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管理科學又透明——解讀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過渡期管理規定

2021-01-17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科技部日前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批重點專項指南,標誌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正式啟動實施,公眾熟知的973計劃、863計劃等也被整合納入其中。這些重點專項的組織實施和經費都要按照2015年科技部、財政部頒布的《關於改革過渡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組織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和《關於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管理改革過渡期資金管理的有關問題》來進行管理。

    那麼,與以往計劃管理不一樣,按照改革過渡期項目和經費管理辦法來實施的重點專項,會有哪些新特點?新的專項生成機制到底怎樣?在避免以往「各自為政、重複立項」的問題後,會不會又帶來行業和領域的科技需求滿足不均衡的新問題?評審過程會不會出現對外封閉、不公開的暗箱操作?在科研經費的使用和管理上,能否更加尊重科研規律?

    帶著科技界的這些疑問,記者專訪了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副司長吳學梯。

    為什麼要定位為過渡期管理辦法

    為何不一步到位制定正式的計劃管理辦法?吳學梯解釋,按照國發64號文件要求,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要經過3年過渡期,在實踐中不斷深化改革後形成新的計劃和資金管理制度。目前,重點研發計劃剛剛啟動實施,還處於試程序、試規則、試機制階段,所設計的管理流程尚未全部經過實踐檢驗,此時出臺正式計劃管理辦法的條件還不成熟。因此,科技部會同財政部協商一致,採用「通知」的體例發布改革過渡期計劃和經費管理的有關要求,形式上較為靈活,待相關程序、制度成熟完善後,再總結經驗、修改細化形成正式的計劃管理辦法。

    那麼,問題來了,過渡期內正在實施的863計劃、97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的在研項目怎麼辦?是否按照原定任務書繼續執行?經費能否保障?「此問題在《關於改革過渡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組織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有明確規定。」吳學梯介紹,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整合範圍的各類科技計劃(專項)在研項目,將繼續按照任務書和項目批覆執行,按照原有計劃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的有關要求,由原有管理部門繼續負責過程管理和驗收,並做好服務支撐與管理監督工作,確保任務順利實施,完成預定任務。至於在研項目的經費,也將按照原來的額度按時撥付。「比如原863、973、支撐計劃的在研項目,我們將於今年2月底前就撥付2016年首批經費。」吳學梯肯定地向記者表示。

    新的專項是怎麼生成的

    什麼是重點專項?「從字面上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重大項目群』,但與以往的科技計劃項目相比,具有四個鮮明的特點和不同:一是在定位上要體現聚焦重大、目標明確;二是在設計上要覆蓋全創新鏈條;三是在內容上要體現有機銜接;四是在實施上要體現『一體化』。正因為重點專項有以上特點,所以其誕生過程經過了精心設計、廣泛討論和反覆論證。」

    吳學梯把新的專項形成機制概括為五個步驟:一是徵集需求,採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根據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規劃任務部署需要,統一組織徵集部門、地方、行業等的研發任務需求。二是任務布局,各部門對需求徵集情況進行全面深入分析,共同研究提出任務布局,充分聽取戰略諮詢與綜合評審委員會(簡稱諮評委)意見後,提交部際聯席會議全體會議審議。三是方案編制,建立部際聯合工作機制,各部門共同組織專家編制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對專項目標和任務進行把關,並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四是諮詢評議,諮評委召開專題會議對重點專項方案進行深入諮詢評議,提出修改完善意見,並依據專項部署的緊迫性和實施方案的成熟度,按領域提出排序建議。五是審議報批,聯席會議召開專題會議,結合諮評委諮詢評議意見和排序建議,形成重點專項啟動實施方案,經國家科改領導小組審議後,按程序報國務院。

    「通過以上流程,確保了形成的重點專項以及整體布局能夠緊密地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行業領域的均衡發展需求。」吳學梯說。

    項目管理如何體現公正、公開、科學

    申報人員為了拿項目,熱衷到處託關係、走門路,這種情況如何杜絕?吳學梯強調,項目管理主要通過三個方面避免暗箱操作等問題:一是信息公開,二是制度約束,三是提高自律。

    在信息公開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改革措施。在發布重點專項申報指南時,同步公布指南編寫專家組名單、形式審查條件要求、以及形式審查責任人,力求從源頭做到公開透明、責任明確;在會議評審前,要公布專家評審名單,並及時反饋項目形式審查、評審立項的進展和結果;在項目立項後,立項信息、資金安排情況和驗收結果要按規定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做到整個管理過程的可申訴、可追溯、可查詢。「總而言之,項目申報者將會更加便利地獲取關注的相關信息,整個管理過程將變得更加公開、透明。」吳學梯說。

    在制度建設方面,注重構建監督評估、專家迴避、信用管理、智慧財產權保護等關乎科研人員切身利益和環境營造方面的制度。經過此次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後,政府部門不再具體管理項目,而是由專業機構負責重點專項的日常項目管理,包括申報受理、評審立項、過程管理和驗收等。吳學梯說:「政府專心負起監管的重要職責,對專業機構以及評審專家的履職盡責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組織評估評價。」同時,吳學梯強調,針對專業機構的管理工作,設計了很多具體制度來確保各個管理環節有序規範。比如評審專家不能有選擇性的挑取,而都是從統一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在整個管理過程中嚴格執行專家迴避制度,參與諮詢評議的專家,不能申請對應的相關項目,參與實施方案和指南編制的專家,不能申請和評審對應的相關項目,項目評審專家嚴格執行迴避要求等,將「運動員」和「裁判員」徹底分離等。

    在提高自律方面,要求參與重點研發計劃的科研人員自覺地恪守職業規範和科研道德,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申報單位、申報負責人以及評審專家都要籤署誠信承諾書。「申請者不能通過打招呼、託關係等方式幹擾評審專家的正常評審活動;評審專家也不能違反迴避制度,隱瞞利益關係,或接受請託,採用不正當方式引導、影響諮詢評審結果。政府部門和專業機構的工作人員,更要提高行為自律,做到遵紀守法、公正廉潔。」吳學梯說,「一經發現違反規定的行為,將納入不良信用記錄,情節嚴重的將記入黑名單。」

    資金管理將給一線科研人員帶來哪些便利

    「過渡期經費管理中的一大亮點,就是切實回應科技界長期以來的呼籲,嚴格落實《國務院關於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2014年國發11號文件)對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改革的要求,進一步尊重科研規律,在預算編制與評估、經費支出範圍、管理自主權等方面為科研人員提供便利。」吳學梯說。

    他舉例說,在預算編制中,項目申報指南中不再先行設定預算控制數,而是由項目單位按照實際情況提出資金需求。在預算評估時,不是簡單按比例「一刀切」地核減,而是從科研實際需求和財政預算管理的要求兩方面綜合考慮後核定。同時在預算評估過程中,會更注重與項目單位的溝通反饋,為他們提供充分表達意見的渠道。

    在費用支出範圍方面,國發11號文件進一步擴大了勞務費的開支範圍,允許將項目臨時聘用人員的社會保險補助納入勞務費科目支出,明確規定勞務費要據實編制,不設置比例限制。同時在間接費用中設置績效支出,用於一線科研人員的智力補償,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在強化項目單位法人責任方面,法人單位獲得了更多的預算管理自主權。除了設備費、勞務費、專家諮詢費不得調增外,其他開支科目的預算調整權限全部下放到承擔單位,而會議費、差旅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三項支出在不突破總額的情況下,可以相互調劑使用。同時,要求科研單位切實履行責任,增強服務意識,為科研人員開展科研活動、使用科研資金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撐。

    「總的來說,這次在改革中,我們下了很大力氣去精心設計新的管理制度,就是要讓重點專項能夠在國家層面的創新供給中發揮應有的重大作用,同時在管理上最大程度地減輕科研人員的負擔,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但改革總是有一個過程,我們也不敢保證能一步到位,但希望能夠在廣大科研人員的支持下,充分利用改革過渡期去探索和完善,最後形成一套更加成熟、高效、人性化的重點專項管理模式。」吳學梯表示。

相關焦點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啟動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專項—新聞—科學網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針對事關國計民生需要長期演進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重大國際科技合作,按照重點專項的方式組織實施,加強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研發布局和協同創新,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提供持續性的支撐和引領。
  • 浙江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學科
    浙江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學科整體居國內先進水平,某些學科方向如技術與創新管理、高技術創業與行為決策、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等領域居國內領先水平,並具有相當的國際影響。在神經決策、行為決策等新興交叉學科,與國際研究同步,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 科技部關於印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管理辦法》配套實施細則的...
    ,根據《財政部 科技部關於印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科教〔2016〕113號),以及國家有關財經法規和財務管理制度,我們制定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預算編報指南》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預算評估規範》,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科技部高技術中心召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等7個重點專項...
    為落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任務,充分發揮專家在專項過程管理中的作用,保障專項任務順利實施,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於2018年5月9日在北京召開「納米科技」等7個重點專項的總體專家組成立大會。
  • 華龍一號研發管理獲中國管理科學獎
    9月27日,「2020中國管理科學大會暨第七屆管理科學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中核集團首獲中國管理界最高榮譽,核動力院申報的《協同創新模式下「華龍一號」反應堆研發管理》獲評本屆管理科學獎。中國管理科學獎被譽為中國管理界規格最高、權威性最強的獎項,是報經國家獎勵辦公室批准設立的全國性科學技術獎,在管理科學領域唯一保留的國家級獎項。
  •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田鎘砷汙染防治領域資助情況概述
    「十三五」期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汙染農田綜合防治與修復技術研發」重點專項中設置了14個農田鎘、砷汙染防治領域項目,對農田鎘、砷汙染防治的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研發和集成示範應用予以資助。文章梳理了相關項目的立項背景和研究內容,介紹了項目立項和組織實施的最新進展,並對預期研發成效進行展望。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啟動暨年度總結會舉行
    12月20日上午,由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張立新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植物高光效迴路的設計與系統優化」項目啟動會暨年度總結會在開封順利召開。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CO2礦化利用固廢關鍵技術與萬噸級工業試驗...
    」重點專項管理辦公室在成都聯合組織召開了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暨啟動會,四川大學、四川省科技廳高新處負責人等,項目諮詢專家組和財務專家,項目牽頭單位及參與單位科研管理部門代表、課題負責人和骨幹成員,總體專家組組長和責任專家,以及專項辦相關成員約4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項目落戶江蘇-蘇州相城
    近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進行了公示,共9個項目立項。位於蘇州相城的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的企業運作主體集萃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牽頭申報的《面向工業製造的金屬工程部件應力場探測與調控原位實驗集成系統》項目成功立項,這是今年江蘇唯一一個立項的「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也是此次立項的9個項目中,唯一一個由企業承擔的重大專項,是科技改革「研發作為產業、技術作為商品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冰雪項目交互式多維度...
    2019年12月23日,由北京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冰雪項目交互式多維度觀賽體驗技術與系統」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大學靜園五院舉行。他希望在以冬奧會為代表的重大國際賽事中充分展示並推廣我國在相關領域自主研發的先進技術,進一步擴大中國科技的國際影響力。
  • 中國啟動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率先啟動
    中國科學技術部16日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批重點研發專項指南。在59個重點專項中,「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專項率先啟動。 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從2014年底全面啟動,旨在解決制約中國科技計劃引領帶動創新發展的深層次重大問題。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CO2高效合成重要化學品新技術」項目實施方案...
    」重點專項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專項辦」)在北京聯合組織召開了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暨啟動會,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領導,項目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項目諮詢專家組和財務專家,項目牽頭單位及參與單位科研管理部門代表、課題負責人和骨幹成員,總體專家組組長和責任專家,以及專項辦相關成員約5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氣/熱解氣單段等低溫甲烷化技術及示範...
    2018年9月10日,「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重點專項「合成氣/熱解氣單段等低溫甲烷化技術及示範」項目牽頭單位鄭州大學和高技術中心重點專項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專項辦」)在鄭州聯合組織召開了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項目牽頭單位領導
  • 上海壽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建院士專家工作站
    上海壽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第十四屆中國傑出管理者年會暨2020(第二屆)中國企業首席科學家論壇與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學院共同建立「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本屆年會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學院、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管理創新研究所聯合主辦
  • 深圳市氣象局首次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立項結果,深圳市氣象局陳訓來博士牽頭申報的「人工智慧技術在粵港澳大灣區強降水臨近預報中的應用研究」獲得立項支持。該項目是深圳市氣象局首次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中獲得突破。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超深層重磁電震...
    按照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期檢查工作規範(試行)》的相關規定,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於2018年10月19日完成了「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簡稱「深地專項」)「超深層重磁電震勘探技術研究」等3個項目的中期檢查工作。
  • 深圳市氣象局首次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立項結果,深圳市氣象局陳訓來博士牽頭申報的「人工智慧技術在粵港澳大灣區強降水臨近預報中的應用研究」獲得立項支持。該項目是深圳市氣象局首次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中獲得突破。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現代食品加工及糧食收儲運技術與裝備」重點...
    2020年11月21日,由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主辦, 大連工業大學承辦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現代食品加工及糧食收儲運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食品風味與添加劑」項目群交流會在大連香洲花園酒店隆重舉行。
  • 68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匯總
    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指南已陸續公布。據動源君初步統計,截至6月2日,已發布指南(徵求意見)的專項(含定向)43個,其中6月1日新徵求意見的「引力波探測」重點專項 為2020年新增專項,至此,2015年啟動專項試點以來的重點專項數達到68個。
  •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校推薦,管理科學與工程11大名校名單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成立於1956年,是我國理工科大學中成立最早、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最多的經濟管理類院系,是全國首批8個具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學科的學院之一。學院現有管理科學與工程、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統計學4個一級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在2006年、2012年教育部組織的一級學科評估中全國排名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