時間單位,而是長度單位,那麼,到底光年是時間還是長度單位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感覺時間變快了?是宇宙膨脹導致的?
    相信大家都有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的感覺,總是認為時間好像變快了。《論語》有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意思是時間就像流水一樣,不斷地流走,一去不復返。那麼時間越變越快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引起的呢?有人認為時間之所以變快是因為宇宙膨脹導致的!要究其原因,我們就得先對宇宙膨脹有所了解。據科學家公認的研究結果,宇宙目前的年齡是138.2億年,宇宙的可觀測直徑是930億光年,宇宙的誕生是奇點大爆炸,大爆炸使宇宙開始膨脹,而且,時至今日還依舊在膨脹著。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感覺時間變快了?是宇宙膨脹導致的?
    相信大家都有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的感覺,總是認為時間好像變快了。《論語》有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星星離我們非常遠,為何我們的眼可以看到幾十億光年之外的星星?
    就像在家裡喝龍頭水一樣,水廠每時每刻都向千家萬戶供水,你想喝的水不是水廠的水一瞬間就到你家,你開水龍頭的水可能是好幾天前出廠的,在路上走了好幾天才到你家。未來人類發明了超光速的飛船,飛出去一千光年返回地球時是秦漢時期的現實了,人類一但能在宇宙中旅行時,永遠也回不到這個時代了,專家是這樣告訴我們的宇宙時間。
  • 我們不一樣為什麼這麼火 我們不一樣的歌詞
    最近大街小巷都在放大壯的《我們不一樣》,跟前兩年的小蘋果有一比。可能有人要問了,我們不一樣為什麼這麼火。下面,小編從知乎大神那裡找到了我們不一樣火了的原因。  下面是《我們不一樣》的歌詞,大家可以來感受一下!
  • 「疲勞」腦細胞可能扭曲我們對時間的感覺
    依據最新一項研究,這種時間感覺的扭曲可能部分是由於腦細胞過度疲勞造成的。研究發現,當大腦多次暴露在相同時間間隔,神經細胞或者腦細胞會受到過度刺激,並且激活次數顯著降低。然而,人類對時間的感知是複雜的,許多其他因素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時間有時慢,有時快。
  • 棒球帶給我們的是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再過幾個賽季,這種交易看起來就不一樣了。達菲因傷錯過了2017年的整個賽季,但2018年的戰爭季是2.4,這將是巨人隊的領頭羊。上個賽季摩爾非常不穩定,以至於巨人隊把他甩在流浪者隊身上-他們不得不把他轉移到牛棚-2018年他以6.79ERA的成績結束了比賽。盧修斯·福克斯在光環系統中度過了一個低谷年,但他仍然只有21歲,而且已經進入了雙甲,所以這是有希望的。
  • 無限接近光速飛行一光年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要想知道光飛行一光年需要多少時間?只有兩個答案:1年或0。至於到底是哪一答案,這要看是相對於誰的時間,是在什麼參考系觀察的結果。我們知道,1光年是個長度單位,它的意思就是光走一年的距離,大約是9.45萬億公裡。
  • 「八本科幻種田小說」不一樣的角度,不一樣的感覺,不一樣的爽感
    「八本科幻種田小說」不一樣的角度,不一樣的感覺,不一樣的爽感1,末世之寵物為王。作者「六梟」。簡介:開局只有一把刀和一條狗的末世你經歷過沒有?精彩回顧:「我還有一個哥哥,他叫沃夫岡,不過我們失散了,現在我也不知道他在那裡。」說到自己的哥哥,邦妮的眼神中先是綻放出神採,然後很快黯淡下去,最後用試探的語氣說道,「老闆,如果以後我們遇到哥哥的話,希望你能幫他一把。」「放心吧,包在我身上。」陳鋒一口答應下來。
  • 一光年是時間單位?不!它代表的距離人類用盡一生都走不完!
    引言:一釐米很短,一米很近,一千米也不遠。但是,若將單位改為「光年」,一光年遠不遠?不少人或許以為「光年」是時間單位,事實上,它是距離單位,遠得我們難以想像,個人無法在有生之年走完。你知道一光年是多遠嗎?
  • 用「時光錐」來理解時間,你會看到不一樣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上一期我談到了時間如果倒流產生的因果矛盾如何解決,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我們通常認為很熟悉的事物,當我們仔細深入去想會發現並不熟悉。我們每個人都對時間很熟悉,但是我問你什麼時間,你卻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其實我們的世界這些看起來熟悉但是很陌生的概念還有很多,比如我們今天要談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就屬於這種「最熟悉的陌生概念」。
  • 有95%的概率,20光年內存在另一顆「地球」,我們可能不孤單
    考慮到銀河系有1000億-4000億顆恆星,即使地球這樣宜居環境出現的概率再多,銀河系中宜居的行星應該也不在少數。對於目前的我們來說,想要確認這個數字仍然是不可能的。在人類航天科技達到如此先進的程度之前,我們只能通過已知的一些信息和理論,來對這個數字進行估算。
  • 歌曲光年之外的光年是什麼單位 光年是什麼意思時間還是長度
    很多人都知道光年是一個單位概念,但具體是什麼類型的單位,卻不是很清楚。很多人將其當做是一個時間單位,用來形容時間的漫長,但到底光年是時間單位嗎?如果不是,那光年是什麼單位呢?下面我一起來看看吧。
  • 走完一光年,需要多長時間?
    簡而言之,在地球上,我們談論與公裡或米有關的事物,但在宇宙我們不得不談論與光有關的事情。你知道嗎?我們所處的銀河系大約有100,000光年,而我們最近的銀河鄰居仙女座是250萬光年。仙女座星系由此可見,我們如果旅行一光年,所花費的時間比一年還要長,甚至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