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2021我們最期待的影視作品是什麼?共鳴、共情還有同心

2021-01-07 最美愛心大使鄧君英

從2020年的疫情年中,我們從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似乎掙扎出來,也勇敢地爬出來了!終於迎來了2021年的元旦,經歷了酸甜苦辣後,自不言表!

小萍的業餘愛好就是看影視劇,也是我的好鄰居。

元旦第一天假期,我就看見她的微信:」蒙娜麗莎(我在一疫情中,戴著面紗,所以被他們起了一個蒙娜麗莎的外號)你看,今天是元旦第1天,外面的空氣多好啊,陽光多明媚,美極了!我們出去溜達溜達,追逐一下陽光怎麼樣?」

於是,我跟隨她一起出門了,一起沐浴在陽光明媚的美景處。

小萍突然問:「2021你最期待的影視作品是什麼?」

「我希望2021的影視作品會出現像中國四大名著一樣的經典影視劇,永駐心間,共鳴、共情還有同心。」我回答。

「是啊!小萍說:「看看中國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200多年前,他當時創作的條件是極其的窮困潦倒,卻能創造出如此曠世經典。我覺得奇怪,現在我們衣食無憂,即便遇到了2020年的疫情大戰,但我們至少還有溫飽,物質條件要比曹雪芹好多了,可是為什麼就沒有出現超越曹雪芹的佳作?而且從人的進化論的角度來說,200年的後人要比200年前的人更加聰明哦!」

我說「言之有理,也許正是因為曹雪芹經歷了人生的大痛苦,才磨礪了他的作品的大震撼!也許像四大名著的曠世經典佳作,在20201年或許會誕生哦。充滿想像和期待。」

「哈哈,那我就特別期待了。如果可以欣賞像四大名著一樣精彩的影視作品,我就從影迷變成影吃了。」

我若有所思地說:「還有世界10大名著。比如:列夫託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琳娜》。都是世界10大名著之首的作品。如果我們中國人也可以創造出世界名著之首的作品,那該有多好啊!也許我們會從影迷、影痴,要變成影魂了."

"哇塞,太棒了!"小萍興奮地蹦跳起來,還順便和垂下的樹葉擊掌了幾下。

「不過」我又想了想說:「你看,紅樓夢這些名著,作者一般創作的時間都在10年以上。如果只憑1年,時間太少了。而且原著改編成影視作品需要時間;影視作品拍攝搬上螢屏,也需要時間。我們要有耐心哦!」

既然我們喜歡欣賞影視作品,就會愛上經典影視佳作。我們就要有等待的耐心。相信我們智慧的中國人有機會創造出更多優秀作品。

讓我們在新的2021年,期待更多深入人心,融入魂魄的曠世經典佳作誕生!

好了,看到這的讀者,都是有愛心的朋友,你還有什麼建議嗎?也歡迎你參與討論和互動!

我是最美愛心大使鄧君英,也是《海外課堂–教育是愛,愛是幸福》一書的作者,歡迎轉發,關注我。

相約一起感受真愛與幸福同行的美麗故事!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我在問自己內心,2021年我最期待的一件事是什麼?文學生命的永生
    2021年我最期待的一件事我也在問我自己內心,2021年我最期待的一件事是什麼?文學生命的永生!我希望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和我一起創造的人物,一起笑,一起哭,同喜同悲,心靈共鳴,如同知音;或好似和讀者朋友在談著戀愛,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 盤點最值得期待改編影視的科幻神作,《三體》排名第一!
    隨著《流浪地球》的大火,也重燃了國人對國產科幻影視的強烈期待。事實上,已經在有很多作者投身到原創科幻的創作當中,為國產科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天,就為大家盤點最值得期待改編影視的科幻神作!《三體》劉慈欣作為科幻迷來說,還有什麼比在大熒幕上看到《三體》更讓人激動和期待的呢?雖然劉慈欣老師的《流浪地球》率先推出電影,但作為星雲獎獲獎作品的《三體》,可以說兼備了一部優秀電影所需要的宏大場面和出類拔萃的世界觀,「三體文明」對於不讀科幻的人來說,恐怕耳邊也是經常能夠聽到。
  • 「數」說2021 | 這些數字,值得我們期待
    回望2020年,那些貫穿全年的關鍵詞已經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展望2021年,希望能戰勝疫情,如此,更多的人走出家門,走進影院,走進劇場,走進每一個平常又了不起的一天。 2021,這些數字值得期待—— 100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 共情,是一個優秀父母最重要的「軟實力」
    「跟何老師做節目永遠也不用擔心,不管自己說錯什麼,他一定會兜住你。」何炅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感動全場: ▼哪有什麼高情商,不過是懂得「共情」。何為共情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是這麼定義共情的: ▼「所謂的共情是指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它意味著進入他人的私人認知世界,並完全紮根於此。」
  • 「一千公裡」不僅有人性故事還有抗疫景觀|評《最美逆行者》
    當成泰燊和牛駿峰飾演的大車司機經過一系列的誤會後,他們踏上行程,前方還有「一千公裡」的未知行程。在武漢封城,全國厲兵秣馬的抗疫期間,這逆行的一千公裡會發生什麼?這種潛在的戲劇性一下把觀眾拉回到年初的記憶中。作為《最美逆行者》中最貼近題義的一個單元,「一千公裡」記錄下疫情期間的「逆行」群體:大車司機。
  • 2021,最令人期待的華語電影TOP10
    我最喜歡的學者戴錦華說過:「在電影當中,你可以找到這個世界上正在發生的,和可能發生的一切,你可以找到最高深、最玄妙的思考,和最形而下的追求、娛樂和夢想。」 2020年是如此艱難魔幻的一年,影院空白的178天,讓全球影視行業遭到巨大的衝擊。
  • 會共情,才能避免愛人有「婚外戀」
    總是試圖用好玩的故事、奇異的事件或滑稽的笑話來抓住對方的注意力。  還有許多男人認為,自己應該表現得有更深刻的思想或更豐富的知識,來提高自己在戀愛中的地位。  其實這都沒有必要,如果你的目標是讓TA愛上你,那麼在戀愛早期,表現出你對她的一切充滿共鳴,反而是更為有效的方式。
  • 桐華:影視作品是完全獨立於小說的生命體
    小說並不會因其改編成影視作品而損害其原有價值   [網友maomaopi]:有網絡作家表示,「從寫作方式上來說,傳統作家在創作時會比較『孤獨』。」您認為網絡作家和傳統作家在創作上有什麼不同?當下,有些網絡作品較傳統作品來說會更加風靡,您認為網絡作品更加緊密聯繫讀者的原因是什麼?
  • 5款故事模板,8個共情寫作裝置,10種吸睛標題,助你寫出爆款文章
    的認同式模板:序言—本文—結論第三款,能夠達成結果的銷售信函模板:共情—新世界—為下一個步驟搭話第四款,用故事吸引對方的模板:踏上旅途(下決心)—考驗(矛盾)—歸來(結果)第五款,創造—體驗的模板:自己—我們—現在我們以第一款模板為例看看故事在文章中發揮的「吸引力」作用。
  • 國產喜劇共情指南
    現在,結合跨年這個特殊節點和《溫暖的抱抱》這部新片,我們或許可以將這個喜劇創作的話題,繼續下去——從基礎的「翻身」,到進階的共情。首先,喜劇做到共情,其底色往往是暗藏悲情的。這話或許不新鮮,但在共情這個層面,事實證明,就是很有效。一個從小渴望擁抱而不得、長大後拒絕一切親密動作的成年人,不需要擁有類似的經歷,也依然能被這背後情感缺失所帶來的悲傷感所打動。而這份悲情,既是電影共情的源頭,也是推動故事由喜轉悲、再由悲轉喜的核心力量。
  • 2021年,最期待的100部熱門電影
    近日,The Playlist便列出了一份2021年最值得期待的100部影片大名單。一切都是不可預測的,一切都在變化中,2021年將是更加不可預測的一年。至於這些備受期待的電影是否都會在明年亮相,現在誰也說不好。不過,我們能確定的就是,電影會繼續拍下去,觀眾會繼續期待下去。一起來看看2021年最值得期待的100部影片都有哪些吧!1.
  • 反同理心(共情)
    共情和同情不同。我很有可能對你這樣一個英俊的白人男子產生共情,但是我不會對我討厭的或者害怕的人產生共情。事實上,我很少對和我來自不同國家、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的人產生共情。這是人性可怕的事實,並且它發生在潛意識之中,但是我們也能意識得到。還有非常多這樣有關共情的實驗室研究,全都證明了共情充滿偏見。
  • 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前十均為國產片 「家國情懷」引發共情
    「家國情懷」引發共情共鳴「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當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再度在影院唱響歌曲《我的祖國》,「家國情懷」成為2020年中國電影最鮮亮的底色。集結9位導演、近百名演員的《我和我的家鄉》,延續《我和我的祖國》成功經驗,從細微處切入,講述一個個普通人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故事,讓觀眾在歡笑和感動中,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祖國的美好。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縱觀2020年中國電影,聚焦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奮進者,實現了時代性、思想性、共情性的高度結合,以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 共情,是親子閱讀的靈魂——艾特熊和賽娜鼠的故事2
    第二輯繪本也有四個故事:《約瑟芬阿姨的臥室》、《艾特生病了》、《艾特跌倒了》、《街頭音樂家》,分別講述了阿姨約瑟芬來臨前的緊張布置、艾特生病時賽娜的超級表現、艾特跌倒後的失落和賽娜的安慰、艾特與賽娜互助共贏的街頭表演,每個故事都樸實、溫馨、感人,讓我們在共鳴中獲得滿滿愛意與繼續前行的力量!
  • 共情的可能——《瑞克和莫蒂》S4劇評
    共情的可能——《瑞克和莫蒂》S4劇評電視劇海報,來源網絡一波三折的第四季完結,時間跨度略長。這場燒腦與哲思,除了延續有趣感官和思維體驗外,在共情能力上為劇集的可記憶性做了努力,同時著力雕刻了Rick的絕對孤獨,與更多人當下現實有謀而合。
  • 從故事,共鳴,聯想這三個底層邏輯出發,讓你的溝通直抵人心
    《讓溝通直抵人心》在《讓溝通直抵人心的6條路徑》這本書中,志晶老師將從「故事」「共情」「聯想」「注意力」「框架」「邏輯」等六個維度,幫助我們解決溝通中的困惑,幫助我們達到高效溝通的目的。說清楚故事發生的環境,能幫助對方更好地理解我們的說話內容,矛盾衝突和故事情節則是一個故事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而我們講故事,都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因此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適當地引導對方進行思考。如何讓我們的故事打動人呢?把細節具體化,從而營造出一種畫面感。比如,跟男朋友說,「我想和你在一起。」我們可以這樣說「親愛的,我想和你結婚。
  • 只有共情,不等於善良
    在布盧姆剛開始寫《擺脫共情》這本書的時候,他也一直在不停地搜集類似的例子。迄今為止,在亞馬遜上,已經有1500多本書把共情作為書名或者副書名了。其中排名最靠前的 20 本書,有的是給父母和老師看的,有的是心理自助類書籍,有的是市場營銷類書籍(如《如何靠共情創造出人們喜愛的產品》),甚至還有幾本是高質量的科學著作。
  • 最重要的三個職場能力——共情、共情、共情
    職場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共情能力!先講一個身邊人的例子。之前在報社工作,總編輯是一個能力強、手段硬、脾氣大的人。脾氣大到什麼程度呢?一個月四次的總編會,至少有一次,要罵哭一位副總編。這就是共情的力量啊!朋友們!接下來,我們再來看,職場的本質是什麼?我認為,職場是由陌生人聚合、進行資源交換、各自取得利益最大化的場合。這裡有三個要點,分別是「資源交換」、「陌生人聚合」、「利益最大化」。我們一個一個來看。「資源交換」是橋梁,是把公司與公司,公司與人,人與人連結在一起的橋梁。
  • 星戰未來影視作品前瞻:《波巴·費特之書》、《幻象》
    早在12月10日迪士尼投資者日公布一大波星戰未來影視作品之前,就已經有傳聞稱會有波巴個人劇集。這也是1983年《絕地歸來》之後,我們第一次在真人作品中再次看到賈巴的宮殿。《絕地歸來》隨後的片尾字幕打出了「The Book of Boba Fett」和「Coming December 2021」,並未公布具體的作品形式。
  • 孩子有情緒一定要共情?這4種情況就不適合共情,父母別搞錯
    她還吐槽說:怎麼育兒文章裡學來的共情技巧都沒用?平時用著還有點用,現在關鍵時候卻失效,太氣人了。一聽她這話,我是非常有共鳴。我也經常用「共情」,因為育兒書裡都說要有同理心,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安撫孩子情緒共情最管用。同樣,我也覺得這個方法有時有用,有時沒用。後來我知道「共情」雖好,但生活中不需要時時刻刻都用到好的育兒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