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項目落戶江蘇-蘇州相城

2020-12-04 揚州身邊事

相城

再獲全省唯一!

近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進行了公示,共9個項目立項。位於蘇州相城的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的企業運作主體集萃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牽頭申報的《面向工業製造的金屬工程部件應力場探測與調控原位實驗集成系統》項目成功立項,這是今年江蘇唯一一個立項的「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也是此次立項的9個項目中,唯一一個由企業承擔的重大專項,是科技改革「研發作為產業、技術作為商品,公司化運轉、市場化機制」的生動體現。

國字當頭

這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來頭不小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原來的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基金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整合而成,是針對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提供持續性的支撐和引領。

其中,「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主要支持基於我國在物質結構研究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兩類大科學裝置的前沿研究。

入選項目

此次入選的《面向工業製造的金屬工程部件應力場探測與調控原位實驗集成系統》項目由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的企業運作主體集萃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作為牽頭單位,分析測試表徵平臺主任範國華擔任項目負責人,同時聯合天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重慶大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和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項目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有效連結了企業-高校-大科學裝置,具有融通產-學-研-用的天然優勢。

該項目針對金屬工程部件在鑄造、焊接等典型加工製造過程產生的熱裂、翹曲、尺寸超差等典型問題,圍繞應力場探測與調控這一重大科學問題,重點突破複雜載荷應力評價技術、超大鑄件應力分析技術和焊接溫度梯度控制技術,解決殘餘應力「測不到、弄不清、調不準」的難題。

該項目的關鍵科學問題源於產業,科研成果服務於產業,從產業中來,到產業中去。該項目的順利進行將有利於加強工業製造企業與大科學裝置深度融合,有利於支撐和推動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

集萃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

是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的企業運作主體

2019年獲得蘇州市新型研發機構立項

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於2019年12月在相城揭牌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任首任院長,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任執行院長。研究院定位為材料領域國際一流的新型研發機構和國家級材料創新基地,重點吸納長三角區域的材料領域優勢研發機構和行業龍頭企業參與共建,在全球範圍內吸納聚集一批發揮塔尖效應的科研及管理人員。

落戶相城近一年來,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充分發揮學科優勢、人才優勢、科研優勢,承載了先進材料領域材料大數據及應用、先進複合材料結構設計與製造、超級表面電子顯微鏡、針對工程結構材料的表徵裝置與技術開發等項目研發工作並取得階段性成果。

目前研究院本部已申請發明專利及軟體著作權10項,累計組織實施各類重大原創性技術項目29個

自去年12月入駐相城

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就頻頻吸引各方目光

下面就跟著香橙君

再來回顧一下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

這一年的高光時刻!

今年7月10日舉行的2020年(第十二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暨首屆「蘇州科學家日」活動上,幹勇院士領銜的「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關鍵金屬結構材料團隊」,獲授蘇州市首批頂尖人才(團隊)稱號。

8月21日,在「相蓉相成 數創未來」2020蘇州相城(成都)投資推介會上,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與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大學)戰略合作項目現場籤約。

8月23日、9月1日,新聞聯播、光明日報等央視媒體兩次聚焦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報導了研究院建設情況及其對於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發的重要意義。

8月28日,長三角近30所高校在相城組建長三角高校先進材料創新聯盟,為產學研合作構築橋梁紐帶。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擔任聯盟秘書處單位。

11月19日,在蘇州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大院大所合作發展大會上,幹勇院士獲評「產學研合作突出貢獻個人」。

目前,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立足長三角、面向海內外,以材料產業前沿引領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與應用研發為核心,加大重大關鍵技術源頭供給,打造創新資源集聚、組織運行開放、治理結構多元的材料研發和產業化基地,並以江蘇為根據地,輻射推動長三角區域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和製造業基地。

此外,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還與相城深入合作,牽頭成立相城區先進材料產業聯合會,並與蘇州西交科技園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進行項目籤約,推動全區先進材料產業協同創新、集成發展。

深耕先進新興產業

以科技匯聚發展動能

相城的未來,一起期待!

相關焦點

  • 我國新增16個大科學裝置分別落戶在哪裡?
    大科學裝置是現代科學技術諸多領域取得突破的必要條件。在科學技術領域的國際競爭主要表現在對諸多前沿研究領域的突破能力。20世紀中葉以來,科學技術發展中出現了一個新的態勢,即許多科學領域已經發展到這樣一種地步,它們的進一步發展、或者說它們的研究前沿的突破,都離不開大科學裝置。世界各國以巨大的投入建立大科學裝置,其推動力即在於此。
  • 「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2020擬立項公示
    11月16日,科學技術部發布了關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安排公示的通知。]64號)、《科技部、財政部關於印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科發資〔2017〕152號)等文件要求,現對「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2020年度擬立項項目信息進行公示(詳見附表)。
  • 領跑招商引資 引燃發展動能 江蘇蘇州相城國資跑出「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國資系統成功招引54個產業、基金、平臺載體等項目落戶相城,涉及科技金融、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新材料、高端裝備、數字科技等產業領域。       打開相城區今年的「招商引資」作戰圖,相城區國資辦出手就是「大招」,起步即衝刺。
  • 推進大科學計劃,建設大科學裝置……院士專家共話「大科學」發展
    最近,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省科協主席陳駿的科研團隊,正在為建設蘇州深時數字地球研究中心而忙碌。「我們聯合了國內一批科學家做這件事,並已經吸引十多個國家地質調查局和國際研究機構參與這個大科學計劃。」陳駿說。
  • 汙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蘇州基地落戶園區
    1月21日上午,汙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蘇州基地落戶蘇州工業園區企業——江蘇神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意味著又一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布局園區。未來該基地將重點開展針對於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置的技術研究及成果轉化,深化產學研創新合作模式,加速環境保護技術從實驗室走向應用。
  • 「十三五」生物技術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成果推介會在蘇州舉辦
    4日上午,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十三五』生物技術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成果推介會」在蘇州召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2個項目代表及多家投資企業代表參會,探討生物技術成果產業化之路。據悉,這是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首次舉辦的「十三五」生物技術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成果推介會議。
  • 【科技日報】北京懷柔科學城五個大科學裝置開工建設
    近日,北京懷柔科學城又傳來好消息,「十三五」時期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開工建設。這意味著國家在北京懷柔科學城布局的五個大科學裝置全部實現開工建設,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基本框架正在形成。  那麼,為何眾多大科學裝置集中落戶懷柔?其中最新「子午工程」二期、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進展如何,會為人類解決什麼難題?
  • 中國啟動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率先啟動
    中國科學技術部16日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批重點研發專項指南。在59個重點專項中,「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專項率先啟動。 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從2014年底全面啟動,旨在解決制約中國科技計劃引領帶動創新發展的深層次重大問題。
  • 西北大學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近日,由西北大學牽頭,南京工業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南京農業大學、蘇州大學等單位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人造蛋白合成的細胞設計構建及應用」啟動會暨年度匯報會在太白校區召開。
  • 25+ 智能駕駛重磅嘉賓、1000+ 業內人士齊聚,蘇州相城到底有什麼...
    朱西產 1996 年調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從事汽車安全研究工作,任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總工程師,從 2000 年至 2005 年被聘任為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汽車被動安全重點學科的首席專家。他在汽車碰撞安全性研究領域、交通事故分析鑑定領域和基於用戶實際載荷譜的汽車可靠性技術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礎和行業知名度。
  • 中南大學的殺菌除病毒塗料開發獲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
    12月4日,湖南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20年度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名單,經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現場考察、會議審議、立項公示等程序,決定2020年度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立項183項,「新型無機殺菌除病毒消甲醛光催化塗料開發」
  • 量子信息入選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概念股或受益
    科技部2月16日公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已經正式啟動實施,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等9個重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已正式公布。
  • 首都師範大學團隊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日前,由首都師範大學方復全院士主持申報的「醫學成像中的關鍵數學問題及其產業應用」項目獲得2020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立項支持(項目編號:2020YFA0712200)。這是該校第二次作為牽頭單位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項目總經費為1990萬元。
  • 首都師大團隊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日前,由我校方復全院士主持申報的「醫學成像中的關鍵數學問題及其產業應用」項目獲得2020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立項支持(項目編號:2020YFA0712200)。這是我校第二次作為牽頭單位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項目總經費為1990萬元。
  • 國外大科學裝置科普功能發揮對我國的借鑑
    本文參考中國科學院的定義,認為「大科學裝置(包括大型精密科學裝置、大型科學裝置模型、大型的科學演示裝置等) 是指通過較大規模投入和工程建設來完成,建成後通過長期的穩定運行和持續的科學技術活動,實現重要科學技術目標的大型設施。其科學技術目標必須面向科學技術前沿,為國家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發展做出戰略性、基礎性和前瞻性貢獻」。
  • 中科院建成一批大科學裝置 含核聚變研究裝置
    據新華社電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獲悉,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實施13年來,高質量地建成一批大科學裝置,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在相關基礎研究前沿領域的國際地位和戰略高技術的研發能力。  據介紹,中科院正在運行的大科學裝置達到11個,約佔全國的80%。
  • 壩光生物谷招商推介全面發力,已有數十個重點項目落戶
    據悉,目前大鵬新區已有數十個國內外重點項目落戶,下一步將力爭促成「大、優、好」項目落戶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7月10日,新區投資推廣中心人員參加了蘇州第二屆全球生物醫藥前沿技術與政策法規大會,通過參加大會論壇、拜訪展位和重點企業、分發招商手冊等,宣傳深圳國際生物谷優勢政策和區位優勢。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拍瓦雷射質子加速器裝置研究與應用示範」項目...
    2020年6月12日,由北京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拍瓦雷射質子加速器裝置研究與應用示範」項目啟動會在北大召開。他強調,北大高度重視科學儀器設備自主研發,接下來將調動優質資源,有組織地支撐項目組在「兩組一委」的監督和指導下開展研究工作,加強與參與單位的合作交流,力爭將該項目做成北大乃至全國高校中強化科學儀器設備自主研發、推進科學儀器設備工程化、產業化和轉化應用的重要範例。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卞曙光在致辭中指出,科學技術是社會進步最具革命性的推動力量;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 揭秘我國大科學裝置——南方先進光源
    「讓南方先進光源毗鄰CSNS,是為了優化大科學裝置在我國的布局,滿足大灣區的科技需求。」 疑問一:為何要建南方先進光源? 在業內人士看來,同步輻射光源與CSNS都是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理想「探針」,廣泛應用於物理、化學化工、材料科學、能源、環境等多個重要研究領域。
  • 合肥三十崗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458米地標觀測塔 比肩「東方明珠」
    可以暢想的是,在並不久遠的將來,在國家4A級生態旅遊景區的合肥市廬陽區三十崗鄉內,大科學裝置集中區新園區落成,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等一批領跑世界的大科學裝置投入使用;458米高、比肩「東方明珠」的大氣立體觀測塔矗立在園區,儼然成為合肥市仰頭可見的「新地標」;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聚集在這個綜合性的創新平臺上,在大科學裝置園區及拓展區內川流不息