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發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大氣汙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和「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等三個重點專項2018年度申請項目視頻答辯評審專家名單。詳情如下: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 重點專項2018年度指南(含定向)申報項目視頻答辯評審專家名單公告
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重點專項2018年度指南(含定向)申報項目視頻答辯評審工作安排,茲定於2018年5月29日組織召開項目答辯評審會。此次評審採用視頻答辯評審方式,評審專家統一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抽取產生,共34人。根據《國務院關於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文件精神,現將評審專家名單予以公布。
「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重點專項
組1、防沙治沙
指南方向:2.1防沙治沙新材料、新裝備和新技術研發
序號
專家姓名
所在單位
1
張登山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2
張金香
河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3
郭克君
國家林業局哈爾濱林業機械研究所
4
黃振英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5
鄢武先
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6
陳立坤
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
7
李振山
北京大學
8
劉永定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9
劉建勳
張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10
毛樹春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11
李倩
鄭州大學
12
劉洪祿
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
13
林永增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14
慄巖峰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15
劉武仁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16
韓廣
湖南師範大學
17
唐毅
遼寧大學
組2、東北黑土綜合治理及國家生態安全保障
指南方向:1.1東北黑土區坡面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3.1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的設計與評估技術;3.2「兩屏三帶」生態系統服務格局優化;定向指南1.1 雄安新區生態基礎設施及生態安全格局構建技術
序號
專家姓名
所在單位
1
範昊明
瀋陽農業大學
2
何丙輝
西南大學
3
劉斌
黃河水利委員會西峰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
4
陳洪松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5
董鳴
杭州師範大學
6
趙華斌
武漢大學
7
王育寶
西安交通大學
8
王根緒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9
吳德勝
中國科學院大學
10
臧淑英
哈爾濱師範大學
11
李先琨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
12
劉文耀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13
周廣勝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14
楊培峰
重慶大學
15
袁青
哈爾濱工業大學
16
孫書存
南京大學
17
王讓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專業機構: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
專項聯繫方式:010-58884861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氣汙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專項2018年度指南申報項目視頻答辯評審專家名單公告
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氣汙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專項評審工作安排,茲定於2018年5月29-30日組織召開「大氣汙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專項2018年度指南申報項目答辯評審會。此次評審採用視頻答辯評審方式,評審專家統一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抽取產生,共85人。根據《國務院關於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文件精神,現將評審專家名單予以公布。
「大氣汙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專項
組1 監測預報與霧霾機制
指南方向:1.1近海海洋邊界層大氣汙染垂直探測技術、1.2全耦合多尺度霧-霾預報模式系統、2.1汙染輸送多時空尺度的相互作用、4.1法規空氣品質模型技術體系研究
序號
專家姓名
所在單位
周濤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張遠輝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關亞風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高志賢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環境醫學與作業醫學研究所
彭仲仁
上海交通大學
張淳民
西安交通大學
毛洪鈞
南開大學
陳穎軍
同濟大學
馬雷鳴
上海市中心氣象臺
石愛軍
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王祖武
武漢大學
張衛東
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
楊復沫
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曹軍驥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孫越強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徐鴻
華北電力大學
喬方利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組2 農畜牧業氨排放控制
指南方向:3.1農畜牧業氨排放汙染高效控制技術
序號
專家姓名
所在單位
汪群慧
北京科技大學
張民
山東農業大學
王淑蘭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薛麗坤
山東大學
張克強
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薛智勇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田賀忠
北京師範大學
袁自冰
華南理工大學
王亞強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孔少飛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胡恭任
華僑大學
趙毅
華北電力大學
王雪梅
暨南大學
楊金田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
丁瓊
環境保護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
畢曉輝
南開大學
楚寶臨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組3 工業爐窯煙氣資源化治理與化工園區大氣汙染全過程控制
指南方向:3.2 典型工業爐窯煙氣資源化高效治理技術、5.4典型化工園區大氣汙染全過程控制與技術集成示範
序號
專家姓名
所在單位
杜雲貴
國家電投集團遠達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劉洪春
中冶焦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岑超平
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
滕農
國電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環保檢測技術研究所
劉清才
重慶大學
周屈蘭
西安交通大學
李林波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吳復忠
貴州大學
黃繼梁
湖南有色冶金勞動保護研究院
路平
江漢大學
路建美
蘇州大學
呂小明
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
全繼宏
湖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
姚群
中鋼集團天澄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苗茂謙
太原理工大學
吳建
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
陳魁
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
組4 空氣品質管理技術
指南方向:4.2大氣汙染區域聯防聯控制度和管理技術體系研究、4.3大氣環境管理的經濟手段和行業政策研究
序號
專家姓名
所在單位
李力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陳帆
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
張濤
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陳詩一
復旦大學
王軍玲
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林翎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
燕中凱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魏恩棋
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
黃進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尚屹
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
程勝高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王豔
山東大學
武春友
大連理工大學
程虹
武漢大學
範麗雅
華南理工大學
邱大慶
北京市環境影響評價評估中心
劉偉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組5 重點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技術與示範
指南方向:5.1 長三角PM2.5和臭氧協同防控策略與技術集成示範、5.2珠三角PM2.5和臭氧綜合防控技術與精準施策示範、5.3 成渝地區大氣汙染聯防聯控技術與集成示範
序號
專家姓名
所在單位
賀泓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肖雲漢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王格慧
華東師範大學
王躍思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杜林
山東大學
朱坦
南開大學
朱法華
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
朱廷鈺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劉慶嶺
天津大學
張小曳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易紅宏
北京科技大學
易斌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朱天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程水源
北京工業大學
馮海波
河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
徐齊勝
廣東電網公司
郭俊
福建龍淨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專業機構: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
專項聯繫方式:010-58884865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重點專項2018年度指南申報項目視頻答辯評審專家名單公告
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重點專項2018年度指南申報項目視頻答辯評審工作安排,茲定於2018年5月30日-6月1日召開項目答辯評審會。此次評審採用視頻答辯評審方式,評審專家統一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抽取產生,共51人。根據《國務院關於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管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文件精神,現將評審專家名單予以公布。
「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重點專項
組1 非常規水資源組
指南方向:1.1公共建築節水精細化控制技術及應用;2.1城市汙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基準與風險控制技術;2.2大型煤礦和有色礦礦井水高效利用技術與示範
序號
姓名
單位
1
阮國嶺
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
2
柳麗芬
大連理工大學
3
韓正昌
南京格洛特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4
王利平
常州大學
5
隋 軍
廣東首匯藍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6
石利利
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
7
曾維華
北京師範大學
8
李友明
華南理工大學
9
王宗平
華中科技大學
10
張世文
波鷹(廈門)科技有限公司
11
江 芳
南京理工大學
12
李來勝
華南師範大學
13
楊 飛
海南大學
14
鄒東雷
吉林大學
15
汪 珊
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
16
趙 成
甘肅省地質調查院
17
李 宇
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組2水利工程組
指南方向: 4.1高寒複雜條件混凝土壩建設與運行安全保障關鍵技術;4.2新型膠結顆粒料壩建設關鍵技術;4.3南水北調工程運行安全檢測技術研究與示範;4.4樞紐工程重要構築物(群)與地質環境互饋作用機制與控制技術;4.5水庫大壩安全診斷與智慧管理關鍵技術與應用
序號
姓名
單位
1
張國棟
三峽大學
2
賈 超
山東大學
3
劉玉年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
4
吳樹延
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5
許尚傑
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院
6
周建軍
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
7
王繼敏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8
韓其華
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
9
王秉忱
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10
王旭東
南京工業大學
11
吳立堅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
12
屈鐵軍
北方工業大學
13
白廣明
黑龍江省水利科學研究院
14
黃錦林
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15
李光範
海南大學
16
汪恩良
東北農業大學
17
姜晨光
江南大學
組3河湖水資源組
指南方向: 3.1雄安新區多水源聯合調配與地下水保護;3.2高寒內陸盆地水循環全過程高效利用與生態保護技術;5.1河湖水系連通與水安全保障關鍵技術;5.2黑龍江複雜河道演變與綜合治理; 5.3黃河幹支流骨幹樞紐群泥沙動態調控關鍵技術;5.4河口海岸灘涂資源高效利用與保護;5.5鄱陽湖五河及湖區生態水利綜合治理關鍵技術及示範; 6.2河湖岸線和內河洲灘資源高效利用與保護關鍵技術; 6.1國家水資源動態評價關鍵技術與應用; 6.3大數據驅動的流域智能管理與決策關鍵技術
序號
姓名
單位
1
葉思源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2
李一兵
長江航道局
3
陳 堅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4
李暢遊
內蒙古農業大學
5
殷克東
中山大學
6
黃 東
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7
宋永嘉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8
沈雪松
連雲港港30萬噸級航道建設指揮部
9
曲兆松
北京尚水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10
王維平
濟南大學
11
紀昌明
華北電力大學
12
孫才志
遼寧師範大學
13
胡友彪
安徽理工大學
14
黃國如
華南理工大學
15
張信寶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16
董志勇
浙江工業大學
17
湯 琳
湖南大學
專業機構: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
專項聯繫方式:010-58884880/4899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 重點專項2018年度指南(含定向)申報項目視頻答辯評審專家名單公告
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重點專項2018年度指南(含定向)申報項目視頻答辯評審工作安排,茲定於2018年5月29日組織召開項目答辯評審會。此次評審採用視頻答辯評審方式,評審專家統一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抽取產生,共34人。根據《國務院關於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文件精神,現將評審專家名單予以公布。
「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重點專項
組1、防沙治沙
指南方向:2.1防沙治沙新材料、新裝備和新技術研發
序號
專家姓名
所在單位
1
張登山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2
張金香
河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3
郭克君
國家林業局哈爾濱林業機械研究所
4
黃振英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5
鄢武先
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6
陳立坤
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
7
李振山
北京大學
8
劉永定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9
劉建勳
張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10
毛樹春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11
李倩
鄭州大學
12
劉洪祿
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
13
林永增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14
慄巖峰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15
劉武仁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16
韓廣
湖南師範大學
17
唐毅
遼寧大學
組2、東北黑土綜合治理及國家生態安全保障
指南方向:1.1東北黑土區坡面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3.1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的設計與評估技術;3.2「兩屏三帶」生態系統服務格局優化;定向指南1.1 雄安新區生態基礎設施及生態安全格局構建技術
序號
專家姓名
所在單位
1
範昊明
瀋陽農業大學
2
何丙輝
西南大學
3
劉斌
黃河水利委員會西峰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
4
陳洪松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5
董鳴
杭州師範大學
6
趙華斌
武漢大學
7
王育寶
西安交通大學
8
王根緒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9
吳德勝
中國科學院大學
10
臧淑英
哈爾濱師範大學
11
李先琨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
12
劉文耀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13
周廣勝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14
楊培峰
重慶大學
15
袁青
哈爾濱工業大學
16
孫書存
南京大學
17
王讓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專業機構: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
專項聯繫方式:010-58884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