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CNS是全球理工科人心目中的珠穆朗瑪峰,
那麼《柳葉刀》就是全球醫學科研人心中的頂峰,
公認的綜合性醫學四大刊中,《柳葉刀》排第二,2018年最新影響因子是59.102,
《柳葉刀》創刊於1823,有近200年的歷史,有多牛就不必再說了吧,
一直以來,我們心中理所當然的認為SCI論文嘛,那必須得是全英文的對吧,
但是就在昨天,11月26日,
它破天荒地發表了史上第一篇中文論文!!

這篇論文也是《柳葉刀》雜誌今年啟動的Wakley-伍連德論文獎首屆的獲獎論文,
論文頁面是這樣的:

真的就是全中文!
這篇文章,其實嚴格來說不算是學術論文,但是用中文發布,實屬史上首次,
在文中,譚文斐教授講述了自己已故的父親過去行醫做手術的經歷,以及自己留學回來做麻醉醫生的故事,非常的曲折而又感人,
如果大家想看全文的話,可以自己去看,
學霸姐姐就不放上來了,
《柳葉刊》此次舉辦的Wakley-伍連德論文獎,旨在讓中國醫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對醫療實踐的關注,
數據顯示共收到130份投稿,其中入圍了12篇論文,最後譚文斐教授的文章脫穎而出成為獲獎論文。
《柳葉刀》上的中國學術論文有多少?
知乎上有這麼一個問題:發一篇《柳葉刀》文章有多難?
這個問題發布了好幾年,但是回答者寥寥無幾,
原因嘛,因為沒有幾個人能回答這個問題,「難得都沒有回答你的人」也是真相了,
據說,《柳葉刀》的拒稿率高達90%,
額。。。。我就看看不說話。。。反正我也不敢投。。
2016年的時候,重慶醫科大學一篇研究成功被《柳葉刀》接受而專門發文慶祝,文中稱「近20年來,中國人在該雜誌上發表的學術文章僅18篇」。
但是僅在2018年一年間,中國學者在柳葉刀就共發15篇論文,
預計今年可能更多,
我們的成果越來越多了,科研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了,
正因為如此,才有了中文的力量,才有了首次全中文的論文,
也不光是《柳葉刀》,相信我們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會出現在世界頂尖刊物之上,
也相信我們的中文會越來越有影響力,
最後,《柳葉刀》表示:此次徵集的文章較好地展示、強調了中國當代醫生面臨的問題,描繪了大多數中國醫生在日常實踐中面臨的巨大壓力。
醫生不易,希望今後我們的醫學生和醫生們的壓力能小一點,
不過話說回來,
中文發SCI,還遠嗎?
生物女學霸,一個自稱學霸其實很渣的生物汪,努力將有趣的、有用的、有血有肉的科研那些事兒呈現給大家,關注一個好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