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喜歡月相,嫌它是最無用的功能,我卻正好相反,因為它純粹為了美而存在。在拋開「功能說」的基礎上,我們來看一看朗格的那些月相。
● Lange 1 Moon phase
Lange 1 月相,是在品牌最成功的表款上結合了月相。去年底這款新品發布時,就被許多人誇獎這幾乎是最好看的月相表了。有人說它是「全新的設計,如果戴在左手,可以秀月像,如果戴在右手,可以秀指針,最好是夏天戴,可以秀全表。」它實現日夜指示與月相同軸同盤, 24小時一轉的日夜與一個月一輪的月相同臺,朗格的表主們讚不絕口,說它不止盲目實現美,還非常有使用價值——表主不再擔心在手錶走到午夜時分調了日曆。
定睛4-5點位的月相盤,一輪明月沿錶盤上的前景環繞軌道運行,其身後是同樣由18K金打造而成的天體圓盤,每24小時轉動一周。圓盤上,光線的幹涉效應令藍色變成多種色調,以代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白天呈現沒有星星的純淨淺藍天空,晚上則是星羅棋布的深藍天際。
● 1815 Annual Calendar
今年SIHH,這塊1815 Annual Calendar剛出來,就有點評說,這款年曆是「繼大複雜之後,專利的月相盤又一次出現在1815的盤面上。」這隻長相古典的腕錶,整體非常吸引人——結合手動上鏈機芯、指針式日期、星期和月份顯示以及月相顯示,可謂華實兼具。而且錶盤整體布局對稱,功能之間雖有重疊,可合理的多色彩搭配讓盤面具有極佳的可讀性。
與前一款Lange 1 Moon phase不同,這款年曆的專利月相盤,與6時位置的小秒盤相互融合。上半部為月相顯示,兩者在視覺上相互平衡。當低頭觀賞靜止的月相時,亦能看到不息運轉的小秒針,聯想鐘錶、時間、月相、佳節的存在意義,別是一番滋味。
關於這塊表,多講幾句。從前,朗格的年曆只有薩克森一種選擇,而今年1815年曆表的推出則讓朗格迷們有了更多選項。它的售價為307,000人民幣(白金、玫瑰金同價),奢侈品談性價比不合適,但縱觀今年朗格新品裡,或者橫向與其他品牌的作品,它都是「高性價比之選」。
● Saxonia Moon phase 和 Saxonia Annual Calendar
Saxonia Moon phase和Saxonia Annual Calendar,均是在原先Saxonia簡潔設計中,附加了其他的功能。
兩款腕錶的月相布局與上面1815 Annual Calendar的月相布局極為相似,但1815更為古典,小秒盤外圈用了古典的軌道圈,而Saxonia則整體更為簡潔。
雖然都是隸屬於Saxonia系列下的月相顯示,但兩者之間仍有區別。相比38.5毫米口徑的Saxonia Annual Calendar,直徑40毫米的Saxonia Moon phase,顯然給了月相更好的發揮空間,在深藍色的月相盤上,制表師用雷射切割出至少852顆星星!
此外,如果你細心觀察朗格的月相,會發現,月相盤裡的月相和星星,通常和表殼的材質相同,絕不胡來,這大概和嚴謹的德國制表理念有關。
● Little Lange 1 Moon phase
Little Lange 1 Moon phase是在開篇提到的那款月相表基礎上,縮小尺寸,改變盤面裝飾與配色,而成為專為女士設計的月相表,Guilloche的盤面處理相當華麗。這可能是品牌史上首次棄用藍色天空轉為白底。改了配色後整個盤面沒有一點突兀的強對比。
值得一提的是,和Lange 1月相使用同樣為直徑30.6mm的機芯,外殼卻縮小到了36.8mm,帶來無數表迷會為之瘋狂的殼芯比。
● Grand Lange 1 Moon phase
這塊Grand Lange 1 Moon phase的宣傳語是「以月球為中心」。掐指數算,朗格到目前為止,推出十數款帶月相的腕錶。但無疑,這款Grand Lange 1 Moon phase的月相設計卻是歷來最引人注目的——月相顯示位於偏心錶盤的時分盤位置。
在描繪夜空時,像真度成為首要目標。經過深入研究和開發,朗格最終取得專利塗層技術,展現出更真實的夜空色彩和更為清晰的紋理細節。湛藍的夜空底盤上,是300多顆大小不一、線條鮮明的星星。除卻月色,由星星組成的微型的銀河世界,也值得細細品賞。
以上提到的每一款,用的都是運轉122.6年才累積出24小時誤差的精準月相。時至今日這種精準度的月相有好幾個品牌都在做了,但朗格是其濫觴,擁有專利便是證明。最後,不得不提星星,朗格月相從不孤行,總有星空相伴,而朗格似乎也是呈現星星的一把好手, 比如1815 Rattrapante Perpetual Calendar Handwerkskunst,就用各種手法表現星星,而在總廠的一面牆上,細緻地列明了各種朗格月相的星星數目。所以朗格月相的表主們,又比旁人多了一個娛樂項目——數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