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涉顯微無損測量與微納米三坐標測量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

2020-12-06 儀器網

無損檢測是工業發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無損檢測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認。三坐標檢測是檢驗工件的一種精密測量方法。廣泛應用於機械製造業,汽車工業等現代工業中。運用三坐標測量機對工件進行形位公差的檢驗和測量。判斷該工件的誤差是不是在公差範圍之內。也叫三坐標測量。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製造基礎技術與關鍵部件」重點專項:「矽基MEMS高深寬比三維結構的幹涉顯微無損測量技術」課題三「測量系統的量值溯源、校準與誤差補償」以及「跨尺度微納米三坐標測量基礎理論與技術」課題三「非接觸納米定位技術」,均由上海計量院負責。

近日,上訴兩個課題,上海成功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上海計量院將打破原有思維模式,積極探索跨行業、跨單位、跨部門的科技項目合作模式,聯合國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協同創新,全力以赴建設與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相適應的質量技術基礎平臺。

幹涉顯微鏡

利用光波的幹涉原理精確測量試樣表面高度微小差別的計量儀器。由於分開光束的方法不同,有不同類型的幹涉顯微鏡,以及用於測定非均勻樣品的積分顯微鏡幹涉儀。幹涉顯微鏡主要用於測定活的或未固定的相互分散的細胞或組織的厚度或折射率。

無損檢測

也叫無損探傷,指在不損害或不影響被檢測對象使用性能,不傷害被檢測對象內部組織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內部結構異常或缺陷存在引起的熱、聲、光、電、磁等反應的變化,採用射線、超聲、紅外、電磁等原理技術並結合儀器對材料、零件、設備對試件內部及表面的結構、性質、狀態及缺陷的類型、性質、數量、形狀、位置、尺寸、分布及其變化進行檢查和測試的技術。常見的如超聲波檢測焊縫中的裂紋。

無損檢測的儀器

主要有射線檢驗(RT)、超聲檢測(UT)、磁粉檢測(MT)和液體滲透檢測(PT) 四種。其他無損檢測方法有渦流檢測(ECT)、聲發射檢測(AE)、熱像/紅外(TIR)、洩漏試驗(LT)、交流場測量技術(ACFMT)、漏磁檢驗(MFL)、遠場測試檢測方法(RFT)、超聲波衍射時差法(TOFD)等。

無損檢測的未來前景

無損檢測已不再是僅僅使用X 射線,包括聲、電、磁、電磁波、中子、雷射等各種物理現象幾乎都被用做於了無損檢測,譬如:超聲檢測、渦流檢測、磁粉檢測、射線檢測、滲透檢測、目視檢測、紅外檢測、微波檢測、洩漏檢測、聲發射檢測、漏磁檢測、磁記憶檢測、熱中子照相檢測、雷射散斑成像檢測、光纖光柵傳感技術,等等,而且還在不斷地開發和應用新的方法和技術。

譬如:射線檢測——傳統技術是:膠片射線照相(X 射線和伽馬射線)。

新技術有:加速器高能X射線照相、數字射線成像(DR)、計算機射線照相(CR,類似於數碼照相)、計算機層析成像(CT)、射線衍射等等。

超聲檢測——傳統技術是:A 型超聲(A 掃描超聲,A 超)。新技術有:B 掃描超聲(B 超)、C 掃描超聲(C 超)、超聲衍射(TOFD)、相控陣超聲、共振超聲、電磁超聲、超聲導波等等。

三坐標測量儀

指在一個六面體的空間範圍內,能夠表現幾何形狀、長度及圓周分度等測量能力的儀器,又稱為三坐標測量機或三坐標量床。三坐標測量儀又可定義「一種具有可作三個方向移動的探測器,可在三個相互垂直的導軌上移動,此探測器以接觸或非接觸等方式傳遞訊號,三個軸的位移測量系統(如光柵尺)經數據處理器或計算機等計算出工件的各點(x,y,z)及各項功能測量的儀器」。三坐標測量儀的測量功能應包括尺寸精度、定位精度、幾何精度及輪廓精度等。

相關焦點

  • 68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匯總
    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指南已陸續公布。據動源君初步統計,截至6月2日,已發布指南(徵求意見)的專項(含定向)43個,其中6月1日新徵求意見的「引力波探測」重點專項 為2020年新增專項,至此,2015年啟動專項試點以來的重點專項數達到68個。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啟動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專項—新聞—科學網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針對事關國計民生需要長期演進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重大國際科技合作,按照重點專項的方式組織實施,加強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研發布局和協同創新,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提供持續性的支撐和引領。
  • 中國研發成功高端雷射幹涉測量儀器
    雷射幹涉測量是實現超精密測控和微納尺度測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保障可溯源納米測量的重要途徑,也是邁向計量強國、製造強國不可或缺的關鍵計量測試技術。  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裝備及成套工藝」(02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儀器專項等項目支持下,由清華大學李巖、尉昊贇、吳學健、張弘元、張繼濤、趙世傑、朱敏昊、黃沛、任利兵、楊宏雷完成的「高測速多軸高分辨力雷射幹涉測量技術與儀器」項目,針對光刻機工件臺超精密定位、基礎計量測量和高端儀器應用中對雷射幹涉儀高動態、高分辨力、跨尺度和可溯源等測量需求,深入開展測量原理、方法和測量系統儀器化中的共性科學技術問題研究
  • 我研發成功高端雷射幹涉測量儀器
    科技日報北京6月4日電 (記者馬愛平)「針對光刻機等苛刻測量環境中實現多自由度幹涉測量的需求,我們提出了基於稜鏡誤差矢量分析的單體集成多軸幹涉儀組件設計方法,研發出從2軸到5軸的系列化單體式多軸幹涉儀組件,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和對我國的出口限制。」4日,清華大學長聘教授、精密儀器系學術委員會主任李巖告訴記者。
  • 中國啟動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率先啟動
    中國科學技術部16日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批重點研發專項指南。在59個重點專項中,「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專項率先啟動。 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從2014年底全面啟動,旨在解決制約中國科技計劃引領帶動創新發展的深層次重大問題。
  • 科技部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等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 附清單
    「 合成生物學 」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合成生物學以工程化設計理念,對生物體進行有目標的設計、改造乃至重新合成。申報單位針對重要支持方向,面向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和突破關鍵技術進行一體化設計,組織申報項目。鼓勵圍繞一個重大科學問題或重要應用目標,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全鏈條組織項目。鼓勵依託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要科研蓋達組織項目。項目執行期一般為5 年。為保證研究隊伍有效合作、提高效率,項目下設課題數原則上不超過4 個,每個項目參與單位數原則上不超過 6 個。
  • 蘇企研發高精度坐標測量儀達全球頂尖水平
    原標題:國家重大開發專項 蘇企獲重大突破 「蘇州天準」研發的複合式高精度坐標測量儀獲重大突破□記者 周建越 攝 「項目研發至今,已申請發明專利20項、發表論文7篇、申請軟體著作權3項。」昨天,蘇州天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新聞通氣會。由該公司承接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複合式高精度坐標測量儀器開發和應用」獲重大突破,精度逼近0.3微米的最終目標。由此,中國成為繼德國、日本之後掌握同等高精度測量技術的第三個國家。
  • 盤點那些先進位造中的精密測量技術及儀器設備
    在現代工業製造技術和科學研究中,測量儀器具有精密化、集成化、智慧化的發展趨勢。三坐標測量機(CMM)是適應上述發展趨勢的典型代表,它幾乎可以對生產中的所有三維複雜零件尺寸、形狀和相互位置進行高準確度測量。發展高速坐標測量機是現代工業生產的要求。同時,作為下世紀的重點發展目標,各國在微/納米測量技術領域開展了廣泛的應用研究。
  • 一文讀懂機械製造領域中的精密測量技術
    在現代工業製造技術和科學研究中,測量儀器具有精密化、集成化、智慧化的發展趨勢。三坐標測量機(CMM)是適應上述發展趨勢的典型代表,它幾乎可以對生產中的所有三維複雜零件尺寸、形狀和相互位置進行高準確度測量。發展高速坐標測量機是現代工業生產的要求。同時,作為下世紀的重點發展目標,各國在微/納米測量技術領域開展了廣泛的應用研究。
  • 科技部高技術中心召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等7個重點專項...
    為落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任務,充分發揮專家在專項過程管理中的作用,保障專項任務順利實施,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於2018年5月9日在北京召開「納米科技」等7個重點專項的總體專家組成立大會。
  • 徵求意見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
    根據《國務院關於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國科發資〔2017〕152號)等文件要求,現將「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
  • 同濟大學微納米聲成像實驗室的最新研究成果一覽 含多套儀器設備
    同濟大學微納米聲成像實驗室隸屬於同濟大學聲學研究所和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結構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同保研究員、錢夢騄教授、上海千人王學鼎教授的支持下,基於光與聲之間的相互作用,開展了微納米尺度光/聲成像和檢測新機制,以及應用於科研、工業和臨床的高精度聲成像和測量儀器開發研究。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航空地球物理勘探...
    2017年11月8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航空重力測量技術裝備研製」、「直升機航空電磁測量技術系統研製」、「航空磁場測量技術系統研製」和「典型覆蓋區航空地球物理技術示範與處理解釋軟體平臺開發」4個項目的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京召開,這標誌著「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方向項目已全面啟動。
  • 「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2018年度申報指南發布(附全文)
    )管理改革的方案》(國發〔2014〕64號)的總體部署,按照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組織管理的相關要求,現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予以發布。項目的組織實施應整合集成全國相關領域的優勢創新團隊,聚焦研發問題,強化基礎研究、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和典型應用示範各項任務間的統籌銜接,集中力量,聯合攻關。  3.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申報評審採取填寫預申報書、正式申報書兩步進行,具體工作流程如下。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青年項目啟動會召開
    11月17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青年項目「面向腫瘤精準免疫治療的活體內活性氧自由基動態可視化定量檢測」啟動會以線上會議的方式召開。該項目由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分析科學研究中心劉書琳研究員牽頭承擔。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院士出席並致辭。
  • 2016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明確10個重點支持方向
    詳細內容如下:「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2016年度申報指南  科學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基石,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安全的重要保障。為切實提升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裝備水平,促進產業升級發展,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經國家科技計劃戰略諮詢與綜合評審特邀委員會、國家科技計劃管理部際聯席會審議,「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作為2016年度啟動的專項之一,並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 重點研發計劃三個重點專項視頻答辯評審專家名單—新聞—科學網
    日前,科技部發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大氣汙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和「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等三個重點專項2018年度申請項目視頻答辯評審專家名單
  • 我國高測速多軸高分辨力雷射幹涉測量技術與儀器取得重大突破
    雷射幹涉測量是實現超精密測控和微納尺度測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保障可溯源納米測量的重要途徑,也是邁向計量強國、製造強國不可或缺的關鍵計量測試技術。記者獲悉,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裝備及成套工藝」(02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儀器專項等項目支持下,由清華大學李巖、尉昊贇、吳學健、張弘元、張繼濤、趙世傑、朱敏昊、黃沛、任利兵、楊宏雷完成的「高測速多軸高分辨力雷射幹涉測量技術與儀器」項目,針對光刻機工件臺超精密定位、基礎計量測量和高端儀器應用中對雷射幹涉儀高動態、高分辨力、跨尺度和可溯源等測量需求,深入開展測量原理、
  • 內態無損的冷原子溫度測量研究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量子光學重點實驗室冷原子物理研究團隊在冷原子溫度測量的研究中取得進展,在實驗中展示原子內態幾乎無損的冷原子溫度快速測量方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
  • 簡述納米測量技術與微型智能儀器
    綜述了國內外納米測量技術發展的現狀,重點討論了納米材料、納米電子學和納米生物學等領域所涉及的納米測量與性能表徵的難題和挑戰,論述了納米科技成果給納米測量技術帶來的發展機遇,最後對納米測量技術的發展方向做了展望。  微型智能儀器指微電子技術、微機械技術、信息技術等綜合應用於儀器的生產中,從而使儀器成為體積小、功能齊全的智能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