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蔣君芳 丁寧 寧寧
近日,不少家住郫都區、雙流區的網友,通過四川在線·問政四川和四川在線·民情熱線(028-86968696)反映「氣緊」,用氣高峰期,經常用不上天然氣。
1月12日、13日,四川在線記者走進小區、加氣站、燃氣公司等進行探訪,調查了解到網友反映的「氣緊」現象,主要還是因為冬季用氣總量大幅增加,供氣管網末端氣量補充出現延遲造成的。<<<點擊閱讀此前報導
記者了解到,為了解決眼下的「燃眉之急」,成都市郫都區興能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已經採取了CNG應急保供工作,「今天三輛槽車拉了1.8萬方的氣到成都後花園所在的龍梓萬片區,中午和晚上的用氣高峰階段,對這一片區進行補供氣。」13日,趙光勇告訴記者,這項應急措施,將一直持續到用氣緊張問題緩解後。
另一方面,燃氣公司在小區內也採取了增加調壓箱的措施。「進入業主家之前,氣壓需要進行從高到低的轉換,這個時候就是調壓箱在工作。」趙光勇介紹,一般一個調壓箱可以服務70戶居民,但當居民用氣量提升時,比如增開暖氣設備等,一個調配箱服務的戶數就會降低,「這個時候就需要增加調壓箱。」
臨時措施外,長效之舉也正在展開。
1月11日晚上8點,位於雙流區迎春橋區域的管線連接工程已經破土動工。「力爭本周五能實現環港路東側北段管道與星空路管線相連,保證東升新城區主幹管網連接成環功能,提高東升主城區管網輸配能力。」李軍介紹說。
迎春橋D273穿越工程正在施工
類似的做法,也出現在郫都區。趙光勇介紹,天然氣管網最理想的狀態就是連接成環,管網成環後,就不存在上下遊的關係,一處氣壓不足,全網都可進行補充,「末端」的概念也就削弱了。
「根據我們之前的預測,這一片區的用氣緊張會在2021年底才出現,但沒想到今年天冷,讓這個現象提早出現了。公司目前已經啟動了團結-紅光氣源管線改造前期工作,預計今年10月底完成。」趙光勇介紹,工程投產後,可以徹底解決龍梓萬片區的用氣緊張問題。
而為了徹底解決雙流天然氣管網布局以及管徑已經不能適應市場對天然氣用量需求的現狀,雙流區興能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還將投入1.3個億,建設雙流主城區第四氣源,建設永安—工業園—牧華路—星空路的DN406cm口徑網管網,同時打通沿線各聯絡線,力保雙流未來10年用氣通暢。
在四川有困難,找問政四川。如果您在四川遇到了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請登錄四川在線「問政四川」平臺或四川在線·民情熱線求助通道留言反映、求助或建議。我們將充分發揮平臺的互動聯繫作用及輿論監督功能,第一時間傳遞民聲,推動問題得以及時解決——聽得見聲音,看得見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